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卷六 (27)
卷六 (27)
1. 果實菜谷禁忌並治第二十五
苦楝。無子者殺人。
〔程〕苦楝有雌雄兩種。雄者無子。根赤有毒。服之使人吐不能止。時有至死者。雌者有子。根白微毒。可入藥用。案此注本於宗奭。
凡諸毒。多是假毒。以投無知。時宜煮甘草薺苨汁飲之。通除諸毒藥。(案無。原本。作元。無元字形相似。故訛耳。程金鑑。作無。是也。投無。徐沈作損元。不可從。)
〔程〕凡諸毒。多借飲食以投毒。而服毒之人。原自不知。若覺之。則時時煮甘草薺苨湯飲之。以二物能解草石百毒也。
外臺引肘後云。諸饌食。直爾何容有毒。皆是以毒投之耳。既不知是何處毒。便應煎甘草薺苨湯療之。漢質帝食餅。魏任城王啖棗。皆致死。即其事也。
證類本草云。金匱玉函。治誤飲饌中毒者。未審中何毒。卒急無藥可解。只煎甘草薺苨湯服之。入口便活。(案與本經文頗異。故錄備考。)
巢源云。凡人往往。因飲食。忽然困悶。少時致甚。乃至死者。名為飲食中毒。言人假以毒物。投食里而殺人。但其病頰內。或懸壅內。初如酸棗大。漸漸長大。是中毒也。急治則瘥。久不治。毒入腹則死。但診其脈。浮之無陽。微細而不可知者。中毒也。
白話文:
苦楝樹的果實,如果沒有種子,是有毒的,會致人於死。
苦楝樹分雌雄兩種,雄樹無子,根呈紅色,有毒,服用後會引起嘔吐不止,甚至死亡;雌樹有子,根呈白色,毒性較弱,可以入藥。以上注解出自宗奭的著作。
各種毒物,大多是假借毒物,欺騙不知情的人服用。一旦誤食毒物,應該煮甘草和薺菜汁飲用,以解毒。
各種毒物多是藉由食物下毒,中毒的人自己往往不知道。如果察覺到中毒,就要經常煮甘草和薺菜湯喝,因為這兩種東西可以解百毒。
《外台秘要》引用《肘後方》說:食物本身是不可能有毒的,都是被人故意下毒。如果不知道是什麼毒,就應該煎煮甘草和薺菜湯治療。漢質帝吃餅中毒,魏任城王吃棗中毒而死,就是這樣的例子。
《證類本草》記載,《金匱玉函要略》中治療誤食中毒的方法是:不知道是什麼毒,緊急情況下沒有藥物可解,就只煎煮甘草和薺菜湯服用,入口就能救命。(這與本經記載略有不同,故此記錄以作參考。)
巢元方說:人們常常因為飲食而突然感到不適,很快病情加重,甚至死亡,這叫做飲食中毒。是指有人用毒物摻入食物中殺人。中毒後,臉頰內或懸雍垂處,開始像酸棗那麼大,逐漸腫大,這就是中毒的徵兆。及時治療就能痊癒,久治不癒,毒物入腹就會死亡。診斷中毒的方法是:脈象浮而無陽氣,細微難以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