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千金食治》~ 序論第一 (3)
序論第一 (3)
1. 序論第一
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陰陽調和,人則平安。
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養脾氣;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養肺氣;秋七十二日,省辛增酸,以養肝氣;冬七十二日,省咸增苦,以養心氣;季月各十八日,省甘增咸,以養腎氣。
白話文:
序論第一
人體的旺盛陽氣衰弱了,而較弱的陰氣卻強盛;旺盛的陽氣消耗氣血,氣血則滋養較弱的陰氣;旺盛的陽氣散發氣血,較弱的陰氣則生髮氣血。辛甘二味能發散,屬陽;酸苦二味能收斂,屬陰。陰氣過盛則陽氣受損,陽氣過盛則陰氣受損,陰陽調和,人體才能健康平安。
春天七十二天,減少酸味增加甜味,以滋養脾胃之氣;夏天七十二天,減少苦味增加辛辣味,以滋養肺氣;秋天七十二天,減少辛辣味增加酸味,以滋養肝氣;冬天七十二天,減少鹹味增加苦味,以滋養心氣;每個季節的過渡月份(共十八天),減少甜味增加鹹味,以滋養腎氣。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