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寶詒

《溫熱逢源》~ 卷上 (1)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

1. 詳註靈樞素問伏氣化溫諸條

靈樞論疾診尺篇曰:冬傷於寒,春生癉熱。

素問生氣通天論曰:冬傷於寒,春必溫病。

金匱真言論曰:藏於精者,春不病溫。

詒按:冬令受寒隨時而發者為傷寒,郁久而發者為溫病。就溫病言,亦有兩證:有隨時感受之溫邪,如葉香岩、吳鞠通所論是也;有伏氣內發之溫邪,即內經所論者是也。是則冬傷於寒,正春月病溫之由;而冬不藏精,又冬時受寒之由也。

又按:喻西昌尚論後篇,專論伏氣發溫之病,分為三例:以冬傷於寒,春必病溫為一例,謂寒邪之伏於肌膚者,以冬不藏精,春必病溫為一例,謂寒邪之伏於骨髓者;以冬不藏精,冬傷於寒為一例,謂內外均受邪,如傷寒兩感之證。以此三例,鼎立三綱,分途施治,恰與傷寒論之太陽病之風傷衛、寒傷營、風寒兩傷營衛之三例,前後相符。此喻氏得意之筆也。

白話文:

《靈樞》中提到冬天受寒,春天就容易生癉熱。《素問》則說冬天受寒,春天就容易得溫病。《金匱》指出,精氣充盈的人,春天就不會得溫病。

冬天的寒邪,如果當下就發作,稱為傷寒;如果積累到後來才發作,稱為溫病。溫病也有兩種,一種是當下感受溫邪,像葉香岩、吳鞠通所論述的;另一種是伏藏的寒邪內發,就是《內經》所論述的。所以冬天受寒是春天得溫病的原因,而冬天不養精氣,又是冬天受寒的原因。

喻西昌在《尚論後篇》中專門論述伏氣發溫的病,分為三種:冬天受寒,春天必得溫病,指的是寒邪伏於肌膚;冬天不養精氣,春天必得溫病,指的是寒邪伏於骨髓;冬天不養精氣,冬天又受寒,指的是內外都受邪,就像傷寒論中的太陽病,風傷衛、寒傷營、風寒兩傷營衛一樣。這三種情況,就像三根支柱,分別對應不同的治療方法,與《傷寒論》中太陽病的三種情況前後呼應,這是喻氏的獨到見解。

蓋喻氏天才超越,筆力清卓,每有議論,無不力破餘地:而有意為文,每每虛立門面,創議論以助我波瀾。在作文則為高手,而說理則未必皆能精確矣。即如伏氣發溫之病,惟冬傷於寒故病溫,惟冬不藏精故受寒。其所受之寒,無不伏於少陰,斷無伏於肌膚之理。其腎氣未至大虛者,倘能鼓邪外達,則由少陰而達太陽,病勢淺而輕。

若腎虛不能托邪,則伏於臟而不得外出,病即深而重。同此邪,同此病,證有輕重,而理原一貫,無三綱之可分也。喻氏論病,每每騁其才辯,而刻意求高:抑或借作感慨,而自抒胸臆。逞筆所之,不自覺其言之過當。學者須分別觀之。

白話文:

喻氏天資聰穎,文筆精妙,每次論述都言簡意賅,令人無可辯駁。但有時為了追求文采,刻意創新說法,反而忽略了邏輯上的嚴謹。他在寫作方面是高手,但在論理上卻不一定能做到精確。就拿伏氣發溫的病來說,是因為冬天受寒導致溫病,而冬天沒有好好儲藏精氣,所以更容易受寒。受寒之氣必然潛伏在少陰經,絕不可能存在於肌膚。如果腎氣尚未虛弱,只要能驅散邪氣,讓它從少陰經向外擴散至太陽經,病勢就會輕微。

然而,如果腎氣虛弱無法托住邪氣,邪氣就會潛伏在臟腑中無法排出,病情就會加重。同樣的邪氣,同樣的病症,卻有輕重之分,但其道理卻是貫穿始終,並無三種不同的模式。喻氏論病,總是施展才華辯才,刻意追求高深的論點,或是藉機抒發感慨,表達個人想法,為了文采而忽略了言論的恰當性。學者們在學習時,必須仔細分辨,不要被表面文章所迷惑。

又按:王叔和編次傷寒論略例云:中而即病者,名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暑病者,熱極重於溫也。按叔和此論,大旨無甚刺謬。喻氏肆意駁之,未免太過。惟寒毒藏於肌膚一語,於理欠圓。冬寒是時令之邪,與疫癘不同,無所謂毒。

於寒下加一毒字,已屬駭人。再寒邪之內伏者,必因腎氣之虛而入,故其伏也每在少陰。若皮膚有衛氣流行之處,豈容外邪久伏。況果在皮膚,則病發亦輕,何至深入臟腑,而有險惡之證耶?

素問熱論篇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又曰: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暑當與汗皆出,勿止。

白話文:

王叔和在《傷寒論》中提到,人體受寒後,如果馬上生病,就叫做傷寒。如果沒有立刻生病,寒毒就會藏在皮膚裡,等到春天就變成溫病,等到夏天就變成暑病。暑病比溫病更熱。王叔和的觀點大致上沒什麼錯誤,喻氏過於反駁了。但寒毒藏於皮膚的说法,邏輯上有些問題。冬天的寒冷是季節性的因素,跟瘟疫不同,談不上毒。

在寒字上加個毒字,就顯得誇張了。寒邪能潛伏在體內,是因为肾气虚弱,所以通常藏在少阴经。皮膚有卫氣流通,不可能容許外邪長期潛伏。何况如果寒邪真的在皮膚,病情應該輕微,不會深入臟腑,造成嚴重的病症。

《素問·熱論篇》也說,所有热病都是伤寒的類型。夏天之前發病的叫做溫病,夏天之後發病的叫做暑病。暑病一定要讓汗水排出,不能抑制。

詒按:伏氣發溫,隨時而變。熱之輕者曰溫,熱之重者曰暑。夏至後曰小暑、大暑,冬至後曰小寒、大寒。寒暑二字,相為對待。內經所稱暑與熱,本無分別。觀篇首云: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其義可見。至仲景始以夏月暴感之熱邪名曰暍病,正以別於伏氣外發之熱病也。

況伏氣隨時外發,亦必兼挾時令之邪。如春令兼風,夏令兼暑,理所必至。是其所以異名者,固不第因乎熱之微甚也。

又按經言:凡病傷寒,是傷寒不必專在於冬時,即三時感寒,亦能郁化為溫也。其稱夏至後為病暑,則暑即溫之變名,尤不可指為另是一邪。而此獨分別言之者,因伏氣發於夏至以後,其治法略有不同。蓋溫病忌汗,恐其傷陰。若時交長夏,則汗出必多,而邪氣亦隨汗而出,又未可以汗多而遽止之也。

白話文:

伏氣發作時會隨著時間變化而表現出不同的症狀。輕微的熱症稱為溫,嚴重的熱症稱為暑。夏至之後分別稱為小暑和大暑,冬至之後則為小寒和大寒。寒暑兩字是相對應的。內經中所說的暑和熱並沒有區別。從篇首來看,熱病都是傷寒的一種。仲景首次將夏月突然感染的熱邪稱為暍病,用來區分伏氣外發的熱病。

伏氣隨著時間變化而外發,必然會夾雜著季節性的邪氣。比如春天會兼有風邪,夏天會兼有暑邪,這是理所當然的。因此,它們有不同的名稱,不僅僅是因為熱的程度不同。

經文中說:凡是患上傷寒,不一定只發生在冬天,即使在其他季節感受寒邪,也可能鬱積化為溫病。書中提到夏至之後患上暑病,其實暑病就是溫病的一種變名,不能把它當作一種新的邪氣。之所以單獨提及暑病,是因為伏氣在夏至之後發作,治療方法略有不同。溫病忌諱出汗,因為怕傷陰。但如果正值長夏,出汗是難免的,而且邪氣也會隨著汗液排出,所以不能因為出汗多就立即停止出汗。

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岐伯曰:虛邪之中身也,灑淅動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見於色,不知於身;若有若無,若亡若存;有形無形,莫知其情。

素問八正神明論:岐伯曰: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開,逢虛風,其中人也微,故莫知其情,莫見其形。

詒按:此兩節,言冬時寒邪,所以能久伏不覺之故。凡風從時令王方來者為正邪,從沖後來者為虛邪。冬以寒為正邪,故中於人也令人不覺。近人有疑邪正不並立,不能久伏不發者。曷不取此兩節經文,細意繹之。

靈樞論疾診尺篇:岐伯曰:尺膚熱甚,脈甚躁者,病溫也。其脈盛而滑者,病且出也。

白話文:

岐伯說:虛邪從外界侵入人體,就會引起身體的寒顫和形體的變化。正邪入侵人體時,最初的徵兆很微弱,只表現在面色上,人自己卻感覺不到。病狀若有若無,若亡若存,有形無形,讓人難以捉摸。

岐伯說:正邪入侵人體時,就像人用力一樣,會使汗液從毛孔中排出,毛孔張開,遇上虛風,就會使人感到不舒服,但這種感覺很微弱,因此人們無法察覺,也看不到病狀。

這兩段經文,都是說冬天的寒邪,能夠長期潛伏在體內而不被人察覺的原因。凡是隨著時令而來的風邪,就稱為正邪,從不正常的方向而來的風邪,就稱為虛邪。冬天以寒邪為正邪,因此寒邪入侵人體時,人們不易察覺。近來有人疑惑邪正不能同時存在,也不能長期潛伏而不發作。為什麼不仔細研究這兩段經文呢?

岐伯說:如果尺部皮膚非常熱,脈象非常躁動,就是溫病。如果脈象強勁而滑利,則病症將要發作。

素問平人氣象論:岐伯曰:人一呼脈三動,一吸脈三動而躁,尺熱,曰病溫。

詒按:尺膚髮熱,熱在陰也。尺熱而脈數且躁,中有溫邪也。更兼盛滑,則熱邪已動,有外出之象矣。此言伏溫而發之脈證也。

靈樞熱病篇曰:熱病,不知所痛,耳聾不能自收,口乾,陽熱甚,陰頗有寒者,熱在髓,死不可治。又曰:熱病已得汗,而脈尚躁盛,此陰脈之極也,死。其得汗而脈靜者生。熱病者脈尚躁盛而不得汗者,此陽脈之極也,死。脈盛躁,得汗靜者生。

詒按:此節不知所痛二句,形容伏溫初發,神情呆鈍,其狀如繪。陽熱甚者,其熱邪之浮於外者已甚也。陰頗有寒者,其寒邪之伏於陰者尚未外透也。若此者,其熱深在骨髓,故不可治。

白話文:

《素問平人氣象論》: 岐伯說:“當一個人呼吸時,他的脈搏會跳動三次;如果他感到焦慮不安,而且手掌心發熱,這表示他可能患有高燒。” 《詮釋》: 如果手掌心發熱並且脈搏快速而不穩定,這可能是因為身體裡潛藏著病毒。如果再加上脈搏強烈、流暢,那麼這種症狀就表明病毒已經開始向外擴散了。這是描述一種潛伏性病毒感染及其早期症狀的方法。 《靈樅熱病篇》: “有些病人不知道自己哪裡疼痛,耳朵聽力下降,嘴巴很乾燥,但他們的皮膚卻非常冷。這些都是由於病毒侵入到骨骼和神經系統所致,因此無法治療。“ 另外,“即使經過排汗後仍然出現脈搏急促的情況,這代表病情已經到了最嚴重的程度,患者可能會死亡。但如果排汗後脈搏恢復正常,那就有生存的可能性。“ 當然,在某些情況下,即使沒有出汗也可能導致脈搏加速,這也是病情惡化的徵兆之一。但是如果有出汗並且脈搏緩慢下來,那就有可能存活下去。

又按:已得汗而脈尚躁,是熱甚而鬱於陰也。脈尚躁而不得汗,是熱甚而鬱於陽也。邪郁不解,陰陽之氣不能主持,故死。

素問熱論篇:黃帝問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間,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願聞其故。岐伯對曰:巨陽者,諸陽之屬也。其脈連於風府,故為諸陽主氣也。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

帝曰:願聞其狀。岐伯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強;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痛而鼻乾,不得臥也;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臟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痛而嗌乾;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營衛不行,五臟不通則死矣。

白話文:

出汗了脈搏卻仍然跳動很快,是熱氣太盛,困在體內陰氣中。脈搏跳動很快卻出不了汗,是熱氣太盛,困在體內陽氣中。邪氣鬱結不解,陰陽之氣無法維持平衡,就會導致死亡。

黃帝問道:現在患熱病的人,都是傷寒之類的疾病,有的會好,有的會死。為什麼那些死的都在六、七天之內,而那些好的都在十天以上呢?我不知道原因,希望能聽聽你的解釋。岐伯回答道:巨陽是所有陽經之首,脈絡連接到風府穴,因此是所有陽氣的主宰。人受寒邪入侵就會生病發熱,即使熱氣很重也不會致命;但如果兩次受寒而生病,就一定會死。

黃帝說:希望你能詳細說明一下病狀。岐伯說:傷寒第一天,巨陽受到寒邪侵襲,所以頭頸疼痛,腰背僵硬;第二天陽明受到寒邪侵襲,陽明主宰肌肉,脈絡沿著鼻子連接到眼睛,所以全身發熱、眼睛疼痛、鼻子乾燥,無法躺臥;第三天少陽受到寒邪侵襲,少陽主宰膽囊,脈絡沿著肋骨連接到耳朵,所以胸肋疼痛、耳朵失聰。三陽經絡都受到了病邪侵襲,但還沒有進入臟腑,所以可以通過出汗來驅散。第四天太陰受到寒邪侵襲,太陰脈絡分布在胃中,連接到喉嚨,所以肚子疼痛、喉嚨乾燥;第五天少陰受到寒邪侵襲,少陰脈絡貫穿腎臟,連接到肺部,與舌根相連,所以口乾舌燥、口渴;第六天厥陰受到寒邪侵襲,厥陰脈絡沿著生殖器連接到肝臟,所以感到煩躁、腹部脹滿、陰囊收縮。三陰三陽、五臟六腑都受到了病邪侵襲,氣血運行不暢,五臟不通暢就會死亡。

其不兩感於寒者,七日巨陽病衰,頭痛少愈;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愈: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不滿,舌乾已而嚏;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日已矣。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臟脈,病日衰已矣。

其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滿三日者,可泄而已。又帝曰:熱病已愈,時有所遺者,何也?岐伯曰:諸遺者,熱甚而強食之,故有所遺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熱有所藏,因其穀氣相搏,兩熱相合,故有所遺也。帝曰:善!治遺奈何?岐伯曰:視其虛實,調其逆從,可使必已矣。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沒有同時感到寒冷,那麼在第七天巨陽病就會減弱,頭痛減輕;第八天陽明病就會減弱,發熱減輕;第九天少陽病就會減弱,耳朵有點聾,聲音聽得不太清楚;第十天太陰病就會減弱,肚子仍然很小,但會想吃東西;第十一天少陰病就會減弱,口渴停止,但喝水不會感到滿足,舌頭乾燥,然後打噴嚏;第十二天厥陰病就會減弱,膀胱下垂,下腹部微微下陷,呼吸微弱,病人的日子已經不多了。皇帝問道:要怎麼治療呢?岐伯回答:只要通暢各個臟腑的經脈,疾病就會減弱,病人就能痊癒。

如果病程不到三天,可以透過發汗來治療;如果病程已經滿三天,則可以用瀉藥來治療。皇帝又問:熱病痊癒後,有時會留下一些後遺症,這是為什麼呢?岐伯回答:這些後遺症都是因為發熱嚴重,卻仍然強行進食導致的。這是因為疾病已經減弱,但熱氣還殘留在體內,與食物的氣息互相碰撞,兩股熱氣結合在一起,所以才會留下後遺症。皇帝說:很好!要怎麼治療這些後遺症呢?岐伯回答:要觀察病人是虛還是實,然後根據情況調整治療方法,就能讓後遺症消失。

帝曰:病熱當何禁之?岐伯曰: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又帝曰:其病兩感於寒者,其脈應與其病形何如?岐伯曰:兩感於寒者,病一日則巨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而煩滿;二日則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言;三日則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六日死。

帝曰:五臟已傷,六腑不通,營衛不行,如是之後,三日乃死,何也?岐伯曰:陽明者十二經脈之長也,其血氣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氣乃盡,故死矣。

又: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暑當與汗皆出,勿止。

白話文:

皇帝問道:患病發熱,應該怎麼忌口?岐伯回答:患病發熱,病情稍有好轉,吃肉就會復發,多吃就會加重病情,這就是應該忌口的道理。

皇帝又問:如果病人同時感受兩種寒邪,脈象和病症表現如何?岐伯回答:同時感受兩種寒邪,病了一天,巨陽經和少陰經都會生病,就會出現頭痛、口乾、胸悶等症狀;病了兩天,陽明經和太陰經都會生病,就會出現腹脹、發熱、不想吃飯、神志不清等症狀;病了三天,少陽經和厥陰經都會生病,就會出現耳聾、陰囊收縮、四肢厥冷等症狀。病人無法喝水,神志不清,六天就會死亡。

皇帝問:五臟受損,六腑不通,營氣和衛氣不能正常運作,這種情況下,三天就會死亡,這是為什麼?岐伯回答:陽明經是十二經脈中最長的經脈,氣血最旺盛,所以病人神志不清;三天後,陽明經的氣血耗盡,就會死亡。

另外,凡是患傷寒後轉為溫病的,在夏至日之前患病的,稱為溫病;在夏至日之後患病的,稱為暑病。暑病應該讓汗水全部排出來,不要阻止。

詒按:熱論謂人受寒邪,其為病必化熱。但隨時而發者為傷寒,其病自外而入內;久伏而發者為溫病,其病自內而達外。此論除篇末傷寒成溫一節論及溫病外,其餘所論,都屬傷寒。惟所列六經形證,傷寒與溫病,初無二致,故備錄之,以為臨證時分經認病之則。

又按:凡傷寒化熱,自表入里。初起之日,在三陽經者可汗:後三日,在三陰經者可泄。故不至於死。其兩感者,乃一臟一腑一陰一陽同時俱病,來勢迅速,不及措手,勢必陰陽交絕,營衛不通,而不免於死矣。刺熱篇所論,太陽之脈與厥陰脈爭見者,死期不過三日一段,即溫病中之兩感,與此節可以互證。

白話文:

古人認為人體受寒邪後,必定會轉化為熱證。若寒邪立即發作,則為傷寒,病邪從外侵入內部;若寒邪潛伏許久才發作,則為溫病,病邪從內部蔓延至體表。這段論述除了最後一段提到傷寒轉化為溫病之外,其他內容都屬於傷寒的範疇。雖然傷寒與溫病在六經的證候表現上並無明顯差異,但為了方便臨床上辨別經絡與疾病,所以將其全部列舉出來。

另外,傷寒轉化為熱證,病邪會從體表入侵內臟。病發初期,若病邪在三陽經,可透過發汗治療;病發三日後,若病邪在三陰經,可透過瀉下治療。這樣一來,病人便不至於死亡。而所謂的「兩感」,指的是一臟一腑、一陰一陽同時發病,病勢迅速,難以應付,導致陰陽失衡,營衛不通,最終難免一死。刺熱篇中所述,太陽經脈與厥陰經脈同時出現病症,病人最多活不過三天的論述,正是溫病中「兩感」的典型表現,可以互相印證。

又按:食肉則復一節,論病後食復,溫病亦與傷寒相同。

又按:經言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是指冬邪春發者而言。此言凡病傷寒,則無論冬夏,凡有伏邪,均可發為溫病也。故夏至前後,異其時而同其病;曰溫曰暑,同其病而異其名也。又溫與暑病邪相同,而隨時異名。冬邪春發者,邪郁化熱,由里達外,邪隨汗去,多汗則傷陰,故汗多者當止之。

若至夏令,天時蒸熱,先已有汗,更有伏邪內動,汗泄愈多。但其汗之出也,邪機甫動,而汗即淋漓。若見汗多而遽止之,則邪機亦因之而窒矣。故特分別言之,而禁其止也。

刺熱篇曰:肝熱病者,小便先黃,腹痛多臥,身熱。熱爭則狂言及驚,脅滿痛,手足躁,不得安臥。庚辛甚,甲乙大汗,氣逆則庚辛死。刺足厥陰、少陽。其逆則頭痛員員,脈引沖頭也。

白話文:

根據醫書記載,吃肉能讓人恢復體力,因此,病後恢復飲食和溫病的治療原則與傷寒相同。

經書說「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是指冬季寒邪在春天發作的情況。但實際上,無論冬夏,只要體內有潛伏的邪氣,都可能在傷寒之後發展成溫病。所以,即使在夏至前後,也會出現與其他季節相同的病症,只是名稱不同,稱為溫病或暑病。溫病和暑病的病因相同,只是隨著季節而有不同的名稱。冬季寒邪在春天發作時,邪氣鬱積化熱,由內而外,隨著汗液排出體外,過多的汗液會傷陰,因此汗多者應該止汗。

到了夏季,天氣炎熱,本身就容易出汗,加上體內潛伏的邪氣,汗液流失更多。但這種汗液的排出,是因為邪氣剛剛開始活動,所以汗液會不斷流出。如果看到汗多就立刻止汗,就會導致邪氣阻塞。因此,針對不同季節的狀況,需要分別說明,並避免止汗。

《刺熱篇》記載,肝熱病患者,小便發黃,腹部疼痛,喜歡臥床,身體發熱。熱邪加重時,會出現神志不清、驚恐不安、脅肋脹痛、手足煩躁、無法安睡等症狀。病情嚴重時,會伴隨大量出汗、氣逆,甚至危及生命。治療時,應刺足厥陰、少陽穴位。如果病情逆轉,則會出現頭痛、脈搏跳動衝向頭部的症狀。

詒按:肝脈絡陰器,肝病不能疏泄,則熱鬱而小便黃也。腹痛多臥,肝病克脾也。熱爭者,為熱甚而與正氣相爭也。狂言及驚,犯及手徑也。脅痛,肝脈所過也。手足躁,不得安臥,熱甚生風,風淫四末,故煩攪不安也。庚辛克木之日,故病甚。甲乙木旺之日,故汗出而愈。

氣逆者,謂病氣甚,而不順其可愈之期也,更逢剋木之日,故死。厥陰少陽並刺,病在臟,必瀉其腑,以求出路也。逆則頭痛,病氣上升之故。(參吳鞠通意)(庚辛甚以下之理,各臟仿此)

心熱病者,先不樂,數日乃熱。熱爭則卒心痛,煩悶善嘔,頭痛面赤,無汗。壬癸甚,丙丁大汗,氣逆則壬癸死。刺手少陰、太陽。

白話文:

肝經與生殖器官相連,肝臟功能失調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就會出現小便發黃的現象。腹部疼痛常伴隨臥床不起,這是因為肝臟克制脾臟所致。熱爭指的是體內熱氣過盛與正氣相抗衡。胡言亂語、驚慌失措,是因為病氣侵犯了手部經脈。肋部疼痛,是肝經循行經過此處。手腳躁動不安,無法安睡,是因為體內熱氣過盛化為風邪,風邪侵襲四肢末端,導致煩躁不安。庚辛為金,克制木,所以病情在庚辛日會加重。甲乙為木,代表肝臟旺盛,所以病情在甲乙日會出汗而痊癒。

氣逆指的是病情嚴重,無法順利康復,再加上逢到克制肝臟的庚辛日,因此會導致死亡。針刺厥陰經和少陽經,是因為病灶在臟腑,必須瀉去其相應的腑經,以求疾病的排解。氣逆導致頭痛,是因為病氣上逆所致。

心熱病患者,初期會感到不適,數日後才會發熱。熱氣過盛,會突然出現心痛、煩躁、嘔吐、頭痛、面紅,並且無汗。壬癸為水,克制火,病情在壬癸日會加重。丙丁為火,代表心火旺盛,病情在丙丁日會大量出汗。如果氣逆,則在壬癸日會死亡。針刺手少陰經和太陽經。

詒按:膻中為喜樂所出,故心病先不樂而發熱。與正爭則心卒痛,心主火故煩,心氣不舒故悶。嘔屬肝病,木火同氣;且邪在上,多嘔也。頭痛,火升也。面赤,火越也。汗為心液,熱甚則液干,故無汗也。

章虛谷曰:人身生陽之氣,根於腎而發於肝。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生氣相傳,所以生生不息也。邪伏血氣之中,亦隨生陽之氣而動,動甚則病發,其發也隨氣所注而無定處。故難經言: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也。仲景所論:或發於陰經,或發於陽經,正合難經之旨。

今觀內經按生氣之序,首列肝,次以心、脾、肺、腎,可見邪隨生氣而動,不定中是有一定之理,足以印證難經,仲景之言,而軒岐、越人、仲景之一脈相承,更可見矣。

白話文:

膻中穴是喜悅之氣的發源地,所以心病通常會先出現不快樂,然後才發熱。如果心臟與正氣爭鬥,就會導致心臟突然疼痛;心臟主火,所以會感到煩躁;心氣不舒暢,就會感到胸悶。嘔吐屬於肝臟病變,因為木火同氣;而且邪氣在人體上部,更容易引起嘔吐。頭痛是因為火氣上升;臉紅是因為火氣上炎;汗液是心臟的津液,熱度過高就會導致津液枯竭,所以無汗。

章虛谷說:人體生長陽氣,根源於腎臟,而發散於肝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生氣相互傳遞,所以生命才能生生不息。邪氣潛伏在血氣之中,也會隨著生長陽氣的運行而活動,活動過度就會發病,而發病的位置會隨著氣血的流注而變化無常。所以《難經》說:溫病的脈象,會在各種經脈中運行,無法確定是哪條經脈在活動。《傷寒論》中也提到:溫病可以發於陰經,也可以發於陽經,這正符合《難經》的論述。

現在觀察《內經》按照生氣順序,首先列出肝臟,其次是心臟、脾臟、肺臟、腎臟,可以看出邪氣隨著生長陽氣的運行而活動,雖然不定,但其中也有一定的規律,足以印證《難經》和《傷寒論》的說法。而軒岐、越人、仲景一脈相承,更是可以證明這一點。

脾熱病者,先頭重,頰痛,煩心,顏青,欲嘔,身熱。熱爭則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滿泄,兩頷痛。甲乙甚,戊己大汗,氣逆則甲乙死。刺足太陰、陽明。

詒按:濕之中人也,首如裹,故脾病頭先重也。頰為少陽所屬,土木互為勝負,土病則木病亦見也。顏青、欲嘔、頷痛,皆木病也。脾脈注心下故煩心。腰痛不可用俯仰,是脾病及胃,不能束筋骨利關節也。腹滿泄,脾經本病也。

肺熱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惡風寒,舌上黃,身熱。熱爭則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大息,頭痛不堪,汗出而寒。丙丁甚,庚辛大汗,氣逆則丙丁死。刺手太陰、陽明,出血如大豆,立已。

白話文:

脾熱病症狀包括頭重、臉頰疼痛、心煩、臉色發青、想吐、發熱。病情加重則腰痛無法彎腰挺直、肚子脹滿且腹瀉、兩邊下巴疼痛。甲乙兩脈症狀嚴重,戊己兩脈大量出汗,氣逆則甲乙兩脈之人會死亡。治療方法是刺足太陰、陽明經穴。

肺熱病症狀包括突然發冷、毛髮豎立、怕風寒、舌苔發黃、發熱。病情加重則喘咳、胸背疼痛、呼吸困難、頭痛難忍、出汗伴隨發冷。丙丁兩脈症狀嚴重,庚辛兩脈大量出汗,氣逆則丙丁兩脈之人會死亡。治療方法是刺手太陰、陽明經穴,出血如大豆大小,即可止住病情。

詒按:肺主皮毛,故先惡風寒。肺氣不化,則濕熱蒸郁,故舌苔黃。喘咳,熱邪傷肺也。熱鬱肺部,胸膺揹走痛而不得太息也。頭痛者,天氣膹郁,而熱上衝腦也。熱蒸於內,則腠開汗出,熱暫泄而生寒也。

腎熱病者,先腰痛胻酸,苦渴數飲,身熱。熱爭則項痛而強,胻寒且酸,足下熱,不欲言,其熱則項痛員員澹澹然。戊己甚,壬癸大汗,氣逆則戊己死。刺足少陰、太陽。

詒按:腰為腎之府,又腎脈貫脊,會於督脈之長強穴。又腎脈入跟中以上腨內,太陽之脈亦下貫腨內。腨,即胻也。酸者,熱爍液也。腎主五液而惡燥,病熱則液傷而燥,故苦渴而飲水自救也。又太陽之脈,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病甚而移之腑,故項痛而強也。胻寒,熱極為寒也。

白話文:

肺主宰著皮膚和毛髮,所以容易先感受風寒。肺氣無法正常運化,就會導致濕熱鬱積,因此舌苔發黃。咳嗽喘息,是因為熱邪侵犯肺部。熱邪鬱結於肺部,就會造成胸部、背部疼痛,並且呼吸困難。頭痛是因為天氣悶熱,熱邪上衝腦部。內熱蒸騰,毛孔就會張開,汗液流出,暫時消散熱氣,卻又容易引發寒氣。

腎臟有熱症的人,一開始會出現腰痛酸軟、口渴頻繁飲水、身體發熱的症狀。熱邪加重,就會導致脖子疼痛僵硬,腰部寒冷酸痛,腳底發熱,不願意說話,熱邪加劇時,脖子會疼痛,呈現一種僵硬、麻木的感覺。病情嚴重時,會大汗淋漓,氣逆,最終可能導致死亡。治療方法是針刺足少陰經和太陽經。

腰部是腎臟的府,腎經也貫穿脊椎,匯聚於督脈的長強穴。此外,腎經從腳跟往上,穿過腨內,太陽經也向下貫穿腨內。腨指的是腰部。酸痛是因為熱邪灼傷津液。腎臟主宰五液,厭惡乾燥,患熱症時,津液受損而乾燥,所以口渴並飲水以自救。太陽經從頭頂進入,連接腦部,然後再從脖子向下分佈,病情嚴重時,就會影響到內臟,因此脖子會疼痛僵硬。腰部寒冷,是因為熱邪極度嚴重,導致寒氣入侵。

腎脈從小指之下斜趨足心,病甚故足下熱也。不欲言,有不能明言之苦也。員員澹澹者,一身不能自主,難以形容之狀。

又按:內經敘列五臟熱病,惟肝、腎兩節,多其逆一層,他臟無之。可見熱病傷陰,惟肝、腎為最要也。

肝熱病者,左頰先赤;心熱病者,顏先赤;脾熱病者,鼻先赤;肺熱病者,右頰先赤;腎熱病者,頤先赤。病雖未發,見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章虛谷曰:此更詳五臟熱邪未發,而必先見於色之可辨也。左頰、顏、鼻,右頰、頤,是肝、心、脾、肺、腎五臟之氣,應於面之部位也。病雖未發,其色先見,可見邪本伏於氣血之中,隨氣血流行而不覺。良工望而知其邪動之處,乘其始動,即刺而泄之,使邪勢殺而病自輕。即難經所云:隨其經之所在而取之者,是為上工治未病也。而用藥之法,可以類推矣。

白話文:

腎經從小指下方斜向腳心,如果病症嚴重,腳底就會發熱。患者不願意說話,有說不出口的痛苦。身體無力,行動遲緩,難以用言語形容這種狀態。

另外,根據《內經》的記載,五臟熱病中,只有肝和腎兩個部位會出現逆症,其他臟腑沒有這樣的症狀。由此可見,熱病傷陰,肝腎是首當其衝的。

肝熱病患者,左臉頰先會發紅;心熱病患者,臉部先會發紅;脾熱病患者,鼻子先會發紅;肺熱病患者,右臉頰先會發紅;腎熱病患者,下巴先會發紅。即使病症尚未發作,但出現這些紅色的現象,就可以用針灸治療,稱為治未病。

章虛谷說:這段文字詳細說明瞭五臟熱邪在發病前,必先在面部呈現出顏色變化,可以作為辨別的依據。左臉頰、臉部、鼻子、右臉頰、下巴,分別對應著肝、心、脾、肺、腎五臟的氣,在面部呈現出來。病症尚未發作,但顏色先出現,說明邪氣已經潛伏在氣血之中,隨著氣血流動,卻沒有明顯的症狀。精通醫術的人,只要觀察就能知道邪氣在何處作祟,趁著邪氣剛開始活動,馬上用針灸治療,將邪氣排出,就能減輕病情。這就如同《難經》所說:根據經脈所在部位進行針灸治療,這就是上等醫術的治未病方法。而用藥的方法,也可以類推。

治諸熱病,以飲之寒水,乃刺之;必寒衣之,居之寒處,身寒而止。

章虛谷曰:以其久伏之邪,熱從內發,故必先飲寒水,從里逐熱,然後刺之,從外而泄。再衣以寒,居處以寒,必身寒熱除而後止。

王夢隱曰:今人不讀內經,於溫熱暑疫諸病,一概治同傷寒,禁其涼飲,厚其衣被,因而致重者不少。然飲冷亦須有節,過度則有停飲、腫滿、嘔利等患。更有愈後手指足縫出水,速投米仁三兩,白朮一兩,車前子五錢,桂心一錢,名驅濕保脫湯。連服十劑,可免腳趾脫落。此即諺所謂脫腳傷寒也,亦不可不知。若飲冷雖多,而汗出亦多,必無後患。

白話文:

治療各種熱病,先用冰涼的飲水,再進行針灸;務必穿著寒涼的衣服,住處也要保持寒涼,等到身體發寒,熱症才會消退。

章虛谷說:因為是長期潛伏的邪氣,從內部發熱,所以必須先喝冰冷的水,從內部驅逐熱氣,然後再進行針灸,從外部洩熱。再穿著寒涼的衣服,住處也保持寒涼,一定要等到身體發寒,熱症才會消除。

王夢隱說:現在的人不讀《內經》,遇到溫熱暑疫等疾病,一律按照治療傷寒的方法,禁止喝涼飲,穿厚衣服,因此造成病情加重的人不在少數。但是喝冷飲也要有節制,過度的話就會有停飲、腫脹、嘔吐腹瀉等問題。更嚴重的是,病癒後手指、腳縫會流出水,要趕快服用米仁三兩、白朮一兩、車前子五錢、桂心一錢,稱為「驅濕保脫湯」。連續服用十劑,可以避免腳趾脫落。這就是俗話說的「脫腳傷寒」,也不可不知。如果喝冷飲雖然很多,但出汗也很多,就一定不會有後遺症。

詒按:治熱以寒,一定之理。今人於溫病初發,見用涼解,而即言其遏邪者,彼固未明此理也。

太陽之脈,色榮顴骨,熱病也。榮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時而已。與厥陰脈爭見者,死期不過三日,其熱病內連腎。

章虛谷曰:此言外感與伏邪互病之證也,與熱病篇之兩感,同中有異。彼則內外同時受邪,內外俱病,故不免於死。此則外感先發,伏邪後發者可生。若同發,則死期不過三日也。云太陽之脈者,謂邪受於太陽經脈,即一日巨陽受之,頭項痛,腰脊強者是也。色榮顴骨者,謂鮮榮之赤色,見於顴也。

蓋顴者骨之本,骨者腎所主,腎臟之伏邪已動,故赤色循榮血而見於顴也。榮未交,今且得汗,待時而已者,太陽與少陰為表裡,太陽經脈外受之邪,與少陰營中伏熱之邪,尚未相交,且使得汗,先解外邪,所謂未滿三日可汗之是也。其內伏之邪後發,待臟氣旺時可已,如腎熱病,待壬癸日得大汗而已也。

白話文:

治療熱症要用寒涼的方法,這是醫學的常理。現在有些人遇到溫病剛開始就用涼藥解熱,就說這樣可以阻止邪氣,他們其實並不明白這個道理。

太陽經脈負責臉頰的顏色,熱病就會讓臉頰泛紅。如果紅潤還沒蔓延開來,就說明還有機會出汗,只要等待時機就好。但如果和厥陰經脈同時出現紅潤,那就只剩下三天可活,因為熱病已經侵入了腎臟。

章虛谷說,這段話是說外感和伏邪同時發病的症狀,和熱病篇中提到的兩種邪氣入侵的情況類似,但又有所不同。熱病篇說的是內外同時受到邪氣侵襲,內外都生病,所以難以倖免。而這裡說的是外感先發,伏邪後發,這樣還有活下去的機會。如果兩種邪氣同時發病,就只有三天可活了。

所謂太陽之脈,指的是邪氣侵入太陽經脈,也就是說第一天巨陽經受邪氣侵襲,就會出現頭項疼痛、腰脊僵硬的症狀。色榮顴骨,指的是鮮紅的顏色出現在顴骨上。

因為顴骨是骨骼的根本,而骨骼是由腎臟主導的,腎臟中的伏邪已經開始活動,所以紅潤的顏色隨著血液流動而顯現在顴骨上。如果紅潤還沒蔓延開來,就說明還有機會出汗,只要等待時機就好,因為太陽經脈和少陰經脈是表裡關係,太陽經脈外受邪氣,而少陰經脈營氣中的伏熱尚未交匯,還有機會出汗,先解外邪,也就是說三天內可以出汗。內伏的邪氣後發,等到臟腑氣旺盛時就會自行消除,就像腎熱病,只要等到壬癸日出大汗就可以了。

又如所云見赤色者刺之,名治未病亦可也。倘與厥陰經脈病證爭見,則腎肝皆有邪熱內發,其勢必與太陽外邪連合而不可解,故比之兩感病,死期更速也。蓋兩感病起於經,必待胃氣盡,六日方死。此則熱邪內連腎臟,本元既絕,故死期不過三日也。

少陽之脈,色榮頰前,熱病也。榮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時而已。與少陰脈爭見者,死期不過三日。

章虛谷曰:上言肝熱病者,左頰先赤。肝為厥陰,膽為少陽,相表裡者也。外邪受於少陽經脈,而肝臟伏熱之色榮於頰前。若外內之邪尚未相交,今且使其得汗以解外邪。其內發之熱,可待臟氣旺時而已。若與少陰經脈病證爭見,則肝連腎熱,而內外邪勢必交合難解;死期不過三日也。

白話文:

古人認為,看到病人臉色發紅就用針灸治療,算是預防疾病的方法。但如果這種紅臉和厥陰經脈的病症同時出現,就表示腎臟和肝臟都有內熱,這種內熱會和外來的太陽邪氣結合,導致病情難以控制。這種情況比一般的兩種邪氣同時入侵的情況更嚴重,病人會更快死亡。因為一般的疾病是從經脈開始,需要等到胃氣消耗殆盡,六天後才會死亡。而這種內熱侵犯腎臟的情況,由於身體本元已經耗盡,所以只需要三天就會死亡。

少陽經脈主掌臉頰,臉頰發紅代表熱病。如果紅還沒蔓延到全身,就表示病人快要出汗了,只需要等待時間。如果這種紅臉和少陰經脈的病症同時出現,病人最多活三天。

章虛谷說,上面提到肝熱病,是左臉頰先發紅。因為肝屬厥陰,膽屬少陽,兩者是表裡關係。外邪入侵少陽經脈,而肝臟的熱氣會顯現在臉頰上。如果外邪和內熱還沒有互相交合,可以讓病人出汗來解外邪,內熱可以等到身體氣旺的時候再處理。如果內熱和少陰經脈的病症同時出現,就代表肝臟和腎臟都有熱,外邪和內熱勢必會結合難以控制,病人最多活三天。

大抵外內之邪,發有先後而不交合,尚可解救,故要緊在榮未交一句。下文病名陰陽交,亦即榮已交之義也。經文只舉太陽、少陽兩證,不及陽明太陰合病者,以陽明之腑,可用攻瀉之法,不至必死。非同太陽少陰,少陽厥陰,其邪溫合而無出路,則必死也。

評熱病篇云:帝曰:有病溫者,汗出輒復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為何?岐伯曰:病名陰陽交,交者死也。

章虛谷曰:陰陽之氣,本相交合。今則邪勢瀰漫,外感陽分之邪,與內發陰分之熱,混合不分,而本元正氣絕矣,故曰交者死,非陰陽正氣之相交也。下文明其所以然之理。

白話文:

一般來說,外來的邪氣和內在的邪氣發病有先後順序,尚未互相交融,仍可治療。因此,關鍵在於「榮氣尚未交合」。接下來的「陰陽交」病名,就指「榮氣已交合」的意思。文中只提到了太陽、少陽兩證,沒有提到陽明、太陰合病,是因為陽明的腑臟可以用攻瀉的方法治療,不至於必死。這不同於太陽、少陰和少陽、厥陰,它們的邪氣溫和而無出路,就會導致死亡。

「熱病篇」中記載:皇帝問道:有溫病的人,出汗後又發熱,脈象急促,汗液不減少,胡言亂語,不能進食,這是什麼病?岐伯回答:這種病叫做「陰陽交」,交合就意味着死亡。

章虛谷解釋道:陰陽之氣本就相合交融,現在邪氣蔓延,外感陽分的邪氣和內發陰分的熱氣混雜在一起,無法區分,而人體的正氣已經耗盡了,所以說「交者死」,並不是指陰陽正氣互相交合,而是指邪氣交合而導致死亡。接下來的文字將進一步說明其中的道理。

人所以出汗者,皆生於穀,穀生於精。今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卻而精勝也。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復熱者邪氣也,汗者精氣也。今汗出而輒復熱者。是邪勝也。不能食者,精無俾也。病而留者,其壽可立而傾也。且夫熱論曰: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今脈不與汗相應,此不勝其病也,其死明矣。

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見三死,不見一生,雖愈必死也。

章虛谷曰:汗生於穀,穀生於精者,謂由本元精氣,化水穀以生津液,發而為汗。邪隨汗泄,則邪卻而精勝也。今汗出復熱而不能食,是邪勝而津無所借也。其病仍留連不去,則其壽可立待而傾矣。狂言失志一也,汗出復熱二也,脈與汗不應三也。見三死證,而不見一生證,雖似愈,必死也。

白話文:

人流汗的原因,都是來自於飲食,飲食則來自於精氣。現在如果因為邪氣在骨肉中交戰而流汗,這是邪氣被驅散,精氣戰勝的結果。精氣戰勝,就能正常進食,不再發熱。發熱是邪氣作祟,流汗是精氣外洩。現在流汗卻馬上又發熱,說明邪氣佔據上風。不能進食,說明精氣不足。疾病纏綿不去,壽命岌岌可危。醫書上說,流汗但脈象依然躁盛,就會死亡。現在脈象與汗液不協調,說明身體無法戰勝病魔,死亡已成定局。

胡言亂語的人是失去志氣,失去志氣的人就會死亡。現在看到三種死亡徵兆,卻看不到任何生存跡象,就算病好了也會死。

素問陽明脈解篇曰:足陽明之脈病,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鐘鼓不為動。聞木音而驚,何也?岐伯曰: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土也。故聞木音而驚者。土惡木也。帝曰:善!其惡火何也?岐伯曰:陽明主肉,其脈血氣盛,邪客之則熱,熱甚則惡火。帝曰:其惡人何也?岐伯曰:陽明厥則喘而惋,惋則惡人。

帝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岐伯曰:厥逆連臟則死,連經則生。

章虛谷曰:土畏木克,故聞木音則驚也。熱甚則惡火,仲景所謂不惡寒反惡熱也。邪結於胃而氣厥逆,則喘而惋,惋者懊憹而不欲見人也。邪熱內結,則氣阻而喘。不能循經外達,則四肢厥逆,蓋四肢稟氣於脾胃也。邪內入則連臟故死,外出則連經故生。

白話文:

《素問陽明脈解篇》說:足陽明經脈有病時,患者會害怕火、聽到木材聲音就會感到恐懼,但對敲擊聲和打雷卻沒有反應。為什麼聽到木材聲音就感到恐懼呢? 岐伯回答道:陽明經是胃的經絡,胃屬土,所以當聽到木材聲音時會感到恐懼,因爲土怕被木剋制。黃帝說:“好!”那他為什麼又討厭火呢? 岐伯答道: 陽明經主管肌肉, 它的血液旺盛, 如果受到邪氣侵襲就會發熱, 發熱嚴重了自然討厭火。黃帝問:"爲什麼他會厭惡別人?" 岐伯說:"陽明經如果出現厥逆症狀,則會出現呼吸困難並伴有憂鬱的情緒,這種情況下他就容易對他人產生反感。” 黃帝問道:“有的人因哮喘而死亡,有的卻能活下來,這是爲什麼?”岐伯回答道:“如果是厥逆連及內臟則會導致死亡;但如果只是影響到了經絡,那麼還有生存的機會。” 章虛谷解釋道:土壤懼怕樹木的抑製作用,因此當聽到木材的聲音時會產生驚慌感。發高燒的人通常不喜歡寒冷反而喜歡溫暖,這就是張仲景所說的“不怕冷反而怕熱”。邪氣在胃部集結導致氣血上衝,從而引發哮喘,並且伴隨著抑鬱情緒,這是因爲人們在這種狀態下不願意見到其他人。邪氣積聚於體內阻礙了呼吸道暢通無阻,使得四肢變得冰冷僵硬,這主要是由於四肢從脾胃腸等器官獲得營養所致。邪氣入侵內部會影響整個身體機能進而導

帝曰:病甚則棄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數日,逾垣上屋,所上之處,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岐伯曰:四肢者,諸陽之本也,陽盛則四肢實,實則能登高也。帝曰:其棄衣而走者何也?岐伯曰:熱盛於身,故棄衣欲走也。帝曰:其妄言罵詈,不避親疏而歌者,何也?岐伯曰:陽盛則使人妄言罵詈,不避親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

章虛谷曰:四肢稟氣於脾胃,胃為臟腑之海,而陽明行氣於三陽,故四肢為諸陽之本也。邪盛於胃,氣實於四肢,則能登高也。熱盛於身,故棄衣欲走也。邪亂神明,故妄言罵詈。胃中邪實,不欲飲食。四肢多力,則妄走也。此大承氣之證。其邪連經,脈必滑大,下之可生。其邪連臟,脈必沉細。仲景云:陽病見陰脈者死。則雖有下證,不可用下法矣。

白話文:

皇帝問道:病人病情嚴重時,會脫掉衣服就跑,爬上高處唱歌,甚至好幾天不吃東西,翻牆上屋,他們做這些事,都是平時做不到的,為什麼生病了反而能做這些事呢?岐伯回答:四肢是所有陽氣的根源,陽氣旺盛,四肢就會有力,有力就能爬上高處。

皇帝又問:為什麼他們會脫掉衣服就跑呢?岐伯回答:因為身體裡熱氣太盛,所以脫掉衣服想散熱逃跑。

皇帝繼續問:為什麼他們會胡言亂語,罵人,不分親疏地唱歌呢?岐伯回答:陽氣旺盛會讓人胡言亂語,罵人,不分親疏,也不想吃東西,因為不想吃東西,所以才胡亂跑。

章虛谷說:四肢的氣息來源於脾胃,胃是五臟六腑的海洋,而陽明經氣運行在三陽經脈,所以四肢是所有陽氣的根源。邪氣盛於胃,氣積聚在四肢,就會有力爬上高處。身體裡熱氣太盛,就會脫掉衣服想散熱逃跑。邪氣擾亂神志,就會胡言亂語,罵人。胃中邪氣積聚,就會不想吃東西。四肢有力,就會胡亂跑。這就是大承氣湯證。如果邪氣侵犯經絡,脈象必定滑大,可以用瀉下法治療,可以保住性命。如果邪氣侵犯臟腑,脈象必定沉細。張仲景說:陽病出現陰脈的人會死。所以即使有瀉下證,也不能用瀉下法治療了。

王夢隱曰:溫病誤投熱藥補劑,亦有此候。經證亦有可用白虎湯者。沉細之脈,亦有因熱邪閉塞使然,形證果實,下之可生,未可概以陰脈而斷其必死也。凡熱邪壅遏,脈多細耎遲澀,按證清解,自形滑數。不比內傷病服涼藥而脈加數者,為虛也。

熱論篇曰:帝曰:熱病已愈,時有所遺者,何也?岐伯曰:諸遺者,熱甚而強食之,故有所遺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熱有所藏,因其穀氣相搏、兩熱相合,故有所遺也。帝曰:善!治遺奈何?岐伯曰:視其虛實,調其逆從,可使必已矣。帝曰:病熱當何禁之?岐伯曰: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

白話文:

王夢隱認為,溫病誤用溫熱藥物或補劑,也會出現類似症狀。即使脈象沉細,也可能是熱邪閉塞導致,如果症狀明顯,瀉下可以救治,不能僅憑陰脈就斷定必死。一般來說,熱邪壅遏時,脈象多細弱遲澀,用清熱解毒藥物治療後,脈象會轉為滑數。這與內傷病服用涼藥後脈象加數不同,內傷病脈象加數是虛證。

《熱論篇》記載,黃帝問道:「熱病痊癒後,為何仍有遺症?」岐伯回答:「這些遺症,都是因為熱邪很重,病人還強行進食所致。熱病已經減輕,但熱邪仍有殘留,與穀氣互相搏擊,兩熱相合,就會留下遺症。」黃帝讚道:「好!」又問:「如何治療這些遺症?」岐伯回答:「根據患者虛實情況,調節飲食,使其順應病情,就能痊癒。」黃帝又問:「患熱病應該忌口什麼?」岐伯回答:「熱病初癒,吃肉會復發,多吃肉還會加重遺症,這就是忌口的原因。」

詒按:此言熱邪初愈,餘熱留而未淨,得穀食助氣,則兩熱相合而復熾。觀其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故病後必須謹調口腹,只可以清淡稀粥,漸為調養也。

素問玉版論要篇:岐伯曰:病溫虛甚死。

詒按:經言藏於精者,春不病溫。則凡病溫者,其陰氣先虛可知。使或虛而未至於甚,則養陰透邪,治之如法,猶可挽回。若病溫者而至虛甚,則熱邪內訌,陰精先涸,一發燎原,不可治矣。

靈樞五禁篇:岐伯曰:熱病脈靜,汗已出脈盛躁,是一逆也。

詒按:熱病汗出後而脈轉盛躁,此熱邪深伏於陰,至汗出而邪機始動而外露,則其伏邪必重,故曰逆也。

白話文:

這句話的意思是,熱病剛痊癒,體內仍有餘熱未消,如果吃五穀雜糧補充元氣,就會導致兩股熱氣匯聚,使病情再次加重。觀察到病人吃肉後病情復發,吃得多就更加嚴重,所以病後一定要注意飲食調養,只適合吃清淡的稀粥,慢慢調理身體。

素問玉版論要篇中,岐伯說:溫病虛弱到極點就會死亡。

這段話的意思是,經書中說,精氣充足的人,春天不會得溫病。由此可知,所有患溫病的人,其陰氣都先虛弱。如果虛弱還沒到極點,就可以滋陰驅邪,按照正確方法治療,仍然可以挽回。但如果溫病患者虛弱到極點,熱邪就會在體內肆虐,陰精先枯竭,一旦發作就像燎原之火,就無法治療了。

靈樞五禁篇中,岐伯說:熱病脈搏平靜,汗液已經排出,脈搏卻變得強勁躁動,這是逆轉的徵兆。

這段話的意思是,熱病出汗後,脈搏變得強勁躁動,說明熱邪深藏於陰,直到出汗後,邪氣才開始活動,外露出來,所以體內的邪氣必然很重,因此稱為逆轉。

靈樞熱病篇曰:熱病三日,而氣口靜、人迎躁者,取之諸陽,五十九刺,以瀉其熱而出其汗,實其陰以補其不足者。

吳鞠通曰:人迎躁,邪在上焦也,故取之諸陽,以泄其邪,陽氣通則汗隨之。陽盛則陰衰,瀉陽則陰得安其位,故曰實其陰。瀉陽之有餘,即所以補陰之不足,故曰補其不足也。溫熱病未有不傷陰者,實其陰以補其不足,此一句實治溫熱之吃緊大綱。

身熱甚,陰陽皆靜者,勿刺也。其可刺者急取之,不汗出則泄。所謂勿刺者,有死徵也。熱病七日、八日,脈口動,喘而短者,急刺之,汗且自出,淺刺手大指間。熱病七日、八日,脈微小,病者溲血,口中乾,一日半而死,脈代者一日死。熱病已得汗出,而脈尚躁,喘且復熱,勿刺膚,喘甚者死。

白話文:

《靈樞·熱病篇》提到,熱病發作三天,如果氣口靜止、人迎脈搏跳動頻繁,就應該在諸陽經穴中取穴針刺,以瀉熱出汗,補充陰氣,補足不足。

吳鞠通解釋說,人迎脈搏跳動頻繁,說明邪氣在上焦,所以要取諸陽經穴瀉邪,打通陽氣,使汗液順利排出。陽氣過盛就會導致陰氣衰敗,瀉陽則陰氣得以恢復正常,所以說「實其陰」。瀉陽的餘力,就是補陰不足,所以說「補其不足」。溫熱病幾乎都會傷及陰氣,實其陰以補其不足,是治療溫熱病的關鍵原則。

如果發燒嚴重,陰陽脈象都靜止,就不要針刺。如果可以針刺,就要盡快取穴,不汗出就瀉熱。所謂「勿刺」,指的是有死亡徵兆。熱病發作七天、八天,脈象跳動,呼吸急促短淺,就要立即針刺,汗液會自行排出,淺刺手大拇指間。熱病發作七天、八天,脈象微弱,病人小便帶血,口乾舌燥,一天半就會死亡,脈象代脈者,一天就會死亡。熱病已經出汗,但脈象仍然跳動頻繁,呼吸急促並再次發燒,就不要針刺皮膚,呼吸極度困難者會死亡。

詒按:熱甚而脈浮躁則可刺,當急取之,令其熱邪從汗泄而解。若脈陰陽俱靜,是陽證見陰脈,已有死徵,故勿刺。脈口動喘而短者,熱壅於肺也。刺手大指間肺之少商穴,俾肺之熱痹開而汗泄則解矣。熱邪灼爍血分則溲血,陰液被爍則口乾,下焦陰傷已甚,而脈又微小,則不惟陰涸,而陽亦傷矣,故主死。已得汗而脈尚躁,喘且復熱,是熱不為汗衰,而化源且絕矣,故死。

熱病不可刺者有九:一曰汗不出,大顴發赤,噦者死;二曰泄而腹滿甚者死;三曰目不明,熱不已者死;四曰老人嬰兒,熱而腹滿者死;五曰汗不出,嘔下血者死;六曰舌本爛,熱不已者死;七曰咳而衄,汗不出,出而不至足者死;八曰髓熱者死;九曰熱而痙者死,腰折、瘛瘲、齒噤齘也。凡此九者,不可刺也。

白話文:

如果病人發燒得很嚴重,而且脈象浮躁,就可以用針灸治療。應該馬上施針,讓熱邪隨著汗液排出而減輕。如果脈象陰陽都靜止,這是陽證表現出陰脈的現象,已經有死亡的徵兆,所以不能用針灸。如果病人呼吸急促而短促,是熱邪阻塞在肺部。可以針刺手大拇指與食指之間的肺經少商穴,讓肺部的熱邪散開,隨著汗液排出就會痊癒。如果熱邪灼傷血液,就會出現尿血;如果陰液被灼傷,就會口乾;如果下焦陰氣受損嚴重,而且脈象又很微弱,不僅陰液枯竭,陽氣也會受傷,因此會導致死亡。如果病人已經出汗,但脈象仍然浮躁,呼吸急促,而且又發熱,說明熱邪沒有因為出汗而減弱,反而化源將要斷絕,因此會死亡。

熱病不能用針灸治療的情況有九種:一、病人不出汗,臉頰發紅,而且有呃逆,會導致死亡;二、病人腹瀉,但肚子仍然脹滿,會導致死亡;三、病人看不清楚,發燒不止,會導致死亡;四、老人和嬰兒發燒,而且肚子脹滿,會導致死亡;五、病人不出汗,嘔吐或排泄血液,會導致死亡;六、病人舌頭根部潰爛,發燒不止,會導致死亡;七、病人咳嗽,而且鼻出血,不出汗,即使出汗也到達不了腳部,會導致死亡;八、病人髓液發熱,會導致死亡;九、病人發燒而且抽筋,會導致腰部折斷、癲癇、牙關緊閉等症狀,也會導致死亡。以上這九種情況,都不可用針灸治療。

詒按:顴赤而噦,腎陰已竭而虛陽上脫之證,故死。已泄而腹尚滿,是陰下脫而邪不減,與熱不為汗衰者相似,故死。目不明,陰脫也;陰脫而仍熱;故死。熱滿當泄,老人幼兒不任攻伐,則熱無出路,故死。熱蘊無汗,上逆則嘔,下迫則血溢,上下交徵,陰液易固,故為死候。

舌本爛,乃腎火上結,與胃熱熾而口糜者不同。若既爛而熱仍不已,亦為死候。汗不至足,是肺氣不下行而化源將絕也。咳衄乃邪閉於上,無汗則邪不外泄,又兼化源將絕之徵,故曰死。髓熱如骨蒸之狀,邪熱深入於腎也。熱而痙,致見腰折等證,是邪熱深入於肝也。腎肝為熱邪所爍,故死。

白話文:

顴骨發紅並且嘔吐,是腎陰耗竭,虛陽上浮的徵兆,因此死亡。已經瀉下但腹部仍然脹滿,說明陰氣下降而邪氣未消,與發熱不發汗的情況相似,因此死亡。眼睛看不清楚,是陰氣下降的表現;陰氣下降但仍然發熱,因此死亡。熱邪壅盛必須瀉下,老年人和幼童抵抗力弱,無法承受攻伐,熱邪無處宣洩,因此死亡。熱邪蘊積沒有汗出,向上逆衝則嘔吐,向下迫使則血溢,上下交徵,陰液固結,因此成為死亡徵兆。

舌根潰爛,是腎火上炎,與胃熱熾盛導致口糜不同。如果舌根已經潰爛但熱邪仍然不退,也是死亡徵兆。汗液無法到達足部,說明肺氣無法下降,化源將要斷絕。咳嗽鼻衄是邪氣閉阻於上,沒有汗出則邪氣無法外泄,又兼具化源將要斷絕的徵兆,因此稱為死亡徵兆。骨髓發熱像骨蒸一樣,是邪熱深入腎臟。發熱並且抽搐,出現腰部折斷等症狀,是邪熱深入肝臟。腎臟和肝臟被熱邪灼傷,因此死亡。

吳鞠通曰:此節歷敘熱病之死徵,以禁人之刺,大抵由於陰竭者為多。然刺固不可,亦有可藥而愈者,蓋刺法能泄能通,開熱邪之閉結最速;至於益陰以存津,則刺法之所短,湯藥之所長也。

白話文:

吳鞠通用藥治病時說:「這一段是描述熱病死亡的症狀,用來禁止人們使用針灸治療。大多數情況下是由於陰氣耗盡所引起的。然而雖然不能使用針灸,也有可以靠吃藥治癒的情況。因為針灸能夠洩放和疏通,最快地打開被熱邪阻塞的地方;但是對於增強陰氣、保存津液來說,這是針灸的弱點,也是藥物的優勢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