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玉函經二注》~ (1)
(1)
1. 痙濕暍病脈證第二
(論一首脈證十二條方十一首)
太陽病。
發熱無汗。
反惡寒者。
名曰剛痙。
〔補註〕此論痙病也。
非傷寒也。
非寒而何得以太陽目之。
以其頭痛腰脊痛。
與太陽傷營不異。
故以太陽定之。
然既曰太陽。
又何以名痙。
其角弓反張。
正內經之所謂痙也。
痙亦為寒因。
故寒鬱而熱。
氣閉皮毛。
汗無由出。
全是傷營本證。
所異者。
止是不惡熱而反惡寒爾。
其所以反惡寒者。
白話文:
太陽病,發燒但不流汗,反而怕冷,叫做「剛痙」。
這是在論述痙病,不是傷寒病。
既然不是寒症,為何要用「太陽」來稱呼呢?
是因為患者會頭痛、腰脊痛,跟太陽傷營的症狀很相似,所以以「太陽」來界定。
既然說是太陽病,為何又稱為「痙」呢?
因為患者會出現手足抽搐、角弓反張的現象,符合《內經》中所說的「痙」的症狀。
「痙」也是由寒氣引起,因此寒氣鬱積而產生熱,氣閉塞皮毛,汗液無法排出,這些都是傷營的典型症狀。
不同之處在於,患者不畏熱反而怕冷。
之所以怕冷,是因為...
何也。
因其人先傷於濕。
後復感寒。
兩陰相合則寒。
雖發熱。
終為濕氣挾持。
經絡筋節之間。
閉而不宣。
一身之陽。
鬱抑而不外越。
故身即熱。
而情則惡寒也。
又濕在筋節。
則寒為所持。
遂流連而不得去。
正氣阻滯。
邪氣獨留。
又安望其屈伸如故。
轉運無礙乎。
角弓反張。
有由來也。
名曰剛者。
寒氣堅勁。
性使然也。
後諸名家。
惟王海藏得之。
白話文:
這是怎麼回事呢?
因為這個人先前受了濕氣的傷害,
後來又感了寒氣。
濕氣和寒氣兩種陰邪之氣相結合,就會形成寒邪。
雖然身體發熱,
但最終還是被濕氣所纏繞。
經絡筋節之間,
阻塞不通,無法宣洩。
全身的陽氣,
被壓抑著,無法向外發散。
所以身體雖然發熱,
但病人卻感到怕冷。
而且濕氣停留在筋節,
寒邪又附著在濕氣之上,
因此濕氣和寒氣就纏綿不散,無法離開。
正氣被阻礙,
邪氣獨自停留在體內。
怎麼可能期待肢體能夠像以前一樣伸屈自如,
身體能夠自由轉動呢?
角弓反張,
是有原因的。
稱之為「剛」的症狀,
是因為寒氣堅硬強勁,
這是寒氣的本性使然。
後來的名醫們,
只有王海藏明白了這其中的道理。
以擴仲景之意。
謂三陽太陰皆病痙。
項背反張屬太陽。
若低頭視小。
手足牽引。
肘膝相構。
陽明痙也。
若一目或左右斜視。
並一手一足搐搦者。
少陽痙也。
若發熱腹痛脈沉細者。
太陰也。
此論固善矣。
惜其不及少陰厥陰。
以全三陰之痙。
豈二臟之經。
不為內外之強,有類於太陰者乎。
且靈樞曰足少陰之筋。
循脊內。
挾脊上至項。
與足太陽筋合。
其病在此。
為主癇瘛及痙。
白話文:
為了擴展仲景的理論,我們可以說三陽和太陰經脈都可能導致痙攣。
- 頸項後背反張,屬於太陽經病症。
- 低頭視物,手腳抽搐,肘膝相互勾連,屬於陽明經病症。
- 一隻眼睛斜視,或一隻手一隻腳抽搐,屬於少陽經病症。
- 發熱腹痛,脈搏沉細,屬於太陰經病症。
這個理論非常好,但可惜的是沒有提到少陰和厥陰經,無法完整闡述三陰經的痙攣症狀。
難道少陰和厥陰經脈不會因為內外之氣的異常而導致類似太陰經的痙攣嗎?
而且《靈樞》經書中說足少陰經的筋脈沿脊柱內側上行,到達頸項處與足太陽經的筋脈匯合。如果這條經脈出現問題,也會導致癇癲、瘛瘲和痙攣等病症。
在外陽病者。
不能俯。
在內陰病者。
不能仰。
此非少陰之病痙者乎。
況厥陰肝臟主筋。
又豈有風寒過甚。
猶不自傷其筋。
以致其筋緛短者耶。
是可觸而悟矣。
太陽病。
發熱汗出而不惡寒。
名曰柔痙。
〔衍義〕是症亦出傷寒論中。
注謂太陽病。
發熱汗出為表虛。
則當惡寒。
其不惡寒者。
為陽明病。
今發熱汗出而不惡寒者。
非陽明症。
則是太陽中風。
重感於濕。
白話文:
在身體外側患陽病的人,不能低頭。在身體內側患陰病的人,不能抬頭。這不正是少陰病導致的痙攣嗎?況且厥陰肝臟主管筋脈,又怎麼可能因為風寒過度,而沒有損傷筋脈,導致筋脈收縮呢?這點是可以觸摸觀察就能明白的。
太陽病發熱出汗,卻不畏寒,叫做柔痙。這個症狀也出自《傷寒論》。注釋說太陽病發熱出汗屬於表虛,應該畏寒。不畏寒的,是屬於陽明病。現在發熱出汗卻不畏寒的,不是陽明病的症狀,這就是太陽中風,感受了過重的濕氣。
為柔痙也。
表虛感濕。
故曰柔痙。
即上條所引內經為表裡兼濕內攻。
大筋緛短。
小筋弛長之痙也。
所謂柔痙者。
非不強也。
但剛痙強而有力。
柔痙強而無力為異爾。
太陽病。
發熱脈沉而細者。
名曰痙。
為難治。
〔衍義〕此條嚐出傷寒論痙病篇。
彼不言難治。
於是成無己止注其重感於濕。
意殆以沉而細。
系寒濕之本脈。
故不言其難治。
設不因寒濕之邪。
而沉細見於太陽發熱之表病。
白話文:
這是柔痙的症狀。
是因為表虛感受了濕氣。
所以叫做柔痙。
也就是上條所引《內經》所說的表裡兼濕內攻。
大筋緊縮變短,小筋鬆弛變長而產生的痙攣。
所謂的柔痙,並不是不強壯。
只是剛痙強壯而有力,而柔痙強壯卻無力,兩者有所不同。
太陽病,發熱脈沉而細,叫做痙,難以治療。
[衍義] 這條內容出自《傷寒論》痙病篇。
那裡並沒有說難以治療。
於是成無己注釋時,認為這是重感於濕氣的症狀。
他的意思大概是,沉而細的脈象,是寒濕的本脈。
所以沒有說難以治療。
如果沒有寒濕邪氣,而太陽發熱表病出現沉細脈象,
則是陽病見陰脈。
誠為難矣。
若朱奉議以痙病脈盡沉遲弦細者非也。
如脈經云。
脈沉細。
名曰陽中之陰。
少氣。
陰氣不通為痙。
病發熱者。
殆與此無少異爾。
〔補註〕太陽、陽經也。
發熱、陽證也。
何以知為痙。
以有或剛或柔之證見也。
脈沉與細陰脈也。
沉為少陰本脈。
而復不能鼓之使顯。
乃有如絲者來去其間。
則是無陽中又屬陰虛矣。
何也。
惟無陽令沉。
無陰因細也。
白話文:
如果患者明明是陽性症狀,卻出現了陰性的脈象,這就非常難以診斷了。朱奉認為痙病的脈象一定是沉遲弦細,這個觀點是不正確的。《脈經》中說,脈象沉細,屬於陽中之陰,患者會氣短乏力,是因為陰氣不通導致的痙病。如果患者發熱,很可能就是這種情況。
補充說明
太陽是陽經,發熱是陽證,為什麼會是痙病呢?因為痙病患者會出現或剛或柔的特殊症狀。脈象沉和脈象細都是陰脈。沉是少陰本脈,但患者的脈象又無法被輕易觸摸到,只能感覺到像絲線一樣的脈搏跳動,這就說明患者不僅沒有陽氣,而且還屬於陰虛。
原因是,沒有陽氣才會導致脈象沉,而沒有陰氣才會導致脈象細。
陽症陰脈。
豈易治乎。
嘉言為難治。
初非不治。
比類而觀。
則仲景少陰例中。
原有麻黃附子細辛湯之法。
余以為不可也。
蓋始得之。
反發熱脈沉者。
以脈沉是本。
而發熱為標。
是少陰兼太陽之表。
猶易為力也。
若夫太陽顯少陰之脈。
有不難為功者乎。
況較少陰更多一細乎。
雖然。
後條太陽病。
脈亦沉細。
何以不云難治。
以有濕也。
濕不但細宜。
即沉並宜矣。
白話文:
陽證陰脈,怎麼容易治療呢?美好的言辭難以治病,一開始並非不能治,但要比照類推,從張仲景少陰病的範例中來看,原本有麻黃附子細辛湯的方法,我認為不可行。因為剛得病時,反而發熱脈沉,以脈沉為本,發熱為表,這是少陰兼太陽的表面症狀,還容易治療。如果太陽顯現少陰的脈象,有什麼難以治療的呢?何況比少陰病更細微?
雖然之後提到太陽病,脈象也沉細,為什麼不說難治?因為有濕氣。濕氣不僅適合細脈,也適合沉脈。
然則又何以知其病之非濕乎。
濕必流於關節。
今關節無疼痛。
故知之太陽病。
發汗太多。
因致痙。
〔衍義〕成無己注傷寒論。
謂發汗太多則亡陽。
陽氣者。
精則養神。
柔則養筋。
陽微不能養。
則筋脈緊急而成痙。
雖然。
發汗之陽。
陽亡寒起。
致緊急而為痙。
固也。
然發汗復為痙者。
難以緊急概言。
發汗必用辛熱之劑。
汗雖出。
熱不為汗解。
反得辛熱之劑以助之。
白話文:
然而,又怎麼知道他的病症不是因為濕氣呢?
濕氣必定會流入關節。
現在關節沒有疼痛。
所以就知道他是太陽病。
發汗太多,
因此導致痙攣。
〔衍義〕成無己注傷寒論:
認為發汗太多就會損傷陽氣。
陽氣,
精華之氣可以滋養神志,
柔和之氣可以滋養筋脈。
陽氣微弱,不能滋養筋脈,
就會導致筋脈緊縮而產生痙攣。
雖然,
發汗損傷了陽氣,
陽氣衰弱,寒氣就會侵入,
導致筋脈緊縮而產生痙攣。
這固然是合理的。
然而,發汗之後又出現痙攣,
難以用單純的筋脈緊縮來解釋。
發汗必定要用辛熱的藥物,
雖然汗液排出了,
但熱氣並沒有因為汗液排出而消退。
反而被辛熱的藥物助長。
熱愈甚而拘攣其筋脈亦有之。
又如傷寒論中有云。
傷寒頭痛。
翕翕發熱。
形象中風。
常微汗出。
自嘔者。
不可發汗。
發汗則成痙。
身強難以屈伸。
注云。
傷寒當無汗惡寒。
今頭痛發熱。
微汗自嘔。
則傷寒之邪傳而為熱。
欲行於里。
若發汗則虛其表。
熱歸經絡。
熱甚風生。
故身強直為痙。
夫風病。
下之則痙。
復發汗。
必拘急。
〔補註〕筋者肝之合。
白話文:
發燒的程度加劇,甚至會導致筋脈拘攣。
《傷寒論》中記載:
傷寒病人頭痛,身體發熱,像中風一樣,經常微微出汗,並且自行嘔吐,這種情況不可發汗。
如果發汗,就會導致痙攣,身體強壯,難以屈伸。
註解:
傷寒病應該沒有汗,而是惡寒。現在病人頭痛發熱,微微出汗,自行嘔吐,說明傷寒邪氣傳變成熱,想要進入內裏。
如果發汗,就會損傷表氣,熱氣進入經絡,熱盛則生風,所以身體強直,導致痙攣。
風病,如果用瀉下藥,就會導致痙攣。再次發汗,必然會拘急。
【補註】筋與肝相合。
脈者心之合。
風內應於肝。
外應於筋。
熱內應於心。
外應於脈。
是故風病而成熱者。
其邪氣即以應筋脈。
若更下之。
則虛其陰。
復汗之。
則虛其陽。
陰虛則榮血微。
筋無養而成痙。
陽虛則衛氣衰。
脈無養而拘急。
瘡家雖身疼痛。
不可發汗。
汗出則痙。
〔衍義〕此條亦見傷寒注。
謂表虛聚熱則生瘡。
瘡家身疼如傷寒。
不可發汗。
發汗則表愈虛。
熱愈甚。
白話文:
脈象是心氣的表現。
風邪在內部影響肝臟,
在外部影響筋脈。
熱邪在內部影響心臟,
在外部影響脈象。
因此,風邪導致發熱的疾病,
邪氣就會影響筋脈。
如果再往下發展,
就會耗損陰氣。
如果再出汗,
就會耗損陽氣。
陰虛就會導致營血不足,
筋脈沒有滋養而痙攣。
陽虛就會導致衛氣衰弱,
脈象沒有滋養而拘急。
瘡家即使身體疼痛,
也不能發汗。
發汗就會導致痙攣。
(衍義)這段內容也在《傷寒論》的注釋中出現。
意思是說,表虛而聚熱就會生瘡。
瘡家身體疼痛就像傷寒一樣,
不能發汗。
發汗就會使表更加虛弱,
熱邪更加嚴重。
虛熱生風。
故變痙也。
雖然瘡已。
以其熱從腠理開。
汗出而散之可也。
病者身熱足寒。
頸項強急。
惡寒。
時頭熱面赤。
目赤。
獨頭動搖。
卒口噤。
背反張者。
痙病也。
若發其汗者。
寒濕相搏。
其表益虛。
即惡寒甚。
發其汗已。
其脈如蛇。
(一云其脈滄滄)
〔衍義〕傷寒注曰太陽中風。
重感寒濕。
乃變為痙也。
身熱足寒者。
寒濕傷下。
白話文:
虛熱生風,故變痙也。
虛熱生風,所以會變成痙攣。
雖然瘡已,以其熱從腠理開。汗出而散之可也。
雖然瘡傷已經痊癒,但是因為熱氣從肌膚腠理散發出來,所以出汗可以把它散掉。
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赤。獨頭動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痙病也。
病人身體發熱,腳卻冰冷。頸項僵硬疼痛,畏寒。有時頭部發熱,臉頰發紅,眼睛發紅。單獨頭部搖晃,突然嘴巴緊閉,背部反向弓起,這些都是痙攣的症狀。
若發其汗者,寒濕相搏。其表益虛。即惡寒甚。
如果要讓病人出汗,寒氣和濕氣就會互相交戰,表面的氣血更加虛弱,就會更怕冷。
發其汗已。其脈如蛇。(一雲其脈滄滄)
已經出汗了,脈象像蛇一樣。 (另一種說法是脈象像青苔一樣)
〔衍義〕傷寒注曰太陽中風。重感寒濕。乃變為痙也。身熱足寒者。寒濕傷下。
《傷寒論》註解說,這是太陽經中風,再次感受寒濕之氣,就會變成痙攣。身體發熱,腳卻冰冷,是因為寒濕之氣損傷了下半身。
時頭熱面赤目赤。
風傷於上也。
頭搖者。
風主動也。
獨頭搖者。
頭為諸陽之會。
風傷陽也。
若純傷風者。
則一身盡動搖。
手足搐搦。
此皆內挾寒濕。
故頭搖也。
口噤者。
寒主急也。
卒口噤者。
不常噤也。
有時而緩。
若風寒相搏。
則口噤而不時開。
此皆加之風濕。
故卒口噤也。
風寒客於足太陽。
故筋脈拘急。
頭項強背反張也。
此症出傷寒論中。
白話文:
症狀
- 時常頭部發熱,臉頰和眼睛都紅。
- 頭部搖晃。
病因分析
- **頭熱面赤目赤:**風邪侵犯上焦。
- **頭搖:**風邪性動,容易引起頭部搖晃。
- **獨頭搖:**頭部為諸陽之會,風邪傷及陽氣,導致頭部獨自搖晃。
- **全身搖動、手足抽搐:**若是單純風邪侵襲,則會導致全身搖動、手足抽搐。 這種情況是因為體內同時夾雜寒濕之氣,才導致頭部搖晃。
- **口噤:**寒邪主收縮,容易引起口部緊閉。
- **卒口噤:**突然發作的口噤,不經常緊閉,有時會緩解。
- **口噤而不時開:**風寒相搏,會導致口部緊閉且無法正常張開。 這種情況是因為風濕之邪加重,導致突然發作的口噤。
- **頭項強背反張:**風寒之邪侵襲足太陽經,導致筋脈拘急,出現頭項強直、背部反弓的症狀。
出處
以上症狀描述與分析出自《傷寒論》。
其衍文者。
無發其汗以後二十五字。
愚按金匱有此。
則所重者。
正在此二十五字矣。
豈可無以注之乎。
故謂痙病之發其汗者。
誤也。
誤則陽氣徒虛。
而邪不復出。
且反以動其濕而濕不去。
兩相搏聚。
蒂固根深。
遂使衛氣更虛。
較之未汗前之惡寒。
為尤甚矣。
試言其脈。
則因誤汗。
逼令真陽脫入濕中。
所以形容其如蛇也。
言脫出之陽。
本疾急親上。
輕矯若龍。
白話文:
其衍文者。
這段文字是從別的醫書中衍生出來的。
無發其汗以後二十五字。
接下來的二十五個字,是關於不應該發汗的論述。
愚按金匱有此。
我(作者自稱)根據《金匱要略》中記載,發現有類似的內容。
則所重者。
所以最重要的就是...
正在此二十五字矣。
...這二十五個字的內容。
豈可無以注之乎。
怎麼可以沒有註解來闡釋這些重要的內容呢?
故謂痙病之發其汗者。
所以,說痙病患者應該發汗的觀點,
誤也。
是錯誤的。
誤則陽氣徒虛。
如果錯誤地發汗,就會導致陽氣白白消耗。
而邪不復出。
病邪也不會從體內排出。
且反以動其濕而濕不去。
反而會加重體內的濕氣,使濕氣無法散去。
兩相搏聚。
陽氣和濕氣相互糾纏,
蒂固根深。
在體內根深蒂固。
遂使衛氣更虛。
最終導致衛氣更加虛弱。
較之未汗前之惡寒。
比發汗之前惡寒的症狀,
為尤甚矣。
更加嚴重。
試言其脈。
試著探討一下脈象,
則因誤汗。
由於錯誤發汗,
逼令真陽脫入濕中。
逼迫真陽之氣脫離體表,進入濕氣之中。
所以形容其如蛇也。
所以脈象呈現蛇形,像蛇一樣蜿蜒曲折。
言脫出之陽。
指的是脫離體表的真陽之氣,
本疾急親上。
原本應該急促有力地向上升浮,
輕矯若龍。
像龍一樣輕盈靈活。
為濕氣所紐。
則遲滯如蛇之象。
盡力奔迸。
究竟不能奮飛矣。
此脈之至變。
義之至精者也。
暴腹脹大者。
為欲解。
脈如故。
反伏弦者痙。
〔衍義〕肝在五行為木。
在六氣為風。
所勝之者燥金。
不勝之者為濕土。
若金旺則木受制而鬱矣。
木鬱必發。
發則從火。
過其所不勝之中土。
故脾土得木火而腹為暴脹大。
如內經所謂厥陰在泉者腹脹。
與諸腹脹大皆屬於熱者同類也。
是故以腹之暴脹。
白話文:
因為受到濕氣的束縛,所以遲滯不前,就像蛇一樣的狀態。盡力奔跑跳躍,最終還是無法飛翔。這就是脈象的極端變化,也是醫理最精妙的地方。
腹部突然脹大的,是因為想要消散濕氣,但脈象卻依然如故,反而出現伏弦的脈象,這就是痙攣。
肝在五行屬木,在六氣屬風。它能剋制燥金,但不能剋制濕土。如果金氣旺盛,就會克制木氣,使木氣鬱結。木氣鬱結必會發散,發散就會轉向火氣,超越它不能剋制的脾土。因此,脾土受到木火影響,就會導致腹部突然脹大。就像《內經》中所說“厥陰在泉者腹脹”,這和所有因熱引起的腹部脹大都屬於同類。
所以,根據腹部突然脹大的情況,可以...
因知木之鬱於脾者也。
已出之脾而木氣行矣。
火與俱而燥金之氣退矣。
金退木行。
故曰欲解。
解則其脈行。
應脈大。
今不浮大而如故。
反伏弦者。
則是風猶郁在肝而自病。
其所合之筋脈已成痙矣。
此條暴脹之先。
不見敘症。
遽曰欲解。
必有所解之病在也。
夫痙脈。
按之緊如弦。
直上下行。
(一作築築而弦)
〔衍義〕痙病由風寒互為之。
重感於邪。
寒脈則緊。
風脈則弦。
白話文:
因此知道肝氣鬱結於脾臟。
肝氣已從脾臟出來,肝氣就開始運行。
火氣也隨之而來,燥金之氣就退了。
金氣退去,肝氣運行。
所以說想要解開。
解開的話,脈象就會通暢。
應當脈象應該變得浮大。
現在脈象不浮大,反而依然如故,甚至還出現沉伏弦細的現象。
這說明風邪仍然鬱結在肝臟,導致自發的病症。
與之相連的筋脈已經痙攣了。
這是身體暴脹之前的症狀。
沒有看到相關症狀,就急著說想要解開。
一定是有要解開的病症在。
痙攣的脈象,按下去緊緊的像弦一樣。
脈象直上直下。
(也有寫作築築而弦)
衍義
痙攣的病症是由風寒相互作用而導致的。
再次感受外邪。
寒邪導致脈象緊。
風邪導致脈象弦。
是本脈也。
脈經謂直上下行者。
督脈也。
見之則大人癲。
小兒癇。
二者盡為背反張。
由督脈與太陽合。
行於脊裡相引而急。
故顯出督脈之象也。
今痙強無異於癲癇之背反張者。
是亦相干於督脈。
而見其上下行之象矣。
痙病有灸瘡。
難治。
〔衍義〕痙病有風熱。
燥急其筋骨。
不當復灸以火。
且助火深入。
風熱得之。
愈固而不散。
所以難治。
脈經云。
痙家其脈伏堅。
白話文:
這是本脈。
脈經說直上直下行的是督脈。
見到它,大人就會發癲,小孩就會得癇症。
這兩種病症都是背部反張。
這是因為督脈和太陽經相合,沿著脊柱互相牽引而緊繃,所以顯現出督脈的徵兆。
現在這種痙攣僵硬,和癲癇的背部反張沒什麼不同,也與督脈有關,所以可以看到它上下行的樣子。
痙病有灸瘡,難以治癒。
(衍義)痙病是由風熱引起的,使筋骨乾燥急迫,不應該再用火灸,反而會助火深入,風熱得到滋長,更加固執不散,所以難以治癒。
脈經說,痙病人的脈象沉伏堅硬。
直上下。
〔衍義〕內經謂脈沉而堅。
病在中。
今所伏非沉者歟。
堅非如腎之彈石者歟。
此兩條出脈不出症。
殆為前條明其表。
此見其病在內外。
如內經之柔痙骨強之類也。
太陽病。
其症備。
身體強𠘧𠘧(音如)然。
脈反沉遲。
此為痙。
栝蔞桂枝主之。
栝蔞桂枝方
栝蔞根(二兩) 桂枝(三兩) 芍藥(三兩) 甘草(三兩) 生薑(三兩) 大棗(十三枚)
上六味。
以水九升。
煮取三升。
分溫三服。
白話文:
脈象直上直下。
【解釋】《內經》中說脈沉而堅。
病在身體內部。
現在所說的脈象,是指沉而不堅嗎?
堅指的是像腎臟裡的彈石一樣硬嗎?
這兩條脈象,指的是脈象特徵,並非疾病症狀。
大概是爲了說明前一條脈象的表面特徵。
這說明病症既在內部又在外部。
就像《內經》中提到的肌肉柔軟、痙攣、骨頭強硬之類的病症。
太陽病,
症狀齊全。
身體僵硬、顫抖,
脈象反倒沉而遲緩。
這就是痙攣。
栝蔞桂枝湯可以治療。
栝蔞桂枝湯
栝蔞根(二兩) 桂枝(三兩) 芍藥(三兩) 甘草(三兩) 生薑(三兩) 大棗(十三枚)
以上六味藥。
用九升水。
煮沸至三升。
分三次溫服。
取微汗。
汗不出。
食頃。
啜熱粥發之。
〔衍義〕謂太陽病。
其症備。
是何症之備也。
大抵太陽經脈。
自足上行。
循背至頭項。
此是其所過之部。
而為之狀者。
皆是其症也。
考之傷寒論。
有謂太陽病。
項背強𠘧𠘧然。
反汗出惡風者。
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亦是其一也。
正與此同。
而少異者。
彼以汗出惡風。
其脈必浮。
此言脈沉遲。
必汗不出。
白話文:
想要微微出汗,但卻出不了汗。過了片刻,喝點熱粥試圖發汗。
〔衍義〕
這是說太陽病,它所有的症狀都出現了。
這些症狀究竟是哪些呢?
總的來說,太陽經脈從足部向上行,沿著背部到達頭頸。這些部位就是太陽經脈所經過的地方,因此出現的病症,都是太陽經脈所致。
查閱《傷寒論》,其中提到太陽病,表現為項部和背部僵硬疼痛,反而是出汗怕風。這種情況可以用桂枝加葛根湯來治療。這也是太陽病的一個表現,與此處所述的症狀類似,但略有不同。
《傷寒論》中所述的太陽病,由於出汗怕風,所以脈象一定浮。而此處所言的脈象則是沉遲,必然出不了汗。
不出則亦不惡風。
故不加葛根而加栝蔞根。
俱是益津和血養筋之劑。
彼之𠘧𠘧然。
項背強。
雖未至於痙。
然經脈已拘急。
不利於運動。
故用葛根之甘行陽。
從表分衛中以生津液。
和其經脈。
沉遲。
汗必不出。
不出則亦不惡風。
則是病在表之榮血分。
榮血陰也。
其體沉。
其行遲。
所以脈應其象。
外息於寸口。
內不養於筋經。
故痙強之病作焉。
所以栝蔞根味苦入陰。
白話文:
不出則亦不惡風。
意思是:汗液無法排出,病人也不會感到怕風。
故不加葛根而加栝蔞根。
因此,不使用葛根,而改用栝蔞根。
俱是益津和血養筋之劑。
兩種藥材都具有滋陰潤燥、和血養筋的功效。
彼之𠘧𠘧然。
患者表現出肢體僵硬的狀態。
項背強。
頸部和背部感到僵硬疼痛。
雖未至於痙。
雖然還沒有發展到痙攣的程度。
然經脈已拘急。
但經絡已經變得拘緊。
不利於運動。
不利於身體活動。
故用葛根之甘行陽。
因此用葛根的甘味性質來疏通陽氣。
從表分衛中以生津液。
從表面驅散外邪,促進津液生成。
和其經脈。
舒緩其經絡。
沉遲。
體內氣血運行緩慢。
汗必不出。
汗液一定排不出來。
不出則亦不惡風。
因此病人也不怕風。
則是病在表之榮血分。
說明病症在表面的榮血部分。
榮血陰也。
榮血屬陰。
其體沉。
氣血運行緩慢。
其行遲。
氣血運行緩慢。
所以脈應其象。
所以脈象也反映出這種狀態。
外息於寸口。
脈象在寸關脈上表現出來。
內不養於筋經。
氣血不能滋養筋絡。
故痙強之病作焉。
所以導致了痙攣和肌肉強直的病症。
所以栝蔞根味苦入陰。
因此使用栝蔞根,它的苦味性質可以入陰,達到滋陰潤燥的效果。
用以生榮血。
益陰分津液。
養其筋經者為君。
桂枝之辛以散。
芍藥之酸以收。
一陰一陽。
在裡在表者為臣。
甘草、薑、棗合辛甘之味。
行脾之津液。
而和榮衛者為使。
立方之旨。
其在斯歟。
太陽病。
無汗而小便反少。
氣上衝胸。
口噤不能語。
欲作剛痙。
葛根湯主之。
葛根湯方
葛根(四兩) 麻黃(三兩去節) 桂(二兩去皮) 芍藥(二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白話文:
用來滋養生成血液。
補充陰氣,促進津液的分泌。
滋養筋脈,屬於君藥。
桂枝辛辣,用來散寒。
芍藥酸味,用來收斂。
一陰一陽。
作用於裡和表,屬於臣藥。
甘草、薑、棗結合辛甘的味道。
運行脾胃的津液。
調和營衛,屬於使藥。
此方立方的用意,
應該就在這裡了。
太陽病。
沒有汗,而且小便反而減少。
氣往上衝到胸部。
口閉不能說話。
想要抽筋痙攣。
葛根湯可以治療。
葛根湯方
葛根(四兩) 麻黃(三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芍藥(二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
㕮咀。
以水一斗。
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
去沫。
內諸藥。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覆取微似汗。
不須啜粥。
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
〔衍義〕按傷寒論中有太陽病。
項背強𠘧𠘧。
無汗惡風。
葛根湯主之。
注曰。
輕可去實。
以中寒表實。
故加麻黃葛根以祛風。
桂枝以和表也。
今以小便反少。
氣上衝胸。
口噤不能語。
欲作剛痙者。
白話文:
上七味方
藥方:
- 藥材:上七味
- 用量:
- 水一斗
- 麻黃、葛根各適量,先煮去二升。
- 做法:
- 將麻黃、葛根先用一斗水煮沸,煮至水量減少二升。
- 去除藥渣表面的浮沫。
- 加入上七味其他藥材,繼續煮沸。
- 煮至藥汁剩下三升。
- 去除藥渣。
- 將藥汁溫熱服用,每次一升。
- 服藥後蓋好被子,微微出汗即可。
- 服藥後不需喝粥。
- 其餘細節,如休息、飲食禁忌等,請參照桂枝湯的用法。
方劑註釋:
- 根據《傷寒論》,太陽病,伴隨項背強直疼痛,無汗怕風,可用葛根湯治療。
- 葛根湯的功效是去實,針對因寒邪入侵導致的表實證。
- 方中加入麻黃、葛根,以祛除風寒。
- 桂枝則用來和解表邪。
- 如果患者出現小便量減少、氣往上衝至胸部、口緊閉不能說話、想抽筋等症狀,就應該使用上七味方。
亦用之何也。
蓋太陽欲入傳陽明。
然陽明不受邪。
故氣逆上衝胸。
而陽明筋脈內結胃口。
外行胸中。
過人迎。
環唇口。
以其經多氣多血。
胸中肺部也。
上焦主分布津液。
行水道今太陽與陽明熱並胸中。
故水道不行則小便少。
津液不布則無汗。
人迎在結喉兩旁。
近會厭發聲機關之處。
由陽明所過筋脈。
遇所並之熱。
遂攣急牽引。
以口噤不能語。
欲作剛痙。
胸中近表。
白話文:
為什麼要用它呢?因為太陽要將陽氣傳給陽明經,但陽明經不接受外邪,所以氣逆流向上衝擊胸部,導致陽明經的筋脈在胃部內結,向外延伸到胸部,經過人迎穴,環繞嘴唇和嘴巴。這是因為陽明經氣血充沛,而胸部是肺臟所在的地方,上焦負責分配津液,運行水道。現在太陽經和陽明經的熱氣都在胸部,所以水道無法運行,小便就會減少;津液無法分布,就會沒有汗。人迎穴在喉嚨兩側,靠近會厭,是發聲器官所在的地方,也是陽明經經過的筋脈。陽明經受到熱氣的影響,就變得攣急收縮,牽引著喉嚨,導致嘴巴緊閉不能說話,想要發出聲音卻像痙攣一樣。胸部靠近體表,所以症狀明顯。
論其在上。
則屬太陽。
論其居前。
則屬陽明。
宜乎是方治其兩經之病也。
何以言之。
蓋葛根本陽明經藥。
能生津出汗。
行小便。
解肌。
易老云。
太陽初病。
未入陽明。
不可便服葛根。
是引賊破家也。
又云。
用此以斷太陽之路。
即是開發陽明經氣。
以卻太陽傳入之邪也。
故仲景治太陽、陽明合病。
桂枝加麻黃、葛根也|痙為病。
(一本痙字上有剛字)胸滿口噤。
臥不著席。
白話文:
如果論其位置在上,就屬於太陽經。如果論其位置在前,就屬於陽明經。因此,這個方子可以治療這兩條經脈的疾病。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葛根是陽明經的藥物,能夠生津止渴,促進排汗,利尿消腫,舒緩肌肉。古人說,太陽經初期疾病,還沒有深入陽明經,就不要馬上服用葛根,這就如同引賊入室,破壞自身防禦。
又說,使用葛根可以阻斷太陽經的病氣傳播,也就是打開陽明經的氣機,阻止太陽經的邪氣侵入。所以,張仲景在治療太陽經和陽明經合併的疾病時,會使用桂枝加麻黃、葛根的方子。
痙攣發作是一種病症,症狀是胸部滿悶,嘴巴緊閉,無法平躺。
腳攣急。
必齘齒。
可與大承氣湯。
大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實(五枚炙) 芒硝(三合)
上四味。
以水一斗。
先煮二物。
取五升。
去滓。
內大黃。
煮取二升。
去滓。
內芒硝。
更上火。
微一二沸。
分溫再服。
得下。
止服。
〔衍義〕此傳陽明風熱之深者也。
無己謂傷寒症。
以陽明入腑。
腹滿者下之。
而胸滿者未深入。
猶帶表邪。
白話文: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陽明經風熱深入體內,症狀嚴重的患者。
有些人認為這屬於傷寒症,因為陽明經入腑,腹部脹滿的人,可以用這個方子瀉下。而胸部脹滿的人,風熱還沒有深入,仍然帶有表邪。
所郁陽氣不宣故爾。
非汗即吐。
然而未論及此痙病之胸滿也。
胸滿豈可一概而言帶表乎。
有表則屬表。
有里則屬裡。
若此背不著席。
齘齒與項肩強口噤之屬表者不同。
由熱入甚深之所致。
故此言胸滿。
亦熱之極也。
況風熱燥爍津液。
陰血消亡。
至於下焦屬陰之筋脈皆攣急矣。
然其熱入深者。
非苦寒咸下之。
不足以除其熱。
救其陰。
夫傷寒病瘛瘲者。
以熱生風而搐。
尚為難治。
白話文:
由於陽氣鬱結不宣,所以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要麼出汗,要麼嘔吐。
然而,這篇文章並沒有提到痙攣病的胸滿症狀。
胸滿不能一概而論,將其歸為表證。
有表證就屬於表證,有裡證就屬於裡證。
像這種背部不能貼著牀鋪的情況。
與因風寒引起的牙齒緊咬、項肩強直、口不能張開等表證不同。
這是由於熱邪深入體內所致。
因此,這篇文章提到胸滿,也是熱邪極盛的表現。
更何況,風熱燥烈,耗傷津液,陰血消亡,導致下焦屬於陰的筋脈都攣縮緊繃了。
但是,由於熱邪深入,單靠苦寒鹹下之藥,不足以去除熱邪,拯救陰氣。
傷寒病中出現瘛瘲(抽搐)的患者,都是由於熱邪生風導致抽搐,本來就難以治療。
況此甚於搐者。
非下之不能療也。
然亦有不治者。
若靈樞熱而痙者死。
腰折瘛瘲齒齘也。
太陽病。
關節疼痛而煩。
脈沉而細者。
(一作緩)此名濕痹。
(玉函雲中濕)濕痹之候。
小便不利。
大便反快。
但當利其小便。
〔衍義〕此症出傷寒論注云。
霧傷皮腠。
濕流關節。
疼痛而煩者。
濕氣內流也。
濕同水也。
脈沉而細者。
水性趨下也。
痹痛也。
因其關節煩疼而名曰濕痹。
白話文:
況此甚於搐者。
這症狀比抽搐還要嚴重。
非下之不能療也。
只有瀉下才能治療。
然亦有不治者。
但也有些是不治之症。
若靈樞熱而痙者死。
如果靈樞經所記載的熱症而抽搐,就會死亡。
腰折瘛瘲齒齘也。
腰痛、瘛瘲症、牙關緊閉。
太陽病。
太陽病(傷寒病的初期)。
關節疼痛而煩。
關節疼痛且煩躁不安。
脈沉而細者。
脈象沉而細弱(或緩慢)。
(一作緩)
此名濕痹。
(另一個版本寫成緩) 這稱為濕痹。
(玉函雲中濕)
濕痹之候。
(玉函經中記載的濕痹) 濕痹的症狀。
小便不利。
小便不暢。
大便反快。
大便反而通暢。
但當利其小便。
只要讓小便通暢即可。
〔衍義〕此症出傷寒論注云。
〔衍義〕此症出於傷寒論的註解。
霧傷皮腠。
霧氣侵襲皮膚和肌肉。
濕流關節。
濕氣流入關節。
疼痛而煩者。
疼痛且煩躁不安的人。
濕氣內流也。
濕氣流入體內。
濕同水也。
濕氣就如同水一樣。
脈沉而細者。
脈象沉而細弱。
水性趨下也。
水的性質是向下流的。
痹痛也。
這是痹痛症。
因其關節煩疼而名曰濕痹。
因為關節疼痛且煩躁,所以叫做濕痹。
非腳氣之痹也。
內經曰。
濕勝則濡泄小便不利。
大便反快者。
濕氣內郁勝也。
但當利其小便。
以宣泄腹中濕氣。
故云治濕不利小便。
非其治也。
雖然。
大抵此為小便通陽氣。
行水道。
今為濕氣內勝。
陽氣被郁。
故小便不利。
利之則陽氣行。
雖在關節之濕。
亦得宣泄矣。
設小便利已。
而關節之痹不去。
必又自表治之。
濕家之為病。
一身盡疼。
(一云疼煩)發熱。
白話文:
這不是單純的腳氣痺病。
《內經》說:
濕氣過盛,就會導致小便不利、排泄不暢。
而大便反而通暢的人,
是濕氣在體內積聚,無法宣洩的表現。
所以,應該先利尿,
來宣洩腹部的濕氣。
因此說,治療濕氣,如果只是利尿,
並不是真正的治法。
雖然如此,
總的來說,這個方法是通過利尿來通暢陽氣,
疏通水道。
現在是濕氣內盛,
陽氣被阻滯,
所以小便不利。
利尿就能讓陽氣運行,
即使是關節的濕氣,
也能得到宣洩。
如果小便暢通了,
但關節的痺痛仍然沒有消除,
就必須再從外在治療。
濕氣病的症狀是:
全身疼痛,
(有的說疼痛難耐)發熱。
身色如熏黃也。
〔衍義〕此症見傷寒注曰。
色黃如橘子色者。
陽明瘀熱也。
此身色似熏黃。
即非陽明瘀熱者。
梔子柏皮主之。
為表裡有熱。
則身不疼痛。
此一身盡痛。
非傷寒客熱也。
知濕邪在經而使之。
脾惡濕。
濕傷。
則脾病而色見。
是以身發黃者。
為色黃如煙燻。
非正黃色也。
濕家。
其人但頭汗出。
背強。
欲得被覆向火。
若下之早則噦。
或胸滿。
白話文:
身體的顏色像被熏黃了一樣。
這種病症在《傷寒論》中記載,顏色像橘子一樣的,是陽明經的瘀熱。
而現在這個身體的顏色像熏黃,並不是陽明經的瘀熱,需要用梔子、柏皮治療。
因為表裡有熱,身體就不會疼痛,而現在全身都痛,就不是傷寒的客熱。
可以得知是濕邪在經脈中作祟導致的。
脾臟厭惡濕氣,濕氣傷害脾臟,就會導致脾臟生病,從而反映在身體顏色上。
所以身體發黃,是像煙熏一樣的顏色,不是正黃色。
這是濕邪在作怪。
病人只是頭上出汗,背部僵硬,想蓋被子靠近火堆。
如果及早服用瀉藥,就會嘔吐,或者胸悶。
小便不利。
(一云利)
舌上如苔者。
以丹田有熱。
胸中有寒。
渴欲得飲而不能飲。
則口燥煩也。
〔衍義〕按傷寒論成無己注曰。
濕家有風濕。
有寒濕。
此寒濕相搏者也。
濕勝則多汗。
傷寒則無汗。
寒濕相搏。
雖有汗而不能周身。
故但頭汗出也。
背、陽也。
腹、陰也。
太陽之脈。
挾脊抵腰。
太陽客寒濕。
表氣不利而背強也。
里有邪者。
外不惡寒。
表有邪者。
白話文:
小便不顺畅。(也有人说小便顺畅)舌头上像长苔藓一样。这是因为丹田有热,胸中有寒,口渴想喝水却喝不下去,因此口干舌燥。
(解释)根据《伤寒论》成无己注:湿邪分为风湿和寒湿,这里指的是寒湿相互搏击。湿邪盛行则多汗,伤寒则无汗,寒湿相互搏击,虽然有汗但不能遍及全身,所以只出头汗。背属阳,腹属阴。太阳经脉沿着脊柱到达腰部,太阳经脉受到寒湿侵袭,表气不畅通,所以背部强直。体内有邪气的人,对外不畏寒。表层有邪气的人,...
則惡寒。
欲得被覆向火者。
寒濕在表而惡寒也。
若下之早。
則傷動胃氣。
損其津液。
故致噦而胸滿小便不利。
下后里虛。
上焦陽氣因虛而陷於下焦。
為丹田有熱。
表中寒乘。
而入於胸中。
胸中有寒。
故使舌上生白苔滑。
藏燥則欲飲水。
以胸中客寒濕故不能飲。
而但口燥煩也。
濕家下之。
額上汗出。
微喘。
小便利(一云不利)者死。
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衍義〕傷寒論注曰。
白話文:
就會感到寒冷而不適。
想要蓋被子靠近火源取暖。
這是因為寒濕之氣停留在身體表面而引起的畏寒現象。
如果過早使用瀉下的治療方法,
就會傷害及擾亂胃部的正常機能,
減損體內的津液,
進而導致嘔吐、胸部脹滿以及小便不順暢等問題。
瀉下後,身體內部變得虛弱,
上半身的陽氣因虛弱而陷入到下半身,
造成下腹部有熱感,
同時,表面的寒氣趁機侵入到胸部,
使得胸部積聚寒氣,
因此舌頭上會長出白色滑膩的舌苔。
身體內部燥熱會讓人想喝水,
但由於胸部受到外來寒濕的影響,
實際上並不能真正解渴,
只會感到口乾舌燥和心煩意亂。
對於本就濕氣重的病人,若誤用瀉下療法,
可能會出現額頭出汗、輕微喘息,
小便暢通(或說不通暢)的症狀,
這些都是危險的徵兆,可能導致死亡。
如果持續腹瀉不止,同樣也會危及生命。
【延伸說明】《傷寒論》的註釋提到:
本是後條濕家身煩疼。
可與麻黃加朮四兩發其汗。
妄下之。
因致此逆。
蓋逆則真陽自上越。
陰自下脫。
其額上汗出微喘者。
陽之越。
小便利與下利不止者。
陰之脫也。
陰陽離決。
必死之兆也。
自此而推之。
下之雖額上汗出微喘。
若大小便不利者。
是陰氣不退。
而陽之根猶在也。
下之雖大小便利。
若額上無汗出與喘。
是陽氣不越。
而陰之根猶在也。
則非離決。
可以隨其虛而救之。
白話文:
原本是身體濕氣重,造成發燒疼痛。可以服用麻黃加朮四兩,發發汗。但卻胡亂用藥瀉下,導致病情逆轉。
這是因為病情逆轉,真陽之氣從上往下衝,陰氣則從下往上脫離。因此,病人額頭上出汗,呼吸微喘,這是陽氣上衝的表現;而病人小便頻繁且腹瀉不止,這是陰氣下脫的表現。
陰陽分離,這是必死的徵兆。
由此推論,如果瀉下後,額頭出汗呼吸微喘,但大小便不順暢,這是陰氣尚未退卻,陽氣的根本仍在。
如果瀉下後,大小便順暢,但額頭不出汗也不喘,這是陽氣沒有上衝,陰氣的根本仍在。
這樣的情況,陰陽尚未完全分離,可以根據虛弱的程度來救治。
風濕相搏。
一身盡疼痛。
法當汗出而解。
值天陰雨不止。
醫云。
此可發汗。
汗之病不愈者。
何也。
蓋發其汗。
汗大出者。
但風氣去。
濕氣在。
是故不愈也。
若治風濕者。
發其汗。
但微微似欲汗出者。
風濕俱去也。
〔衍義〕按傷寒論注是條。
曰。
值天陰雨不止。
明其濕勝也。
內經曰。
陽受風寒。
陰受濕氣。
又云。
傷於風者。
上先受之。
白話文:
註解
- 這段文字出自《傷寒論》,注釋中解釋說,連續陰雨天,說明濕氣過盛。
- 《內經》中也提到,陽氣容易受風寒侵襲,陰氣容易受濕氣侵襲。
- 《內經》還說,受風寒侵襲,通常是從上半身開始的。
傷於濕者。
下先受之。
風濕相搏。
則風在外而濕在內。
汗大出者。
其氣暴。
暴則外邪出而里邪不能出。
故風去而濕在。
汗微微而出者。
其氣緩。
緩則內外之邪皆出。
故風濕俱去也。
濕家病。
身疼。
發熱。
面黃而喘。
頭痛。
鼻塞而煩。
其脈大。
自能飲食。
腹中和無病。
病在頭中寒濕。
故鼻塞。
內藥鼻中則愈。
(脈經云病人喘而無濕家病以下至而喘十三字)
白話文:
受到濕氣傷害的人,下半身最先受到影響。風和濕氣互相搏鬥,風在外面,濕氣在裡面。大量出汗的人,氣力耗損得很快,很快就會把外邪逼出去,但體內的濕氣卻無法排出。因此風邪消失了,濕氣卻留下了。汗微微地冒出來的人,氣力消耗得慢,內外邪氣都能慢慢排出,所以風邪和濕氣都消失了。
濕氣引起的疾病,會感到身體疼痛、發熱、臉色發黃、呼吸困難、頭疼、鼻塞、煩躁,脈搏跳動有力,但還能正常吃飯,腹部沒有疼痛,也沒有其他疾病。疾病在頭部,是寒濕引起的,所以鼻塞。在鼻腔內滴藥就可以治癒。
〔衍義〕按傷寒論是條。
注曰。
病有淺深。
症有內外。
此則濕氣淺者也。
何以言之。
濕家不云關節煩疼。
而云身上疼痛。
是濕氣不流關節。
而外客肌表也。
不云發熱身似熏黃。
復云發熱面黃而喘。
是濕不幹於脾。
而薄於上焦也。
陰受濕氣。
則濕邪為深。
今頭痛鼻塞而煩。
是濕邪客於陽而不客於陰也。
濕家之脈沉細。
為濕內流。
今脈大者。
是濕不內流而在表也。
又以自能飲食。
白話文:
(衍義)
根據《傷寒論》的記載。
註解
疾病有輕重程度之分。
症狀有內外之分。
這裡所描述的是濕氣較淺的情況。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濕邪重的患者,通常會說關節痠痛。
而這裡所述的患者卻是身上疼痛。
這說明濕氣沒有深入關節,
而是停留在肌膚表面。
濕邪重的患者通常會說發熱,身體像被燻黃一樣。
而這裡所述的患者卻是發熱,臉色發黃,並且呼吸急促。
這說明濕氣沒有損害脾臟,
而是停留在上焦部位。
如果陰氣受了濕邪侵襲,
那麼濕邪就會深入體內。
現在患者頭痛、鼻塞、煩躁。
說明濕邪停留在陽氣部位,而不是陰氣部位。
濕邪重的患者脈搏通常沉細。
因為濕氣往內流。
現在患者脈搏強勁。
說明濕氣沒有往內流,而是在表面。
此外,患者還可以正常飲食。
胸腹別無滿痞。
為腹中和無病。
知其濕氣微。
但內藥鼻中。
以宣通頭中寒濕。
是注其理明且盡矣。
若夫脈經之無身上疼痛十三字。
豈無其說乎。
頭痛鼻塞。
其痛在頭。
身上疼痛發熱。
其病在經脈。
內藥鼻中者。
為去頭中寒濕。
故減十三字爾。
然則三陽經皆上於頭。
太陽與陽明。
俱到鼻頞。
今頭上寒濕。
而鼻為之塞也。
則二經脈皆不通。
鬱而發熱。
身無疼痛。
白話文:
胸口和腹部都沒有脹滿、堵塞的感觉。这是因为肚子里的气机平和,没有病。说明体内湿气很轻微。
只要把药剂通过鼻腔吸入,就能宣通头部寒湿,这就能明白治疗的道理了。
至于“脉经之无身上疼痛”这十三字,难道没有道理吗?
头痛鼻塞,痛在头部;身上疼痛发热,病在经脉。通过鼻腔吸入药剂,目的是去除头部寒湿,所以就减去了这十三字。
其实三阳经都上行至头部,太阳经和阳明经都到达鼻尖。现在头部有寒湿,导致鼻子不通气,说明这两条经脉都不通畅,郁积而发热,身体却没有疼痛的感觉。
內藥鼻中。
頭上之濕散。
則二陽之經脈行。
而病可盡愈矣。
濕家身煩疼。
可與麻黃加朮湯發其汗。
慎不可以火攻之。
麻黃加朮湯方
麻黃(二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一兩炙) 杏仁(七十個去皮尖) 白朮(四兩)
上五味。
以水九升。
先煮麻黃減二升。
去上沫。
內諸藥。
煮取二升半。
去滓。
溫服八合。
覆取微似汗。
〔衍義〕此為氣濕之邪。
蓋邪者濕與寒合。
故令人身疼。
白話文:
將藥物從鼻子中吸入,
散去頭上的濕氣。
這樣,陽明、少陽兩條經脈就能暢通。
病症就能完全痊癒。
如果病人因濕氣入侵而感到全身發熱疼痛,
可以服用麻黃加朮湯,讓病人發汗。
但是要謹慎,不可用火攻的方式來治療。
麻黃加朮湯的製作方法
麻黃(二兩,去掉節頭)
桂枝(二兩,去掉外皮)
甘草(一兩,炙過)
杏仁(七十個,去掉皮尖)
白朮(四兩)
以上五味藥材,
用水九升,
先煮麻黃,煮到剩二升。
去除藥液表面的泡沫。
然後加入其他藥材,
繼續煮,直到剩下二升半。
過濾藥渣,
溫熱服用八合。
蓋好被子,讓病人稍微出汗。
解釋
這是一種因氣濕之邪入侵造成的疾病。
這種邪氣是由濕氣和寒氣結合而成的。
所以才會導致病人全身疼痛。
大法。
表實成熱。
則可發汗。
無熱是陽氣尚微。
汗之恐虛其表。
今是症雖不云發熱。
而煩已生。
煩由熱也。
所以服藥不敢大發其汗。
且濕亦非暴汗可散。
故用麻黃治寒。
加朮去濕。
使其微汗爾。
然濕邪在表者。
惟可汗之。
不可火攻。
火攻則增其熱。
必有發痙之變。
所以戒人慎之。
病者一身盡疼。
發熱。
日晡所劇者。
名風濕。
此病傷於汗出當風。
或久傷取冷水所致也。
白話文:
大法指的是中醫治療的基本原則。當體表的實證轉化為熱證時,可以使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若沒有熱象出現,表示陽氣還較弱,過度發汗可能會耗損體表的陽氣。現今雖然病徵並未明確表現為發熱,但已經產生煩躁的症狀,這是因為熱氣所引起。因此在服用藥物時,不敢大力發汗。而且濕氣並非通過暴汗就能散去,所以使用麻黃來治療寒氣,並加入術類的草藥來去除濕氣,只使身體微微出汗。然而,如果濕邪停留在體表,僅能透過發汗的方式來治療,不應該使用火攻,因為火攻會增加熱氣,導致痙攣的變化。因此,必須提醒人們要謹慎行事。患者全身疼痛,伴有發熱,尤其在下午時分加重,這種病症被稱為風濕。這種病可能是因出汗後受風所導致,或者長期接觸冷水所引起。
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方
麻黃(去節半兩湯泡) 甘草(一兩炙) 薏苡仁(半兩) 杏仁(十個去皮尖炒)
上銼麻豆大。
每服四錢。
水一盞半。
煮八分。
去滓。
溫服。
有微汗避風。
〔衍義〕按傷寒論注曰。
身盡疼痛。
濕也。
發熱日晡所劇者。
風也。
若汗出當風而得之者。
則先客熱而後感風。
若久傷取冷得之者。
則先傷風而後中濕。
註文若是。
其謂日晡所劇為風者。
白話文:
可以服用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的藥方如下:
麻黃(去除節,取半兩,用熱水浸泡) 甘草(一兩,炙烤) 薏苡仁(半兩) 杏仁(十個,去皮尖端,炒熟)
將以上藥材切成麻豆大小。
每次服用四錢。
用一盞半水煎煮。
煮沸八分。
去除藥渣。
趁溫熱服用。
服用後微微出汗,要避風寒。
(衍義)根據《傷寒論》注釋,全身疼痛是因為濕邪入侵。發熱,且在下午時病情加重,這是風邪的表現。如果汗出後受到風寒侵襲,則先受熱邪,然後再受風邪。如果長期受寒,再受涼而生病,則先受風邪,然後再受濕邪。
註釋中所說下午病情加重是風邪的表現,是正確的。
則義未了。
予按內經太陰陽明論曰。
太陰陽明為表裡。
脾胃脈也。
外合肌肉。
故陽受風氣。
陰受濕氣。
所以風濕客之。
則一身肌內盡痛。
夫陽氣者。
一日而主外。
平旦陽氣生。
屬少陽。
日中陽氣隆。
屬太陽。
日西氣門內閉。
屬陽明。
是故陽明之氣。
主乎申酉。
所以日晡所劇也。
方用麻黃治寒濕取汗為主。
杏仁利氣。
薏苡仁除風熱濕痹為臣。
甘草和脾胃解肌肉為使。
白話文:
陽明經絡與太陰經絡是表裡關係,分別屬於脾經和胃經,外與肌肉相連。陽明經絡容易受風邪侵襲,太陰經絡容易受濕邪侵襲。因此當風邪和濕邪侵入人體時,就會導致全身肌肉疼痛。
陽氣一天之中主宰著人體的外表,早晨陽氣生發,屬於少陽經絡;中午陽氣最旺盛,屬於太陽經絡;傍晚陽氣收斂,屬於陽明經絡。因此陽明經絡的陽氣主要在申時和酉時,所以下午時分疼痛最劇烈。
治療方法主要是用麻黃祛除寒濕,發汗驅邪,同時輔以杏仁宣肺利氣、薏苡仁祛風除濕、甘草調和脾胃,以緩解肌肉疼痛。
風濕。
脈浮身重。
汗出惡風者。
防己黃耆湯主之。
防己黃耆湯方
防己(一兩) 甘草(半兩炒) 白朮(七錢五分) 黃耆(一兩一分去蘆)
上銼麻豆大。
每抄五錢匕。
生薑四片。
大棗一枚。
水盞半。
煎八分。
去滓。
溫服。
良久再服。
喘者加麻黃半兩。
胃中不和者。
加芍藥三分。
氣上衝者。
加桂枝三分。
下有陳寒者。
加細辛三分。
服後當如蟲行皮中。
從腰下如冰。
白話文:
症狀
患有風濕病,脈象浮而身體沉重,出汗並且怕風。
治療方案
使用防己黃耆湯治療。
防己黃耆湯藥方
- 防己:一兩
- 甘草:半兩(炒)
- 白朮:七錢五分
- 黃耆:一兩一分(去蘆)
使用方法
- 將藥材切成麻豆大小。
- 每劑取五錢匕。
- 生薑四片。
- 大棗一枚。
- 水盞半(約半碗)。
- 煎煮至八分(約八成)。
- 去渣。
- 溫熱服下。
- 良久(一段時間)後再服。
加減藥
- 喘息者:加麻黃半兩。
- 胃脘不適者:加芍藥三分。
- 氣往上衝者:加桂枝三分。
- 下焦有寒邪者:加細辛三分。
療效
服用後,應感覺像蟲子在皮肉中爬行,腰部以下像冰一樣涼爽。
後坐被上。
又以一被繞腰下。
溫令微汗瘥。
〔衍義〕此症風濕。
皆從表受之。
其病在外。
故脈浮汗出。
凡身重有肌肉痿而重者。
有骨痿而重者。
此之身重。
乃風濕在表。
故不作疼。
虛其衛氣而濕著為身重。
由是以黃耆實衛。
甘草佐之。
防己去濕。
白朮佐之。
然則風濕二邪。
獨無散風之藥何耶。
蓋汗多知其風已不留。
以表虛而風出入乎其間。
因之惡風爾。
惟實其衛。
白話文:
病人坐著時,要蓋上被子。
另外再用一條被子圍繞腰部以下。
用溫熱的方式使病人微微出汗,病就會痊癒。
〔衍義〕
這種病症是風濕引起的。
患者都是從外感風寒濕邪。
病症在體表。
因此脈象浮,並且會出汗。
凡是身體沉重,有肌肉萎縮而沉重者,
或者骨頭萎縮而沉重者,
這種身體沉重,
都是因為風濕在體表。
所以不會疼痛。
是因為體表衛氣虛弱,濕邪停留,導致身體沉重。
因此用黃芪來補益衛氣,
甘草輔助之。
用防己來祛除濕邪,
白朮輔助之。
然而風濕兩種邪氣,
為何獨獨沒有散風的藥物呢?
這是因為患者出汗很多,說明風邪已經不留體內了。
由於體表虛弱,風邪在體表進進出出,
因此患者怕風。
所以只有補益衛氣。
正氣壯則風自退。
此不治而治者也。
若其有喘者。
濕中兼寒也。
則加麻黃以散之。
若風內應肝木。
傷其胃中不和者。
則加芍藥以瀉之。
芍藥味酸。
能自土中瀉木。
若氣上衝者。
則加桂枝以散其逆。
若下有陳寒者。
謂下焦肝腎之分。
則加細辛以溫之。
細辛散里之表藥也。
服後云云者。
方中令作一段。
然考之當在下有陳寒加細辛之後。
連為一段。
何則細辛佐防己去寒濕。
黃耆實表。
白話文:
正氣壯則風自退。 此不治而治者也。
正氣充足,風邪自然退散。 這是不用直接治療疾病,而是通過增強自身抵抗力來達到治癒目的。
若其有喘者。 濕中兼寒也。 則加麻黃以散之。
如果患者出現喘息,說明是濕邪與寒邪共同作祟。 應當加入麻黃,以散寒祛濕。
若風內應肝木。 傷其胃中不和者。 則加芍藥以瀉之。 芍藥味酸。 能自土中瀉木。
如果風邪侵犯肝木,導致胃氣不和,則應加入芍藥以瀉肝火。 芍藥味酸,性寒,能從土中瀉肝木之火。
若氣上衝者。 則加桂枝以散其逆。
如果氣逆上衝,則應加入桂枝以散寒解表,使氣機下降。
若下有陳寒者。 謂下焦肝腎之分。 則加細辛以溫之。 細辛散裏之表藥也。
如果下焦(指下半身)有陳舊寒邪,也就是說肝腎部位有寒氣,則應加入細辛以溫之。 細辛是散寒發汗,主要作用於身體的裏表。
服後云云者。 方中令作一段。 然考之當在下有陳寒加細辛之後。 連為一段。 何則細辛佐防己去寒濕。 黃耆實表。
服藥後,患者的反應等等,這部分內容應該與加入細辛之後連接在一起成為一段。 因為細辛和防己可以共同祛除寒濕,黃耆則有固表的作用。
總結
這段古代中醫文字介紹了針對風邪侵襲所導致的各種症狀,例如喘息、胃氣不和、氣上衝、下焦寒邪等,提出了不同的治療方法,並解釋了各藥材的作用和功效。
表尚全實。
則濕不退。
所以皮中如蟲行。
表實未全。
則陽氣未周。
於是從腰以下。
其陳寒者猶得如冰。
必以被令溫。
助接其陽。
使之微汗。
傷寒八九日。
風濕相搏。
身體疼煩。
不能自轉側。
不嘔不渴。
脈浮虛而澀者。
桂枝附子湯主之。
若大便堅。
小便自利者。
去桂加白朮湯主之。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 生薑(三兩切)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白話文:
如果表證(指外感風寒,表層氣機受阻)還沒有完全實證(指身體表面的病邪尚未完全清除),
那麼濕邪(指水濕之邪)就不會退去。
所以病人會覺得皮膚裡面像是蟲子在爬一樣。
如果表實還沒有完全消失,
那麼陽氣(指人體的正氣)就無法通達周身。
因此,從腰部以下,
那些陳舊的寒邪(指長期積存在體內的寒氣)就會像冰一樣冷。
必須用被子蓋住身體,
幫助陽氣迴流,
使病人微微出汗。
如果患傷寒病八九天,
風寒濕邪互相搏結,
病人身體疼痛難忍,
不能自己翻身側臥,
不嘔吐也不口渴,
脈象浮而虛弱,而且還有點澀,
可以用桂枝附子湯來治療。
如果大便乾燥,
小便卻很順暢,
就應該去除桂枝,加入白朮,用桂枝白朮湯來治療。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 生薑(三兩,切片) 附子(三枚,炮製去皮,破成八片) 甘草(二兩,炙烤) 大棗(十二枚,掰開)
上五味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
去渣分溫三服。
白朮附子湯方
白朮(二兩)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兩炙) 生薑(一兩半切) 大棗(六枚)
上五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
去滓。
分溫三服。
一服覺身痹。
半日許再服。
三服都盡。
其人如蝟狀。
勿怪。
即是朮附並走皮中。
逐水氣未得除故爾。
〔衍義〕按是症亦出傷寒論。
其注曰。
傷寒與中風。
至八九日。
邪氣多在裡。
白話文:
將上面五種藥材,用水三升,煮到剩下約一升的量。去除藥渣,分三次溫服。
白朮附子湯的藥方:白朮二兩、附子一枚半(炮製去皮)、甘草一兩(炙)、生薑一兩半(切片)、大棗六枚。
將以上五種藥材,用水三升,煮到剩下約一升的量。去除藥渣,分三次溫服。
服用第一劑後,覺得身體發麻。過半日再服用第二劑。三劑都服完後,病人就像刺蝟一樣全身發抖,不要奇怪,這是因為白朮和附子都走皮毛,驅除水氣尚未完全,所以才會這樣。
這症狀也出現在傷寒論中,註釋裡說:傷寒和中風,到第八九天,邪氣多在內。
必不苦疼痛。
今日數多。
復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者。
風濕相搏也。
煩者風也。
身疼不能自轉側者濕也。
脈浮虛為風。
澀為寒濕也。
不渴不嘔。
里無邪也。
風濕俱在經也。
與桂枝附子湯。
以桂枝散表之風。
附子逐經中之濕。
小便利。
大便堅。
為津液之不足。
桂枝發汗。
走津液。
故去之而加白朮。
雖然。
自病而察藥。
自藥而察病。
因知身之不能自轉側者。
白話文:
必不苦疼痛。
一定不會感到疼痛。
今日數多。
今天很多(病患)。
復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者。
又有人身體疼痛,感到煩躁,不能自己翻身側臥的。
風濕相搏也。
這是風邪和濕邪互相搏鬥所致。
煩者風也。
感到煩躁的是風邪。
身疼不能自轉側者濕也。
身體疼痛,不能自己翻身側臥的是濕邪。
脈浮虛為風。
脈象浮虛,就是風邪。
澀為寒濕也。
脈象澀滯,就是寒濕。
不渴不嘔。
不口渴也不嘔吐。
裏無邪也。
內臟沒有邪氣。
風濕俱在經也。
風邪和濕邪都在經絡之中。
與桂枝附子湯。
給予桂枝附子湯。
以桂枝散表之風。
用桂枝散發表面的風邪。
附子逐經中之濕。
用附子驅逐經絡中的濕邪。
小便利。
小便量多而順暢。
大便堅。
大便乾燥。
為津液之不足。
這是因為津液不足。
桂枝發汗。
桂枝會發汗。
走津液。
會消耗津液。
故去之而加白朮。
所以去除桂枝,而加入白朮。
雖然。
雖然如此。
自病而察藥。
從病症來觀察藥物。
自藥而察病。
從藥物來觀察病症。
因知身之不能自轉側者。
因此知道身體不能自己翻身側臥的原因。
非惟濕邪所致也。
亦為陽氣不充。
筋脈無養。
故動之不能也。
欲去陽氣不充之濕者。
必以辛熱氣味之藥。
則可補其陽而逐其濕。
與治傷寒同法。
是症之用附子者殆此歟。
於是雖大便堅而不為微結者亦用之。
如後條身疼不能屈伸。
用附子甘草湯治者。
亦此意。
不然身疼脈浮。
為病在經。
又不言其有汗。
必取汗而解。
乃云其服藥如蝟者。
得非陽虛不勝夫邪藥之相逐而然歟。
〔補註〕傷寒至八九日。
白話文:
這不僅僅是濕邪造成的,
也是因為陽氣不足,
筋脈得不到滋養,
所以才會導致身體無法活動。
想要去除陽氣不足引起的濕氣,
就必須使用辛熱氣味的藥物,
這樣才能補益陽氣,驅散濕邪。
這和治療傷寒的方法是一樣的。
所以這個病症使用附子,大概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即使是大便乾燥,但並非輕微便祕,也可以使用附子。
就像後面條目中提到的,身體疼痛無法伸展,
使用附子甘草湯來治療,
也是基於同樣的道理。
否則,身體疼痛,脈象浮緩,
說明病症在經絡之中,
而且沒有提到出汗,
就必須要發汗來治療。
然而,文中卻說服用藥物後像刺蝟一樣,
難道不是因為陽虛體弱,無法抵禦藥物的力量而導致的嗎?
〔補註〕傷寒發展到八九天時,
亦云久矣。
既不傳經。
復不入腑者。
因風濕持之也。
所顯外症煩疼者。
風也。
不能轉側者。
濕也。
不嘔不渴者。
無里症也。
其脈浮虛而澀。
正與相應。
然後知風濕之邪在肌肉。
而不在筋節。
故以桂枝表之。
不發熱為陽氣素虛。
故以附子逐濕。
兩相綰合。
自不能留矣。
然在經曰。
傷於濕者。
必小便不利。
大便反快。
今其人與此相反者。
知膀胱之氣化無傷。
白話文:
這病症已經很久了,既沒有傳入經絡,也沒有進入臟腑,這是因為風濕之邪引起的。
表現出來的外在症狀,比如感到煩躁疼痛的,是風邪;不能翻身轉側的,是濕邪;沒有嘔吐和口渴的,就沒有裡症。
脈象浮虛而澀,與病症相符。由此可知,風濕之邪在肌肉裡,而不是在筋骨節裡。所以用桂枝來驅散表邪,因為患者沒有發熱,說明陽氣本來就虛弱。用附子來驅逐濕邪,兩者相輔相成,風濕之邪自然就留不住了。
但是《經》上說,傷於濕邪的人,小便一定不利,大便反而通暢。而這個病人正好相反,說明膀胱的氣化功能沒有受損。
而胃腑之津液已耗也。
又安取於桂枝之散布乎。
加白朮者。
所以安胃也。
然白朮性燥。
仲景何以復燥其結耶。
殊不知內已結者。
邪入必易。
況外無熱症。
必濕多風少可知矣。
設濕氣內入。
將有初硬後溏之慮。
故用術草以和中氣。
仍姜附以驅外邪。
略轉易間。
便是因人而施之大道也。
然則人病何常。
精神不等。
仲景又何能逐一以相告耶。
風濕相搏。
骨節疼煩掣痛。
不得屈伸。
白話文:
胃部的津液已經耗損了。
怎麼還能從桂枝的散布中得到益處呢?
加入白朮,
目的是安撫胃部。
但是白朮性燥,
張仲景為什麼又用燥性的藥物來治療已經燥結的病症呢?
殊不知內部已經燥結,
邪氣侵入就會更容易。
況且外在沒有發熱的症狀,
必然是濕氣多,風氣少,可以很容易地知道。
假如濕氣侵入體內,
將會有先硬後軟的風險。
因此用白朮來調和脾胃之氣,
再用薑、附子來驅逐外邪。
略微轉換一下,
這就是因人而施的治療之道。
然而人的病症沒有常規,
精神狀況也不一樣。
張仲景又怎麼能一一告知呢?
風濕相互搏鬥,
骨節疼痛,煩躁,抽搐,疼痛,
不能彎曲伸展。
近之則痛劇。
汗出短氣。
小便不利。
惡風不欲去衣。
或身微腫者。
甘草附子湯主之。
甘草附子湯方
甘草(二兩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 白朮(二兩) 桂枝(四兩去皮)
上四味。
以水六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日三服。
初服得微汗則解。
食。
汗出復煩者。
服五合。
恐一升多者。
服六七合為妙。
〔衍義〕此亦出傷寒論。
其注曰。
風則傷衛。
濕流關節。
白話文:
症狀
- 靠近患處時,疼痛加劇。
- 出汗,呼吸急促。
- 小便不順暢。
- 怕風,不願意脫衣服。
- 有些人身體略微腫脹。
治療方法
- 使用甘草附子湯治療。
甘草附子湯配方
- 甘草(二兩,炙烤)
- 附子(二枚,炮製去皮)
- 白朮(二兩)
- 桂枝(四兩,去皮)
製法
- 將以上四味藥材放入鍋中。
- 加入六升水。
- 煮至三升。
- 濾掉藥渣。
服用方法
- 溫熱服用,每次一升。
- 每日服用三次。
- 初次服用,微微出汗即可。
- 可以進食。
- 出汗後仍感煩躁者,可服用五合。
- 擔心一升太多者,可服用六七合。
註解
- 此方出自《傷寒論》。
- 註解中提到:風邪傷人則傷衛氣,濕邪則流注關節。
解釋: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一種風寒濕邪侵襲人體,導致身體出現疼痛、出汗、小便不利等症狀的病症。 甘草附子湯是針對這種病症的有效方劑,可以溫陽散寒,化濕利水,達到治療目的。
風濕相搏。
而邪亂經。
故骨節疼煩掣痛。
不得屈伸。
近之則痛劇也。
風勝則衛氣不固。
汗出短氣。
惡風不欲去衣為在表。
濕勝則水氣不行。
小便不利。
或身微腫。
為濕外薄也。
此湯散濕溫經固衛。
觀夫此方與前意同。
但此不用薑棗。
為汗出更不發之。
白朮以去濕取汗。
益短氣也。
〔補註〕此條方是風行於皮毛關節之間。
濕流於腠理筋骨之際。
阻遏正氣。
不令宣通。
白話文:
風濕互相影響,導致邪氣入侵經脈。
因此,骨骼關節疼痛,牽扯作痛,難以伸屈,靠近時疼痛加劇。
風邪盛行,則衛氣不足,容易出汗、氣短,怕風,不願脫衣,說明病邪在表。
濕邪盛行,則水氣不能正常運行,小便不利,或身體輕微腫脹,說明濕邪停留在外層。
此方具有散濕、溫經、固衛的作用。
觀察此方與前方的用意相同,只是此方不用薑棗,因為患者容易出汗,避免加重汗出。
白朮可以祛濕,幫助出汗,改善氣短。
[補註] 此方適用於風邪停留在皮毛關節之間,濕邪流入腠理筋骨,阻礙正氣運行,無法宣通。
遂致痛不可近。
不得屈伸。
此其徵也。
汗出短氣。
惡風不欲去衣。
邪風襲入而中衛之正氣俱虛也。
小便不利。
身微腫者。
中外為濕所持。
而膀胱之化不行也。
安得不以甘術和中。
桂附去邪耶。
然此症較前條更重。
且里已受傷。
曷為反減去附子耶。
前條風濕尚在外。
在外者利其速去。
此條風濕半入里。
入里者妙在緩攻。
仲景正恐附子多則性猛且急。
骨節之竅未必驟開。
風濕之邪豈能托出。
白話文:
因此疼痛難以靠近,無法彎曲伸展。這是疾病的徵兆。
出汗氣喘,怕風不願脫衣,這是邪風侵入體內,導致衛氣正氣皆虛的緣故。
小便不暢,身體微腫,是外邪濕氣入侵,導致膀胱的運化功能失調。
如何能不用甘草調和脾胃,用桂枝附子驅除邪氣呢?
然而這種情況比前文所述更加嚴重,而且內裏已經受損,為何反而要減少附子的用量呢?
前文所述風濕尚在外,外邪宜速去。此文所述風濕已半入內,內邪宜緩攻。
仲景擔心附子用量過多,藥性猛烈且急,骨節的竅穴不一定能快速打開,風濕邪氣也無法順利排出。
徒使汗大出而邪不盡爾。
君甘草者。
欲其緩也。
和中之力短。
戀藥之用長也。
此仲景所以前條用附子三枚者。
分三服。
此條只二枚者。
初服五合。
恐一升為多。
宜服六七合。
全是不欲盡劑之意。
學者於仲景書有未解。
即於本文中求之。
自得矣。
太陽中暍。
發熱惡寒。
身重而疼痛。
其脈弦細芤遲。
小便已。
洒洒然毛聳。
手足逆冷。
小有勞。
身即熱。
白話文:
這樣只會讓汗流得很多,卻不能完全去除病邪。
甘草性甘,
想要緩和藥性。
調和脾胃的作用短暫,
而留住藥效的作用持久。
這就是張仲景在前面一則方子中使用附子三枚的原因。
分為三劑服用。
這則方子只用兩枚。
第一劑服用五合,
擔心一升份量太多,
應該服用六七合。
完全是不想完全服用藥物的意思。
學習者在閱讀張仲景的著作時,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
就可以在本文中尋找答案,
自然就能理解了。
太陽中暑,
發燒怕冷,
身體沉重疼痛,
脈象弦細,虛弱而遲緩,
小便量少,
皮膚起雞皮疙瘩,
手腳冰冷,
稍微勞動,
身體就發熱。
口開前板齒燥。
若發其汗。
則惡寒甚。
加溫針。
則發熱甚。
數下之。
則淋甚。
〔衍義〕按是症亦出傷寒論。
其注曰。
病有在表。
有在裡。
有表裡俱病者。
發熱惡寒身重疼痛者。
表中暍也。
脈弦細芤遲者。
中暑脈虛也。
小便已。
洒洒毛聳。
手足逆冷者。
太陽經氣不足也。
小有勞。
身即熱者。
謂勞其陽氣而暍即發也。
口開前板齒燥者。
里有濕也。
白話文:
嘴巴張開,前邊的牙齒乾燥。如果讓病人出汗,就會感到非常寒冷。如果用溫針灸,就會發熱很厲害。如果多次針灸,就會尿得很厲害。
這症狀也出現在《傷寒論》裡。書中註解說:病症有表症、裡症,也有表裡俱病的。發熱、惡寒、身體沉重疼痛的,是表症中的「暍」;脈象弦細、虛弱、遲緩的,是中暑,脈象虛弱;小便量少,毛髮聳立,手腳冰冷的,是太陽經氣不足;稍微勞累,身體就發熱的,是陽氣不足,勞累後「暍」就發作。嘴巴張開,前邊的牙齒乾燥,是裡有濕氣。
口開為喘喝也。
以喘喝不止。
故前板齒乾燥。
若發汗以去表邪。
則外虛陽氣。
故惡寒甚。
若以溫針助陽。
則火熱內攻。
故發熱甚。
若下之以除裡熱。
則內虛而膀胱燥。
故淋甚。
注雖已解過治之失。
於當救之道則未明。
予嘗思之。
此症屬陰陽俱虛。
脈弦細者。
陽虛也。
芤遲者。
陰虛也。
所以溫針復損其陰汗之復傷其陽。
此症惟宜甘藥補正。
以解其熱爾。
即靈樞所謂陰陽俱不足。
白話文:
這段古文描述了一種病症,患者有口渴、喘息、牙齒乾燥、怕冷、發熱、小便淋漓不盡等症狀。古人認為這是陰陽兩虛導致的,用發汗、溫針、瀉下等方法治療都是錯誤的,因為會加重病情。正確的治療方法應該是使用甘味藥物來補益正氣,緩解熱症。
補陽則陰竭。
補陰則陽脫。
可將以甘藥。
不可飲以剛劑。
太陽中熱者。
暍是也。
汗出惡寒。
身熱而渴。
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白虎加人參湯方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 甘草(一兩) 粳米(六合) 人參(三兩)
上五味。
以水一斗。
煮米熟湯成。
去滓。
溫服一升。
日三服。
〔衍義〕此症亦出傷寒論。
其注云。
汗出惡寒身熱而不渴者。
中風也。
汗出惡寒而渴者。
中暍也。
白話文:
補益陽氣就會使陰氣耗竭,補益陰氣就會使陽氣衰退。可以服用甘味藥物,不可飲用剛烈藥物。太陽經脈內有熱症,就是中暑。患者會出汗怕冷、身體發熱口渴,可以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
白虎加人參湯的藥方: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研碎)、甘草一兩、粳米六合、人參三兩。以上五味藥材,用水一斗,煮米至湯成,去渣,溫服一升,一日三次。
這個病症也出現在《傷寒論》中,註解中說:出汗怕冷、身體發熱但不口渴,是中風;出汗怕冷、身體發熱且口渴,是中暑。
然而未有明其至理者。
蓋此但言中風初得表症。
與自汗出身熱惡寒相似。
獨以渴不渴為辨爾。
籲豈謂中風終無渴者耶。
若傷寒中風。
則皆有背微寒。
與時時惡風而渴者矣。
亦以白虎人參湯治之乎。
夫此症汗出惡寒。
身熱而渴。
豈不與彼證所同者哉。
蓋此證為令火之氣酷其金。
肺主氣者也。
肺傷則衛氣虛。
然太陽膀胱。
屬水主表。
肺金之子也。
母虛而子亦不足。
衛虛表不足。
由是汗出身熱惡寒。
白話文:
然而,卻沒有人能明確說明其中的道理。
因為這些論述只說中了風初期表症,
與自汗出身熱惡寒相似,
僅以渴不渴作為區分。
難道認為中風就一定不渴嗎?
若傷寒中風,
都會出現背部微寒,
以及時常畏風而渴的情況。
難道也用白虎人參湯治療嗎?
此症狀汗出惡寒,
身熱而渴,
難道不與那些症狀相同嗎?
其實此症是因令火之氣過於強盛而損傷了肺金。
肺主氣,
肺傷則衛氣虛弱。
而太陽膀胱屬水主表,
是肺金之子。
母虛則子亦不足,
衛氣虛弱,表層不足,
因此才會出現汗出身熱惡寒。
內經曰。
心移熱於肺。
傳為膈消。
膈消則渴也。
皆相火傷脈之所致。
此可知其要在救肺也。
石膏雖能除三焦火熱。
然仲景名白虎者。
為石膏功獨多於清肺。
退肺中之火。
是用為君。
知母亦就肺中瀉心火。
滋水之源。
人參生津。
益所傷之氣而為臣。
粳米、甘草補土。
以資金為佐也。
太陽中暍。
身熱疼重。
而脈微弱。
此以夏月傷冷水。
水行皮中所致也。
一物瓜蒂湯主之。
白話文:
《內經》說:
心臟的熱氣移到肺臟,
傳變為膈消(一種肺熱症狀)。
膈消就會口渴。
這些都是相火傷及脈絡所導致的。
由此可知,治療的重點在於救治肺臟。
石膏雖然能清除三焦的火熱,
但仲景將此方命名為「白虎湯」,
是因為石膏的功效在於清肺,
退去肺中的火熱,
因此作為君藥。
知母也能在肺中瀉除心火,
滋養水的源泉。
人參生津止渴,
補益受損的氣,作為臣藥。
粳米、甘草補脾土,
作為佐藥。
太陽中暑,
身體發熱、疼痛沉重,
脈搏微弱,
這是因為夏季受冷水侵襲,
寒水流經皮毛所致。
瓜蒂湯可以治療這種病症。
一物瓜蒂湯方
瓜蒂(二十個)
上銼。
以水一升。
煮取五合。
去滓。
頓服。
〔衍義〕此證嘗見傷寒注云。
脈虛身熱。
得之傷暑。
身熱脈微弱者。
暍也。
身體疼痛者。
水也。
夏得暑熱。
以水灌洗而得之。
一物瓜蒂散服之。
嘗觀仲景暍病。
惟出三證。
豈偶然哉。
舉其端。
將為後世準繩。
一者明其表裡俱虛。
一者言其暍中表之熱。
而此言外邪郁令火而成中暍也。
白話文:
藥方
- 瓜蒂(二十個)
將瓜蒂切碎。
用一升水,煮至五合(約三分之一升)。
過濾藥渣,一次喝完。
說明
這方子出自傷寒論的注釋,治療的是一種由中暑導致的病症。
症狀包括:
- 脈象虛弱,身體發熱,這是因為中暑導致身體虛弱,陽氣外泄。
- 脈象微弱,這是由於中暑損傷了心氣。
- 身體疼痛,這是因為中暑導致的水液停滯在體內。
這種中暑是夏天因為炎熱,用冷水灌洗身體而導致的。
使用一物瓜蒂散可以治療這種中暑。
仲景在《傷寒論》中只提到了三種中暑的病症,這絕非偶然。
這裏列舉出這三種病症,作為後世的參考:
- 第一種病症說明中暑導致了表裡俱虛。
- 第二種病症說明中暑導致了表熱。
- 第三種病症說明外邪鬱積在體內,導致了中暑,也就是內熱。
若是邪郁令火。
比類而推其因。
殆有不可勝言者焉。
如取風涼者。
感霧濕者。
食生冷者。
素有積熱者。
陰血素虛不勝夫熱者。
宿邪感動者。
處陰地者。
凡是之因。
皆足以郁其令火。
為中暍之病。
或輕或重。
或表或里。
或虛或實。
隨證發現若論其治邪退熱。
較量權衡。
又可一言盡哉。
諸集類方論。
徒多其證。
聚其方。
未有明言其脈證屬於何因。
害於何經用何藥為君以治之。
白話文:
如果外邪鬱結導致內火上升,
可以類比推測其原因。
其中有些原因恐怕難以盡數。
例如,貪涼受風的人,
接觸霧氣濕氣的人,
食用生冷食物的人,
平時體內積熱的人,
陰血虛弱抵抗不了熱邪的人,
舊病復發的人,
居住陰暗潮濕地方的人,
所有這些原因,
都能導致內火鬱結,
形成中暑病症。
中暑的病情輕重不一,
有的表淺有的深層,
有的虛弱有的實證,
根據實際情況判斷病因,針對邪氣退熱治療。
治療方法要權衡利弊,
難道能用一句話概括嗎?
各種醫書方劑論述,
只是羅列了許多病症,
匯集了許多藥方,
卻沒有明確指出脈證屬於哪種原因,
是哪條經脈受損,用什麼藥材為主藥治療。
苟不潛心於仲景書者。
吾未信其泛然從方論者。
果切於病情乎。
瓜蒂本草謂其主胸腹邪氣。
皆吐下之。
此以夏傷冷水。
水行皮中。
而皮中者。
豈非屬表。
何乃用是藥去胸中之水乎。
蓋內經有形寒飲冷則傷肺。
況皮乃肺之所合。
內外相應。
且瓜蒂又治四肢浮腫下水。
而冷水之在皮中者。
不惟灌洗得散。
而飲冷停水者。
亦得散於皮中。
故兩者皆得而用之。
嘉言合論治暍。
用白虎加人參湯瓜蒂湯二方。
白話文:
如果沒有深入研究仲景的醫書,我就不相信那些隨便用方劑的人。他們真的了解病情嗎?
瓜蒂在《本草》中記載,可以治療胸腹邪氣,都屬於吐下之藥。
這應該是因為夏天受了冷水的傷害,水流到皮膚裡面。而皮膚裡面,難道不屬於表嗎?為什麼要用這種藥來去除胸中的水呢?
《內經》說:「形寒飲冷則傷肺。」何況皮膚是肺的所在,內外相應。而且瓜蒂還可以治療四肢浮腫下水。而冷水在皮膚裡面,不僅可以用灌洗的方法散開,喝了冷水停在體內的人,也都能散開到皮膚裡面。因此,這兩種情況都能用瓜蒂來治療。
好的言論都應該結合起來論述治療中暑。應該用白虎加人參湯和瓜蒂湯兩種方劑。
〔補註〕金匱治暍病。
只出二方。
一者白虎加人參湯。
專治其熱。
以夏月之熱淫。
必僭而犯上。
傷其肺金。
耗其津液。
用之以救肺金。
存津液也。
孫思邈之生脈散。
李東垣之清暑益氣湯。
亦既祖之矣。
一者瓜蒂散。
專治其濕。
以夏月之濕淫。
上甚為熱。
亦先傷其肺金。
故外漬之水。
得以聚於皮間。
皮者。
肺之合也。
用以搐其胸中之水。
或吐或瀉而出。
白話文:
【補註】《金匱要略》中治療中暑的方劑
一共只記載了兩種方劑:
一、白虎加人參湯
這個方劑專門用來治療中暑的熱症。因為夏天的暑氣過於盛行,容易侵入人體,導致上犯肺金,耗損津液。這個方劑就可以用來救護肺金,保存津液。
孫思邈的生脈散和李東垣的清暑益氣湯,其實也都是沿襲了這個思路。
二、瓜蒂散
這個方劑專門用來治療中暑的濕症。夏天的濕氣過於盛行,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很熱,但其實也先傷害了肺金。因此,外界的濕氣會積聚在皮膚表面。皮膚是肺氣的合穴,所以用這個方劑可以將胸中積聚的水分,通過嘔吐或腹瀉排出體外。
則肺氣得以不壅。
而皮間之水。
得以下趨也。
何後人但宗仲景五苓散為例。
如河間之通苓散。
子和之桂苓甘露湯。
非不得導濕消暑之意。
求其引伸瓜蒂湯之制。
以治上焦濕熱而清肺金。
則絕無一方矣。
抑知無形之熱。
傷其肺金。
則用白虎加人參湯救之。
有形之濕。
傷其肺金。
則用瓜蒂湯救之。
各有所主也。
白話文:
這樣肺氣就能夠暢通無阻了。而皮膚表面的水分,也能夠順利地排出。為什麼後人只把仲景的五苓散當作範例,卻不參考像河間的通苓散、子和的桂苓甘露湯呢?這些方子並不是沒有引導濕氣、消暑解熱的意思。如果能夠深入研究瓜蒂湯的組成和功效,用來治療上焦濕熱、清熱肺金,那麼就絕不會缺少藥方了。
應該明白,無形的熱氣會傷害肺金,這時就應該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救治。有形的濕氣也會傷害肺金,這時就應該用瓜蒂湯來救治。它們各有針對的病症,不可混為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