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揚俊

《金匱玉函經二注》~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卷一

None

2.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

(論十三首方一首脈證二條)

問曰。

上工治未病。

何也。

師曰。

夫治未病者。

見肝之病。

知肝傳脾。

當先實脾。

四季脾旺不受邪。

即勿補之。

中工不曉相傳。

見肝之病。

不解實脾。

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

補用酸。

助用焦苦。

益用甘味之藥調之。

酸入肝。

焦苦入心。

甘入脾。

脾能傷腎。

腎氣微弱。

則水不行。

水不行。

則心火氣盛。

白話文:

問曰

上工治未病,何也?

師曰

治未病,就是當見到肝臟有病時,要明白肝臟會傳病給脾臟,因此應該先補益脾臟。

四季中,脾臟旺盛就不容易受邪氣侵襲,就不用刻意補益它。

中等的醫術者不瞭解相傳之理,見到肝臟有病,不懂得補益脾臟,只會治療肝臟本身。

而肝臟有病,應該用酸味藥物來補益,用焦苦味藥物來輔助,用甘味藥物來滋補,進行調理。

酸味入肝,焦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脾臟過於強盛會傷腎臟,腎氣衰弱,則水液不能正常運行,水液不能運行,則心火過盛。

心火氣盛。

則傷肺。

肺被傷。

則金氣不行。

金氣不行。

則肝氣盛。

肝氣盛。

則肝自愈。

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

肝虛則用此法。

實則不可用之。

經曰。

虛虛實實。

補不足。

損有餘。

是其義也。

餘臟准此。

〔衍義〕經謂五臟相傳者。

又是臟氣因邪並之。

邪正相合。

發動則有餘。

故得傳於不勝也。

今乃云肝虛。

虛證知其傳脾。

然肝虛必弱。

弱則必為所勝者克。

白話文:

心火氣盛,傷肺傷金,反致肝氣盛,此為治肝補脾要妙之法。

若心火過盛,則會傷及肺部。 肺部受損,則金氣運作不暢。金氣不暢,則會導致肝氣盛。肝氣盛則肝臟能自行恢復。

此乃治療肝臟虛弱,並補益脾臟的關鍵方法。

若肝臟虛弱,可採用此法。 若肝臟實證,則不可使用此法。

經書中記載: 虛則補之,實則損之。

由此可知, 治療應根據患者的虛實情況,虛則補益,實則瀉減。

其他臟腑的治療也應遵循此原則。

衍義: 古書中提到五臟之間互相影響,這是因為臟腑氣息受到邪氣的影響而發生病變。邪正相合,就會導致氣血失衡,發病。因此,不勝之臟就會受到影響。

現在說到肝臟虛弱, 虛證可知其影響脾臟。但肝臟虛弱必定氣虛, 氣虛則易被其他臟腑所克。

奚能傳於不勝也。

藏氣法時論曰。

肝欲補。

急食辛以補之。

欲瀉。

以酸瀉之。

今云肝虛之病。

補用酸。

又奚為與內經相反也。

試嘗思之。

金匱首篇之所敘者。

由人稟五行氣味以成形。

形成則聲色漸著。

於是四者。

日行變化於身形之中。

未嘗斯須離也。

故列於篇首。

以為治病之規範。

此條特明於味者耳。

夫陰陽者。

在天為風、寒、濕、熱、燥、火之氣。

在地成水、火、金、土、木之形。

白話文:

能傳播到無法勝任的地方。

藏氣法時論提到。

肝需要補充。

應急食辛味的食物來補充它。

如果要排出(肝的問題),

可以食用酸味的食物來達到排泄的效果。

現在提到肝虛的疾病。

補充方法應該使用酸味。

這又是為什麼會和內經的理論相矛盾呢?

請試著思考一下。

金匱首篇所提到的是。

人類從五行的氣味中形成身體的結構。

形成後,聲音和外觀逐漸顯現。

因此,這四種元素。

每天在身體中進行變化。

從來不曾有一刻離開過。

所以他們列在篇首。

作為治療疾病的標準。

這條特別是關於味道的說明。

陰陽是在天形成風、寒、濕、熱、燥、火等氣象。

在地上則形成水、火、金、土、木等形態。

在人化辛、酸、咸、苦、甘之味。

是故人之五臟。

從五行生數。

配其奇偶。

互成體用。

天一生水。

在體為精。

在氣為寒。

地二生火。

在體為神。

在氣為熱。

精與神配。

寒與熱配。

二者形之始著。

自合一奇偶也。

天三生木。

在體為魂。

在氣為風。

地四生金。

在體為魄。

在氣為燥。

魂與魄合。

風與燥配。

居形生成之中。

亦合奇偶。

然生物者氣也。

白話文:

人體因為食用辛、酸、鹹、苦、甘五種味道,所以五臟也依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配合奇偶數,相互作用。

天一生水,在人體表現為精,氣則表現為寒。地二生火,在人體表現為神,氣則表現為熱。精與神互相配合,寒與熱也互相配合,這兩者是形體最初形成的基礎,也符合一奇一偶的規律。

天三生木,在人體表現為魂,氣則表現為風。地四生金,在人體表現為魄,氣則表現為燥。魂與魄互相配合,風與燥也互相配合,在形體生成過程中也符合奇偶數的規律。

總之,生機的根本在於氣。

成之者味也。

以奇生則成而偶。

以偶生則成而奇。

寒之氣堅。

故其味可用鹹以耎。

熱之氣耎。

故其味可用苦以堅。

風之氣散。

故其味可用酸以收。

燥之氣收。

故其味可用辛以散。

土兼四時。

行無定位。

無專性。

陰陽沖氣之所生。

故其味甘以緩。

洪範亦曰。

稼穡作甘味之成者為體。

氣之成者為用。

有諸體而形諸用。

故肝木者必收之而後可散。

非收則體不立。

非散則用不行。

白話文:

成就事物的是味道。

奇數的生長會導致事物偶數化,而偶數的生長會導致事物奇數化。

寒冷的氣息堅固,因此可以用鹹味使其柔軟。

熱的氣息柔軟,因此可以用苦味使其堅固。

風的氣息散漫,因此可以用酸味使其收斂。

乾燥的氣息收縮,因此可以用辛味使其散開。

土氣包容四時,運行無固定位置,沒有專屬特性,是陰陽沖氣的產物,因此其味道甘甜緩和。

《洪範》也說:「稼穡農作形成甘味,這是事物本體;氣的變化形成效用,這是事物的功能。事物本體有變化,就會體現在功能上。」

所以肝屬木,必須先收斂才能散開,不收斂則本體無法立足,不散開則功能無法運作。

遂致體用之偏之氣。

皆足以傳於不勝也。

偏於體不足者必補。

酸以收之。

偏於用不足者必補。

辛以散之。

故補體者必瀉其用。

補用者即瀉其體。

因知內經云辛補。

為其用也。

仲景云酸補。

為其體也。

然仲景之言。

亦出內經。

內經謂風生木。

木生酸。

酸生肝。

豈非酸乃肝之本味。

以本味補本體。

不待言而可知。

故正言時論補瀉其用之行變化者。

亦不可以為仲景相反也。

白話文:

因此導致身體機能失衡。

這些都能夠導致身體無法承受。

身體機能不足就必須補充。

酸味可以收斂。

身體機能不足就必須補充。

辛辣可以散發。

所以補充身體機能就要瀉掉它的功能。

補充功能就要瀉掉身體機能。

因此知道《內經》說辛辣補。

因為它是補功能。

張仲景說酸味補。

因為它是補身體機能。

但是張仲景的話。

也是出自《內經》。

《內經》說風生木。

木生酸。

酸生肝。

難道不是酸味是肝臟的本味嗎?

用本味補充本體。

不需多言就能明白。

所以正言時論補瀉功能的行變化,

也不能說是和張仲景的觀點相反。

又云弱水壯火。

使金氣不行。

則肝氣自愈者。

水乃木之母。

火乃木之子。

此即母能令子虛。

子能令母實之義。

由子克退鬼賊故也。

然不止一法。

又有所謂虛則補其母。

實則瀉其子。

二者之法。

常對待而立。

為五行逆順而設。

逆行則相勝。

順行則相生。

治相勝者。

則當弱水旺火。

治相生者。

則當益水瀉火。

水能生木。

於木虛者。

便當補水。

水盛則木得受其所生矣。

白話文:

另有說法,要使水氣虛弱、火氣旺盛。

這樣就能使金氣無法運行。

於是肝氣就會自然恢復。

水是木的母親,火是木的兒子。

這就說明瞭母親可以使兒子虛弱,兒子可以使母親充實的道理。

因為兒子可以剋制、驅逐鬼賊的緣故。

然而這並不是唯一的治療方法。

還有一種說法是,虛弱就補其母親,充實就瀉其兒子。

這兩種方法,

總是相對應地存在。

是為了五行相生相剋而設置的。

逆行(相剋)則相勝,

順行(相生)則相生。

治療相剋的情況,

就應該使水氣虛弱,火氣旺盛。

治療相生情況,

就應該補益水氣,瀉去火氣。

水能生木,

對於木氣虛弱的情況,

就應該補益水氣。

水氣旺盛,木就能得到生長了。

於木實者。

便當瀉火。

火退則金氣來制。

而木平矣。

仲景謂肝虛用此。

實則不用者。

意則在是。

觀夫內經治勝復之氣於既復之後。

兩氣皆虛。

必補養安全而平定之。

使余之氣自歸。

其所屬。

少之氣自安其所居。

初勝之際。

其氣為實。

則瀉其有餘。

由是以言。

仲景此條之意。

又未必不似於斯也。

夫人秉五常。

因風氣而生長。

風氣雖能生萬物。

亦能害萬物。

如水能浮舟。

白話文:

對於木氣過盛的人,可以用瀉火的方法。火氣退了,金氣就會來抑制木氣,木氣也就平定了。仲景說肝虛可以用這個方法,但如果木氣過盛,就不應該用這個方法。他的意思就在這裡。

看看《內經》中治療勝復之氣的方法,在已經恢復之後,如果兩氣都虛弱,就必須補養身體,讓它們安穩和平定下來,讓原本屬於自己的氣回到原位,讓少陰之氣安居在它應該呆的地方。

剛開始戰勝疾病的時候,氣是充盈的,就要瀉掉多餘的氣。從這裡可以看出,仲景這條方劑的意思,可能也和這個道理類似。

人體具有五行之常,依靠風氣來生長。風氣雖然能生長萬物,但也可能危害萬物,就像水能浮舟,也能覆舟一樣。

亦能覆舟。

若五臟元真通暢。

人即安和。

客氣邪風。

中人多死。

千般疢難。

不越三條。

一者經絡受邪。

入臟腑。

為內所因也。

二者四肢九竅。

血脈相傳。

壅塞不通。

為皮膚所中也。

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

以此詳之。

病由都盡。

若人能養慎。

不令邪風乾忤經絡。

適中經絡。

未流傳腑臟。

即醫治之。

四肢才覺重滯。

即導引吐納。

針灸膏摩。

白話文:

【也能覆舟。】 【如果五臟元氣暢通,】 【人們就會平靜和諧。】 【外來的邪氣和風寒,】 【會讓大多數人死亡。】 【各種疾病難題,】 【都不過是這三個原因。】 【一是經絡受到邪氣侵襲,】 【進入五臟六腑,】 【成為內在的病因。】 【二是四肢和九個孔道,】 【血液和脈絡相互傳遞,】 【堵塞不通,】 【成為皮膚的問題。】 【三是房事、金屬、刀劍、蟲獸的傷害,】 【根據這些詳細情況,】 【所有的疾病都可歸結為此。】 【如果人們能謹慎保養,】 【不讓邪風幹擾經絡,】 【當邪氣剛剛進入經絡,】 【還未深入到五臟六腑時,】 【就及時治療。】 【當四肢開始感覺沈重緩慢時,】 【就進行導引、吐納,】 【針灸、按摩。】

勿令九竅閉塞。

更能無犯王法。

禽獸災傷。

房室勿令竭乏。

服食節其冷熱。

苦辛酸甘。

不遣形體有衰。

病則無由入其腠理。

腠者。

是三焦通會元真之處。

為血氣所注。

理者。

是皮膚臟腑之紋理也。

〔衍義〕此條舉生身之氣而言。

所謂五常者。

五行經常之氣也。

上應列宿。

在地成象。

名曰剛柔。

金、木、水、火、土也。

在天無質。

名曰陰陽。

風寒、濕熱、燥火也。

白話文:

不要讓九個竅孔堵塞。

這樣就能避免觸犯法律。

禽獸造成的傷害。

房事不要過度。

飲食要節制冷熱。

苦、辛、酸、甘。

不要讓身體衰弱。

生病就無法侵入毛孔。

毛孔。

是三焦交匯元氣的地方。

受到血氣的滋養。

紋理。

是指皮膚、臟腑的紋理。

(衍義)這段話主要講的是養生之道。

所謂五常。

指的是五行經常運行的氣。

向上應合星宿。

在地形成象徵。

稱為剛柔。

金、木、水、火、土。

在天上沒有形體。

稱為陰陽。

風寒、濕熱、燥火。

人在氣交中。

秉地之剛柔。

以成五臟百骸之形。

秉天地之陰陽。

以成六經之氣。

形氣合一。

神機發用。

駕行穀氣。

出入內外。

同乎天度。

升降浮沉。

應夫四時。

主宰於身形之中者。

謂之元真。

其外感者。

皆客氣也。

主客之氣。

各有正不正。

主氣正則不受邪。

不正則邪乘之。

客氣正則助其生長。

不正則害之。

主氣不正者。

由七情動中。

服食不節。

白話文:

人存在於天地之氣的交合之中。

承載著大地剛柔之氣,

從而形成五臟六腑和四肢百骸的形體。

承載著天地陰陽之氣,

從而形成六經的氣機。

形體和氣機合二為一,

神明之機得以運作。

駕馭著谷氣,

出入於內外,

與天地運行之度相合。

升降浮沉,

應和著四季的變化。

主宰於身形之中,

稱為元真。

而外來的氣,

皆為客氣。

主客之氣,

各有其正不正。

主氣正則不受邪氣侵襲。

主氣不正則邪氣乘虛而入。

客氣正則有助於生長。

客氣不正則會危害身體。

主氣不正的原因,

在於七情所致,

或飲食失節所致。

房欲過度。

金刃蟲獸。

傷其氣血。

盡足以虛之。

客氣之不正者。

由氣運興衰。

八風不常。

盡足以虛之。

客氣傷人。

或謂風寒濕熱燥火。

但有德化。

政令行於時。

和則化。

乖則變。

變則眚。

豈獨風能生能害於物哉。

今仲景止言風而不及五氣。

何也。

曰陰陽在天地間。

有是氣。

則有是理。

人秉是氣。

即以為命。

受是理。

即以為性。

若仁者乃風木之理。

白話文:

房事過度。

遭遇金屬利器、昆蟲野獸等傷害。

這些都可能損傷體內的氣血。

這些因素足以導致身體變得虛弱。

外來的不正之氣,如季節更迭時的氣運變化,或是四季常見的八方風氣不調和,也都可能讓身體變得更加虛弱。

這外來之氣侵襲人體,常指的是風、寒、濕、熱、燥、火等自然氣候因素。然而,如果人能適應這些氣候,遵循自然規律生活,就能夠與之和諧共存,即所謂「和則化」;反之,若違反自然法則,就會引發身體變化,即「乖則變」,進一步可能產生疾病,這就是「變則眚」。因此,不僅是風能夠對人體產生好處或危害。

現在張仲景主要談及風,而未詳細論述其他五氣(寒、暑、濕、燥、火),這是為什麼呢?

回答是:在天地之間,存在著陰陽兩種基本力量,以及它們所衍生出的各種氣候現象。每種氣候背後都蘊含著特定的運行原理。人體秉承天地之氣而生,這氣就成了生命的根本;同時,人也遵循這些自然法則,這就成了人的本性。譬如說,仁愛之心就像自然界中「風木之理」一樣,是生命力表現的一種形式。

風木乃仁之氣。

先儒且言仁者。

天地生物之心。

兼統五常之性。

其風木者。

亦天地生物號令之首。

必兼統五常之氣。

五氣莫不待其鼓動以行變化。

故內經曰。

之化之變。

風之來也。

大抵醫之獨言風。

猶儒之專言仁也。

內經又曰。

八風發邪以為經風。

觸五臟。

靈樞曰。

虛邪不能獨傷人。

必因身形之虛而後客之。

又云。

風寒傷人。

自經絡傳入經脈肌肉筋骨。

內經內臟。

白話文:

風和木代表著仁的氣息。

古代儒者都說仁者,

是天地萬物生長的根本。

仁包含了五常的德性,

而風和木,

也是天地萬物生長的號令之首,

也必然包含五常的氣息。

五種氣息都必須依靠風的鼓動才能運行變化。

因此《內經》說:

風的變化,

風的到來,

總之,醫學專門討論風,

就像儒家專門講述仁一樣。

《內經》又說:

八種風邪發作,成為經風,

影響五臟。

《靈樞》說:

虛邪無法單獨傷害人,

必須借助人體虛弱才能入侵。

又說:

風寒傷人,

從經絡傳入經脈、肌肉、筋骨、內臟。

仲景所謂人能慎養。

不令邪中。

為內外所因者。

蓋取諸此以分表裡者也。

非後世分三因之內因也。

語同而理異。

三因之內因。

由七情房室。

虛其元真。

以致經絡臟腑之氣。

自相剋伐者也。

〔補註〕此條首言元真通暢。

人即安和。

末言病則無由入其腠理。

蓋重陽氣以固其陰也。

問曰。

病人有氣色見於面部。

願聞其說。

師曰。

鼻頭色青腹中痛。

苦冷者死。

(一云腹中冷苦痛者死)鼻頭色微黑者。

白話文:

張仲景曾提到,人們應謹慎養生,避免邪氣侵入,以及內外因素的影響。這就是通過理解這些原則來區分表裡的狀態。這並不是後世將病因分為內因、外因、不內不外因的方式。雖然表述相同,但理論不同。

內因,源自情緒波動、房事過度,導致元氣虛損,進而使經絡和臟腑的氣血互相攻伐。

補註:首先,當元氣流通暢快時,人就處於安和的狀態。最後,當疾病無法進入皮膚腠理時,這是為了固守陰氣,強調陽氣的重要性。

問道:病人臉部表現出特定的氣色,請問這代表什麼?老師回答:鼻頭呈青色,腹部疼痛,如果伴有寒涼感,表示病人生機已盡,難以存活。若鼻頭顏色略顯深黑,也可能表示病情危急。

有金氣。

色黃者。

胸上有寒。

色白者。

亡血也。

設微赤非其時者死。

其目正圓者。

痙不治。

又色青為痛。

色黑為勞。

色赤為風。

色黃者便難。

色鮮明者有留飲。

〔衍義〕青者。

肝之色。

肝苦急。

急則痛。

苦冷者。

是厥陰挾其腎水為寒。

寒極則陽亡。

陽亡則死。

微黑者腎之色也。

腎屬水。

水停則色微黑而不照。

若照者是水勝火而血死。

黃者脾之色。

白話文:

如果有金氣,臉色就會發黃。

胸部有寒氣的人,臉色就會發白。

如果沒有血了,臉色也會發白。

如果臉色略微發紅,但不是正常時候發紅,就會死。

眼睛正圓的人,抽筋就無法治癒。

臉色發青,代表疼痛。

臉色發黑,代表勞累。

臉色發紅,代表風邪入侵。

臉色發黃,代表排便困難。

臉色鮮明,代表有留飲。

青色是肝臟的顏色,肝臟的特性是苦而急,急則會疼痛。

肝臟屬陰,苦寒,會影響到腎臟的水氣,導致寒氣入侵。

寒氣過盛,陽氣就會消亡,陽氣消亡就會死亡。

略微發黑是腎臟的顏色,腎臟屬水,水氣停滯就會導致臉色略微發黑,缺乏光澤。

如果臉色有光澤,代表水氣過盛,火氣衰弱,血液就會死亡。

黃色是脾臟的顏色。

脾主土。

輸穀氣於上焦。

以化榮衛。

今胸中有寒。

穀氣不化。

郁為胃熱。

顯出其黃色。

黃為中焦蓄熱。

今不謂中焦熱。

而為胸中有寒者。

乃指其致病之本而言也。

白者肺之色。

肺主上焦。

以行榮衛。

榮之色充則面華。

不充則面白。

知其亡血也。

赤為火色。

若非火令之時。

加於白色之上。

是火重來剋金也。

故死。

目通於肝。

眼皮屬之脾。

其肺金不能制木。

白話文:

脾臟主管土性。

它將食物精華輸送到上焦(胸腔)。

用來化生營氣和衛氣。

現在胸腔裡有寒氣。

食物精華無法轉化。

鬱積成胃熱。

表現為黃色。

黃色代表中焦積熱。

現在不說中焦有熱。

而是說胸中有寒氣。

這是指致病的根本原因。

白色是肺臟的顏色。

肺臟主管上焦。

負責運行營氣和衛氣。

營氣充盈,面色就會紅潤。

營氣不足,面色就會蒼白。

就知道這是失血的徵兆。

紅色是火的顏色。

如果非火氣旺盛的時候。

卻在白色之上出現紅色。

說明火氣過盛剋制金氣。

所以就會死亡。

眼睛和肝臟相通。

眼皮屬於脾臟。

因為肺金無法制約肝木。

風木得以自盛。

反勝脾肺。

是故風急則眼皮斂澀。

目為之正圓。

甚則筋強肉重而成痙。

痙由木賊土敗。

故亦不治。

雖然。

色不可一例取。

則又云青為痛者。

與正文義同。

黑為勞者。

房勞也。

入房太盛。

竭精無度。

情火熾而腎水乏。

則又與水氣之黑異矣。

此屬之火也。

火之色雖赤。

然是火發於腎水之中。

故不赤而反黑。

其黑必枯燥。

不似水氣之黑。

黑而光澤者也。

白話文:

風和木可以自行成長茁壯。相反地,會勝過脾和肺。因此,當風勢急劇時,眼瞼會收縮乾澀,眼睛會變得圓圓的。嚴重的情況下,筋脈會變硬,肌肉會沈甸甸的,形成痙攣。痙攣是因為風木之氣侵襲脾土,導致脾土衰敗,所以難以治療。然而,顏色並非可以一概而論,就像青色可能代表疼痛一樣,這和原文的意思相同。黑色可能代表勞累,指的是房事過度。房事過度,耗盡精氣,情慾之火旺盛而腎水不足。因此,這和因水氣引起的黑色有所不同。這是屬於火的症狀。火的顏色雖然是紅色,但由於火源起於腎水之中,所以呈現的是紅色以外的黑色,而且這種黑色通常是乾燥的,不像因水氣引起的黑色,呈現出光澤的黑色。

赤為風者。

由熱生風。

子令母實故也。

黃為便難者。

以中焦熱燥其液。

腸胃不潤。

是以便難。

然是黃色必枯而不澤。

所以又謂若鮮明者為留飲。

留飲以津液不行。

滯其穀氣。

化熱致黃也。

雖然。

同此論也。

及考夫內經。

其五色又有從觀於面。

察於目。

謂面黃目青。

面黃目赤。

面黃目白。

面黃目黑。

皆不死。

又謂青如翠羽。

赤如雞冠。

黃如蟹腹。

白話文:

紅色代表風,因為熱能生風。這是因為孩子讓母親的氣血充實,而母親的氣血充盈就會產生風。

黃色代表排便困難,因為中焦燥熱,導致體液乾燥,腸胃不潤滑,所以排便困難。

但如果是鮮明的黃色,則代表體內留有積液,因為積液阻礙了津液的運行,停滯了穀氣,化熱導致皮膚發黃。

儘管如此,這些觀點都是相同的。

參考《內經》,五色也從臉部和眼睛的觀察中體現出來,例如:面色發黃眼睛發青,面色發黃眼睛發紅,面色發黃眼睛發白,面色發黃眼睛發黑,這些都是不會致死的。

另外,青色像翠鳥羽毛,紅色像雞冠,黃色像螃蟹腹部。

白如豕膏。

黑如烏羽者。

是生色也。

青如草滋。

赤如衃血。

黃如枳實。

黑如炲煤。

白如枯骨。

是死色也。

又有從五臟分部顏頰鼻頤者。

如刺熱篇謂赤色是也。

由是推之。

五臟善惡之色。

更必有隨其氣。

顯露其色。

各於其所司目唇鼻竅之內外者。

蓋仲景欲明望色知病之道。

故舉此略耳。

師曰。

病人語聲寂然。

喜驚呼者。

骨節間病。

語聲喑喑然。

不徹者。

白話文:

白色像豬油一樣,黑色像烏鴉羽毛一樣,這是生機旺盛的顏色。青色像草木生長一樣,紅色像鮮血一樣,黃色像枳實一樣,黑色像燃燒的煤炭一樣,白色像枯骨一樣,這是死氣沉沉的顏色。

還有人說,五臟的顏色會反映在面頰、鼻子和下巴上,就像《刺熱篇》中提到的紅色一樣。由此推斷,五臟的健康狀況會在顏色上有所表現,並且會隨著氣血的變化而顯露出來,在眼睛、嘴唇、鼻子和孔竅的內外部位都能看到。

看來仲景想讓我們明白通過觀察顏色來診斷疾病的方法,所以才簡單地提到了這些。

老師說,病人說話聲音低沉,喜歡驚呼的,是骨節有病。說話聲音低沉,聲音無法傳達出去的,是氣血不足。

心膈間病。

語聲啾啾然。

細而長者頭中病。

〔衍義〕此條舉聽五行之病聲而言。

所謂寂然者。

欲語而默默處也。

夫陰靜而陽躁。

此病在厥陰。

故好寂然也。

厥陰在志為驚。

在聲為呼。

在體為筋。

筋束關節。

所以厥陰之病善驚。

在聲為呼。

則知其病在骨節也。

喑喑然不徹者。

聲出不揚也。

蓋肺主氣。

膈乃肺之部。

宗氣行呼吸入出升降於是焉。

語聲之不徹。

則知其氣不得升。

白話文:

如果有人患病,胸口部位(心膈之間)有病變,說話時聲音像鳥叫一樣細小而急促,而且聲音細長,那麼就可能是頭部有病。

衍義

這一條講的是根據聲音判斷五行病變的情況。

寂然者,欲語而默默處也。

所謂「寂然」,就是想說話卻又沉默不語。

夫陰靜而陽躁,此病在厥陰,故好寂然也。

陰性屬靜,陽性屬躁動。這種病症位於厥陰,所以患者容易沉默寡言。

厥陰在志為驚,在聲為呼,在體為筋。筋束關節,所以厥陰之病善驚。在聲為呼,則知其病在骨節也。

厥陰在精神方面表現為驚恐,在聲音方面表現為呼叫,在身體方面則表現為筋。筋絡連接關節,所以厥陰病症容易出現驚恐,聲音方面表現為呼叫,說明病症在骨骼關節部位。

喑喑然不徹者,聲出不揚也。蓋肺主氣,膈乃肺之部,宗氣行呼吸入出升降於是焉。語聲之不徹,則知其氣不得升。

如果說話聲音沉悶不清,說明聲音發不出,無法傳揚開去。這是因為肺主氣,膈膜是肺的部位,宗氣(人體最重要的氣)通過呼吸出入升降於此。說話聲音無法傳揚,說明肺氣無法上升。

是心膈之有病也。

啾啾者。

聲小啾唧也。

細而長者。

其氣起自下焦從陰則細。

道遠則長。

蓋是巨陽主氣。

少陰與之為表裡。

巨陽有邪。

則少陰上從而逆於巔。

腎在聲為呻。

陽主躁。

故呻吟之聲。

從陽變而為啾唧細長也。

巨陽脈在頭。

是頭中病。

亦仲景特發聽聲察病之一法耳。

若更推而廣之。

則五音之宮、商、角徵、羽。

五聲之歌、哭、笑、呻、吟之變。

皆可求五臟表裡虛實之病。

白話文:

這是心膈部位生病的表現。

「啾啾」的聲音,

指的是聲音細小、像鳥叫一樣。

「細而長」指的是聲音細微而持續。

這種聲音的氣息,起於下焦,從陰道上來,所以聲音細微。

聲音傳播的距離遠,所以聲音就長。

這是因為巨陽經主氣,

少陰經與巨陽經互為表裡。

當巨陽經有邪氣的時候,

就會導致少陰經向上逆行,到達頭頂。

腎臟在聲音方面的表現是呻吟。

陽氣主導躁動,

所以呻吟的聲音,

是從陽氣變化而來的,表現為啾啾細長。

巨陽脈在頭部,

因此這種聲音是頭部有病的表現。

這是仲景先生獨特地通過聽聲音來診斷疾病的方法。

如果更進一步推廣,

則五音中的宮、商、角、徵、羽,

五聲中的歌、哭、笑、呻、吟等聲音變化,

都可以用來推測五臟的表裡虛實狀況,診斷疾病。

五氣之邪。

尤醫者之當要也。

師曰。

息搖肩者。

心中堅。

息引胸中。

上氣者咳。

息張口短氣者。

肺痿唾沫。

〔衍義〕息者。

呼氣出粗。

類微喘而有聲也。

呼出心與肺。

今火乘肺。

故呼氣奔促而為息也。

搖肩者。

肩隨息氣搖動。

以火主動故也。

其心之經脈掣引也。

因心中有堅實之邪。

不得和於經脈。

故經脈抽掣搖動。

息引胸中上氣咳者。

胸中。

脈所主也。

白話文:

老師說:

  • 呼吸時肩膀搖動的患者,心中有堅實的邪氣。
  • 呼吸時感覺氣息被拉向胸中,並且向上喘息的患者,會出現咳嗽。
  • 呼吸時張著嘴,並且呼吸短促的患者,會出現肺痿,也就是咳出泡沫痰。

〔衍義〕息者。呼氣出粗。類微喘而有聲也。呼出心與肺。今火乘肺。故呼氣奔促而為息也。

[解釋] 呼吸指的是呼氣,氣息粗重,像是輕微的喘息,並且伴隨聲音。呼氣是由心臟和肺臟共同作用完成的。現在是火氣過盛侵犯了肺臟,所以呼氣才會急促而形成呼吸困難。

搖肩者。肩隨息氣搖動。以火主動故也。其心之經脈掣引也。因心中有堅實之邪。不得和於經脈。故經脈抽掣搖動。

肩膀搖動是因為肩膀隨著呼吸的氣息而搖動,這是因為火氣旺盛所致。患者心臟經脈被拉扯,這是因為心臟中有堅實的邪氣,無法與經脈協調,所以經脈就會抽搐而搖動。

息引胸中上氣咳者。胸中。脈所主也。

總結

這段文字描述了五氣之邪中,與呼吸、心肺相關的病症和病因。文中強調了醫生要重視五氣之邪,並根據病人的呼吸、肩膀、胸腔等方面的表現,判斷病因,進行診治。

宗氣之所在。

火炎於肺。

則肺收降之令不行。

反就燥而為固澀堅勁。

氣道不利。

所以上氣出於胸中者則咳也。

息張口短氣。

肺痿唾沫。

此又火炎於肺之甚者。

收降清肅之氣亡。

惟從火出。

故張口不合也。

宗氣亦衰而息短矣。

津液不布。

從火而為沫唾矣。

此仲景因呼息以為察病之法。

與後條吸對言以舉端耳。

然息病屬於內外者。

豈止此而已。

動搖與息相應者。

又寧獨在肩而已。

白話文:

宗氣所在的部位,如果肺部有火,就會造成肺部收降的命令無法執行,反過來就變得乾燥、收縮、堅硬,氣道也就不通暢。因此,上氣從胸腔中出來的現象,就是咳嗽。呼吸急促、張口喘氣、肺部潰爛、吐口水,這些都是肺部火炎嚴重的表現。收降、清肅的氣機消失,只跟著火氣往外走,所以嘴巴張開合不上。宗氣也衰弱,呼吸短促。津液無法散布,隨著火氣變成泡沫和口水。這是仲景根據呼吸來觀察病情的方法,與下一條關於吸氣的內容相對應,只是舉一個例子而已。然而,呼吸方面的疾病屬於內外兼顧的,又怎麼可能只有這些症狀呢?身體的晃動與呼吸相呼應,又怎麼可能只發生在肩膀上呢?

豈無陰虛以火動者焉。

如內經謂乳子中風熱。

喘鳴息肩者。

脈實大也。

緩則生。

急則死。

是又在脈別者也。

師曰。

吸而微數。

其病在中焦。

實也。

當下之即愈。

虛者不治。

在上焦者其吸促。

在下焦者其吸遠。

此皆難治。

呼吸動搖振振者不治。

〔衍義〕谷之精氣。

乃分三隧。

清者化榮。

濁者化衛。

其一為宗氣。

留胸中以行呼吸焉。

呼吸固資於宗氣。

白話文:

豈無陰虛以火動者焉。

難道沒有因為陰虛而導致內火旺盛的人嗎?

如內經謂乳子中風熱。

就像《內經》中所說,乳兒因風熱而生病。

喘鳴息肩者。

會喘鳴、呼吸困難,且肩膀發沉。

脈實大也。

脈搏有力且跳動幅度大。

緩則生。

脈搏跳動緩慢則能活命。

急則死。

脈搏跳動急促則會死亡。

是又在脈別者也。

這又是脈象學中需要區別的知識。

師曰。

師傅說:

吸而微數。

呼吸微弱且呼吸次數少。

其病在中焦。

這種病症出現在中焦。

實也。

病症屬於實證。

當下之即愈。

應該馬上治療,就能痊癒。

虛者不治。

虛證則無法治癒。

在上焦者其吸促。

如果病症在上焦,則呼吸急促。

在下焦者其吸遠。

如果病症在下焦,則呼吸沉重。

此皆難治。

這些情況都難以治療。

呼吸動搖振振者不治。

呼吸不穩,且有震顫感,則無藥可救。

〔衍義〕谷之精氣。

穀物精華所化的氣。

乃分三隧。

分為三條通路。

清者化榮。

清氣化為營氣。

濁者化衛。

濁氣化為衛氣。

其一為宗氣。

其中一條通路為宗氣。

留胸中以行呼吸焉。

留存在胸腔內,用來維持呼吸。

呼吸固資於宗氣。

呼吸的維持依賴宗氣。

然必自陰陽合闢而為之機。

於是呼出者。

心肺主之。

吸入者。

腎肝主之。

心肺陽也。

腎肝陰也。

若中焦有邪實。

則阻其升降。

宗氣因之不盛於上。

吸氣因之不達於下。

中道即還。

宗氣不盛則吸微。

中道即還則往來速。

速則數。

故吸而微數。

瀉中焦實。

則升降行而吸即平矣。

不因中焦實。

即是腎肝之陰虛。

根本不固。

其氣輕浮上走。

脫陰之陽。

宗氣亦衰。

白話文:

然而,呼吸的運作機制,必定源於陰陽的結合而產生。

呼出的氣息,由心肺主導。

吸入的氣息,由腎肝主導。

心肺屬陽,腎肝屬陰。

若中焦(脾胃)有邪氣積聚,

就會阻礙氣機升降。

宗氣(人體正氣)因此不能充盈於上。

吸入的氣息也無法順利到達下焦。

在半途就會返回。

宗氣不足,吸氣微弱。

氣息在半途返回,呼吸急促。

急促則呼吸頻數。

所以,吸氣微弱而呼吸頻數。

瀉去中焦的實邪,

則氣機升降暢通,呼吸就會平穩。

若非中焦積聚實邪,

便是腎肝之陰虛。

根本不固,

氣息輕浮向上飄散。

陽氣脫離陰氣,

宗氣也會衰弱。

若此者死日有期。

尚可治乎。

然則上焦固是主乎呼。

下焦固是主乎吸。

若陰陽之配合。

則又未始有相離者。

故上焦亦得而候其吸焉。

而心肺之道近。

其真陰之虛者。

則從陽火而升不入乎下。

故吸促。

肝腎之道遠。

其元陽之衰者。

則因於陰邪所伏。

卒難升上。

故其吸遠。

此屬真陰元陽之病。

皆難以治。

若夫人身之筋骨血肉脈絡。

皆藉陰氣之所成。

生氣無所克。

然後得以鎮靜而為化生之宇。

白話文:

如果這樣的人,死亡日期已定。

還能治好嗎?

然而,上焦確實主管呼氣。

下焦確實主管吸氣。

如果陰陽互相配合,

就沒有完全分離的情況。

所以上焦也可以感知吸氣。

而心肺的距離較近。

如果真陰虛弱,

就會隨著陽火上升,而無法下降。

所以吸氣急促。

肝腎的距離較遠。

如果元陽衰敗,

就會因為陰邪潛伏,

難以向上升。

所以吸氣緩慢。

這些屬於真陰元陽的疾病,

都很難治療。

如果人的筋骨血肉脈絡,

都是由陰氣形成的。

生氣沒有可以克制的東西,

才能安定下來,成為化生之處。

今陰氣憊矣。

生氣索矣。

器宇亦空矣。

惟呼吸之氣往來於其中。

故振振動搖不自禁也。

若此者。

即內經所謂出入廢則神機化滅是也。

故針藥無及矣。

師曰。

寸口脈動者。

因其旺時而動。

假令肝旺色青。

四時各隨其色。

肝色青而反色白。

非其時色脈皆當病。

〔衍義〕內經有謂五臟之脈。

春弦夏鉤。

秋毛冬石。

強則為太過。

弱則為不足。

四時皆以胃氣為本。

有胃氣曰平。

白話文:

現在陰氣衰竭了,生機也枯竭了,身體也空虛了,只剩下呼吸的氣息在其中往來,所以身體顫抖搖晃,無法控制。像這樣的情況,就是《內經》中所說的「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啊,因此針灸和藥物都無濟於事了。

師傅說:寸口脈搏跳動,是因為它正處於旺盛的時候而跳動。比如肝氣旺盛時,面容呈現青色,其他季節也各自對應不同的顏色。如果肝氣應當呈現青色卻反而是白色,就不是正常的顏色,脈象也應該有病。

《內經》中提到,五臟的脈象,春天像弦,夏天像鉤,秋天像毛,冬天像石頭。強盛則為過度,衰弱則為不足。四季都以胃氣為根本,有胃氣則為正常。

胃少曰病。

無胃曰死。

有胃而反見所勝之臟脈。

甚者今病。

微者至其所勝之時病。

又謂五臟之色。

在旺時見者。

春蒼。

夏赤。

長夏黃。

秋白。

冬黑。

所主外榮之常者。

白當肺當皮。

赤當心當脈。

黃當脾當肉。

青當肝當筋。

黑當腎當骨。

五色微診。

可以目察。

能合脈色。

可以萬全。

其內經之言如此。

斯論殆將本於是之節文也。

問曰。

有未至而至。

白話文:

胃氣不足就叫做生病。

沒有胃氣就等於死亡。

有胃氣,但反而出現被剋制臟腑的脈象,

嚴重的話現在就會生病。

輕微的話,等到被剋制的時節才會生病。

此外,五臟的顏色,

在旺盛的季節,表現出來的是:

春天為青色,

夏天為紅色,

長夏為黃色,

秋天為白色,

冬天為黑色。

它們分別主導外在的榮華以及常態:

白色對應肺臟和皮膚,

紅色對應心臟和脈絡,

黃色對應脾臟和肌肉,

青色對應肝臟和筋骨,

黑色對應腎臟和骨骼。

五色的微弱變化,

可以用眼睛觀察。

能夠結合脈象和顏色,

就能夠萬無一失。

《內經》裡面的話就是這樣。

這篇文章大概就是從《內經》裡面的這段文字發展而來的。

請問:

有未曾到來的,卻已經到了嗎?

有至而不至。

有至而不去。

有至而太過。

何謂也。

師曰。

冬至之後。

甲子夜半少陽起。

少陽之時陽始生。

天得溫和。

以未得甲子。

天因溫和。

此為未至而至也。

以得甲子而天未溫和。

此謂至而不至也。

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

此謂至而不去也。

以得甲子而天溫如盛夏五六月時。

此謂至而太過也。

〔衍義〕夫鬥建子月中辰。

即冬至節也。

節陽至。

一之氣即至。

故律管飛灰。

白話文:

有時候看似到了,實際上卻還沒到。

有時候看似到了,卻遲遲不離開。

有時候看似到了,卻又過頭了。

這是怎麼回事呢?

老師說:

冬至過後,

甲子夜半,少陽之氣開始生長。

少陽之時,陽氣開始萌發,

天氣逐漸溫和。

如果還沒到甲子夜半,

天氣卻已經溫和,

這就是看似還沒到,實際上已經到了。

如果已經到了甲子夜半,但是天氣還沒有溫和,

這就是看似到了,實際上卻還沒到。

如果已經到了甲子夜半,但是天氣仍然寒冷,沒有回暖,

這就是看似到了,卻遲遲不離開。

如果已經到了甲子夜半,但是天氣卻像盛夏五六月一樣炎熱,

這就是看似到了,卻過頭了。

〔衍義〕斗建子月中辰,

正是冬至節。

冬至節氣,陽氣到達極點,

一年的氣運也隨之到達。

因此,律管上會出現飛灰。

候於是日。

今仲景乃云。

冬至後甲子夜半候以至未至者。

何歟。

殆以天干地支所合節至之日。

便名甲子。

非直待其真甲子日至以候氣也。

不然。

假如乙丑丙寅日冬至。

兩月後方是甲子。

其時始候之乎。

考之內經。

候氣至不至。

有謂四時者。

有謂五運者。

有謂六氣者。

發明詳矣。

至四時。

則曰天以六六為節。

地以九九制會。

六甲終歲三百六十日法也。

五日為一候。

三候為一氣。

白話文:

今天要討論這個問題。

現在仲景說,冬至後,在甲子夜半,候氣應該要來,但還沒到的原因是什麼呢?

大概是因為天干地支結合,冬至那天正好是甲子日,所以就稱之為甲子,並非要等到真正的甲子日冬至才開始候氣。

不然的話,假如冬至那天是乙丑日或丙寅日,要等到兩個月後的甲子日才開始候氣嗎?

根據《內經》的考證,候氣的到來與否,有不同的說法:

有些說法認為以四時為準,有些說法認為以五運為準,還有些說法認為以六氣為準,這些說法都詳細地闡明了候氣的原理。

以四時來說,天以六六為節,地以九九制會,這套六甲終歲三百六十日的算法,每五天為一候,三候為一氣。

六氣為一時。

四時為一歲。

而各從其治主焉。

求其氣之至也。

皆從春始。

未至而至。

此為太過。

則薄所不勝乘所勝也。

命曰氣淫。

至而不至。

此為不及則所勝妄行而所生受病。

所不勝薄之也。

命曰氣迫。

然在脈應春弦夏鉤秋毛冬石。

太過者病在外。

不及者病在內。

在五運相襲,而皆治之。

終期之日,陽年先天而至當歲之運,則氣太過,陰年後天而至當歲之運。

則氣不及。

與其年和。

白話文:

一年有六氣,一年有四季,每種氣候都遵循自己的運作規律。想要了解氣候的變化,就從春天開始觀察,如果氣候在未到春天就提前出現了春天的特徵,就叫做「太過」,這表示較弱的氣候被較強的氣候所影響,稱為「氣淫」。如果氣候在春天到了卻沒有出現春天的特徵,就叫做「不及」,這表示較強的氣候不受控制,較弱的氣候被壓制,稱為「氣迫」。

在脈象上,春天應以弦脈為代表,夏天應以鉤脈為代表,秋天應以毛脈為代表,冬天應以石脈為代表。太過則病症表現在外,不及則病症表現在內。五運相互影響,都需要進行治療。

一年中,如果陽氣在春天就提前出現,那麼當年就會出現氣候太過的現象;如果陰氣在春天就提前出現,那麼當年就會出現氣候不及的現象。氣候的變化與當年的年運息息相關。

則非太過不及而平。

與司天地氣不和。

則勝而報復。

復則鬱發待時而作。

作則風濕燥熱火寒之氣。

非常而暴。

在六氣則曰六氣之勝。

清氣大來。

燥之勝也。

風木受邪。

肝病生焉。

熱氣大來。

火之勝也。

燥金受邪。

肺病生焉之類。

在脈應則曰厥陰之至弦。

少陰之至鉤。

少陽之至大而浮。

太陰之至沉。

陽明之至短而澀。

太陽之至大而長。

至而和則平。

至而甚則病。

白話文:

如果沒有過度或不足,而是平衡的狀態,就會與天地之氣相合。

如果失衡,就會有勝過一方的現象,並產生報復性的反應。

報復性的反應就會鬱積起來,等待時機發作。

發作時,就會出現風濕、燥熱、火寒等氣象。

這些氣象異常而突然出現。

在六氣之中,則稱為六氣之勝。

清氣過盛,就會造成燥氣之勝。

風木受到邪氣侵襲,就會導致肝病。

熱氣過盛,就會造成火氣之勝。

燥金受到邪氣侵襲,就會導致肺病,以此類推。

在脈象方面,則表現為厥陰脈弦緊、少陰脈鉤狀、少陽脈大而浮、太陰脈沉緊、陽明脈短而澀、太陽脈大而長。

脈象達到平衡狀態,則身體健康。

脈象過於極端,則會生病。

至而反者病。

至而不至者病。

未至而至者病。

陰陽易者危。

然候六氣之應。

常以正月朔旦平明視之。

觀其位而知其所在。

而其至則從運之先天后天也。

由是觀之。

仲景言四時之定法者。

若遇氣運加臨主位。

則必將奉天政之寒溫。

雖與四時氣有反者。

難為逆時也。

候同也。

且經曰。

主勝逆。

客勝從。

又曰。

必先歲氣。

毋伐天和。

此又不在獨守四時之氣。

而參之以運氣者矣。

白話文:

【到來反轉的狀況是疾病。
到來但未能完全到達的狀況是疾病。
未到就已經出現的狀況是疾病。
陰陽錯亂的狀態是危險的。
然而觀察六氣的反應。
通常在正月的第一天黎明時刻進行觀察。
根據它的位置知道它在哪裡。
而它的到來遵循運行的先天和後天原則。
由此觀察,
張仲景提到四季的固定規律。
如果季節運行臨時主導,
則必然要遵從上天的冷暖政策。
即使與四季氣候有所相反,
也難以逆轉季節。
觀察方式相同。
而且經典中說道,
主氣勝過客氣,
客氣勝過主氣。
又說,
必須首先考慮年份的氣候,
不要破壞自然平衡。
這不僅是在專注四季的氣候,
而是結合了運行氣候的因素。】

師曰。

病人脈浮者在前。

其病在表。

浮者在後。

其病在裡。

腰痛背強。

不能行。

必短氣而極也。

〔衍義〕脈浮為虛。

關前屬陽。

主表。

關後屬陰。

主裡。

所謂表者。

以足太陽言也。

里者。

以足少陰言也。

一腑一臟。

是其表裡所合。

其太陽經自足從背至項腰者。

腎府也。

是故表病則背強不能行。

里病則腰痛短氣而極少。

雖然。

寸尺脈浮。

非一經一病之可盡。

白話文:

師曰:

病人脈搏浮在前方,則病症在表。脈搏浮在後方,則病症在裡。腰部疼痛、背部僵硬,無法行走,必然氣短且極度虛弱。

〔衍義〕

脈搏浮動代表虛弱。關脈前屬於陽,主表;關脈後屬於陰,主裡。所謂的表,是指足太陽經脈而言。裡,則是指足少陰經脈而言。一腑一臟,是表裡相合的。足太陽經脈從足部經背部到項部和腰部,是腎臟所在的部位。所以表病則背部僵硬,無法行走;裡病則腰部疼痛,氣短且極度虛弱。

雖然如此,寸脈和尺脈浮動,不一定是某一條經脈、某一種病症所造成的,不能一概而論。

今獨出此病。

何也。

大抵用表裡而言病。

必舉太陽腎為例。

蓋太陽是諸陽之屬。

凡受邪必自此始。

腎是治內之主事。

書獨言此例以推之。

問曰。

經云厥陽獨行。

何謂也。

師曰。

此為有陽無陰。

故稱厥陽。

上言陽虛。

此言亡陰。

〔衍義〕厥者。

猶極也。

獨行無陰與配也。

王冰注內經一水不勝五火。

謂五臟厥陽也。

經又謂六陽並至。

謂之至陽。

又云。

白話文:

現在只提出這個病症。

為什麼呢?

總之,用表裡來講述疾病。

一定要以太陽和腎臟為例子。

因為太陽是所有陽氣的統稱。

凡是受到邪氣侵犯,都從太陽開始。

腎臟是主宰內臟的根本。

書中單獨提到這個例子,以此類推。

問道:

經書上說「厥陽獨行」,這是什麼意思呢?

老師回答:

這就是有陽氣而沒有陰氣。

所以稱為「厥陽」。

上面說陽虛。

這裡說亡陰。

〔衍義〕「厥」這個字。

就好像極度的意思。

獨行沒有陰氣相配。

王冰在《內經》註釋中說「一水不勝五火」,

指的是五臟的厥陽。

經書上又說「六陽並至」,

稱之為至陽。

又說:

至陽盛。

地氣不足。

由是觀之。

火即陽也。

至陽。

即厥陽也。

獨行。

獨並至也。

皆是陰不足而陽盛之極者也。

問曰。

寸脈沉大而滑。

沉則為實。

滑則為氣。

實氣相搏。

厥氣入臟即死。

入腑即愈。

此為卒厥。

何謂也。

師曰。

唇口青。

身冷。

為入臟。

即死。

如身和。

汗自出。

為入腑。

即愈。

〔衍義〕沉、陰象也。

滑、陽象也。

白話文:

陽氣極盛。地氣不足。由此可知,火就是陽氣。極盛的陽氣,就是厥陽。它獨自運行,或與其他陽氣同時到達,都是陰氣不足而陽氣過盛的極端表現。

有人問道:寸脈沉大而滑,沉則為實,滑則為氣,實氣相搏,厥氣入臟則死,入腑則愈,這是卒厥,什麼意思呢?

師傅回答道:嘴唇和嘴巴發青,身體冰冷,是厥氣入臟,就會死亡。如果身體溫暖,汗水自然流出,是厥氣入腑,就會痊癒。

沉,代表陰氣。滑,代表陽氣。

陰主血。

陽主氣。

邪在於血則血實。

邪在於氣則氣實。

故血實者脈沉。

氣實者脈滑。

邪盛者脈大。

五臟治內屬陰。

主藏精宅神。

今血氣並其邪而入。

堵塞於臟。

身之精氣不行。

神機化滅。

升降出入之道皆絕。

榮絕則唇口青。

靈樞曰。

是厥陰氣絕則唇青。

夫六腑治外屬陽。

主傳用水穀之氣。

充乎內外者也。

今血氣並邪入於腑。

腑陽動不比臟之陰靜。

靜者得其邪。

白話文:

陰主宰血液。

陽主宰氣。

邪氣侵犯血液,就會導致血液充盈。

邪氣侵犯氣,就會導致氣充盈。

所以,血液充盈,脈象沉緩。

氣充盈,脈象滑利。

邪氣盛者,脈象洪大。

五臟屬於內在,屬陰,主宰藏精、安神。

現在血液、氣以及邪氣一起侵入五臟,

阻塞於臟腑,

身體的精氣不能運行,

神志消亡,

升降出入的通道全部阻塞。

營養氣血衰竭,嘴唇和嘴巴就會發青。

《靈樞》經書中說:

這是厥陰之氣衰竭導致嘴唇發青。

六腑屬於外在,屬陽,主宰傳輸水谷之氣,

充盈於內外。

現在血液、氣以及邪氣一起侵入六腑,

六腑陽氣動盪,不像五臟陰氣靜止,

靜止的五臟被邪氣侵犯。

則因而堵塞不行。

動者邪雖入。

終不能久閉其氣道。

何則。

為在內之神機應乎外。

主養榮衛之氣。

則散行於表而身和。

和則腠理開。

邪散而汗自出。

榮衛之氣行。

故愈矣。

此仲景舉陰陽臟腑之大端如此。

至若厥病多由。

難以概論。

內經曰。

血氣並走於上。

則為大厥暴死者。

其上非膻中三焦之府者乎。

而乃以氣反則愈。

不反則死。

又如邪客五絡。

狀若屍厥者。

以通脈絡為治。

白話文:

如果因此而阻塞不通,雖然邪氣入侵,但最終無法長期阻塞氣道。這是因為人體內在的神機應對外界的變化,主宰著人體的營養和防衛之氣,讓這些氣散佈於體表,使身體和諧。當身體和諧,毛細孔就打開,邪氣散開,汗水自然排出。營養和防衛之氣正常運作,所以病就好了。

這就是仲景提出的關於陰陽臟腑的精要所在。至於厥病,原因很多,無法一概而論。《內經》說,血氣同時上衝,就會造成大厥暴亡,難道這不是因為膻中和三焦等部位出了問題嗎?因此,需要用調理氣機的方法來治療,氣機恢復就能治癒,氣機不恢復就會死亡。

又比如邪氣侵犯五條經絡,患者像屍體一樣昏厥,這時候就需要疏通經絡來治療。

非頭面諸脈證為難概論也。

問曰。

脈脫入臟即死。

入腑即愈。

何謂也。

師曰。

非為一病。

百病皆然。

譬如浸淫瘡。

從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

從四肢流來入口者。

不可治。

病在外者可治。

入里者即死。

〔衍義〕脫者去也。

經派乃臟腑之隧道。

為邪氣所逼。

故絕氣脫去其脈而入於內。

五臟陰也。

六腑陽也。

陰主死而陽主生。

所以入臟即死。

入腑即愈而可治。

非惟臟腑之陰陽然也。

白話文:

比如說浸淫瘡(一種皮膚病),如果從口部開始蔓延到四肢,是可以治療的;但是如果從四肢蔓延到口部,就無法治療。疾病在身體外圍可以治療,而一旦深入內部就意味着死亡。

〔衍義〕脫者去也。 經派乃臟腑之隧道。 為邪氣所逼。 故絕氣脫去其脈而入於內。

這裡的“脫”指的是消失、離開。經絡是連接臟腑的通道,當邪氣逼迫的時候,就會使氣息消失,脈象也隨之脫離,進入到身體內部。

五臟陰也。 六腑陽也。 陰主死而陽主生。 所以入臟即死。 入腑即愈而可治。

五臟屬陰,六腑屬陽。陰主死亡,陽主生存。因此,脈象進入臟器就意味着死亡,而進入腑臟就意味着可以治癒。

非惟臟腑之陰陽然也。

這不僅僅是臟腑陰陽的關係,而是普遍的道理。

簡而言之

這段文字解釋了中醫認為,脈象的變化反映了疾病的嚴重程度,當脈象脫離正常位置進入內部時,意味着病邪深入,病情嚴重,難以治癒。

凡內外陰陽之邪毒出入表裡者。

皆然也。

問曰。

陽病十八。

何謂也。

師曰。

頭痛項腰脊臂腳掣痛。

陰病十八。

何謂也。

師曰。

咳上氣喘噦咽腸鳴脹滿心痛拘急。

五臟病各有十八。

合為九十病。

人又有六微。

微有十八病。

合為一百八病。

五勞七傷六極。

婦人三十六病。

不在其中。

清邪居上。

濁邪居下。

大邪中表。

小邪中里。

䅽飥之邪。

從口入者。

白話文:

凡是內外陰陽的邪氣毒素,從表面進入內裡,或從內裡出來到表面的,

都一樣。

有人問道:

陽性的疾病有十八種,

什麼叫做陽性的疾病呢?

老師回答說:

頭痛、脖子痛、腰痛、脊背痛、胳膊痛、腿抽筋疼痛。

陰性的疾病也有十八種,

什麼叫做陰性的疾病呢?

老師回答說:

咳嗽、呼吸急促、喘氣、呃逆、喉嚨堵塞、腸鳴、肚子脹滿、心痛、心緊。

五臟的疾病每種都有十八種,

加起來就是九十種疾病。

人還有六種微病,

每種微病也有十八種,

加起來就是一百零八種疾病。

五勞七傷六極,

婦人的三十六種疾病,

都不包括在裡面。

清氣的邪氣在上,

濁氣的邪氣在下,

大的邪氣在表面,

小的邪氣在內裡。

惡性的邪氣,

從嘴巴進入。

宿食也。

五邪中人。

各有法度。

風中於前。

寒中於暮。

濕傷於下。

霧傷於上。

風令脈浮。

寒令脈緊。

霧傷皮腠。

濕流關節。

食傷脾胃。

極寒傷經。

極熱傷絡。

〔補註〕此總內經所著之病。

而為之分陰陽。

悉表裡。

合上下內外以立言。

庶幾經絡明。

腑臟著。

所因顯。

不致散而難稽也。

如三陽在外。

病頭痛等六證。

則各有所行之經。

各顯本經之證。

白話文:

这是积累的食物残渣。

五种邪气侵入人体,

各有其规律。

风邪从前面侵袭。

寒邪从傍晚侵袭。

湿邪从下部侵袭。

雾邪从上部侵袭。

风邪导致脉象浮。

寒邪导致脉象紧。

雾邪伤害肌肤腠理。

湿邪流注关节。

饮食不节伤脾胃。

极寒伤经络。

极热伤血脉。

(补注)这是总结《内经》中所记载的疾病,

并将其分阴阳,

悉数表里,

综合上下内外来立论。

希望能够使经络明晰,

腑脏显明,

致病原因显露,

不致散乱而难以考究。

比如三阳在表,

病症有头痛等六种,

则各有其循行的经脉,

各有其本经的病症显现。

三而六之。

非十八乎。

而三陰之在裡者亦然。

五臟各有十八。

合計為九十病。

其為病則於靈樞論心脈為瘛瘲。

班班可考矣。

若六腑則何如。

腑居內而實合於經者也。

故言腑者取諸合。

如胃合三里。

大腸合巨虛上廉。

小腸合巨虛下廉。

三焦合委陽。

膀胱合委中央。

膽合陽陵泉。

故邪之在腑者合外於經。

其受患為淺。

而欲散不難。

不若五臟之深且甚焉。

故曰微也。

其為病。

白話文:

三乘六等於十八。

而三陰經在體內也是一樣,

五臟各有所屬的十八個穴位,

總共九十個病症。

這些病症在《靈樞》中論述心脈時稱為瘛瘲,

可以一一考證。

那麼六腑呢?

六腑位於體內,而其與經絡的關係是相合的。

所以談論六腑,就取其與經絡的合穴。

例如胃與足三里相合,

大腸與巨虛上廉相合,

小腸與巨虛下廉相合,

三焦與委陽相合,

膀胱與委中相合,

膽與陽陵泉相合。

因此邪氣在六腑者,就與經絡相合於體表,

所受的傷害較淺,

想要散發邪氣也不難。

不像五臟那樣深藏且嚴重,

所以說六腑的病症較為輕微。

其病症是...

內經有分屬。

仲景括為一百八病。

蓋因腑之六以為數也。

凡此共二百三十四病。

統內外而言之也。

乃專為內因者。

如所謂五勞。

即視久傷血等云云也。

夫行立坐臥。

俱不可強。

乃至久者。

必迫於所不得已也。

其為傷孰甚焉。

然後知人之有體。

固有以用之也。

不用則體為不運。

然使過於用。

則體亦太勞而失所養矣。

若七傷。

則太飽傷脾等云云也。

夫五臟各有所司。

苟無以節之。

白話文:

《內經》中將疾病分門別類。

張仲景將疾病歸納為一百零八種。

這是因為人體有六腑,以六腑的數量作為計算依據。

總共計有二百三十四種疾病。

這是統括內外因素而言的。

但有些疾病專指內因造成的。

例如所謂的「五勞」。

也就是長期視力勞損傷血等等。

人無論是行走、站立、坐著或躺臥,

都不能過於勉強。

如果長時間持續某種姿勢,

必定是迫於無奈。

這樣容易造成傷害,孰輕孰重呢?

由此可知,人體具有特定的機能,

必須適度使用。

不使用則機能無法運作,

然而過度使用,

也會使機能過於勞累,失去滋養。

就像七傷一樣,

例如過飽傷脾等等。

人體五臟各有其負責的功能,

若不加以節制,就會造成傷害。

或貪於可欲之事。

或任其性氣之偏。

皆足害其和。

而況形為外之氣侵。

志為內之情動乎。

至極者。

又各極其偏之謂也。

氣血也。

肌肉也。

筋骨也。

精神也。

相均始為無弊。

設有過則必有不及者矣。

婦人三十六病。

瘕居十二謂月不應期。

而所下之物不一色也。

夫婦人為陰。

其痛屬腰半以下居多者。

以沖督任三脈之病。

有九痛也。

七害五傷三因。

各詳於經。

共為三十六病焉。

白話文:

一個人若貪圖過度享樂,或者任由自己的性情和氣質偏執,都會損害身體的和諧。

更何況外界的氣侵犯身體,內心的情緒波動,這些極端的狀況,都會讓身體各個部位走向偏頗。

氣血、肌肉、筋骨、精神,這些都要保持平衡才能無病無災。如果其中一個過度了,就會導致其他方面不足。

婦女到了三十六歲,可能會有各種疾病。其中十二種疾病是月經不規律,且每次來月經時所排出的經血顏色不一。

婦女屬於陰性,她們的疼痛通常集中在腰部以下。這主要是因為衝脈、督脈、任脈三條經絡的病變所致。

婦女疾病共有九種疼痛,還有七種危害、五種傷害、三種原因,這些都詳細記載在醫書中,總共是三十六種疾病。

然則人之病也。

邪有以中之也。

明乎所中之邪。

則此邪非彼邪。

從可識矣。

人之一身。

上下表里盡之矣。

而所謂清濁大小邪者。

一為霧露。

一為地濁。

本天者親上。

本地者親下。

百病之長。

傷人之陽。

肅殺之氣。

傷人之陰者是也。

從口入者為內傷。

亦足使人發熱腹痛。

喘嘔脹滿。

不去其陳而致新。

不足以為功。

然邪之本於外中者。

因乎六氣。

乃仲景以為五邪。

白話文:

然而,人之所以生病,

是因為邪氣入侵體內。

明白了入侵的邪氣是什麼,

就能分辨出這邪氣不是那邪氣,

從而可以識別它。

人的一身,

從頭到腳、內外表裡都包含在內。

而所謂清濁、大小邪氣,

一種像霧露,

一種像地上的濁氣。

源於天的邪氣,就往上面侵襲。

源於地的邪氣,就往下面侵襲。

百病之首,

傷人陽氣,

肅殺之氣,

傷人陰氣,就是這個道理。

從口入者為內傷,

也能讓人發熱腹痛,

喘息嘔吐,腹脹滿。

如果不去除舊的邪氣,而只添加新的,

就無法治癒。

然而邪氣從外入侵的根本,

是由於六氣的影響,

也就是仲景所說的五邪。

如風寒濕霧熱。

而遺燥之一氣。

豈非以風寒與火。

皆足以成燥。

則燥本非一致。

而其情已兼三氣之內歟。

夫風之傷人。

三時俱有。

若寒必於冬。

故云暮。

其脈證詳於傷寒論中矣。

而仲景復詳於此者。

以其統論病之陰陽。

不可不言天地之陰陽。

分論人之五臟。

不可不言所淫之五邪。

蓋五氣之勝在天地。

五行之不足在人也。

故曰邪之所湊。

其氣必虛也。

問曰。

病有急當救里救表者。

白話文:

像是風寒濕霧熱,都會遺留乾燥的一股氣息。難道不是因為風寒和火都足以造成乾燥嗎?那麼乾燥的本質就不是單一的,而是兼具風寒濕三種氣候特徵。

風的傷害,一年四季都有,但寒冷的風必定在冬天。所以說「暮」,指的是夜晚的寒氣,它的脈象和病症在《傷寒論》中已有詳盡的描述。

而張仲景更詳細地論述這些,是因為他認為探討疾病的陰陽,不能不談及天地之間的陰陽;分析人體五臟,就不能不談及侵犯人體的五種邪氣。

因為五種氣候在天地之間相互影響,而五行元素在人體卻有所不足,所以說,邪氣所侵犯的地方,人體的氣勢必定虛弱。

有人問道,疾病有急需救治裡、救治表的情況。

何謂也。

師曰。

病醫下之。

續得下利清穀不止。

身體疼痛者。

急當救里。

後身體疼痛。

清便自調者。

急當救表也。

〔補註〕先表后里者。

不易之法也。

乃有救里先於表者。

豈無謂乎。

答曰。

攻表者。

正以里為急也。

邪在表。

苟不依法治之。

將延遲時日。

勢必內入而大患。

醫乃不明此理。

下之或早或重。

遂使下利清穀。

至於不止。

則里已急矣。

白話文:

何謂也。

師曰。

病人因病而服瀉藥。

續得下利清穀不止。

接著就出現腹瀉,排泄物清稀,一直不停。

身體疼痛者。

身體疼痛。

急當救裏。

應當緊急治療裡證。

後身體疼痛。

之後身體疼痛。

清便自調者。

大便自行恢復正常。

急當救表也。

應當緊急治療表證。

〔補註〕先表后里者。

先治療表證再治療裡證。

不易之法也。

這是最穩妥的做法。

乃有救裏先於表者。

卻有人先治療裡證再治療表證。

豈無謂乎。

難道這做法沒有道理嗎?

答曰。

攻表者。

治療表證。

正以裏為急也。

恰恰是因為裡證也比較危急。

邪在表。

邪氣在表層。

苟不依法治之。

如果不用正確的方法治療。

將延遲時日。

只會拖延時間。

勢必內入而大患。

邪氣必然會進入內部,導致更大的病患。

醫乃不明此理。

醫生不明白這個道理。

下之或早或重。

就過早或過度使用瀉藥。

遂使下利清穀。

導致腹瀉,排泄物清稀。

至於不止。

一直不停。

則裏已急矣。

說明裡證已經很危急了。

表證雖在。

法當救里。

里和而表未解。

仍當救表。

此亦一定之法也。

然仲景何以不言所以救之之法耶。

而四逆以佐正。

桂枝以退邪。

已詳於太陽篇中矣。

大病痼疾。

加以卒病。

當先治其卒病。

後乃治其痼疾也。

〔補註〕痼疾。

謂病已沉痼。

非旦夕可取效者。

卒病。

謂卒然而來。

新感而可取效於旦夕者。

乘其所入未深。

急去其邪。

不使稽留而為患也。

且痼疾之人。

白話文:

即使表面症狀還在,也應該先治療內在的病症。

內在病症緩解後,表面症狀仍然未消失,也要繼續治療表面症狀。

這是醫治疾病的一定法則。

但是張仲景為什麼沒有說明治療的方法呢?

因為四逆湯可以扶正,桂枝湯可以驅邪,這些都已經在《太陽篇》中詳細說明瞭。

對於長期患有慢性病的人,如果突然出現急病,應當先治療急病,之後再治療慢性病。

補註

  • 痼疾:指已經纏綿難癒的慢性病,非一朝一夕可以見效。
  • 卒病:指突然發生的急性病,新感染的病症,可以在短時間內見效。

當患者突然感染急性病時,要趁病邪尚未深入體內,迅速驅邪,避免疾病纏綿,造成更大的危害。

而且,患有慢性病的人,更容易受到急性病的侵襲,因此更要及時治療。

正氣素虛。

邪尤易傳。

設多瞻顧。

致令兩邪相合。

為患不淺。

故仲景立言於此。

使後之學者。

知所先後也。

問曰。

五臟病各有得者愈。

五臟病各有所惡。

各隨其所不喜者為病。

病者素不應食。

而反暴思之。

必發熱也。

(婁全善作暴食之)

〔補註〕五臟配五味。

理之正也。

言理之自然。

而見其性焉。

即以見其情焉。

何也。

如仲景言臟之各得者。

得其性之近也。

白話文:

正氣虛弱,身體容易受到邪氣入侵。如果過度思慮,就會導致兩種邪氣互相結合,造成嚴重的疾病。因此,仲景在醫書中提出這個觀點,讓後來的學習者知道如何預防和治療疾病。

有人問:五臟各有適合的治療方法,也各有忌諱的食物。如果一個人身體本來就不適合吃某種食物,卻強行大量食用,就一定會發熱生病。

註釋:五臟與五味相互配對,這是自然法則。意思是說,依照自然法則,就能看到事物的本性,也能了解事物的變化。就像仲景所說,臟腑各有適合的治療方法,是因為找到適合它們本性的方法。

內經則言欲。

非以其情乎。

仲景言所惡。

亦以其性也。

而復云不喜。

亦即內經之所云苦。

非以其情乎。

然則五臟既各有性。

則惟遂其性而情始洽焉。

斯病者愈矣。

使拂其性而所惡乘之。

則情抑而為病。

固其常也。

雖然。

肝欲酸。

喜其收也。

又云肝欲辛。

又喜其散。

五臟皆然。

豈其欲本有相反者耶。

殊不知木曰曲直。

曲直作酸。

酸以固其體也。

木喜條達。

白話文:

《內經》裡說,人們想要某種事物,

並不是因為它的情感。

張仲景說,人們厭惡某種事物,

也是因為它的本性。

而再說不喜歡,

也就是《內經》裡說的苦,

並不是因為它的情感。

那麼五臟各具本性,

只有順應它的本性,情感才能相合。

這樣病人才能痊癒。

如果違背它的本性,讓它所厭惡的事物侵襲,

那麼情感就會壓抑,導致生病。

這是常理。

雖然如此,

肝想要酸,

喜歡它的收斂作用。

又說肝想要辛,

又喜歡它的發散作用。

五臟都是如此,

難道它們的本性原本就有相反的嗎?

殊不知木曰曲直,

曲直產生酸,

酸能固其體。

木喜條達。

實近於散辛以益其用也。

天下無體不立。

無用不生。

體用得而自和矣。

論如肝惡風。

木性不喜動也。

而木又自足生風。

風性急。

木失其養。

足以生之。

故又云肝苦急也。

苦急而肝病矣。

經謂急食甘以緩之。

則病可愈。

假使忽思食苦。

是反得子助。

而氣為有餘。

則發熱可必。

他臟如之。

故五味得其平。

則足以相養。

而無偏勝之患。

四時合於正。

則各以相生。

白話文:

實際上要接近散發辛味,才能增強它的作用。

天下沒有沒有形體的東西可以立足。

沒有作用的東西就不會產生。

形體和作用得到平衡,就能自然而然地協調。

比如說肝臟厭惡風。

木的特性是不喜歡運動的。

但木本身又會自然而然地生風。

風的特性是急躁。

木如果失去滋養,

就會足以生風。

所以又說肝臟苦於急躁。

苦於急躁,肝臟就會生病。

經書說要急着吃甜食來緩解它,

這樣病就可以治癒。

假設突然想吃苦味的食物,

這就是反而會幫助它,

而氣就會變得過剩,

那麼發熱是必然的。

其他臟腑也是如此。

所以五味得到平衡,

就能夠互相滋養,

而沒有偏勝的毛病。

四季按照正常的順序運行,

就能夠互相滋生。

而無不足之虞。

此在人之善調之也。

夫諸病在臟。

欲攻之。

當隨其所得而攻之。

如渴者。

與豬苓湯。

余皆仿此。

〔衍義〕此概言諸病在臟之屬裡者。

治法有下之、泄之、奪之、消之、溫之、寒之、和以平之。

各量輕重。

從宜施治。

務去其邪。

以要其正。

故引渴病以比類之。

而是證之用豬苓湯。

見卷十三消渴證中。

白話文:

這樣就不會出現不足的情況。這都是因為人們善於調養的緣故。

所有疾病都在內臟,想要治療它,就應該根據疾病的症狀來治療。

例如,如果病人感到口渴,就應該給他喝豬苓湯。

其他疾病也應該以此類推。

這段文字概括了所有疾病都屬於內臟疾病的範疇,治療方法包括瀉下、泄瀉、奪氣、消腫、溫補、寒涼、調和等。

要根據病情輕重程度,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務必去除病邪,使正氣恢復。

所以用口渴病來舉例,這個症狀需要使用豬苓湯,可以參考卷十三中的消渴症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