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揚俊

《溫熱暑疫全書》~ 卷一·溫病方論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溫病方論 (1)

1. 卷一·溫病方論

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周注。溫病由伏邪自內發出。一達於外。表裡俱熱。熱勢既壯。郁邪耗液。故發而即渴。其表本無邪郁。內方喜寒。故不惡寒。延至三五日間。或腹滿。或下利者。即此證也。與傷寒之先表后里者大異。然獨系太陽。以未顯他經之證。明自少陰發出為表裡也。

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曰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瘛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方注。灼熱。謂熱轉加甚也。風溫。謂於溫病有風也。

白話文:

患了太陽病,發熱而且口渴,卻不感到怕冷,這就是溫病。

周氏註解:溫病是由於體內潛伏的邪氣從內部發出,一旦到達體表,就會導致表裡都發熱。熱勢強烈,鬱積的邪氣消耗體液,因此才會發熱口渴。因為體表原本就沒有邪氣鬱積,內部卻怕冷,所以纔不感到怕冷。持續三到五天,可能會出現肚子脹滿或腹瀉的症狀,這就是溫病的表現。這與傷寒先表後裡的症狀截然不同。但是,溫病僅屬於太陽病,因為尚未出現其他經脈的症狀,因此可以明確地說明,溫病是從少陰經發出,屬於表裡證。

如果已經發汗,身體仍然灼熱,稱為風溫。風溫病的脈象是陰陽俱浮,會自汗,身體沉重,容易嗜睡,呼吸會打鼾,說話困難。如果服用瀉藥,則小便不利,甚至直視時會失禁。如果受到熱邪的侵襲,則小便略帶黃色,嚴重者則像驚癇一樣,神志不清,時而昏迷。如果熱邪嚴重,就像被火燻烤一樣,一次發作會持續很久,再次發作就會危及生命。

註解:灼熱,是指熱症加重。風溫,是指溫病中帶有風邪。

陰陽俱浮。太陽本浮。而風溫皆陽。故上下皆見浮也。自汗出。亦衛受傷也。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者。風擁則氣昏。熱甚則氣鬱也。小便不利者。太陽主膀胱。而風溫皆陽。下則反攻。徒亡其津液。而膀胱之氣傷也。直視者。太陽之筋。支者為目上綱。故不轉睛而上竄也。

失溲。言小便甚失其常度也。火。灸熨之類也。微。言攻之微。則變亦微。發黃者。火熱則土燥。故其色外奪也。劇。言攻之劇。則變亦劇。如驚癇時瘛瘲者。火盛熱極而生風也。熏。亦火劫也。一逆。言乍誤也。尚引日。言猶可俄延。再逆。言復誤也。促命期。言夭枉人之天年。

白話文:

身體的陰陽氣都浮在表面,太陽本來就屬陽氣,而風溫也是陽氣,所以身體上下都呈現浮腫的狀態。自汗不止,是衛氣受損的表現。身體沉重,嗜睡,呼吸鼾聲作響,說話困難,這是因為風邪阻滯,導致氣機昏蒙,熱邪過盛,使氣機鬱滯。小便不利,是因為太陽主宰膀胱,而風溫皆屬陽氣,下焦陽氣反攻,損耗津液,導致膀胱氣虛。眼睛直視,是因為太陽經絡主司眼睛,而目上綱是支撐眼球的筋脈,所以眼球無法轉動,向上竄動。

失溲指的是小便失常。火指的是灸熨等熱療法。微指的是治療力度輕微,則病變的變化也較輕微。發黃是因為火熱過盛,導致脾土乾燥,所以面色發黃。劇指的是治療力度劇烈,則病變的變化也較劇烈,比如驚癇、瘛瘲等,都是火熱極盛而生風的表現。熏也是火熱耗損的表現。一逆指的是一次誤治,尚能延緩病情。再逆指的是再次誤治,則會縮短生命,導致夭折。

其致警之意深矣。

周注。此條緊承上文云。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曰風溫。是仍太陽病溫。誤發其汗。與更感於風者自是不同。然亦名風溫何也。既曰太陽。不即顯少陰證。惟誤汗則其證本溫。復以辛熱之藥汗之。則陰津外出。表裡增熱。脈必至尺寸俱浮。正以風與溫混。腎水不能獨沉。其證自汗身重。

腎本病也。多眠睡。鼻息鼾。語言難。腎本病也。始先太陽。因汗使少陰之候同時薦至。危且殆矣。古律垂戒云。風溫治在少陰。不可發汗。發汗者死。豈知太陽亦不可發汗。發汗則亦同於風溫之少陰乎。緣醫者誤認為傷寒。而用正汗藥也。若不汗而誤下者。傷膀胱之氣化。

白話文:

這段話的意思很值得警示。

周氏注釋說:這段文字緊接著上文。如果已經發汗,身體灼熱,就叫做風溫,也就是太陽病溫。如果誤發汗,或者再受風寒,情況就會與單純的風寒不同。但是為什麼也叫做風溫呢?因為既是太陽病,就不會直接顯現少陰證。只是因為誤發汗,原本就屬於溫證,再用辛熱藥物發汗,就會導致陰津外洩,表裡更加灼熱。脈象一定會浮在寸關尺三處,正是因為風與溫混雜,腎水無法獨自沉降,所以症狀會出現汗出、身重。

腎本來就病了,患者會嗜睡,鼾聲如雷,說話困難。腎本來就病了,最初是太陽病,因為發汗,讓少陰的症狀同時出現,病情危急。古人告誡說:「風溫治療要針對少陰,不可發汗,發汗就會死。」難道不知道太陽病也不能發汗嗎?發汗的話,就會跟風溫的少陰症狀一樣嗎?這是因為醫生誤以為是傷寒,而使用了發汗藥。如果沒有發汗,卻誤用了瀉下藥,就會傷及膀胱的氣化功能。

小便不利。津液大傷。直視失溲。一腑一臟。同時兩絕矣。至誤被火劫者。微則熱傷營氣。而熱瘀發黃。劇則熱甚風生。而驚癇瘛瘲。蓋因亂其神明。擾其筋脈也。然則於三者之中。一逆已待斃。再犯則立危矣。喻嘉言論內經刺熱論溫。首引太陽之脈色榮顴骨。榮未交。曰今且得汗。

待時而已。與厥陰爭見者死。期不過三日。其熱病內連腎。少陽之脈色榮頰前。榮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時而已。與少陰脈爭見者死。互言得汗。非發汗也。故聖人專論穀氣。腎中精勝。乃汗則生。腎中虛甚。更熱則死。其旨至矣盡矣。仲景復出不盡之臟。更視膀胱以緯之。

白話文:

小便不利,津液大傷,直視失溲,一腑一臟,同時兩絕矣。

意思是:排尿不暢,津液大量損失,直視前方會失禁,一腑一臟同時衰竭。

至誤被火劫者。微則熱傷營氣。而熱瘀發黃。劇則熱甚風生。而驚癇瘛瘲。蓋因亂其神明。擾其筋脈也。

意思是:如果不幸被火熱所傷,輕微的會損傷營氣,導致熱毒瘀滯而發黃。嚴重的則熱氣更甚,生風,導致驚癇、瘛瘲(抽搐、痙攣)。這是因為熱氣擾亂了神志,影響了筋脈。

然則於三者之中。一逆已待斃。再犯則立危矣。

意思是:在上述三種情況中,一旦出現逆轉,就已經是等死狀態了。如果再次犯病,就會立刻危及生命。

喻嘉言論內經刺熱論溫。首引太陽之脈色榮顴骨。榮未交。曰今且得汗。

意思是:喻嘉言在《內經》中論述刺熱論溫,首先提到太陽脈的色澤榮潤顴骨,但尚未交接,就說現在可以出汗了,要等待時機。

待時而已。與厥陰爭見者死。期不過三日。其熱病內連腎。

意思是:只要等待時機就好,如果與厥陰脈同時出現,就會死亡,時間不會超過三日。這種熱病會深入影響腎臟。

少陽之脈色榮頰前。榮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時而已。與少陰脈爭見者死。互言得汗。非發汗也。

意思是:少陽脈的色澤榮潤頰前,但尚未交接,就說現在可以出汗了,要等待時機。如果與少陰脈同時出現,就會死亡。這裡說的“得汗”不是指刻意發汗,而是自然而然的出汗。

故聖人專論穀氣。腎中精勝。乃汗則生。腎中虛甚。更熱則死。其旨至矣盡矣。

意思是:所以聖人專門論述穀氣,認為腎臟中精氣充足,就能自然出汗,而腎臟虛弱,再遇到熱氣就會死亡。這個道理非常重要,而且解釋的十分透徹。

仲景復出不盡之臟。更視膀胱以緯之。

意思是:仲景(張仲景)再次提到沒有完全講完的臟腑,並進一步分析了膀胱的病症。

視小便不利。則膀胱傷甚。直視失溲。命門所藏之精不能照物。神髓涸矣。瞳子高為太陽不足。戴眼為太陽已絕。已絕者。其足不可屈伸。是以中風暴病。多絕膀胱。不識人者。風溫扼要。首視膀胱。未有膀胱不絕。而腎水先絕者也。

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

周注。黃芩湯。治溫本藥也。明言太少二陽。何不用二經藥。非傷寒也。傷寒由表入里。此則自內發外。無表何以知太少二陽。或脅滿。或頭痛。或口苦引飲。因不惡寒而即熱。故不得謂之表也。如傷寒合病。皆表病也。今不但無表。且有下利里證。傷寒協熱利。必自傳經而入。

白話文:

如果小便不順暢,就表示膀胱受損嚴重。直視失禁,代表命門所藏的精氣無法照亮外物,神髓枯竭。瞳孔突出表示太陽經氣不足,眼珠突出表示太陽經氣已經絕了。太陽經氣絕了,雙腳就無法屈伸,所以中風暴病大多會造成膀胱失禁,不認識人。風溫病的關鍵在於先觀察膀胱,從未有過膀胱失禁而腎水先枯竭的情況。

太陽經和少陽經合病,並且出現腹瀉的,可以用黃芩湯治療。如果出現嘔吐,則用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治療。

注解:黃芩湯用於治療溫病。藥方中明確提到了太陽和少陽二經,為何不用二經的藥物呢?因為這不是傷寒病。傷寒病是由表及里,而此病是從內發外,沒有表證,怎麼知道是太陽和少陽二經呢?可能是脅肋脹滿、頭痛、口苦引飲,由於沒有惡寒而是直接發熱,所以不能說是表證。如同傷寒病合併其他病症,都是表證。現在不僅沒有表證,而且還有腹瀉的里證。傷寒病合併發熱腹瀉,一定是由表及里傳入。

不若此之即利也。溫何以即利。外發未久。內郁已深。其人中氣本虛。豈能一時盡泄於外。勢必下走作利矣。

黃芩湯

黃芩(三兩),甘草(二兩炙),芍藥(二兩),大棗(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一斗。煎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若嘔者。加半夏半升。生薑三兩。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黃芩(三兩),甘草(二兩),芍藥(二兩),大棗(十二枚擘),半夏(半升),生薑(三兩)

白話文:

這樣做反而有利。為什麼溫服可以有利呢?因為外感發作不久,內裡的郁熱已經很深,病人本身中氣虛弱,不可能一下子全部發散出去,勢必向下走而導致腹瀉。

黃芩湯:

黃芩三兩、甘草二兩(炙)、芍藥二兩、大棗十二枚(掰開)

以上四味藥材,用水一斗,煎煮至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每天服兩次,晚上服一次。如果患者嘔吐,則加入半夏半升、生薑三兩。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黃芩三兩、甘草二兩、芍藥二兩、大棗十二枚、半夏半升、生薑三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

周注。黃芩滌熱。故為溫利主藥。以能泄熱也。然用芍藥者。性酸寒,深入陰分。一泄一收。熱去而利止耳。取甘、棗者。和中也。膀胱與膽。二腑既病。胃無獨安之理。至有嘔。明有痰飲結聚。非薑、半不除。薑、半辛燥。非伏氣所宜。而去嘔則有殊功也。況以芩為君。又何畏乎。

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眠睡。目合則汗。

方注。太陽脈浮。陽明脈大。關上乃少陽之部位。故曰三陽合病。但欲眠睡者。熱聚於膽也。目合則汗者。少陽少血。虛則不與陽和。寐屬陰。故盜汗出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兩個中醫藥方的組成、用途和原理:

  1. 方案:
  • 使用的藥物有六味,用水一斗(約20公升)煮沸,得到三升(約6公升)的濃度,然後去掉藥渣,每次服用一升,一天內服用兩次,晚上再服用一次。

  • 黃芩是主要的清熱藥物,具有溫和的調理效果,因為它能排除熱邪。芍藥雖然性質酸寒,深入陰部,但在這裡與黃芩搭配使用,一寒一熱,可以幫助排除熱邪並收斂體液,使熱邪離去,利尿功能停止。

  • 甘草和大棗則用來調和藥物,確保身體各部分的平衡。因為膀胱和膽是兩個器官都出現問題時,胃部也會受到影響。胃部無法獨自保持平靜,因此會出現噁心的現象。這表明存在痰飲積聚的情況,需要使用薑和半夏來清除。薑和半夏的辛燥性質對於這種情況可能不太適合,但他們對去除噁心非常有效。

  • 黃芩作為方劑的主要成分,並無可畏懼之處。

  1. 方案:
  • 該方案針對三陽合病,即太陽、陽明和少陽三個部位同時患病的狀態。脈象表現為浮大,且集中在關口上方。

  • 「但欲眠睡」表示患者感到疲倦,想睡覺,這是因為熱邪聚集在膽部所致。

  • 「目合則汗」指的是當患者閉眼時,會出現出汗的現象。這是因為少陽部位血液不足,不足以支持陽氣,使得睡眠屬於陰性狀態,導致在睡眠中出汗(盜汗)。

周注。溫氣發出。乃至三陽皆病。其邪熱溷實。不言可知。故其脈浮大也。憶邪伏少陰時。則尺脈亦已大。今因由內發外。由下達上。而浮大見於關以上。故曰上關上也。邪雖上見陽位。少陰之源未靖。則欲眠尚顯本證。而目合則汗。即為盜汗。又顯少陽本證。何以獨見少陽。

因母虛子亦虛。而少陰邪火與少陽相火。同升燔灼也。所以稍異熱病者。但目合則汗。不似熱病之大汗不止也。然何以不言太陽陽明二經證。以浮為太陽經脈。大為陽明經脈也。治法當以小柴胡去人參、薑、半。加芍藥為主。

白話文:

溫熱之氣從體內發散出來,導致三陽經脈都患病。邪氣熱盛且實,不用說也知道。所以脈象浮大。回想邪氣潛伏在少陰經時,尺脈也已經很大。現在邪氣從內部發散到外部,從下往上走,所以浮大出現在關脈以上,因此稱為“上關上”。雖然邪氣已經上達陽位,但少陰經的病根尚未消除,所以想睡覺的症狀仍然明顯,這是少陰經的本證。而眼睛閉合時出汗,就是盜汗,這是少陽經的本證。為何只出現少陽經的症狀呢?

因為母親虛弱,孩子也虛弱,而少陰經的邪火和少陽經的相火,一同上升燃燒。所以跟一般的熱病稍有不同,只有眼睛閉合時出汗,不像熱病那樣汗出不止。但為何不說太陽經和陽明經的症狀呢?因為脈象浮大,浮是太陽經脈的表現,大是陽明經脈的表現。治療方法應該用小柴胡湯去人參、薑、半夏,再加芍藥為主。

師曰。伏氣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內。欲有伏氣。假令舊有伏氣。當須脈之。若脈微弱。當喉中痛似傷。非喉痹也。病人云。實咽中痛。雖爾。今復欲下利。

周注。於伏氣之時。見伏氣之病。而脈得微弱。則是少陰脈也。其人腎氣虛者。不及於陽。而即發於陰。以少陰脈本循喉也。故將發必咽痛。至發後則痛極似傷矣。豈可認為痹證。而誤治耶。然咽痛勢已發於上。殊不知腎司開闔。陰熱上升。豈遂盡泄。故必疾趨後陰。而下利可預知也。

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瘥者。與桔梗湯。

白話文:

師傅說

伏氣的疾病,要用心觀察。這個月內,如果要發伏氣,假設之前已有伏氣,就要把脈。如果脈象微弱,患者會感覺喉嚨痛,像是受傷一樣,但不是喉痹。病人可能會說:「我的咽喉真的痛!」即使如此,現在又想拉肚子,這也是伏氣的徵兆。

周注

在伏氣發作的時節,如果遇到伏氣的病症,而且脈象微弱,這就代表是少陰脈。患者腎氣虛弱,陽氣不足,就會發病於陰分。因為少陰脈原本就循行於喉嚨,所以發病前必會咽喉疼痛,發病後就會痛到像是受傷一樣。絕對不能誤認為是喉痹症而錯治。然而,咽喉疼痛已經在上面發作,卻不知道腎臟主管開闔,陰熱上升,怎麼可能就完全洩掉呢?所以一定會迅速向下蔓延到後陰,而出現腹瀉,這是可以預知的。

周注。伏氣發出少陰之經。必咽痛者。不必言矣。先與甘草湯。以緩其上升之勢。更與桔梗湯。以開其怫鬱之邪。亦不必言矣。但伏氣為重證。少陰為至虛。仲景輕輕先試。不用黃芩本湯者。夫豈無故。以才發少陰。止見咽痛。無胸滿心煩等症也。無下利嘔渴等症也。欲用他藥。

從何入手。故二三日間。姑就咽痛。連舉二湯。使服之痛止。則少陰之邪。先已去其大半。後有證見。隨之投藥。此聖人明示不可妄治之道也。

甘草湯

甘草(二兩)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溫服七合。日二服。

周注。少陰之脈循喉嚨。邪熱客之。能無痛乎。正挾少陰之火上升也。主甘草者。甘能治熱火也。

白話文:

根據周氏註解,伏氣發作時會影響少陰經脈,必然會出現咽喉疼痛,這是不用多說的。首先要給病人喝甘草湯,緩解熱氣上行的勢頭。接着再用桔梗湯,消除郁結在體內的邪氣,這也不必多說。但伏氣是一種嚴重的病症,而少陰經又是最虛弱的經脈,張仲景謹慎地先用藥試探,並沒有直接用黃芩湯,這當然是有原因的。因為病人只是剛開始出現少陰經受影響的症狀,只表現出咽喉疼痛,並沒有胸悶心煩、腹瀉嘔吐、口渴等其他症狀。想要用其他藥物治療,就不知道從何入手。因此,在兩三天內,先針對咽喉疼痛,連續服用甘草湯和桔梗湯,如果疼痛消失,那就說明少陰經的邪氣已經消除了大部分。之後再根據出現的症狀,再用其他藥物治療。這就是聖人教導我們不要妄自治療的道理。

甘草湯:

甘草(二兩)

將甘草用三升水煮,煮至剩下一升半,去渣溫服七合,一天服用兩次。

周氏註解:少陰經脈循行於喉嚨,邪熱入侵,怎麼可能不疼痛呢?這正是少陰經的火氣上行。用甘草治療,是因為甘草能治療熱火。

桔梗湯

桔梗(一兩),甘草(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

周注。設服前湯而不除。非藥之不勝病也。正以少陰之火挾邪上攻。則並其母亦病。故加桔梗開之。而自無不愈矣。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

周注。伏邪未發。津液先已暗耗。今得之二三日以上。雖陰火不升。未見咽痛等證。而心煩不臥。已知陰血消耗。故令芩、連祛熱。膠、芍滋陰。兩得之矣。

黃連阿膠湯

白話文:

桔梗湯

方劑組成

桔梗(一兩),甘草(二兩)

製法

將以上兩味藥材,用三升水煎煮,直至剩下半升。去渣後,分開溫服。

方義

周注:如果服藥前身體仍有不適,不是藥物無效,而是因為少陰之火挾帶邪氣上攻,連帶其母(指心臟)也受到影響。因此加入桔梗來疏通之,自然就會痊癒。

臨牀應用

少陰病,發病兩三天以上,心中煩躁,無法安臥。可用黃連阿膠湯治療。

方義

周注:伏藏的邪氣尚未發作,津液已經暗中消耗。現在發病兩三天以上,雖然陰火未升,也沒有咽喉疼痛等症狀,但心中煩躁無法安臥,已經知道陰血消耗。所以用黃連、阿膠來清熱滋陰,兩方面兼顧。

黃連阿膠湯

方劑組成

黃連,阿膠

注意事項

黃連(四兩),黃芩(二兩),芍藥(二兩),雞子黃(二枚),阿膠(三兩)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內入膠。烊盡小冷。內雞子黃。攪令相得。溫服七合。日三服。

周注。裡熱當祛之。內燥須滋之。然滋之而即得其潤。祛之而適滌其熱。惟聖人合宜也。心煩故主黃連。佐以黃芩。則肺胃之邪俱清。然熱甚以消少陰之水。水源既燥。津液有不匱乏者乎。雞子黃、阿膠。深益血分之味。以滋其陰。連、芩得此。功莫大焉。況加芍藥以斂消爍之心氣。兼以入肝。遂使煩者不煩。不臥者臥矣。

白話文:

黃連四兩,黃芩二兩,芍藥二兩,雞子黃二枚,阿膠三兩。

以上五味,用水五升,先煮黃連、黃芩、芍藥三味,取二升,去渣後加入阿膠,煮至融化,稍涼後放入雞子黃,攪拌均勻,溫溫地服用七合,每天服用三次。

周注:裡熱應該祛除,內燥需要滋潤。滋潤正好能使之潤澤,祛除剛好能洗滌熱氣。只有聖人才能將這兩者恰到好處地結合。心煩所以用黃連為主藥,輔以黃芩,則肺胃的邪氣都能清除。但熱氣過盛會消減少陰之水,水源枯竭,津液怎能不枯竭呢?雞子黃、阿膠深養血分的藥物,滋養陰血。黃連、黃芩加上這些,功效就更加顯著了。何況又加入芍藥,收斂消爍的心氣,兼入肝經,使煩躁者不再煩躁,失眠者得以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