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食治》~ 序論第一 (1)
序論第一 (1)
1. 序論第一
仲景曰:人體平和,惟須好將養,勿妄服藥。藥勢偏有所助,令人臟氣不平,易受外患。夫含氣之類,未有不資食以存生,而不知食之有成敗;百姓日用而不知,水火至近而難識。余慨其如此,聊因筆墨之暇,撰五味損益食治篇,以啟童稚,庶勤而行之,有如影響耳。
河東衛汛記曰:扁鵲云人之所依者形也,亂於和氣者病也,理於煩毒者藥也,濟命扶危者醫也。安身之本,必資於食;救疾之速,必憑於藥。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不明藥忌者,不能以除病也。斯之二事,有靈之所要也,若忽而不學,誠可悲夫!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血氣。若能用食平痾,釋情遣疾者,可謂良工。
白話文:
張仲景說:人的身體如果處於平和狀態,就需要注意好好調養,不要隨便服用藥物。因為藥物的作用有偏性,會助長某方面的功能,使得臟腑氣機不平和,容易招致外來的疾病。凡是生物,都依靠飲食來維持生命,卻往往不知道飲食也有成功與失敗之分;人們每天都在使用,卻不瞭解其中的奧妙,就像水與火雖然常見,卻不易被人認識。我感歎這種情況,所以在閒暇時用筆墨撰寫了關於食物五味增減與食療的文章,希望啟發年輕一代,期望他們能夠勤奮實踐,效果自然會顯現出來。
河東的衛汛記載:扁鵲說,人所依靠的是形體,當和順之氣受到幹擾時就會生病,用來治療煩躁毒素的是藥物,救助生命於危難的是醫生。保持身體安康的根本,在於飲食;迅速救治疾病的,則必須依靠藥物。不懂得飲食是否適合自己,不足以維持健康;不明白藥物禁忌,無法祛除疾病。這兩件事,對於有靈性的生物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忽略了不去學習,真是令人惋惜!因此,食物能夠排除邪氣,使臟腑安定,使精神愉悅心情舒暢,有助於血氣充盈。如果能夠利用飲食來調理疾病,抒解情緒去除病痛,就可以稱為高明的醫生了。
長年餌老之奇法,極養生之術也。
夫為醫者當須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藥。藥性剛烈,猶若御兵;兵之猛暴,豈容妄發。發用乖宜,損傷處眾;藥之投疾,殃濫亦然。高平王熙稱:食不欲雜,雜則或有所犯;有所犯者,或有所傷;或當時雖無災苦,積久為人作患。又食啖鮭餚,務令簡少,魚肉、果實,取益人者而食之。
凡常飲食,每令節儉,若貪味多餐,臨盤大飽,食訖覺腹中彭亨短氣,或致暴疾,仍為霍亂。又夏至以後,迄至秋分,必須慎肥膩、餅臛、酥油之屬,此物與酒漿、瓜果理極相仿。夫在身所以多疾者,皆由春、夏取冷太過,飲食不節故也。又魚鱠諸腥冷之物,多損於人,斷之益善。
白話文:
長時間保持健康的奇妙方法,是養生的最佳技巧。
作為醫生應該首先清楚疾病的根源,瞭解病因後用食物來治療;如果食療沒有效果,這時候才使用藥物。藥物的性質猛烈,就像用兵一樣;兵的兇猛,怎麼能隨便使用呢。如果用兵不合適,會造成很多損傷;藥物用錯了,也會帶來類似的傷害。高平王熙說:飲食不宜混雜,混雜就可能會有衝突;有衝突就可能造成傷害;即使當下看不出什麼問題,久了就會成為人的隱患。另外吃葷菜的時候,一定要少吃,選擇對身體有益的魚肉、水果來食用。
日常飲食應當節制適量,如果貪圖美味吃得太多,在飯桌上吃到很飽,吃完後會感到腹部脹滿並且呼吸短促,甚至可能突然生病,導致霍亂。此外,從夏至之後到秋分之前,必須要小心避免食用肥膩、餅類、酥油這些東西,這些食物和酒、瓜果的性質非常相似。身體之所以會有很多疾病,都是因為春夏兩季過度食用寒涼食物,飲食不知節制所導致的。另外像生魚片這樣的寒涼食物,多吃對人有害,不吃最好。
乳、酪、酥等常食之,令人有筋力、膽干,肌體潤澤。卒多食之,亦令臚脹、泄利、漸漸自已。
黃帝曰:「五味入於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酸,令人癃,不知何以然?」少俞曰:「酸入胃也,其氣澀以收也。上走兩焦,兩焦之氣澀,不能出入,不出即流於胃中,胃中和溫,即下注膀胱,膀胱走胞,胞薄以耎,得酸則縮卷,約而不通,水道不利,故癃也。陰者積筋之所終聚也,故酸入胃,走於筋也。」
「咸走血,多食鹹令人渴,何也?」答曰:「鹹入胃也,其氣走中焦,注於諸脈。脈者血之所走也,與咸相得即血凝,凝則胃中汁泣,汁泣則胃中乾渴。渴則咽路焦,焦故舌乾喜渴。血脈者中焦之道也,故鹹入胃,走於血。」
白話文:
常常食用牛奶、奶酪、奶油等食物,能夠使人筋骨強健、膽氣充足,肌膚也會變得滋潤。但是如果一下子吃得太多,可能會導致腹部脹滿、腹瀉,不過這種情況會漸漸自行緩解。
黃帝說:“五種味道進入口中後,各自有不同的走向,並且可能引發不同的疾病。酸味走向筋脈,如果吃了太多酸的食物,會讓人小便不通暢,不知道爲什麼會這樣?”少俞回答說:“酸味進入胃裏,它的性質收斂。向上影響到上焦和中焦,如果這兩焦的氣機受阻,無法正常運行,就會停留在胃中。當胃中的環境溫和時,酸性物質會向下流入膀胱,膀胱與胞宮相連,胞宮壁薄而柔軟,遇到酸性物質會收縮捲曲,導致緊縮不通暢,尿液排泄不順,因此造成小便不利。陰性體質的人筋脈容易在此聚集,所以酸味進入胃後會影響筋脈。”
“鹹味走向血液,吃太多鹹的食物會讓人感到口渴,這是爲什麼呢?”回答說:“鹹味進入胃後,它的性質會影響中焦,並注入各個脈絡。脈絡是血液運行的地方,鹹味與血液相遇會使血液凝滯,血液凝滯會導致胃中的液體減少,胃液減少就會感到口乾舌燥。血脈是中焦的一部分,所以鹹味進入胃後會影響血液。”
「辛走氣,多食辛令人慍心,何也?」答曰:「辛入胃也,其氣走於上焦,上焦者受使諸氣而營諸陽者也。薑、韭之氣,重至榮衛,榮衛不時受之,卻溜於心下,故慍。慍、痛也。辛者與氣俱行,故辛入胃而走氣,與氣俱出,故氣盛也。」
「苦走骨,多食苦,令人變嘔,何也?」答曰:「苦入胃也,其氣燥而湧泄,五穀之氣皆不勝苦。苦入下管,下管者三焦之道,皆閉則不通,不通故氣變嘔也。齒者骨之所終也,故苦入胃而走骨,入而復出,齒必黧疏。」
「甘走肉,多食甘,令人噁心。何也?」答曰:「甘入胃也,其氣弱劣,不能上進於上焦,而與谷俱留於胃中,甘入則柔緩,柔緩則蛔動,蛔動則令人噁心。其氣外通於肉,故甘走肉,則肉多粟起而胝。」
白話文:
辛味的食物會影響氣的運行,多吃辛味的食物會讓人感到心下不舒服,這是為什麼呢?回答說:辛味的食物進入胃裡後,它的性質會往上部的身體部位影響,上部的部位是負責調節氣機和營養陽氣的地方。像薑、韭菜這樣的辛味,會加重對營養物質的影響,如果營養物質不能及時適應這種影響,就會逆流到心下,因此會感到不舒服。這裡的不舒服指的是疼痛。辛味會隨著氣一起運行,所以辛味的食物進入胃裡後會影響氣的運行,並且會隨氣一起散發出來,因此會使得氣更旺盛。
苦味的食物會影響骨骼,多吃苦味的食物會讓人想吐,這是為什麼呢?回答說:苦味的食物進入胃裡後,它的性質是乾燥且容易引起泄瀉,五穀的性質都不能抵擋苦味的影響。苦味進入下部的通道,下部通道是三焦的通道,如果這些通道都閉塞了就不能通暢,不通暢就導致氣往上衝引起嘔吐。牙齒是骨骼的終端部分,所以苦味的食物進入胃裡後會影響骨骼,進入後再排出,牙齒可能會變得黑且疏鬆。
甜味的食物會影響肌肉,多吃甜味的食物會讓人感到惡心,這是為什麼呢?回答說:甜味的食物進入胃裡後,它的性質比較弱,不能向上到達上部的身體部位,而是和穀物一起留在胃中,甜味進入後會使得身體放鬆,這種放鬆會引起腸胃蠕動,腸胃蠕動會讓人感到惡心。甜味還會對外部的肌肉產生影響,所以甜味的食物會影響肌肉,進入後肌肉可能會出現小疙瘩和變厚。
黃帝問曰:「谷之五味所主可得聞乎?」伯高對曰:「夫食風者則有靈而輕舉;食氣者則和靜而延壽;食谷者則有智而勞神;食草者則愚癡而多力;食肉者則勇猛而多嗔。是以肝木青色宜酸;心火赤色宜苦;脾土黃色宜甘;肺金白色宜辛;腎水黑色宜咸。內為五臟,外主五行,色配五方。」
五臟所合法:肝合筋,其榮爪;心合脈,其榮色;脾合肉,其榮唇;肺合皮,其榮毛;腎合骨,其榮發。
五臟不可食忌法:多食酸則皮槁而毛夭;多食苦則筋急而爪枯;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多食辛則肉胝而唇褰;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色變。
五臟所宜食法:肝病宜食麻、犬肉、李、韭;心病宜食麥、羊肉、杏、薤;脾病宜食稗米、牛肉、棗、葵;肺病宜食黃黍、雞肉、桃、蔥;腎病宜食大豆黃卷、豕肉、慄、藿。
白話文:
黃帝問:五穀的味道所主治病症可以告訴我嗎?伯高回答說:吃風的人靈敏而輕盈;吃氣的人和諧而長壽;吃穀物的人智慧而耗神;吃草的人愚鈍而有力;吃肉的人勇猛而易怒。
因此肝(木)適合吃酸味;心(火)適合吃苦味;脾(土)適合吃甜味;肺(金)適合吃辛辣;腎(水)適合吃鹹味。內在是五臟,外在主管五行,顏色對應五方。
-
五臟與身體部位的關係:肝連接筋,反映在指甲;心連接脈絡,反映在面色;脾連接肌肉,反映在嘴脣;肺連接皮膚,反映在毛髮;腎連接骨骼,反映在頭髮。
-
五臟的飲食禁忌:過多食用酸味會導致皮膚乾燥毛髮枯萎;過多食用苦味會導致筋緊爪枯;過多食用甜味會導致骨痛頭髮脫落;過多食用辣味會導致皮膚粗厚嘴脣上翹;過多食用鹹味會導致血管凝滯面色改變。
-
五臟適合的食物:肝病適合食用芝麻、狗肉、李子、韭菜;心病適合食用小麥、羊肉、杏仁、韮菜;脾病適合食用稗米、牛肉、棗、葵菜;肺病適合食用黃米、雞肉、桃子、蔥;腎病適合食用大豆、豬肉、板栗、豆莢。
五味動病法:酸走筋,筋病勿食酸;苦走骨,骨病勿食苦;甘走肉,肉病勿食甘;辛走氣,氣病勿食辛;咸走血,血病勿食鹹。
五味所配法:米飯甘,麻酸,大豆咸,麥苦,黃黍辛,棗甘,李酸,慄咸,杏苦,桃辛,牛甘,犬酸,豕咸,羊苦、雞辛,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蔥辛。
五臟病五味對治法: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酸瀉之,禁當風。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耎,急食鹹以耎之;用甘瀉之,禁溫食厚衣。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瀉之,禁溫食飽食,濕地濡衣。肺苦氣上逆息者,急食苦以泄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辛瀉之;禁無寒飲食、寒衣。
白話文:
五味對應的療效:
- 酸味影響筋絡,筋絡有問題時要避免食用酸味食物;
- 苦味影響骨骼,骨骼有問題時要避免食用苦味食物;
- 甜(甘)味影響肌肉,肌肉有問題時要避免食用甜味食物;
- 辛辣影響氣息,氣息有問題時要避免食用辛辣食物;
- 鹹味影響血液,血液有問題時要避免食用鹹味食物。
食物與五味的配對:
- 米飯:甜(甘)
- 麻:酸
- 大豆:鹹
- 麥:苦
- 黃黍:辛
- 棗:甜(甘)
- 李:酸
- 慄:鹹
- 杏:苦
- 桃:辛
- 牛:甜(甘)
- 犬:酸
- 豬:鹹
- 羊:苦
- 雞:辛
- 葵:甜(甘)
- 韭:酸
- 藿:鹹
- 薤:苦
- 蔥:辛
五臟病症與五味的治療原則:
- 肝臟問題:過緊急需要甜味來放鬆,想散開需要辛味來幫助,使用酸味來排泄,忌風;
- 心臟問題:過緩慢需要酸味來收縮,想軟化需要鹹味來軟化,使用甜味來排泄,忌溫暖的食物和厚重的衣服;
- 脾臟問題:過濕潤需要苦味來乾燥,想放鬆需要甜味來放鬆,使用苦味來排泄,忌溫暖的食物和吃得過飽,忌濕地和濕衣服;
- 肺部問題:氣息上沖需要苦味來降下,想收斂需要酸味來幫助,使用辛味來排泄,忌冷飲和冷衣;
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潤致津液通氣也;腎欲堅,急食苦以結之,用鹹瀉之,無犯焠㶼,無熱衣溫食。
是以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肉為益,五果為助,五菜為充。精以食氣,氣養精以榮色;形以食味,味養形以生力,此之謂也。
神臟有五,五五二十五種;形臟有四方、四時、四季、四肢,共為五九四十五,以此輔神,可長生久視也。
精順五氣以為靈也,若食氣相惡則傷精也;形受味以成也,若食味不調,則損形也。是以聖人先用食禁以存性,後製藥以防命也,故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氣味溫補,以存形精。
白話文:
- 腎臟問題:過乾燥需要辛味來潤滑,想要堅固需要苦味來鞏固,使用鹹味來排泄,忌熱衣和溫暖的食物。
治療原則:
- 使用藥物來排除邪氣,用五穀來養生,用肉類來滋補,用水果來輔助,用蔬菜來充實。精氣依靠食物來產生,氣能滋養精氣使面色榮光;形體依靠食物來成長,食物的味道能夠滋養形體來產生力量。
神臟與形臟的概念:
- 神臟有五個,每個有五種變異,總共有二十五種;形臟與四方、四季、四肢相應,共有四十五種。這些都用來輔助精神,使人能夠長壽。
食物與精氣的關係:
- 如果食物中的氣味不合適會損害精氣;形體受到味道的影響而形成,如果食物的味道不調和會損害形體。因此,賢者首先通過食物禁忌來保存本性,然後制備藥物來保護生命。所以,形體不足的用氣來溫養,精氣不足的用味道來補充,這樣來保持形體和精氣。
岐伯云: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於味。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味薄者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氣薄者為陽之陰。味厚則泄,薄則通流;氣薄則發泄,厚則秘塞。
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陰陽調和,人則平安。
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養脾氣;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養肺氣;秋七十二日,省辛增酸,以養肝氣;冬七十二日,省咸增苦,以養心氣;季月各十八日,省甘增咸,以養腎氣。
白話文:
岐伯的理論:
- 陽氣屬氣,陰氣屬味。味道滋養形體,形體又回饋給氣,氣又回饋給精,精再轉化為新的生命。精氣依賴於食物中的氣,形體依賴於食物中的味道,生命在轉化中產生精氣。氣能生形,味能傷形,氣能傷精,精能轉化為氣,氣又能傷害味。陰性的味道從下竅排出,陽性的氣從上竅排出。味道濃厚的是陰,味道清淡的是陰中的陽;氣味濃厚的是陽,氣味清淡的是陽中的陰。味道濃厚會導致泄瀉,清淡會促進流通;氣味清淡會促進發汗,濃厚會導致閉塞。
壯火與少火:
- 壯火會消耗氣,少火會壯大氣。壯火會散失氣,少火會生氣。味道辛、甘的屬於發散的陽性;酸、苦的屬於湧洩的陰性。陰過剩陽就會生病,陽過剩陰就會生病,陰陽調和人就平安。
季節與飲食:
- 春天:減少酸味食物,增加甜味食物,來滋養脾氣;
- 夏天:減少苦味食物,增加辛味食物,來滋養肺氣;
- 秋天:減少辛味食物,增加酸味食物,來滋養肝氣;
- 冬天:減少鹹味食物,增加苦味食物,來滋養心氣;
- 四季末月:減少甜味食物,增加鹹味食物,來滋養腎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