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瀕湖脈學》~ 遲(陰)

回本書目錄

遲(陰)

1. 遲(陰)

遲脈,一息三至,去來極慢(《脈經》)。

遲為陽不勝陰,故脈來不及。《脈談》言,重手乃得,是有沉無浮。一息三至,甚為易見。而曰隱隱、曰狀且難,是澀脈矣,其謬可知。

〔體狀詩〕遲來一息至惟三,陽不勝陰氣血寒。但把浮沉分表裡,消陰須益火之原。

〔體狀詩〕脈來三至號為遲,小快於遲作緩持。遲細而難知是澀,浮而遲大以虛推。(三至為遲,有力為緩,無力為澀,有止為弦,遲甚為敗,浮大而軟為虛。黎氏曰:遲小而實,緩大而慢;遲為陰盛陽衰,緩為衛盛營弱,宜別之。)

〔主病詩〕遲司臟病或多痰,沉痼癥瘕仔細看。有力而遲為冷痛,遲而無力定虛寒。寸遲必是上焦寒,關主中寒痛不堪。尺是腎虛腰腳重,溲便不禁疝牽丸。遲脈主臟,有力冷痛,無力虛寒。浮遲表寒,沉遲裡寒。

白話文:

脈搏遲緩,每呼吸三次心跳,脈來極慢。

脈搏遲緩是因為陽氣不足,陰氣過盛,所以脈象來得慢。《脈談》說,必須用力按壓才能摸到,是沉脈而非浮脈。每呼吸三次心跳是很容易觀察到的。但如果說脈象隱隱約約、摸起來很困難,那就是澀脈了,這就說明之前的說法是錯誤的。

遲脈每呼吸三次心跳一次,代表陽氣不足陰氣過盛,氣血虛寒。要區分浮脈和沉脈,才能判斷表裡,消除陰寒之氣,需要滋補陽氣。

脈搏三次心跳一次稱為遲脈,略快於遲脈則稱為緩脈。遲脈細小難以捉摸是澀脈,浮大而遲緩則表示氣虛。 (三次心跳一次為遲脈,有力為緩脈,無力為澀脈,有停頓為弦脈,遲脈極甚則為衰敗之象,脈浮大而軟弱則為氣虛。黎氏說:遲脈細小而有力為實證,緩脈大而慢為虛證;遲脈是陰盛陽衰,緩脈是衛氣盛而營氣弱,這兩者要區分。)

遲脈往往是臟腑疾病或痰濕過多的表現,沉重的久病、腫塊等疾病也要仔細觀察。如果遲脈有力,則表示冷痛;如果遲脈無力,則表示虛寒。寸關尺三部脈象中,寸脈遲緩表示上焦虛寒;關脈遲緩表示中焦虛寒,疼痛難忍;尺脈遲緩表示腎虛,腰腿沉重,尿便失禁,疝氣和睾丸疼痛。總之,遲脈主臟腑病變,有力者為冷痛,無力者為虛寒;浮遲脈是表寒,沉遲脈是裡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