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卷六 (25)
卷六 (25)
1. 果實菜谷禁忌並治第二十五
蘇敬云。服苦瓠過分。吐利不止者。以黍穰灰汁解之。
扁豆。寒熱者不可食之。(本草。引弘景。)
〔鑑〕扁豆。性滯而補。如患寒熱者忌之。
久食小豆。令人枯燥。
〔程〕小豆。逐津液利小便。津液消減。故令肌膚枯燥。
千金云。赤小豆。不可久服。令人枯燥。
食大豆屑。忌啖豬肉。(屑。原本作等。今據徐程及千金改之。)
〔程〕大豆壅氣。豬肉滯膈。故忌之。小兒十歲以下。尤忌。
千金云。大豆黃屑。忌豬肉。小兒以炒豆豬肉同食。必壅氣致死。十有八九。十歲以上不畏也。
大麥久食。令人作㿍。(沈作癬。)
〔程〕大麥下氣。久食令手足痿弱。而懈惰。
〔鑑〕李彣曰。㿍。疥同。蓋麥入心。久食則心氣盛。而內熱。內經曰。諸瘡瘍皆屬心火。故作㿍。
案㿍。字典。俗疥字。而農家多常食大麥。未盡患疥。李注不可從。孟詵云。暴食似腳弱。為下氣故也。程則本此。
白黍米。不可同飴蜜食。亦不可合葵食之。
〔程〕黍米。令人煩熱。飴蜜令人中滿。故不可同食。黍米合葵食。成痼疾。亦不可合食。
千金。黃帝云。五種黍米。合葵食之。令人成痼疾。
蕎麥麵。多食之。令人發落。
案本綱蕎麥。一名𤵄(音翹)麥。千金。黃帝云。蕎麥作面。和豬羊肉熱食之。不過八九。頓作熱風。令人眉須落。又還生仍稀少。涇邠以北。多患此疾。今蕎麥麵。人多食之。未有發落者。此必脫和豬羊肉等字。程金鑑並云。蕎字有誤。當詳之。蓋失考耳。
鹽多食。傷人肺。
〔程〕鹽。味鹹。能傷腎。又傷肺。多食發哮喘。為終身痼疾也。
千金云。鹽不可多食。傷肺喜咳。令人色膚黑損筋力。
食冷物。冰人齒。
食熱物。勿飲冷水。
〔鑑〕寒熱相搏。脾胃乃傷。
飲酒。食生蒼耳。令人心痛。
〔鑑〕酒性純陽。蒼耳味苦有毒。苦先入心。飲酒以行其毒。故心痛。
夏月大醉。汗流。不得冷水洗著身。及使扇。即成病。
〔程〕夏月大醉。汗流浴冷水。即成黃汗。扇取涼。即成漏風。
飲酒。大忌灸腹背。令人腸結。(程金鑑。無忌字。)
〔程〕毋灸大醉人。此灸家所必避忌也。
資生經。下經云。灸時不得傷飽大飢飲酒。
醉後勿飽食。發寒熱。
〔鑑〕醉則肝膽之氣肆行。木來侮土。故曰勿食飽。發寒熱。
飲酒食豬肉。臥秫稻穰中。則發黃。
〔程〕飲酒而食肉。則腠理開。臥稻穰中。則濕熱入。是以發黃也。
食飴。多飲酒大忌。
〔鑑〕諺云。酒家忌甘。此義未詳。
凡水及酒。照見人影動者。不可飲之。
〔程〕此涉怪異。宜不可飲。
醋合酪食之。令人血瘕。
〔程〕醋酸斂。而酪黏滯。令作血瘕。
千金黃帝云。食甜酪竟。即食大酢者。變作血瘕。及尿血。
食白米粥。勿食生蒼耳。成走注。
白話文:
果實菜谷禁忌並治
服食苦瓠過量,導致嘔吐腹瀉不止的,可以用黍子穰的灰汁解毒。
寒熱體質的人不能吃扁豆。(引自《本草》及弘景的說法)
扁豆性味滯澀卻又能補益身體,因此寒熱體質的人應該忌食。
長期食用小豆,會使人皮膚乾燥。
小豆能去除體液,利尿,體液減少,所以會導致皮膚乾燥。
《千金要方》記載:赤小豆不可久服,會使人皮膚乾燥。
食用大豆粉末,忌食豬肉。(原文「等」字,今據徐程及《千金要方》改為「屑」)
大豆容易壅塞氣機,豬肉容易阻塞食道,所以忌同食。十歲以下的小孩尤其要忌諱。
《千金要方》記載:大豆黃粉忌食豬肉。小孩子如果食用炒豆和豬肉,必定會壅塞氣機致死,十之八九都會發生。十歲以上就不怕了。
長期食用大麥,會讓人長疥瘡。(沈氏注釋為癬)
長期食用大麥,會使人手腳痿弱無力,而且懶惰。
李彣說:疥瘡和癬是同類疾病。大麥入心,久食則心氣盛而內熱,《內經》說:各種瘡瘍都屬於心火,所以會長疥瘡。
關於疥瘡,字典上解釋為俗稱的疥,但農民經常食用大麥,並非個個都患有疥瘡,所以李氏的注釋不可信。孟詵說:暴食大麥會使腳弱,是因為它能瀉氣的緣故。程氏的說法也是基於此。
白黍米不可與飴糖蜜一起食用,也不可與葵菜一起食用。
黍米會讓人煩躁發熱,飴糖蜜會讓人覺得腹部飽滿,所以不可同食。黍米和葵菜一起吃,會導致慢性疾病,所以也不可同食。
《千金要方》引黃帝所言:五種黍米與葵菜一起食用,會讓人患上慢性疾病。
蕎麥麵,吃太多會導致頭髮脫落。
本綱目中,蕎麥又名翹麥。《千金要方》引黃帝所言:蕎麥製成麵食,與豬肉羊肉一起熱食,八九成的人會立即產生熱風症,導致眉毛鬍鬚脫落,即使重新長出,也會稀疏。涇州、邠州以北地區,很多人都患有這種疾病。現在蕎麥麵很多人食用,卻沒有發生脫髮的情況,這一定是因為省略了與豬肉羊肉同食的記載。程氏、金氏、鑑氏都說「蕎」字有誤,應當詳細考證,大概是考證失誤。
食用過多的鹽,會損傷肺部。
鹽味鹹,能損傷腎臟,也能損傷肺臟,食用過多會導致哮喘,成為終身慢性疾病。
《千金要方》記載:鹽不可多食,會損傷肺部,容易咳嗽,使人面色皮膚變黑,損傷筋骨力量。
食用冰冷的食物,會傷害牙齒。
食用熱的食物,不要喝冷水。
寒熱交爭,脾胃就會受損。
飲酒後食用生蒼耳,會讓人心痛。
酒性純陽,蒼耳味苦有毒,苦味先入心,飲酒會使蒼耳的毒性發作,所以會心痛。
夏天醉酒後,汗流浹背,不要用冷水洗身,也不要用扇子扇風,否則容易生病。
夏天醉酒後,汗流浹背,用冷水洗澡,就會得黃汗病;用扇子扇風取涼,就會得漏風病。
飲酒後,絕對不能灸腹背,否則會導致腸道阻塞。(程氏、金氏、鑑氏注釋中無「忌」字)
不要灸醉酒的人,這是灸法家必須要避免的禁忌。
《資生經·下經》記載:灸療時,不可在飽食、飢餓、飲酒的情況下進行。
醉酒後不要吃飽,否則會發寒熱。
醉酒,肝膽之氣就會肆虐,木氣來克土氣,所以說不要吃飽,否則會發寒熱。
飲酒後吃豬肉,睡在稻穀穰中,就會得黃疸。
飲酒又吃肉,則毛孔張開,睡在稻穀穰中,則濕熱之氣侵入,所以會得黃疸。
食用飴糖,多飲酒是大忌。
俗話說:酒家忌甘,這其中的道理不明。
凡是水和酒,照見人影晃動的,都不能飲用。
這涉及到怪異的現象,所以不宜飲用。
醋和酪一起食用,會讓人得血瘀症。
醋性酸澀收斂,酪則黏膩滯澀,所以會導致血瘀症。
《千金要方》引黃帝所言:吃了甜酪後,馬上吃醋,就會變成血瘀症,還會尿血。
食用白米粥,不要吃生蒼耳,否則會導致腳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