王德宣

《溫病正宗》~ 自序

回本書目錄

自序

1. 自序

孔子為政,必先正名者。名不正,則言不順,事不成也。醫學操人生殺之權,豈可不正其名乎!吾國醫學,所以異夫歐西者,我重氣化,而彼重形質;彼炫科學,而我求哲理也。惟其重氣化,而求哲理,故不盡可以言傳,而必須以意會。其可言傳者,固易知易能;而須意會者,則難知難能。

果欲見垣一方,則非別具會心不可。溫病之名不正,由來久矣。苟任其龐雜淆混,誠恐毫釐之差,而有千里之謬,松如之為此懼也久矣。今春承乏湖南國醫專科學校講席,教授溫病學,是用不忖譾陋,採輯古今溫病學說,加以辨正,名之曰《溫病正宗》。

因校中已採用時人沈嘯谷所改編時逸人之《溫病全書》為教程,故以是稿備學生之參考。遂徇其請,遽付手民,未敢自信,尚幸高明有以教之。

民國二十四年乙亥秋月

湘鄉恬憺山人王德宣松如甫序於湖南國醫專科學校

白話文:

[自序]

這就像孔子治理國家,必定先要正名一樣。如果名字不正確,那麼言語就不順暢,事情就無法成功。醫學掌握著生死大權,怎麼能不正名呢!我們國家的醫學,之所以與西方不同,是因為我們注重氣化的研究,而他們注重形質的分析;他們炫耀科學的進步,而我們追求哲學的深奧。正因為我們重視氣化和哲學理論,所以有些東西不能僅僅通過語言傳授,而必須用心去領悟。那些可以用語言傳授的,固然容易理解和掌握;但那些需要用心領悟的,就難以理解和掌握了。

如果真的想要看透牆壁的那一方,那就必須要有獨特的理解和感悟。對於溫病的命名不準確,這個問題由來已久。如果任由這種模糊混淆的情況持續下去,恐怕會因為細微的差異,導致極大的誤解,我對此早已感到深深的擔憂。今年春天,我在湖南國醫專科學校擔任講師,教授溫病學,因此我沒有顧慮自己的淺薄,收集了古今關於溫病的學說,加以辨析和修正,並將其命名為《溫病正宗》。

由於學校已經選用了當時人沈嘯谷改編的時逸人的《溫病全書》作為教材,所以我將這個稿件提供給學生作參考。於是應大家的請求,我倉促地將其交付印刷,但我自己並不敢確定其正確性,希望有高見的人能夠指點。

民國二十四年乙亥秋月

湘鄉恬澹山人王德宣松如甫在湖南國醫專科學校寫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