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戴起宗撰,明‧汪機補訂

《脈訣刊誤》~ 卷上 (1)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

1. 卷上

六朝高陽生。剽竊晉太醫令王叔和。撮其切要。撰為脈訣。蔡西山辨之詳矣。世相因。人相授。咸曰王叔和脈訣。既不能正其名。又不能辨其非。訛承惑固。是以罔覺。今刊其誤。題曰脈訣。不以王叔和加其首者。先正其名也。竊取靈素內經、秦越人、張仲景、華佗、王叔和、及歷代名醫之書以證。

又述諸家所解。集長辨短。知我者其惟脈訣乎。罪我者其惟脈訣乎。

白話文:

六朝時期的高陽生,剽竊了晉朝太醫令王叔和的醫術,擷取其精華,撰寫成《脈訣》一書。蔡西山對此書做了詳細的辨析。世人相沿相傳,互相傳授,都稱之為「王叔和脈訣」。既不能糾正其錯誤的名稱,又不能辨明其真偽,以訛傳訛,深信不疑,因此矇蔽了真相。現在我將其錯誤的地方加以改正,題名為《脈訣》,不再在書名前面加上「王叔和」三個字,這就是先要正名。我竊取了《靈樞》、《素問內經》、《秦越人》、《張仲景》、《華佗》、《王叔和》等歷代名醫的著作作為佐證,

又述說了諸家醫書的解說,總結其優劣。瞭解我的人,就看《脈訣》吧;批評我的人,也請看《脈訣》吧。

2. 診候入式歌

左心小腸肝膽腎。右肺大腸脾胃〔命〕腎。

十二經動脈循環無端。始於手太陰。終於足厥陰。一晝夜五十周。朝於寸口。會於平旦。內經診以平旦。難經獨取寸口。寸口者。即手太陰之經渠穴也。上古診法有三。其一。各於十二經動脈見處。分為三部。天地人以候各臟腑。其二。以寸口與人迎參之。以驗陰陽四時之大小。

以決其病。其三。獨取寸口。以內外分臟腑。以高下定身形。斯王叔和之所取。以為寸口。臟腑之位。脈訣述之有差。脈經兩尺並屬腎與膀胱。今脈訣以命門列右尺。通真子注。又以三焦為命門合。並屬右尺。是不可以不辯。十八難曰。手心主。少陽火。生足太陰。陽明土。

白話文:

左心連接小腸,肝臟連接膽囊,腎臟位於兩側。右肺連接大腸,脾臟連接胃,命門穴位於右腎。

人體十二經脈的動脈循環是一個無始無終的過程,始於手太陰肺經,終於足厥陰肝經,一天一夜循環五十周。早晨脈氣會集中於寸口,在平旦時達到高峰。內經診脈以平旦時為準,難經則只取寸口。寸口即手太陰肺經的經渠穴。

古代診脈方法有三種:第一種是分別觀察十二經脈的動脈搏動處,將其分為天地人三部,以推測各臟腑的狀況。第二種是用寸口脈與人迎脈互相參照,以驗證陰陽、四時之氣的盛衰。第三種是單獨取寸口脈,以內外來分臟腑,以脈象的高低來判斷身體狀況。王叔和所採用的診脈方法就是第三種,他認為寸口脈是反映臟腑狀況的重要指標。

脈訣對臟腑的脈象位置有錯誤,脈經將兩尺脈都歸於腎與膀胱,而脈訣則將命門穴列在右尺脈,通真子注釋中又說三焦與命門合屬右尺。這些說法需要澄清。十八難中說手心主少陽火,生足太陰脾經和陽明胃經。

土主中宮。故在中部也。亦未嘗言手心主少陽火在何部也。二十五難曰。心主與三焦為表裡。靈樞銅人並同。又未嘗以三焦合命門也。且持脈有道。因動脈而有別。假使以右腎為命門之臟。外無經絡。其動脈何在。且命門之說。始於扁鵲。亦不分男女左右。考之內經。腎固已分為兩臟。

未嘗有命門也。惟銅人有命門穴。在十四椎下。靈樞言兩目為命門。既無動脈。何以為診。又非正臟。何以列部。腎有兩枚。均為腎。尺內以候腎。同列左右尺。斯黃岐之正論。習醫者。不本內經。而信末世昧理之謬論。安能悟其非而造其妙。三因方以右腎居右尺中。屬手厥陰經。

白話文:

土主中宮,所以位於身體的中部。但從未說明少陽火掌管的手心位於身體哪個部位。二十五難曰:「心主與三焦為表裡。」靈樞銅人皆同。也沒有說三焦與命門相合。且脈診有其法則,根據動脈來區分。假使以右腎為命門之臟,外面沒有經絡,其動脈在哪裡呢?而且命門之說,始於扁鵲,也沒有區分男女左右。考證內經,腎早已分為兩臟,從未有命門之說。只有銅人有命門穴,位於第十四椎下。靈樞說兩目為命門,既無動脈,如何診斷?又非正臟,何以列入臟腑部位?腎有兩枚,皆為腎,尺脈中可以診斷腎,左右尺脈同列。這是黃岐的正論。習醫之人,不以內經為本,卻相信末世謬論,如何能明辨是非,達到精妙境界呢?三因方以右腎位於右尺中,屬於手厥陰經。

與三焦手少陽經合。則又差之甚矣。心主非右腎也。手厥陰雖與三焦經合。其起於心中。出屬心包絡。終於手小指次指。其經不行尺部之下也。何以列在右尺。黎氏曰。扁鵲以心主與三焦為表裡。而脈訣以命門與三焦為表裡者。以腎為精之舍。三焦為精之府也。命門雖系一臟。

外別無經。與腎俱屬足少陰經。與足太陽膀胱相為表裡。以此推之。三焦之氣與命門通。而三焦之經不與命門合也。扁鵲之論為正。然則寸口之部位以何為正也。脈要精微論曰。尺內兩旁則季脅也。尺內以候腎。尺外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

白話文:

與三焦手少陽經合。則又差之甚矣。心主非右腎也。

若將心臟與三焦經(手少陽經)相合,則更為錯誤。心臟的主宰並非右腎。

手厥陰雖與三焦經合。其起於心中。出屬心包絡。終於手小指次指。其經不行尺部之下也。何以列在右尺。

雖然手厥陰經與三焦經相合,但它起源於心臟,屬於心包絡,終止於小指與無名指之間。該經脈並未經過尺部以下,為何要將它列在右尺部位?

黎氏曰。扁鵲以心主與三焦為表裡。而脈訣以命門與三焦為表裡者。以腎為精之舍。三焦為精之府也。命門雖系一臟。

黎氏說:扁鵲認為心臟與三焦為表裡關係,而脈訣則認為命門與三焦為表裡關係。這是因為腎臟是精氣的倉庫,三焦則是精氣的官府。命門雖然是單獨的一個臟器,

外別無經。與腎俱屬足少陰經。與足太陽膀胱相為表裡。以此推之。三焦之氣與命門通。而三焦之經不與命門合也。扁鵲之論為正。

但它沒有獨立的經脈,與腎臟都屬於足少陰經,並與足太陽膀胱經互為表裡。以此推論,三焦的氣息與命門相通,但三焦經脈並未與命門相合。扁鵲的論述纔是正確的。

然則寸口之部位以何為正也。脈要精微論曰。尺內兩旁則季脅也。尺內以候腎。尺外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

那麼,寸口部位究竟應該如何定位呢?《脈要精微論》說:尺部內側兩旁是季脅部位,尺部內側可診察腎臟,尺部外側可診察腹部。寸口部位位於尺部之上,左外側可診察肝臟,左內側可診察膈肌,右外側可診察胃臟,右內側可診察脾臟。

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此寸口部之定位也。或曰必以動脈為診。則手厥陰少陽二經。當列何部也。曰。經雲手少陰獨無腧乎。其外經病而臟不病也。故治病者治包絡之經。

無犯其經。則手厥陰同手少陰經部診也。手少陽為三焦。則各分於上中下部以診也。則十二經動脈。皆可診於寸口矣。潔古以地道自右逆行。言脈三部自手少陰君火心始。逆而至厥陰風木肝。逆而至太陽寒水。外應十一月。內應於左尺腎與膀胱。接右手。肺應九月。居右寸。

白話文:

在手部的寸口部位,上端外側对应着肺,内侧对应着胸部。左端外侧对应着心,内侧对应着膻中。前方对应着身体的前方,后方对应着身体的后方。上部到底的部位对应着胸部和喉咙,下部到底的部位对应着小腹、腰部、大腿、膝盖、小腿和脚部。这就是寸口部位的定位。

有人说一定要以动脉来诊断,那么手厥阴和手少阳两条经脉应该放在哪个部位呢?

答:经书上说手少阴经脉没有腧穴,是因为它外经生病,内脏没有病。因此治病者要治包络经脉,不要犯手少阴经脉。所以手厥阴经脉就和手少阴经脉在一个部位诊断。手少阳经脉属三焦,则根据上、中、下部位分别进行诊断。这样一来,十二经脉的动脉都可以在寸口部位进行诊断。

洁古先生说脉络的运行方向是从右手开始,逆向而行。意思是脉络的三部,从手少阴经脉的君火(心)开始,逆行到厥阴经脉的风木(肝),再逆行到太阳经脉的寒水(肾)。外应十一月,内应左尺(肾与膀胱),连接右手。肺应九月,位于右寸。

逆至太陰。土為脾。應右關。又逆至手厥陰與三焦。以愚考之。此乃地六氣之步位。故歲首於春初之氣。亦始厥陰風木君火不任令。退居二氣。而少陽相火當夏為三之氣。四氣太陰。五氣陽明。六氣太陽。乃取地之六氣。依四時而至。難以言寸口三部之位。且六節氣位。乃地理之應也。

經曰顯明之右。君火之位。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復行一步。土氣治之。雖始以君火。亦順次而行。未嘗逆。楊仁齋以右尺其經手厥陰。其藏心包絡。其府三焦。其名命脈。決非右腎之命門。以愚考之。十二經脈。自上古立名。今不悟脈歌非王叔和之本經。又立命脈以附和之。

白話文:

太陰屬脾,應於右關脈。逆行至手厥陰與三焦。經文指出,這是地六氣的運作規律。一年之始,春初之氣為厥陰風木,君火不任其職,退居二氣,少陽相火在夏季為三之氣,四氣為太陰,五氣為陽明,六氣為太陽。這是取地之六氣,依四時而至,難以用寸口三部來定位。六節氣位乃地理之應。經文中提到,顯明之右為君火之位,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再行一步,土氣治之。雖然一開始是君火,但順次而行,並無逆行。楊仁齋認為右尺經脈為手厥陰,其藏為心包絡,其府為三焦,其名為命脈,而非右腎的命門。經脈名自上古以來,如今卻不理解脈歌非王叔和的本經,又立命脈來附和。

且觀於內經尺內以候腎。原不曾分左右。是合左右之尺。皆以候腎。亦無所謂命脈矣。仁齋直指於醫方發明甚高。惜乎於此未明。

〔女人反此背看之〕(男女脈形有異同。)尺〔脈〕(位)第三同〔斷〕(腎)病。

歌首二句。只言部位未論脈。女人反此背看云者。原其惑於男左腎右命門。女右腎左命門。故言反此。又斷之曰尺脈第三同斷病。則反此背看者。只論尺脈耳。男女有異同者脈形爾。如男脈關上盛。女脈關下盛。男左大右小為順。女右大左小為順。男女脈位即無異同也。以十二經脈所行之終始。

五歲之定位成形。則一也。惟莖戶及胞門子戶。精血之不同爾。安可言脈位。女人與男子反而背看乎。脈訣之誤。因於腎與命門有男女之別。不知腎有兩。其左為腎。右為命門。難經雖有左右之別。亦無男女左右之分。其實皆腎臟非命門也。至褚氏遺書。則又以女人心肺自尺始。

白話文:

只要觀察《內經》中提到的尺脈,就可以推測腎臟的狀況。原本並沒有區分左右,而是指左右兩邊的尺脈都用來推測腎臟,並沒有所謂的命脈之說。仁齋先生在醫學方面見解精闢,可惜在這個問題上理解不夠透徹。

婦女則要反過來觀察,從背後去看。尺脈第三段同斷,就代表腎臟生病。

這首歌的前兩句只講了部位,沒有談脈象。說「婦女反此背看之」是因為以前誤以為男人左邊是腎,右邊是命門,而女人右邊是腎,左邊是命門。所以才說反過來看。而「尺脈第三同斷病」這句話,只是在說尺脈的狀況,與男女之間的差異無關。男女之間的差異在於脈象,例如男人關脈上盛,女人關脈下盛,男人左邊大右邊小為順,女人右邊大左邊小為順,這些都是脈象的差異,而不是脈位的差異。

按照十二經脈的運行規律,五歲時脈位就會固定,這是男女都一樣的。只有生殖器官的構造不同,精血也略有差異。怎麼能說女人的脈位要與男人相反呢?脈訣的錯誤,源於腎和命門在男女之間有不同,而不知道腎有兩個,左邊的是腎,右邊的是命門。雖然《難經》中提到了左右之別,但並沒有區分男女左右。實際上,左右兩邊都是腎臟,而不是命門。褚氏遺書中說女人心肺從尺脈開始,這也是錯誤的。

倒裝五臟。則謬又甚焉。或曰南政北政。三陰司天在泉。而尺寸亦或易位。褚氏之論或原此乎。曰不然也。司天在泉。以天之六步為客脈也。故隨南北政以分尺寸之不應耳。其地之六步為主脈。即隨候以見而不移也。心肺在上。肝腎在下。脾脈在中。自三才分而為人。亙古今何嘗異。

無求子曰。所謂反者。男子尺脈常弱。今反盛。女子尺脈常盛。今反弱。故謂之反耳。李晞範因之。雖於反字義明。不同於眾論。然反盛反弱。乃男女之病脈。今入式歌。方言部位。而遽以病脈牽解。似非本旨。特作歌者不善行文。故以反此背看傳惑於世耳。今刊而改之如上。

白話文:

五臟位置颠倒,那就更加荒谬了。有人说南方政权和北方政权,三阴司天在泉,尺寸也可能互换。褚氏的论述可能源于此吧?不对。司天在泉,是天之六步为客脉,所以随着南北政权的变化,尺寸就不相应了。地之六步为主脉,则随着季节变化而出现,不会改变。心肺在上,肝肾在下,脾脉在中,这是三才的划分,自古至今都没有变化。

無求子说,所谓的“反”是指男子尺脉常弱,现在反倒盛了;女子尺脉常盛,现在反倒弱了,所以叫做“反”。李晞範沿用此说,虽然解释了“反”字的含义,与其他论述不同,但反盛反弱指的是男女的病脉。现在歌词里却用部位来解释,还硬要扯上病脉,似乎不是本意。只是写歌的人文笔不佳,才会用反着看的方式来传达,误导世人。现在将歌词修改,改成上面这样。

心與小腸居左寸。肝膽同居左關定。腎居尺脈亦如然。用意調和審安靜。肺與大腸居右寸。脾胃脈從關裡認。命門還與腎脈同。用心仔細須尋趁。

此脈訣重分左右寸關尺部所出也。其曰命門還與腎脈同。以此句觀之。命門即腎也。既知其非動脈。前何必以命門為臟而列部邪。察病指南以右手尺為命門。卻又曰一名手心主包絡則又差。以命門為心主也。心為臟。小腸為腑。以腑配臟者。實以手少陰心經。與手太陽小腸經。

二經脈相接。故同一部。其餘臟腑同部皆同。然臟腑之脈。實以浮沉之位別之。腑陽也。故因浮而見。藏陰也。故因沉而見。然以難經一脈十變推之。如雲心急甚者肝邪干心。心微急者膽邪干小腸。是又以本臟之脈微甚。別臟腑也。察病指南以七難六氣循甲子旺脈分六腑者非也。

白話文:

心和小腸位於左手寸關尺部位的寸部,肝膽同位於左關部,腎臟位於尺部。要用心調和、保持安靜,才能準確判斷病情。肺和大腸位於右手寸部,脾胃的脈象則從關部和裡部辨認。命門和腎臟的脈象相同,需要用心仔細地尋找。

這段脈訣主要區分左右手寸關尺三個部位的脈象。其中提到「命門還與腎脈同」,意思是命門就是腎臟,並非獨立的臟器。既然知道命門是腎臟,為何還要將其列為獨立的臟器?《察病指南》中將右手尺部定位為命門,又說命門是手心主包絡,這就矛盾了。實際上,命門應該是指心臟,心臟為臟,小腸為腑,因此將小腸與心臟歸為同一部位。這是因為手少陰心經與手太陽小腸經相連接,所以位於同一部位。其他臟腑的部位也以此類推。

然而,臟腑的脈象實際上是通過浮沉位置來區分的。腑屬陽,所以浮在表面,藏屬陰,所以沉在深處。根據《難經》的「一脈十變」理論,心臟急躁厲害是因為肝邪犯心,心臟略微急躁則是因为膽邪犯小腸。這是因為本臟的脈象微弱,而別臟腑的脈象則比較明顯。因此,《察病指南》中根據七難六氣循甲子旺脈分六腑的做法是不正確的。

陽明脈浮大而短。安得為胃脈形也。浮大而短。陽明燥金脈也。

〔若診他脈覆手看要自看時仰手認〕(診脈皆須仰手看。覆手反診用不應。)

古人診病必仰病人手而診。醫者覆其手。以三部九候菽重之法取之。惟反其診者不然。蓋南北二政之歲。三陰司天在泉。尺寸或有不應者。反其診則應矣。不應者。脈沉不應診也。覆病人手診之。則脈見也。沉者為浮。細者為大。舍此之外。無覆手之診。

升按脈訣之言。謂診他則覆手。自診則仰手。取手便而已。刊誤蓋誤認歌意。以醫之覆手診人。為覆病人之手也。自此以後有似此者。節去之而不辯。

三部須教指下明。

白話文:

陽明脈搏浮大而短,怎麼會是胃脈的形態呢?浮大而短,是陽明燥金脈的特性。

(診脈時應該要仰著手看,反手診脈是不應該的。)

古代醫生診病一定會仰著病人的手來診脈,醫生覆著病人手,以三部九候的診脈方法來探查。只有反著診脈的人才會覆著手。因為南北兩地政令不同,三陰司天在泉,寸關尺脈可能不應,反著診脈就會應了。不應的原因是脈沉而不易診,覆著病人手來診脈,就能夠感受到脈象。沉者為浮,細者為大。除了這些情況之外,沒有其他的反手診脈方法。

升按脈訣的說法,是指診斷他人時要覆手,自己診斷時要仰手,只是為了方便而已。刊誤的說法是錯誤理解了歌訣的意思,將醫生的覆手診人理解成覆著病人手。從此以後遇到類似的錯誤,就應該直接刪除,不再辯解。

三部診脈必須要明白指下之脈。

難經曰。脈有尺寸何謂也。然。尺寸者脈之大要會也。從關至尺。是尺內。陰之所治也。從關至魚際。是寸口內。陽之所治也。故分寸為尺。分尺為寸。故陰得尺中一寸。陽得寸內九分。尺寸終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蔡氏曰。手太陰之脈。自腕中橫紋至魚際。橫紋得同身之一尺一寸。

自腕中橫紋前盡一尺為陰之位。自魚際後一寸為陽之位。太陰動脈。前不及魚際橫紋一分。後不及腕中橫紋九寸。故古人於寸內取九分。尺內取一寸。冥契陽九陰十自然之數。尺寸之間。謂之關。關者。陰陽之限也。索氏曰。

諸家論脈部位。或曰尺寸。或曰寸關尺。或曰三寸為三部。或尺寸三部通論。其不同者何也。素問言脈之部位。止言尺寸。未言關也。至扁鵲難經。乃言有關部。在尺寸之交。蓋扁鵲假設關位。而寓於尺寸之交。以為三部也。其實只有尺寸而已。逮仲景本論。及王叔和言脈之部位。

白話文:

《難經》說:「脈有尺寸,這指的是什麼呢?」是的,尺寸是脈象的重要會合之處。從關至尺,這是尺內,陰所治理的地方;從關至魚際,這是寸口內,陽所治理的地方。因此將一尺分為寸,將一寸分為分。所以陰得尺中的 一寸,陽得寸內的九分。尺寸的始終,一共是一寸九分,所以叫做尺寸。蔡氏說:「手太陰的脈,從手腕中橫紋至魚際,橫紋得到同身體的一尺一寸。

從手腕中橫紋往前一尺是陰的位置,從魚際往後一寸是陽的位置。太陰動脈,往前不到魚際橫紋一分,往後不到手腕中橫紋九寸。所以古人在寸內取九分,尺內取一寸,冥契陽九陰十的自然之數。尺寸之間,叫做關。關,是陰陽的界限。索氏說:

各家論脈部位,有的說尺寸,有的說寸關尺,有的說三寸為三部,有的將尺寸三部通論。為什麼會不同呢?《素問》談脈的部位,只說尺寸,沒有說關。到了扁鵲《難經》,才說有關部,在尺寸交接的地方。扁鵲假設了關位,而把它放在尺寸的交接處,把它當成三部。實際上只有尺寸而已。等到仲景《本論》和王叔和,在談脈的部位時,

或以尺寸通論某臟某腑受病者。是確言諸臟腑之脈只一之意也。乃合黃帝之說矣。或以三部分論某臟某腑受病者。是假言諸臟腑之脈各出之意也。乃合扁鵲之說矣。今究仲景叔和。既宗黃帝。言只有尺寸。又從扁鵲三部之說何哉。蓋黃帝言尺寸者。約度之義。扁鵲言三部者。

亦約度之義。仲景叔和所以兼取並用。非疑而兩存之也。千金載黃帝問曰。何謂三部脈也。岐伯曰。寸關尺也。今考黃帝書無此說。蓋思邈假託耳。通真子曰。素問三部九候論。所述三部。言身之上中下部。非謂寸關尺也。

九候瞭然心裡印。

素問曰。人有三部。部有九候。乃各於動脈現處候之。分九候。今脈訣所歌。以寸關尺三部。每三部內有浮中沉三候。浮以候腑。中以候胃氣。沉以候臟。通一手三部為九候也。

白話文:

古人論述臟腑病變,有的以尺寸論,認為所有臟腑的脈象只有一個;這是遵循黃帝的說法。有的以三部分論,認為各個臟腑的脈象各有不同;這是遵循扁鵲的說法。現在研究張仲景,他既沿襲黃帝的“尺寸”說法,又採納扁鵲的“三部”說法。這是因為黃帝的“尺寸”指的是一種概括性的度量,而扁鵲的“三部”也是一種概括性的度量。張仲景兼採並用,並非懷疑而同時保留,而是取其精華。

《千金方》中記載黃帝問岐伯“何謂三部脈也”,岐伯回答“寸關尺也”。但考證黃帝著作,並沒有這樣的說法,應該是孫思邈假託之詞。

《通真子》中說《素問·三部九候論》所述三部,指的是身體的上、中、下三部分,並非指寸關尺。

《素問》中說人有三部,每部有九候,需要在動脈的特定位置進行診察,分為九候。現在的脈訣歌訣,以寸關尺為三部,每三部內又分浮、中、沉三候,浮候腑,中候胃氣,沉候臟,一手三部合起來就是九候。

大腸〔共〕(供)肺為傳送。

素問曰。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肺者相傳之官。治節出焉。傳送者大腸之職。非與肺共也。大腸以肺為臟。供送應副而已。

〔心與小腸為受盛〕(小腸受盛與心應。)

素問曰。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腸配心臟。與之相應。非心與小腸同受盛也。

脾胃相通五穀消。

素問曰。脾與胃以膜相連爾。胃受五穀。脾氣磨而消之。

膀胱腎合〔為津慶〕(通津徑。)

腎之所攝者精。胞之所藏者溺。精溺之泄。同為一徑竇而出。若曰津慶。膀胱雖為津液之府。然五臟六腑皆有津液。非腎膀胱所專主也。

白話文:

大腸與肺互相配合,大腸負責傳送,肺則協助傳送。大腸以肺為依賴,配合運作。

小腸負責吸收和轉化食物,與心臟互相配合。小腸依靠心臟,並非與心臟共同吸收。

脾胃相連,共同消化食物。胃接收食物,脾氣將其磨碎消化。

膀胱與腎臟相通,共同排出津液。腎臟負責精華的吸收,膀胱負責儲存尿液,精華和尿液通過同一通道排出。雖然膀胱是津液的儲存器官,但五臟六腑都含有津液,並非腎臟和膀胱獨有的功能。

三焦〔無狀〕(為府)空有名。〔寄〕(分)在胸〔中〕(腹)。膈相應。

此段皆以臟腑配合為歌。至三焦。卻不以命門為配。其以三焦附於尺診歟。且心主與三焦為表裡。心主脈歷絡三焦。手少陽脈遍屬三焦。其治各有所。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各有法象。不偏在下。安可診於尺也。且難經曰。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頭之有疾。即上焦之部。

中下部即中下焦。分診甚明矣。三因方之好異也。云。三焦有形如脂膜。附於兩腎夾脊。若果如此。則內經難經言之矣。其經脈又何遍屬歷絡之云乎。

肝膽同為津液〔府〕(居)。〔能〕(上)通眼目為清淨。

白話文:

三焦無形,只是個名號,像是府庫,卻沒有實體。它分佈在胸腹之間,與膈膜相呼應。

這段話是將臟腑以歌訣的形式來描述。到了三焦,卻沒有把它跟命門搭配起來。這是否意味著三焦是依附於尺脈來診斷的呢?而且,心臟與三焦是表裡關係,心臟的主脈流經三焦,手少陽脈也遍佈三焦。三焦的治療方法各不相同:上焦像霧,中焦像水泡,下焦像溝渠,各有其法象,不偏在下,怎麼能只用尺脈來診斷呢?

而且,《難經》說:「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頭之有疾。」這就是上焦的部位。中下部就是中下焦,分診非常明確了。《三因方》中所說的三焦有形,如同脂膜,附著在兩腎夾脊之間,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內經》和《難經》早就提到了,又何來經脈遍佈全身、流經三焦的說法呢?

素問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則津液府。施於膀胱為當。以為肝膽則非。又肝臟膽腑。今云同為府。辭又害意。今改之同為津液居。乃言肝膽之津液耳。五臟各有液。肝之液泣。其候目。五腑皆有出入。惟膽無出入。其膽之精氣。則因肝之餘氣溢入於膽。故藏在肝短葉間。

相併而居。內藏精汁三合。其汁清淨。經曰。膽者清淨之府。肝藏血。開竅於目。目受血而能視。故上通眼。人年老目昏者。血衰。肝葉薄。膽汁減也。

智者能調五臟和。自然察認諸家病。

素問曰。常以不病調病人。醫不病。故為病人平息以調之為法。陳氏曰。凡欲診脈先調自氣息。壓。取病人息。以候其遲數。過與不及。所謂以我醫彼。莫之敢違。

白話文:

《素問》說,膀胱是人體的主宰,負責儲存津液,因此稱為「津液府」。將膀胱比喻為肝膽是不合適的,因為肝臟和膽囊雖然同為藏府,但功能不同。應該將「同為府」改為「同為津液居」,也就是說,肝膽也負責儲存津液。五臟各有所藏的津液,肝臟的津液稱為「淚」,它與眼睛的健康有關。五腑都有出入口,只有膽囊沒有,膽囊中的精氣來自於肝臟的餘氣,因此藏在肝臟的短葉之間。

肝臟和膽囊相鄰而居,膽囊中儲存著三合的精汁,這些精汁非常清淨。經書中說:「膽者清淨之府。」肝臟儲存著血液,並與眼睛相通,眼睛依靠血液才能視物。因此,肝臟向上通達眼睛,人年老了眼睛昏花,是因為血液衰弱、肝臟萎縮、膽汁減少的緣故。

智慧的人能夠調節五臟的平和,自然就能夠察覺各種疾病。

《素問》說,平常就要調養身體,不生病才能治病。醫生自己沒有生病,才能幫助病人恢復健康,這就是「以我醫彼」的道理。陳氏說,診脈之前,要先調整自己的呼吸,並觀察病人的呼吸,看看呼吸的快慢、深淺是否正常。所謂「以我醫彼」,病人是無法反抗的。

掌後高骨號為關。骨下關脈形宛然。以次推排〔名〕(分)尺〔澤〕(寸)。三部還須仔細看。

尺澤者手太陰之合穴。在肘中約紋上。其取一寸九分之法。上始魚際太淵。下終尺澤一尺一寸。於尺取一寸。於寸取九分。為三部之位。通真子云。三部。寸口在上。關脈在中。尺澤在下。尺澤者。尺脈一寸之外。餘脈所不出不見。如入深澤而穴。故曰尺澤。安可以穴名而言尺部。

今改之。無求子於三部。每部以浮中沉及四旁。分為七候。先浮按消息之。次中按消息之。次重按消息之。次上竟消息之。次下竟消息之。次推指外消息之。次推指內消息之。此無求子合經中諸法以為定法也。凡診平人之脈常以平旦。凡診病脈。則不以晝夜。王貺子亨法也。

白話文:

尺澤穴是手太陰肺經的合穴,位於肘橫紋上。其取穴方法是:從魚際穴(手太陰肺經的起始穴)到尺澤穴,長度為一尺一寸,將這段距離分為三等分,尺澤穴位於下段,即離尺骨一寸的位置。通真子說,這三等分分別對應著寸口(手太陰肺經的起始穴)、關脈(手太陰肺經的第二個穴位)和尺澤穴。尺澤穴位於尺脈一寸之外,其他脈絡在這裡不易觸摸,就像進入深澤一樣難以探查,所以叫做尺澤。怎麼可以用穴位的名字來代表尺部呢?

第三段

今改之。無求子於三部。每部以浮中沉及四旁。分為七候。先浮按消息之。次中按消息之。次重按消息之。次上竟消息之。次下竟消息之。次推指外消息之。次推指內消息之。此無求子合經中諸法以為定法也。凡診平人之脈常以平旦。凡診病脈。則不以晝夜。王貺子亨法也。

現在改進一下,不再侷限於三部分的診法。每一部分,根據脈象的浮沉及四旁,分為七個方位。先用浮按的方法去探查脈象,然後用中按的方法探查,再用重按的方法探查,接著探查上端、下端、外側和內側的脈象。這是在無求子合經中諸法基礎上形成的診法。一般診察健康人的脈象,常在清晨進行。而診察病人的脈象,則不分晝夜,這是王貺子亨法的精髓。

關前為陽名寸口。關後為陰直下取。陽弦頭痛定無疑。陰弦腹痛何方走。陽數〔即吐〕(為熱)兼〔頭痛〕(吐血)。

難經曰。數則為熱。脈經曰。陽數則吐血。

陰微即瀉臍中吼。陽實應知面熱風。陰微盜汗勞兼有。陽實大滑應舌強。陰數〔脾熱並口臭〕(臍下熱痛久。)

脈經云。尺脈數惡寒。臍下熱痛。尺主下部。今云脾熱口臭。脾在中州。非尺所繫。

陽微浮弱定心寒。陰滑〔食注脾家咎〕(經脈不調候。)

脈經曰。尺脈滑。血氣實。婦人經脈不利。及尿血。食注脾咎。當診於關上。

關前關後辨陰陽。察病根源應不朽。

此總結關前為陽名寸口以下之文也。脈經辨陰陽大法云。關前為陽。關後為陰。陽數吐血。陰微下利。陽弦頭痛。陰弦腹痛。陽微自汗。陰微自下。陽熱口生瘡。陰數加微必惡寒而煩躁不得眠。陽微不能呼。陰微不能吸。今脈訣所述。或遵或違何也。潔古曰。陽弦為脈浮而弦。

白話文:

手腕關節前是陽,稱為寸口;關節後是陰,向下取穴。陽脈弦緊,頭疼無疑;陰脈弦緊,腹痛難免。陽脈數而急促,容易吐血;陰脈微弱,腹瀉不止,還會伴隨肚臍周圍疼痛。陽脈實而有力,臉頰發熱,容易冒汗;陰脈滑而無力,舌頭僵硬,容易盗汗。陽脈微弱,容易心寒;陰脈滑而無力,容易食積脾胃,導致經脈失調。關節前是陽,關節後是陰,根據脈象變化,可以辨別陰陽,診斷病症。

陰弦為脈沉而弦。但言陰陽者。乃脈之浮沉也。經曰。浮為表。沉為里。非止寸口獨浮尺獨沉。尺寸俱有浮沉。今按潔古論浮沉表裡則是。而以論此段陰陽則非。蓋脈經脈訣。皆以關前陽關後陰啟之。中論脈證。後又以關前關後辨陰陽結之。安可以浮沉論。

一息四至號平和。更加一至大無痾。素問曰。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命曰平人。難經曰。脈來。一呼再至。不大不小。曰平。二經之言不同何也。蓋難經因論損至之脈而概舉也。故於至脈。則云一呼再至。曰平。不言一吸者。舉一使反三隅也。

及後再舉。則兼呼吸。總論。不大不小者。息數調勻也。然不若內經理備言詳。其曰閏以太息者。閏在氣盈朔虛之間。太息在呼吸之間。猶歲之閏。非一呼一吸之外再有呼吸也。

白話文:

陰弦是指脉搏沉而弦,但这里所说的阴阳,指的是脉搏的浮沉。经书说,浮为表,沉为里,并非只有寸口脉浮,尺脉沉,尺寸脉都有浮沉。现在按《洁古论》来看浮沉表里是正确的,但用来解释这段阴阳就不对了。因为《脉经》和《脉诀》都是以关前为阳、关后为阴来区分的,而《中论脉证》也用关前关后来辨别阴阳结。怎么能用浮沉来解释呢?

一息四至叫做平和,再加一至则大无病。 《素问》说,人一呼脉动两次,一吸脉动两次,呼吸定息,脉动五次,闰以太息,叫做平人。 《难经》说,脉来,一呼再至,不大不小,叫做平。 两经的论述为何不同呢?因为《难经》是针对损至的脉搏,概括而言,所以提到至脉,就说一呼再至,叫做平,不提一吸,是为了举一反三。

接着再举一例,就兼顾了呼吸,总论,不大不小,是指呼吸次数均匀。但不如《内经》论述详细周密。《内经》说闰以太息,闰是指气盈朔虚之间,太息是指呼吸之间,就像一年有闰月一样,并非一呼一吸之外再有呼吸。

太息者。呼吸定息在呼吸之間。脈因而又一動。以成五動之數。亦如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而脾受穀氣於中。在呼出吸入之間也。

三遲二敗冷危困。六數七極熱生多。八脫九死十歸墓。十一十二絕魂瘥。

〔三至為遲一二敗〕(一息一至著床害。)兩息一至死非怪。

遲敗。前已言矣。今重出。況下文兩息一至正論損。損有四等。故改之以舉其凡例。十四難曰。何謂損。

一呼一至曰離經。二呼一至曰奪精。三呼一至曰死。四呼一至曰命絕。損脈從下上。自一呼一至。而至四呼一至也。然離經奪精則必死矣。何待三呼四呼一至。故脈訣。兩息一至即言死。仲景曰。脈有四損三日死。平人四息。病人脈一至也。五損一日死。平人五息。病人脈一至也。

白話文:

太息是指呼吸時在吸氣和呼氣之間停頓一下。脈搏會因此而跟着跳動一次,形成每五次跳動為一個循環。就像呼氣時心臟和肺臟在運作,吸氣時腎臟和肝臟在運作,而脾臟則在呼氣和吸氣之間吸收食物的氣息。

三遲、二敗、冷、危、困這五種脈象,表示病情嚴重;六數、七極、熱、生、多這五種脈象,表示病情相對緩和;八脫、九死、十歸墓這三種脈象,則預示生命垂危,死亡即將到來;十一、十二則表示生命完全結束。

三至為遲、一二敗指的是脈搏跳動很慢,每分鐘只有三次,表示病情危急;一息一至代表脈搏跳動一次,呼吸一次,表示病情嚴重,患者可能會臥牀不起;兩息一至代表脈搏跳動一次,呼吸兩次,表示病情兇險,死亡不可避免。

遲敗之前已經提過了,這裡再次強調,並且接下來會談到兩息一至的脈象,也就是損脈。損脈有四種程度,因此這裡再次提起,作為一個概括性的說明。十四難中問道,什麼是損脈呢?

一呼一至稱為離經,表示生命力開始衰退;二呼一至稱為奪精,表示精氣神嚴重虧損;三呼一至,代表生命即將結束;四呼一至,代表生命完全斷絕。損脈的程度是從下往上逐漸加重的,從一呼一至到四呼一至,也就是說,一旦出現離經或奪精,就代表病人一定會死亡,根本等不到三呼一至或四呼一至。因此脈訣中說,兩息一至就代表死亡。仲景也說,脈象出現四損,病人就會在三天內死亡,這指的是,正常人呼吸四次,病人的脈搏才跳動一次;五損則代表病人會在一天內死亡,也就是說,正常人呼吸五次,病人的脈搏才跳動一次。

六損一時死。平人六息。病人脈一至也。此仲景於四損之上。又增五損六損。為一日一時死期。

遲冷數熱古今同。難經越度分明載。

難經曰。數則為熱。遲則為寒。越度者秦越人之法度也。

熱〔即〕(積)生風冷〔生〕(動)氣。用心指下丁寧記。

熱豈能生風。熱積之多則風生。冷不能生氣。冷積之多則動氣。然冷熱。亦能動血而為病。不可專泥也。

春弦夏〔洪〕(鉤)秋似毛。冬石依經分節氣。

素問曰。春脈如弦。其氣來耎弱輕虛以滑。端直以長。故曰弦。夏脈如鉤。其氣來盛去衰。故曰鉤。秋脈如浮。其氣來輕虛以浮。來急去散。冬脈如營。其氣來沉以摶。故曰營。難經曰。者弦。脈來厭厭聶聶。如循榆葉。(當依素問作脈來耎弱。招招如揭長竿末梢。)曰平。

白話文:

六種損傷同時發生就會立刻致命。普通人呼吸六次的時間,病人的脈搏跳動一次。這是張仲景在四種損傷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五種和六種損傷,作為一天內即刻死亡的徵兆。

遲脈和冷脈,數脈和熱脈,古今都是相同的。難經中明確記載了脈象的過度問題。

難經中說,數脈代表熱症,遲脈代表寒症。過度是指秦國和越國的度量衡標準。

熱症積聚就會生風,冷症積聚就會生氣,用心記住這些指引。

熱症怎麼可能生風呢?是因為熱症積聚過多才會生風。冷症怎麼可能生氣呢?是因為冷症積聚過多才會生氣。然而,冷熱症同樣可以影響血液,導致疾病,不可過於執著於單一的解釋。

春天脈象像弦,夏天脈象像鉤,秋天脈象像毛,冬天脈象像石頭,根據經絡和節氣來判斷。

素問中說,春天脈象如弦,氣息來得柔軟、弱小、輕虛而滑利,直而長,所以稱為弦脈。夏天脈象如鉤,氣息來得盛而走得衰,所以稱為鉤脈。秋天脈象如浮,氣息來得輕虛而浮,來得快而散得快。冬天脈象如營,氣息來得沉重而凝聚,所以稱為營脈。難經中說,弦脈,脈來的時候厭厭聶聶,像循著榆樹葉子一樣。 (應該按照素問的說法,脈來柔軟弱小,招招如揭長竿末梢。) 平脈,。。。

益實而滑。如循長竿。曰病。急而勁益。強如新弓弦。曰死。夏鉤。脈來累累如環。如循琅玕。曰平。來益數如雞舉足曰病。前曲後倨。如操帶鉤曰死。秋毛。脈來藹藹。如車蓋。按之益大。(當依素問作厭厭聶聶如落榆葉。)曰平。不上不下。如循雞羽。曰病。按之消索如風吹毛曰死。

冬石。脈來上大下銳。如雀之啄。曰平。啄啄連屬。其中微曲。曰病。來如解索。去如彈石。曰死。今按四時之脈。皆取法象本乎難經。夏脈不當改作洪。

阿阿緩若春楊柳。此是脾家居四季。

四時之末。土旺十八日。此脾土之本位。然而四時之候。四臟之脈。皆以脾土胃氣為本。難經曰。脾者中州。其平和不可得見。衰乃見爾。來如雀之啄。如水之漏下。是脾家之衰見也。脈經曰。六月季夏建未。坤之間。土之位。脾旺之時。其脈來阿阿而緩。名曰平脈。今脈訣增春楊柳以為法象。

白話文:

脈象的滑利程度、強勁程度和形態可以反映身體狀況。夏季脈象如珠串般連續,如同順著玉珠滑動,是平和狀態;如果脈象快速且數目增多,如同雞爪彈動,則屬於病態;如果脈象前屈後伸,如同操縱帶鉤,則預示著死亡。秋季脈象如車蓋般綿延,按之更顯膨大,如同落下的榆葉,是平和狀態;如果脈象不上不下,如同雞毛,則屬於病態;如果按之消散如同風吹毛髮,則預示著死亡。冬季脈象上大下銳,如同雀鳥啄食,是平和狀態;如果脈象啄啄相連,其中略微彎曲,則屬於病態;如果脈象如同解開繩索,又如同彈出石子,則預示著死亡。

這四個季節的脈象,都源於《難經》的理論。夏季的脈象不應該被改稱為洪脈。

春季的脈象緩慢如同楊柳輕柔,這是脾臟在四季中所處的位置。

四個季節的末尾,土氣旺盛十八天,這是脾土的本位。然而,四個季節的變化和四臟的脈象,都以脾土和胃氣為本。正如《難經》所言,脾臟是中州,其平和狀態難以察覺,只有衰弱時才能顯現出來。脈象如同雀鳥啄食或水滴般滴落,是脾臟衰弱的表現。根據《脈經》,六月季夏,建未,坤位,是土氣旺盛,脾臟最強盛的時候,其脈象緩慢而和緩,稱為平脈。現在的脈訣中增加春季楊柳作為法象。

蔡氏曰。凡脈不大不細。不長不短。不浮不沉。不滑不澀。應手中和。意思欣欣。難以名狀者。為胃氣。亦可謂善於形容者矣。

今按難經所言。四時之平脈者。有胃氣之脈也。病脈者。四時脈多而胃氣少者也。死脈者。但有四時脈。而無胃氣者也。如此則胃氣之脈。隨四時而寓於當時之脈之中。為平脈也。不可得而見。亦不可得而形容。其曰阿阿而緩者。專以四季十八日中所診而見者言之耳。

在意專心察細微。靈樞曉解通玄記。

浮芤滑實弦緊洪。〔七表〕(陽脈)還應是本宗。微沉緩澀遲並伏。濡弱相兼〔八里〕(陰脈)同。脈不可以表裡定名也。惟浮沉二脈。可以表裡論。黃、岐、越人、仲景、叔和皆不言表裡。脈經王氏所作。無七表八里九道之名。今脈訣竊托叔和之名。其論脈卻悖於脈經。自六朝以來。

白話文:

蔡氏說:凡是脈象既不粗也不細、不長也不短、不浮也不沉、不滑也不澀,在手上的感覺是平和的,脈象呈現欣欣向榮的狀態,很難用言語形容,這就是胃氣。可見善於形容的人也未必能完全描述它。

現在根據《難經》的說法,四季正常的脈象中都蘊含著胃氣。生病時的脈象,四季的脈象明顯,而胃氣卻衰弱。死亡時的脈象,只有四季的脈象,而沒有胃氣。由此可知,胃氣的脈象隨著四季變化而融入當時的脈象中,成為正常的脈象,難以察覺,也難以形容。所謂「阿阿而緩」,只是專指在四季十八日中診斷時才能看到的脈象而已。

要專心細心地觀察細微的變化。《靈樞》中說:「曉解通玄」。

浮、芤、滑、實、弦、緊、洪(七表,陽脈)都屬於本宗,微、沉、緩、澀、遲、伏、濡、弱(八里,陰脈)也一樣。脈象不能用表裡來命名,只有浮沉二脈可以用表裡來論述。黃帝、岐伯、越人、仲景、叔和都沒有提到表裡。脈經是王氏所作,沒有七表八里九道之名。現在的《脈訣》假託叔和的名義,論述脈象卻違背了脈經。從六朝以來,……

以七表八里九道為世大惑。未有言其非者。王裳著闡微論。謂脈訣論表不及里。於脈之形狀大有發明。至於表裡則不言其非。尚拘拘增數長二脈為九表。加短細二脈為十里。以九與十為陰陽數之極。嗚呼。脈之變化。固從陰陽生。然安可以名數拘之哉。從來之論脈有以浮沉長短滑澀為三陰三陽者。

有以大小滑澀浮沉可以指別者。有以大浮數動滑為陽。沉澀弱弦微為陰者。有以按尺寸。觀浮沉滑澀。而知病所生以治者。是皆以陰陽對舉而互見也。未嘗云七表八里九道也。但七表八里九道。果可以盡脈之數乎。內經曰鼓曰搏曰喘曰橫曰急曰躁。仲景曰偞卑榮章綱損。曰縱橫逆順。

白話文:

古人將脈象分成七表八里九道,認為這是世間最大的疑惑。從未有人反駁過這種說法。王裳在《闡微論》中指出,脈訣論僅論述了表,未提及里,在脈象的形狀上有所闡明,但仍然沒有反駁表裡之說,只是拘泥地將長脈加二成為九表,將短脈加二成為十里,以九與十為陰陽數的極限。哎,脈象的變化固然是從陰陽而來,但怎麼能用數字去拘泥呢?從前論述脈象的,有以浮沉、長短、滑澀分為三陰三陽的,有以大小、滑澀、浮沉來辨別的,有以大浮數動滑為陽,沉澀弱弦微為陰的,也有以按寸、觀浮沉滑澀來判斷病源而治療的。這些都是以陰陽對舉互見的方式,從未說過七表八里九道。但是,七表八里九道真的能概括所有的脈象嗎?《內經》說鼓、搏、喘、橫、急、躁,仲景說偞卑榮章綱損,說縱橫逆順,這些都說明了脈象的變化無窮,絕非七表八里九道所能盡述。

豈七表八里九道之能盡也。然其名雖異。實不出乎陰陽。故脈當以陰陽察形。不當以表裡定名。內經曰脈合陰陽。又曰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諸脈因浮而見者。皆雲表。不拘於七表。諸脈因沉而見者。皆曰里。不拘於八里。沉而滑亦曰里。浮而澀亦曰表。詳辨在眾脈條下。

血營氣衛定息數。一萬三千五百通。

素問曰。營者水穀之精氣也。和調於五臟。灑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故循脈上下。貫五臟。絡六腑也。衛者。水穀之悍氣。其氣慓疾滑利。不能入於脈也。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謂脈外)熏於肓膜。散於胸腹。靈樞曰。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與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

白話文:

七表八里九道,不可能完全涵蓋所有情況。雖然名稱不同,但本質上都離不開陰陽。所以把脈要以陰陽來觀察形狀,而不是以表裡來命名。內經說,脈和陰陽相合,又說善於診病的人要觀察面色、把脈,首先要辨別陰陽。所有脈象浮在表面上就能感覺到的,都稱為表,不限於七表。所有脈象沉在裡面才能感覺到的,都稱為里,不限於八里。沉而滑的也稱為里,浮而澀的也稱為表。更詳細的辨別,会在其他脉象条目下解释。

血液、營氣、衛氣、精氣,决定了呼吸的次数,一万三千五百次。

《素問》說,營氣是水穀的精華,調和五臟,滋潤六腑,才能进入脉络。所以沿着脉络上下,贯穿五臟,联络六腑。衛氣是水穀的粗糙部分,氣質强勁、快速、滑利,不能进入脉络,所以沿着皮肤内部,在肌肉之间(指脉络外部)围绕在肓膜,散布到胸腹。 《靈樞》說,人从谷物中吸收气,谷物进入胃,再传送到肺,五脏六腑都依靠吸收气才能运作。

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營周不休。五十而大會。又曰穀氣津液已行。營衛大通。乃化糟粕。以次傳下。又曰谷始入於胃。其精微者。先出於胃之兩焦。以溉五臟。別出兩行營衛之道。其大氣之摶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出於肺。循喉咽。故呼則出。

吸則入。又曰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又曰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隊。故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肺。而行呼吸焉。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以營四末。內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焉。衛氣者。出其悍氣之慓疾。

白話文:

清澈的稱為營氣,濁重的稱為衛氣。營氣在經脈中流動,衛氣在經脈外流動。營氣周而復始,不停地運行,到五十歲時營氣和衛氣會在全身大會合。又說谷氣和津液運行之後,營氣和衛氣暢通無阻,就會轉化為糟粕,逐漸向下傳遞。又說谷物最初進入胃部,其精微之氣先從胃部的兩焦(上焦、中焦)出來,滋潤五臟,再分為兩路,分別成為營氣和衛氣。其中較大的氣,凝聚而不流動,積聚在胸部,稱為氣海,從肺部出來,沿著喉嚨,所以呼氣時就出來,吸氣時就進去。

又說,那些不循經絡流動的浮氣稱為衛氣,那些行於經絡的精氣稱為營氣。又說五穀進入胃部,其糟粕、津液和宗氣分為三隊。所以宗氣積聚在胸部,從喉嚨出來,貫通心肺,並進行呼吸。營氣則分泌津液,注入經脈,化為血液,用來滋養四肢,並注入五臟六腑,以應付時間的變化。衛氣則發揮其剛強的能量,使身體强健。

而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營氣衛氣。皆津液之所行。又曰營衛者精氣也。血者神氣也。故血之與氣。異名而同類焉。又曰營出中焦。衛出上焦。又曰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又曰經脈者。

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靈樞曰。人經脈周身十六丈二尺。漏水下百刻分晝夜。人一呼。脈再動。氣行三寸。一吸。脈亦再動。氣行三寸。呼吸定息。氣行六寸。十息。氣行六尺。二百七十息。氣行十六丈二尺。

白話文:

氣血運行於肉皮之間,永不停歇。營氣、衛氣都是由津液運行而成,也稱作精氣。血是神氣,所以血氣雖然名稱不同,但本質相同。營氣源於中焦,衛氣源於上焦。上焦吸收五穀的味道,滋養皮膚毛髮,如同霧露滋潤大地,這就是氣。中焦吸收氣化為汁液,轉化為紅色,這就是血。經脈負責輸送血氣,調節陰陽,滋潤筋骨,使關節靈活。衛氣負責溫暖肌肉,充盈皮膚,滋潤腠理,掌管開合。靈樞經記載,人體經脈周身長達十六丈二尺,血液循環週期為一百刻,晝夜不停。人呼吸一次,脈搏跳動兩次,氣行三寸。吸氣一次,脈搏亦跳動兩次,氣行三寸。呼吸平穩,氣行六寸。十次呼吸,氣行六尺。二百七十次呼吸,氣行十六丈二尺。

一周於身。下水二刻。二千七百息。氣行十周於身。下水二十刻。一萬三千五百息則氣五十周。水下百刻。故五十營者。備得天地之壽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又曰。衛氣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於身。晝行於陽二十五周。夜行於陰二十五周。周於五臟。是故平旦陰盡。陽氣出於目。

目張則氣上行於頭。循項。下足太陽。循背。下至小指之端。其散者。別於目銳眥。下手太陽。下至手小指之間外側。其散者別於目銳眥。下足少陽。注小指次指之間。以上循手少陽之分側。下至手小指之間。別者以上至耳前。合於頷脈。注足陽明。以下行至足跗上。入五指之間。

白話文:

人體循環一次,需要兩刻鐘(約四十分鐘),呼吸兩千七百次。氣息在體內循環十次,需要二十刻鐘(約八十分鐘),呼吸一萬三千五百次,就相當於氣息循環了五十次。水循環一百刻鐘(約四小時),因此,五十個營氣就足以獲得天地之壽。總共行走八百一十丈。

另外,衛氣一天一夜循環五十次,白天在陽氣部位循環二十五次,晚上在陰氣部位循環二十五次。衛氣在五臟六腑中循環,所以清晨陰氣消散,陽氣從眼睛中出來。

眼睛睜開,氣向上行至頭部,沿著脖子向下行至足太陽經,再沿著背部向下行至小指尖。散出的氣分別從眼睛外角、手太陽經、手小指外側散出。氣再向下行至足少陽經,流入小指和次指之間,然後沿著手少陽經向上行至手小指和次指之間,再從這裡向上行至耳前,與頷脈匯合,然後流入足陽明經,向下行至腳背,流入五指之間。

其散者從耳下。下手陽明。入大指之間。入掌中。其至於足也。入足心。出內踝下行陰分。復合於目。故為一周。是故日行一舍。人氣行身一周。與十分身之八。其始入於陰。常從足少陰注於腎。腎注於心。心注於肺。肺注於肝。肝注於脾。脾復注於腎。為周。是故夜行一舍。

人氣行於陰臟一周。與十分藏之八。亦如陽行之二十五周。而復會於目。(詳見靈樞衛氣行七十六)此五十周衛氣之行也。晝行陽二十五度。夜行陰二十五度。五十周而後大會於平旦者。營衛息數同也。其始從中焦注手太陰陽明。陽明注足陽明太陰。太陰注手少陰太陽。太陽注足太陽少陰。

白話文:

人氣在陰經臟器中循環一週,相當於陰經臟器全長的八分之八。這就像陽氣循環二十五週一樣。最後,陽氣和陰氣都會匯聚於眼睛。 (詳見《靈樞·衛氣行》第七十六篇)這就是衛氣循環五十週的過程。白天陽氣循環二十五度,晚上陰氣循環二十五度。五十週後在平旦(黎明)時分,陽氣和陰氣再次匯合,營氣和衛氣的呼吸頻率也相同。

第四段

其始從中焦注手太陰陽明。陽明注足陽明太陰。太陰注手少陰太陽。太陽注足太陽少陰。

人氣開始從中焦(身體的中央部位)流入手太陰經和手陽明經,手陽明經流入足陽明經和足太陰經,足太陰經流入手少陰經和手太陽經,手太陽經流入足太陽經和足少陰經,形成一個完整的循環。

注釋

  • 舍: 古代長度單位,約相當於現代的30公里。
  • 營氣: 滋養臟腑的氣,運行於血脈之中。
  • 衛氣: 保護身體的氣,運行於皮毛之間。
  • 平旦: 黎明。
  • 中焦: 身體的中央部位,包括脾胃等臟器。

少陰注手心主少陽。少陽注足少陽厥陰。厥陰復還注手太陰。此經脈行度終始也。與衛氣之行則各異。三因方云。血為脈。氣為息。一呼一吸一定息。脈行六寸。二百七十息。行盡十六丈二尺者。

血之脈也。氣之息遲於脈。八息三分三釐三毫方行一寸。一萬三千五百息。方行盡十六丈二尺。今按經雲氣積於胃。以通營衛。各行其道。宗氣流於海。下者注氣街。上者走息道。如此則營衛各道。如上文靈樞所言。營者水穀之精氣。出於中焦。變化為赤。入於脈。與息數呼吸應。

衛者水穀之悍氣。出於上焦。行於脈外。溫分肉。充皮膚。司開闔。不與脈同行。不與營同道。不與息數同應營衛也。其異如此。然而行於身也。晝夜五十周。則營與衛一也。三因以血為脈指營言。以氣為息指衛言。而謂營血之脈晝夜五十周。衛氣之息晝夜一周。不知何據。

白話文:

少陰經脈流注到手心,主導著少陽經脈。少陽經脈流注到足少陽經脈,再由足少陽經脈流注到厥陰經脈。厥陰經脈則流注回手太陰經脈。這就是經脈行進的起始與終止。然而,衛氣的運行與經脈的運行就有所不同。

《三因方》記載:「血是經脈,氣是呼吸。一次呼吸為一息,脈行六寸需要二百七十息,行完十六丈二尺。」

血在經脈中運行,而氣在體內呼吸,氣的運行速度比血慢。氣要呼吸八次(三分三)才能走完一寸,也就是需要一萬三千五百息才能走完十六丈二尺。經書中記載:氣積聚在胃中,用來通暢營氣和衛氣,各自沿著不同的途徑運行。宗氣流入到氣海,向下流注到氣街,向上則沿著呼吸道運行。

由此可見,營氣和衛氣有各自的運行方式,正如《靈樞》所說:「營氣是水穀的精華,從中焦出來,變化成紅色,進入經脈,與呼吸的頻率相應。衛氣是水穀的悍氣,從上焦出來,在經脈之外運行,溫暖肌肉,充盈皮膚,掌管開合,不與經脈同行,也不與營氣同道,與呼吸的頻率也不相應。」

雖然營氣和衛氣的運行方式不同,但它們都在身體裡循環,一天一夜各運行五十週,所以營氣和衛氣最終是合一的。《三因方》將血稱為脈,指的就是營氣,將氣稱為息,指的就是衛氣,並且說營氣一天一夜運行五十週,衛氣一天一夜運行一週,然而不知道這個說法的依據何在。

而與古經如此其異也。又按難經曰。營氣之行。常與衛氣相隨上下。衛由息而動。巢元方謂氣行則血行。氣住則血住。皆疑其傳誤。王冰謂刺絡通營衛。不當兼言衛在絡之間也。靈樞衛氣行篇云。衛氣之行。晝行陽。則目張而寤。夜行陰。則目瞑而寐。謹按此節。言平旦陽氣之出目。

而下行於手足三陽也。皆一時分道並注。非有先後次第也。此經篇末言水下一刻。人氣在太陽。水下二刻。人氣在少陽。水下三刻。人氣在陽明。水下四刻。人氣在陰分者。則是先下太陽究竟。然後下少陽。俟少陽究竟。然後下陽明。俟陽明究竟。方上行陰分。大與此節矛盾。

白話文:

這跟古代醫書記載的內容很不一樣。根據《難經》的記載,營氣的行進,總是和衛氣相伴隨,上下往返。衛氣隨著呼吸而活動。巢元方認為,氣運行,血也跟著運行;氣停滯,血也跟著停滯。這些說法都有可能傳抄錯誤。王冰認為,針灸刺絡可以使營氣和衛氣暢通,不應該同時說衛氣在經絡之間。

《靈樞‧衛氣行篇》提到,衛氣在白天運行於陽經,所以眼睛張開而清醒;晚上運行於陰經,所以眼睛閉合而睡覺。仔細分析這段話,意思是說,早上太陽出來的時候,陽氣從眼睛出發,向下運行到手足三陽經。它們同時分道而行,並流注到經脈之中,沒有先後順序。

這篇經文的結尾說,水下一刻,人氣在太陽經;水下二刻,人氣在少陽經;水下三刻,人氣在陽明經;水下四刻,人氣在陰經。也就是說,人氣先向下運行到太陽經,然後運行到少陽經,再運行到陽明經,最後才向上運行到陰經。這跟上面那段話矛盾。

並衍文也。又按此節。言陽氣流行之周數。及下文言漏水所下之刻數合而推之,其為衍文明矣。何以言之。夫晝日漏下之水。凡五十刻。晝日陽氣之行。凡二十五周。以晝日漏水之刻數。配於晝日陽氣之周數。則陽氣一周配漏水二刻也。又以漏水之二刻。配於陽氣之一周。則陽氣之從平旦出目。

而分道並注下於手足三陽也。蓋配水下一刻焉。其從足心之出內踝。上行陰分。而復合於目。亦配水下一刻。是為一周也。如此則水下一刻。人氣當在三陽。水下二刻。人氣當在陰分。而行一周於身也。水下三刻。人氣又當在三陽。水下四刻。人氣又當在陰分。而行一周於身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說明了陽氣運行和漏水時間的關係,以及陽氣在人體內循行的方式。白晝漏水共計五十刻,陽氣運行共計二十五周,因此陽氣運行一周對應漏水兩刻。當漏水流下一刻,陽氣正運行在三陽經脈,流下兩刻,陽氣則運行在陰分經脈,如此循環往復,陽氣在人體內不斷運行。

如此周流三陽與陰分。至水下五十刻。則得二十五周於身,而與篇首晝日行陽之數相合。今此篇末。水下一刻。人氣在太陽。二刻在少陽。三刻在陽明。四刻在陰分之說。則是漏水下四刻。配人氣行一周於身。水下八刻。配人氣行二周於身。水下五十刻。配人氣行一十二周半於身。

與篇首晝日行於陽二十五周之說不合。豈經之本旨耶。營氣之行。自手太陰始。至足厥陰終。為一周於身也。詳其一周於身。外至身體四肢。內至五臟六腑。無不周遍。故其五十周。無陰陽晝夜之殊。衛氣之行則不然。晝但周陽。於身體四肢之外。不入五臟六腑之內。夜但周陰。

於五臟六腑之內。不出身體四肢之外。故必五十周。至平旦。方與營大會於肺手太陰也。

白話文:

這樣子循環運行三陽和陰分,到水下五十刻,就會在身體中運行二十五周,這和文章開頭太陽運行於陽的次數相符合。現在這篇文章的末尾說,水下一刻,人氣在太陽;二刻在少陽;三刻在陽明;四刻在陰分。意思是漏水下四刻,對應人氣在身體中運行一周;水下八刻,對應人氣在身體中運行兩周;水下五十刻,對應人氣在身體中運行十二周半。

這和文章開頭太陽運行於陽二十五周的說法不一致,難道這是經文的本意嗎?營氣的運行,從手太陰開始,到足厥陰結束,為身體運行一周。仔細觀察這一周的運行,它遍布身體四肢的外表,也深入五臟六腑的內部,沒有任何地方沒有到達。所以五十周,沒有陰陽晝夜的差別。衛氣的運行就不一樣了,白天只運行於陽,在身體四肢的外表,不進入五臟六腑的內部;夜晚只運行於陰,在五臟六腑的內部,不出來到身體四肢的外表。所以必須運行五十周,到平旦時,才和營氣在肺手太陰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