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條辨》~ 後序 (2)

回本書目錄

後序 (2)

1. 後序

不敢必也。竊謂此懼。跋履山川,冒蒙荊棘,崎嶇南北,東抵齊魯,西涉川陝。委志從正,以趣明師,期還叔和之故,以通仲景之源。風霜二十餘年,顏黴鬢雪。神其默迪,一旦豁然。徵之道途,足成小試。倦老思休,歸田閉閤。考眾本之殊同,反離異而訂正,一師友之授傳。

竊僭負為此集。八經寒暑,稿脫七謄。深慚蛙吹,玷荷驥附。雖不足以合叔和之雅調,而宣仲景氏之遺音。至於溯流窮源,欲伸長○ヽ勹⿱㇒乚而擬望:六律正,五音諧,八風通,天地和同,底民物於康阜,以上際唐虞之盛之心。所以延頸企踵於任斯道之君子者,未嘗有一息之不然。

此其所以寧負僭竊而不敢逃避也。謹書揭簡,以告同志云。

辛卯冬日長至歙靈山方有執書於溪南無逸所

白話文:

我不敢說一定能做到,只是心中有些憂慮。我跋山涉水,冒著荊棘,在南北崎嶇之地奔波,東到齊魯,西涉川陝,一心想要追求正道,尋訪名師,希望能恢復像王叔和那樣的成就,通曉張仲景的醫學淵源。歷經二十多年風霜,容顏憔悴、鬢髮斑白,幸好冥冥之中神明引導,終於有一天豁然開朗,驗證了我所學的醫理,也算小有成就。

如今我已疲憊年老,想回歸田園,關門休息,考證各個版本之間的異同,糾正錯誤,統一師友之間的傳承。我自作主張,將這些心得彙集成書。前後歷經八年,修改了七次稿件,深感自己才疏學淺,如同井底之蛙,沾了驥尾的光。雖然不足以達到王叔和那樣高雅的境界,卻也希望能傳達張仲景的遺訓。至於追溯醫學源流,想要發揚光大,使醫學能像六律一樣精準,五音一樣和諧,八風一樣流通,使天地萬物和諧統一,讓人民安居樂業,達到唐虞盛世那樣的繁榮昌盛。我一直都渴望能有肩負這項使命的君子出現。

這就是我寧可背負僭越之名,也不敢逃避的責任。謹此書寫,告知同道中人。

辛卯年冬至,歙縣靈山方有執筆於溪南無逸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