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醫集》~ 靜功 (3)
靜功 (3)
1. 靜功妙藥九種
予幼年習八股業,工夫只在夜間,披華振秀,屢試輒冠軍。揣摩既久,覺八股無甚用處,究心醫理、地理、諸傳。自趨庭傳授而外,遊名山大川,訪高人異士,讀已見書,並讀未見書,名師剖晰,秘訣始多。醫理、地理確乎有驗,著有《天文秘占》、《地理確義》。先師真本諸刊,久已行世。
因欲步三大幹龍,未及其一,而足疲矣。偶一日入高巔深林,十數里無人煙。日已暮,遠望平坡,有小草篷,急往投之。見一老者,詢其年不答,叩以薪火借炊,曰無有。心私異之,此必高人也。下拜求教,云與予有夙緣,授以坐功。至半夜,忽然骨節俱響,遍體快暢,如嬰孩胎中,不可名狀,此身在羲皇以上,竟不知有今世境。老者曰:此開關也。
數日登山勞倦、筋骨疼痛至此俱釋,津液滿口,腹不知飢,心又異之,此殆卻病休糧秘訣也。後復訪,則並草篷不復見矣。至丙子科,寓湖南淨寺,見一道者在寺前靜坐,視其概與予無異。請入寓,因語予以草篷即予師無生子也。予前所傳,止有手訣心訣,此即吾儒正心誠意、心齋坐忘真旨,一切語言文字、見解造作皆無所著。道者始詳語四戒、五進、六不傳諸則。
閱三日,而道者不知何往。嗟乎!其即向草篷者哉?予何緣之淺而覿面失也!嗣後與葛屺瞻先生、郭丹葵先生、馮茂遠先生、九十四歲翁陳白也先生相參秘旨,諸公自以曏者閉息、導引、十六字、八段錦,與夫三字、六字、十二字、七轉九還及袁了凡先生禪印坐功,諸法行之,皆驗。然終涉有為,不若無生子直捷了當,妙蘊無窮。
問道盲者,然無生子之訣不涉語言,難陳紙筆,若夫袁葛郭陳諸公,其閉息導引諸法,或舊本所有,或口相授受,予得而編輯之,俾好道者開卷有得,是亦囊中妙藥延年卻病,多服為佳者也。
白話文:
我從小學習八股文,努力都在夜晚,深入鑽研,每次考試都能奪冠。但時間久了,我發現八股文實用性不大,於是開始研究醫學、地理和各種傳記。除了家傳的知識,我也遊歷名山大川,尋找高人奇才,閱讀已知和未知的書籍,有了名師的指導,我得到的祕訣越來越多。我對於醫學和地理的研究確實有效,還寫了《天文祕佔》和《地理確義》兩本書,這些都是我的老師真實經歷的出版,早已在世上流傳。
我曾想徒步穿越三大龍脈,但只走到一個地方就累了。有一天,我進入了一片深山密林,走了十多里路都沒有人煙。天色已晚,我遠遠看到一片平地有一個小草屋,急忙過去。我見到一位老人,問他年紀,他沒回答,我請求借用柴火做飯,他也說沒有。我心裡覺得奇怪,這人肯定不簡單。我下跪請求指教,他告訴我我們有前世的緣分,然後教我坐功。到了半夜,我突然感覺全身骨頭都在響,整個身體感到前所未有的舒暢,就像在母胎中的嬰兒,這種感覺無法形容,我彷彿回到了遠古時代,完全忘了現在的世界。老人告訴我,這是打開了你的關卡。
幾天的登山疲憊和筋骨疼痛,在這裡都消失了,口中有津液,肚子不餓,我再次感到驚訝,這可能是治病和節食的祕訣。後來我再去找那位老人,連草屋都不見了。到了丙子年,我在湖南的一座淨寺裡,看見一位道士在寺前靜坐,他的樣子和我沒有什麼不同。我請他來我的住所,他告訴我,那位草屋的老人就是我的老師無生子。我之前學到的,只有手訣和心訣,這就是儒家的正心誠意、心齋坐忘的真正含義,所有的語言文字、見解和造作都不存在。道士開始詳細地告訴我四戒、五進、六不傳等規則。
三天後,道士不知道去了哪裡。唉!他難道就是那個草屋的老人嗎?我為什麼緣分如此淺薄,竟然在面前錯過了!之後,我和葛屺瞻先生、郭丹葵先生、馮茂遠先生、九十四歲的陳白也先生一起研究祕訣,他們用以前的閉息、導引、十六字、八段錦,以及三字、六字、十二字、七轉九還和袁了凡先生的禪印坐功等方法,這些方法都有效。然而,這些方法總是有些侷限,不如無生子的方法直截了當,充滿無窮的奧妙。
但是,無生子的訣竅不能用語言表達,難以寫在紙上,像袁、葛、郭、陳等人的閉息導引等方法,有的是舊版本的內容,有的是口耳相傳,我收集整理,讓喜歡道術的人一開卷就能有所收穫,這些方法就像我包中的妙藥,可以延年益壽,治病防病,多多服用效果更佳。
2. 閉息
先將凡慮滌卻,擇淨室靜坐,閉目,鳴天鼓三十有六以集神,咽液三十有六以聚氣,而陰戶可以陰合,使眾邪不得下居。閉氣自一至十,默數九九而止。非閉噎其氣也,乃神定氣和,絕思忘慮,使鼻之息若有若無。診其脈六動為一息,九九者八十一息,總四百八十六動脈也。常存赤氣,自其口出,狀如火輪,周其室中,定則內想安寢,自然疾病除而陰邪遠矣。
初閉息,經十息至五十息,至百息。氣不在上,亦不在下,如遊渾沌,不能破散,凡一日一夜,一萬三千五百息。《太微升玄經》云:氣絕曰死,氣閉曰仙,魄留守身,魂游上天。先吹出口中濁氣七口,以手指捏目大小眥,按鼻左右,旋耳摩面,乃以舌抵上齶,撩口中內外津液三十六轉,滿口咽之,如此三止。漱咽靈液,灌溉五臟,面乃生光。
《黃庭篇》曰:元氣者出於下丹田,流注於身,凡晝之午則陽極而陰生,故會合於泥丸,陰陽相推,循環無窮。夫能服氣固精,得其節符,則靈氣凝變。如紫煙白雲。充於三田,升為云,降為雨,以之溉灌五臟。而植根者也。上納津液,下勿泄其氣,氣液充滿,如深井之出湧泉,自然洞流無窮,通於鼻門,而入於口,滋於身,如是則黃鉛紫汞生矣。
依時採而煉之,入于丹田,貫諸百節,自然出暗室而照真陽之門,故曰回紫抱黃,入丹田者,此之謂也。
五氣各屬一臟,餘一氣屬三焦穴。氣者,噓、呵、呬、吹、呼、嘻。噓屬肝,肝主目;呵屬心,心主舌;呬屬肺,肺主鼻;吹屬腎,腎主耳,呼屬脾,脾主中宮;嘻屬三焦。各臟俱有濁氣,人夜睡醒時,口中濁氣熏蒸,自不聞耳。口則吐之,鼻則納之。吐之說,不過初吐濁氣,盡即止,後皆津液清丹,全在閉口方能嚥下,若一納一吐,是隨收隨散也。
閉氣全要腹空,日間端坐申腰,如坐禪法,以鼻納氣照前。夜間須要睡醒,子時後,正臥側臥無不妙。
閉氣之法,勤而行之。《火候篇》曰:閉氣二十有四,其數足矣。出則復閉,用赤龍右攪者七,左攪者九,漱者十有六、琢齒二,分三咽。先右次左次中。此陰爻也。閉氣三十有六,其數足矣。出而復閉,用赤龍左攪者七,右攪者九,漱者三十有三,琢齒三,分三咽。先左次右次中,此陽爻也。
凡閉氣一百九十二,以火二八兩煅之,學者當明水火既濟之法。夫火在心為性,水在腎為命,二者實相須以濟焉。腎之水,非心之火養之則不能上升,心之火,非腎之水藏之則不能下降。夫能長養成就,上際下蟠,旁通曲引於三元九宮、五臟百節,斯可以保固而長存也。
常人每臥時,垂足閉氣,舌抵上齶,目視頂,提縮穀道,即咽津一口,共行九遍。熱擦腎腧穴,九九數。少年可御夢遺,老人可愈頻溺。
白話文:
這段文字講的是中醫養生的一種方法,稱為「閉息」,是一種調息與冥想的結合,目的在於凝聚精神,調和氣血,達到身心健康的效果。
首先,你必須放下所有世俗的煩惱,選擇一個乾淨、安靜的房間靜坐,閉上眼睛,做三十六次的「鳴天鼓」動作來集中精神,同時吞嚥口水三十六次以聚集元氣,這樣可以使下體閉合,防止邪氣入侵。接下來,你開始屏住呼吸,從一數到十,然後默數到八十一,這不是強制性的憋氣,而是進入一種精神安定,氣息平和的狀態,使你忘掉所有的思緒,讓呼吸變得若有似無。如果診斷脈搏,會發現心跳每六次為一次呼吸,八十一息就是四百八十六次心跳。你應該持續想像有一股紅色的氣體從口中流出,形狀像火輪一樣,充滿整個房間,然後在心中勾勒出一幅安靜睡眠的畫面,這樣自然就可以祛除疾病,遠離邪氣。
剛開始練習閉息,可能只能屏住十次呼吸,但隨著時間推移,可以達到五十次,甚至百次。氣息不會停留在上半身,也不會停留在下半身,就像在混沌中遊走,無法散開。一天一夜約有一萬三千五百次呼吸。《太微升玄經》提到,氣絕就會死亡,但氣閉就能成仙,魄留在身體裡,魂則遊走在天上。首先,你需要把嘴裡的濁氣吹出七次,再用手指按摩眼睛四周,按壓鼻子兩側,揉搓耳朵和臉部,然後用舌頭舔上顎,讓唾液在口中迴旋三十六圈,再完全吞下,這樣做三次。這種靈液可以滋潤五臟,讓你的臉龐發光。
《黃庭篇》說,元氣源於下丹田,流動全身。在白天中午時分,陽氣達到頂點,陰氣開始生長,因此會在泥丸穴會合,陰陽交錯,無窮循環。如果能掌握服氣和固精的技巧,靈氣就會凝結變化,就像紫色煙霧和白色雲朵,充滿三個丹田,升為雲,降為雨,滋潤五臟。吸納津液,不要洩露氣息,當氣液充滿時,就像深井中的湧泉,自然會源源不斷地流動,通過鼻子進入嘴巴,滋潤全身,這樣就可以產生黃鉛紫汞。
按照時機採集並鍊化,送入丹田,貫穿全身,自然而然地照亮真陽之門,這就是所謂的「回紫抱黃」,送入丹田的過程。
五臟各與五氣相對應,剩餘的一氣歸屬於三焦穴。五氣分別是噓、呵、呬、吹、呼、嘻。噓對應肝,主管眼睛;呵對應心,主管舌頭;呬對應肺,主管鼻子;吹對應腎,主管耳朵;呼對應脾,主管中宮;嘻對應三焦。每個臟器都有濁氣,當人在夜晚醒來時,嘴裡的濁氣會蒸騰,但自己通常聞不到。所以,要用嘴吐出濁氣,用鼻子吸入新鮮空氣。關於吐氣的說法,只是在最初吐出濁氣,吐完就停止,之後都是清澈的津液,這全靠閉嘴才能吞下。如果一邊吸氣一邊吐氣,那就是邊吸收邊散失了。
閉氣的關鍵在於保持腹部空虛。在白天,端坐直腰,就像打坐的方法,用鼻子吸氣。在夜晚,最好是在子時後醒來,無論是正躺還是側躺都很好。
閉氣的方法,需要勤加練習。《火候篇》說,閉氣二十四次就夠了。當氣息出來後再閉氣,用舌頭在口腔內右繞七次,左繞九次,漱口十六次,咬牙二次,分成三次吞下。先吞右側,再吞左側,最後吞中間。這是陰爻的練習。閉氣三十六次就夠了。當氣息出來後再閉氣,用舌頭在口腔內左繞七次,右繞九次,漱口三十三次,咬牙三次,同樣分成三次吞下。先吞左側,再吞右側,最後吞中間,這是陽爻的練習。
總共閉氣一百九十二次,用火煅燒兩次,每次八次,學者應該明白水火既濟的法則。火在心中代表本性,水在腎中代表生命,二者相輔相成。腎中的水,沒有心中的火溫養就不能上升;心中的火,沒有腎中的水涵養就不能下降。能夠長期培養,上下交換,旁通曲折,引導三元九宮、五臟百節,就可以保持健康,延年益壽。
一般人每晚睡覺時,可以嘗試垂足閉氣,舌頭抵住上顎,目光向上看,縮緊肛門,然後吞下一口唾液,共做九次。熱敷腎腧穴,數九九八十一。年輕人可以防止夢遺,老年人可以治療頻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