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登元

《心醫集》~ 敘

回本書目錄

1.

杪春聞茹穹祝君遊於瀟水鈐山之間,予時病甚,急欲拿舟溯洄相訪,逡巡未能也。無何,觀察田公投予書二帙,急讀之而頗悉祝君之提醒靜功、心醫紀驗。作而嘆曰:斯其為壽身壽世之要道,是謂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豈為方術家呼吸吐納之窅說乎!祝君夏日過章門,予邂逅適願,獲覽其所惠諸集,益為嚮慕。

予聞萬物耗於動而生於靜,靜者神明之舍,群生芸芸,於此待命,而斟酌不竭者也,惟靜能養。孟子云:苟得其養,無物不長。是豈落見聞知解者。武侯志在經世,而曰非寧靜無以致遠。宋儒紹明聖賢之道統,亦只使人於靜中看喜怒哀樂未發氣象。

白話文:

春末的時候,我聽說祝君在瀟水鈐山之間遊玩,當時我病得很重,急切地想要坐船逆流而上拜訪你,卻因為身體原因遲遲未能成行。不久,田公送來兩本書,我迫不及待地閱讀,才明白祝君提醒我靜功和心醫的經驗。讀完之後,我感慨地說:這才是養生延年的要道,所謂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怎麼能把它當成方術家呼吸吐納的空洞說法呢!祝君夏天經過章門,我希望能夠與你相遇,讀到你贈送的著作,更加欽佩你。

我聽說萬物因運動而消耗,因靜止而生長,靜是神明的居所,芸芸眾生都依賴靜止來維持生機,只有靜才能滋養生命。孟子說:只要得到滋養,萬物都會生長。這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諸葛武侯志在治國平天下,卻也說「非寧靜無以致遠」。宋儒繼承聖賢的思想,也是要讓人們在靜中觀察喜怒哀樂未發的本性。

夫世間聲色貨利,人我是非,一息而攻取構誘者,百千萬狀,惟靜以照之,如杲日當空,氛翳盡掃,是為蟠地際天,繼往開來,莫大之功用,故曰靜功,祝子之學,蓋性命道德之指歸,而非神仙方術之餘唾也。若其醫效等於見垣,刀圭立起痼疾,祝君實有一段濟世利物之念,惄如飢渴,亦猶自任天下之重者,引匹夫不被為己辜。吾固謂此仁者萬物一體之學,非至誠不能與於斯。

宜其守漳之日,痛憫溝瘠,家至而戶診,郡篆在前,藥囊在後,即以此脫屣五馬無悔也。夫天下大矣!負疴抱痛者眾矣!茹穹不能以一身為風馬雲車,故集方紀驗,廣布以拯世,而靜功之玄妙與之俱傳,以俟解人之自悟。

白話文:

世間的聲色財利、人際紛爭,無時無刻不在誘惑着我們,形形色色,應接不暇。唯有靜心觀察,就像陽光普照,驅散迷霧,才能開拓胸襟,繼承過去,創造未來,成就最大的功用,這就是靜功的意義。這門學問,是性命道德的指引,絕非尋常的仙術。如果你真能像醫生一樣治病救人,心懷濟世利物之念,急切地想要幫助他人,就像擔負天下重任一般,不忍見百姓受苦,那麼我認為這仁者愛物,萬物一體的學問,非至誠之人不能領悟。

你當初在漳州行醫,心懷悲憫,家家戶戶診病,官印在前,藥箱在後,即使放棄榮華富貴也無悔。天下之大,苦難之人何其多!即使你能力有限,也希望能盡己所能,將方藥經驗廣泛傳播,救助世人,而靜功的神妙之處也一同傳授,等待有緣人自行領悟。

大司馬總制郎公為序以行,而不佞為數語殿其後。夫予所言,則猶是儒者主靜之學、聖賢成己成物之旨也。神仙有無何渺茫,茹穹所親授於無生子李華卿者甚奇,而道緣藥緣。其所作合,更深更廣。異時得從匡廬、雲水奉杖履以周旋,茹穹傾筐倒篋以開示愚蒙,當必有進於斯者,視予所言,真不啻管窺而蠡測矣。

順治丙申之秋七月既望南州熊文舉謹書

白話文:

大司馬總制郎公為此文寫了序言,我則在後面加幾句話。我所言的,仍然是儒家主張靜心的學問,聖賢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神仙是否存在,實在是渺茫不可知。茹穹所傳授給無生子李華卿的學問非常奇妙,既有道家修煉,也有藥物運用。他所著的書,內容更深更廣。有機會的話,我要到匡廬山、雲水之間向茹穹請教,他必會傾囊相授,為我解惑。到時候我必定會有更深的理解,現在我所說的話,就如同井底之蛙看天,杯水車薪一般了。

順治丙申年秋七月十五日,南州熊文舉謹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