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明理論》~
1. 卷上
2. 發熱
傷寒發熱。何以明之。 發熱者。謂怫怫然發於皮膚之間。熇熇然散而成熱者是也。與潮熱寒熱若同而異。與煩躁相類而非。煩躁者在內者也。潮熱之熱。有時而熱。不失其時。寒熱之熱。寒已而熱。相繼而發。至於發熱。則無時而發也。有謂翕翕發熱者。有謂蒸蒸發熱者。此則輕重不同。
表裡之區別爾。所謂翕翕發熱者。謂若合羽所覆。明其熱在外也。故與桂枝湯發汗以散之。所謂蒸蒸發熱者。謂若薰蒸之蒸。明其熱在內也。故與調胃承氣湯攻下以滌之。其發熱屬表者。即風寒客於皮膚。陽氣怫鬱所致也。其發熱屬裡者。即陽氣下陷。入陰中所致也。觀其熱所從來。
而汗下之證明其辨焉。若熱先自皮膚而發者。知邪氣之在外也。若熱先自里生而發達於表者。知邪氣之在裡也。舉斯二者。為邪氣在表在裡而發熱也。惟其在表在裡俱有發熱。故邪在半表半裡者。亦有發熱之證。何者。以表證未罷。邪氣傳裡。里未作實。是為半表半裡。其發熱者。
或始自皮膚而漸傳裡熱或始自內熱而外達於表。蓋邪氣在表發熱者。則表熱里不熱也。邪氣在裡發熱者。則裡熱甚而達於表也。其在半表半裡發熱者。則表裡俱發熱。而但熱又輕於純在表者也。經雖云。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然少陰病始得之。亦有反發熱者。
蓋亦屬其表也。特與麻黃細辛附子湯發汗者是已。發熱為陽。寒之常也。一或陰陽俱虛與其下利新汗後。又皆惡其發熱也。經云。脈陰陽俱虛。熱不止者死。下利發熱亦死。內經云。汗出輒復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此名陰陽交。交者死也。斯亦發熱也。詎可與尋常發熱一概而論耶。
醫者更當明辨之。
白話文:
發熱
傷寒引起的發熱,如何分辨呢?
所謂發熱,是指熱氣鬱結於皮膚之間,瀰漫散開而形成的熱象。它與潮熱、寒熱相似卻有不同,也與煩躁類似卻不是一回事。煩躁是內在的症狀。潮熱的熱,是有規律地發作,不會錯亂時間;寒熱的熱,是在寒邪退去之後才發熱,互相繼承發作。而一般的發熱,則沒有規律,隨時可能出現。有的發熱像羽毛覆蓋一樣輕微(翕翕),有的發熱像蒸汽瀰漫一樣劇烈(蒸蒸),這表示發熱的輕重程度不同,也反映了表裡不同的病症。
所謂「翕翕發熱」,像是羽毛覆蓋般輕微,表示熱在體表,所以用桂枝湯發汗散熱。所謂「蒸蒸發熱」,像是蒸汽瀰漫般劇烈,表示熱在體內,所以用調胃承氣湯攻下瀉熱。發熱屬於表證,是因為風寒侵入皮膚,陽氣鬱結不通所致;發熱屬於裡證,是因為陽氣下陷,進入陰分所致。觀察發熱的來源,再結合汗液和排泄物的狀況,就能夠分辨表裡。如果熱先從皮膚開始,表示邪氣在體表;如果熱先從內部產生,然後才蔓延到體表,表示邪氣在體內。總而言之,邪氣在表或在裡都會引起發熱。
由於表裡都可能發熱,所以邪氣在半表半裡的情況,也會出現發熱的症狀。什麼是半表半裡呢?就是表證尚未完全消除,邪氣已經傳入裡,但裡證尚未形成實證。這種半表半裡的發熱,可能是從皮膚開始,逐漸傳入裡,也可能是從內部開始,然後外達於表。邪氣在表發熱,則體表發熱,內部不熱;邪氣在裡發熱,則內部發熱嚴重,並蔓延到體表;邪氣在半表半裡發熱,則體表和內部都發熱,但熱度比純粹的表證要輕。
雖然經書上說:「發熱惡寒是陽氣發作,無熱惡寒是陰氣發作」,但少陰病初期,也可能出現反常的發熱,這也屬於表證,只需用麻黃細辛附子湯發汗治療即可。發熱屬陽,是寒邪的常態。但如果陰陽都虛弱,或者在瀉下、出汗之後,也會感到發熱不適。經書上說:「脈象顯示陰陽都虛弱,發熱不止者必死;瀉下並發熱者也必死。」《內經》也說:「出汗後又立即發熱,脈搏急促,卻不是因為汗液不足,患者神志不清,不能進食,這叫做陰陽交敗,交敗者必死。」這也是一種發熱,但不能與一般的發熱混為一談。
醫生必須仔細辨別這些不同情況。
3. 惡寒
傷寒惡寒。何以明之?惡寒者,風寒客於榮衛之中也。惟其風寒客於榮衛,則灑淅然惡寒也。惟其榮衛之受風寒,則嗇嗇然不欲舒也。其惡寒者,非寒熱之寒也,又非惡風也。且惡風者,見風至則惡矣,得以居密室之內、幃帳之中,則坦然自舒也。至於惡寒者,則不待風而寒,雖身大熱而不欲去衣者是也。
寒熱之熱,謂寒熱更作,熱至則寒無矣;其惡寒雖發熱而不欲去衣也,甚則至於向火被覆而猶不能遏其寒也。所以然者,由陰氣上入陽中,或陽微,或風虛相搏之所致也。惡寒一切屬表,雖里證悉具,而微惡寒者,亦是表未解也,猶當先解其外,俟不惡寒為外解,乃可攻裡也。
經曰:發熱而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而惡寒者,發於陰也。謂如傷寒,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者,謂繼之以發熱,此則發於陽也。若惡寒而蜷,脈沉細而緊者,此則發於陰也。在陽者可發汗,在陰者可溫里。惡寒雖悉屬表,而在表者亦有虛實之別。若汗出而惡寒者,則為表虛;無汗而惡寒者,則為表實。表虛可解肌,表實可發汗。
又有止稱背惡寒者,背者胸中之府,諸陽受氣於胸中,而轉行於背。《內經》曰:人身之陰陽者,背為陽,腹為陰。陽氣不足,陰寒氣盛,則背為之惡寒。若風寒在表而惡寒者,則一身盡寒矣。但背惡寒者,陰寒氣盛可知也。經所謂少陰病一二日,口中和而背惡寒者,當灸之,處以附子湯者是矣。
又或乘陰氣不足,陽氣內陷入陰中,表陽新虛,有背微惡寒者。經所謂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者是也。二者一為陰寒氣盛,一為陽氣內陷。又何以明之也?且陰寒氣盛,豈又能消耗津液?故於少陰病則曰口中潤。如陽氣內陷,則熱爍津液為干,故於太陽病,則口燥舌乾而渴也。二者均是背惡寒,要辨陰陽寒熱不同者,亦於口中潤燥可知。
白話文:
惡寒
傷寒會讓人感到惡寒。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風寒侵犯了人體的榮衛之氣。風寒侵犯榮衛,就會讓人感到灑淅淅的惡寒。榮衛受風寒,還會讓人感覺身體拘緊,不願舒展。這種惡寒,不是單純的寒冷,也不是怕風。怕風的人,只要風吹到就會不舒服,但只要待在密閉的房間或帳篷裡,就會舒服很多。而惡寒則不同,它不論有沒有風都會感到寒冷,即使身體很熱也不想脫衣服。
寒熱交替的「熱」,是指寒熱反复發作,發熱的時候就不會覺得冷了;但惡寒即使發熱了,也不想脫衣服,嚴重時甚至靠近火堆蓋著被子,還是無法抑制寒冷。這是因為陰氣入侵陽氣,或者陽氣虛弱,或者風邪與虛弱的陽氣互相搏鬥造成的。所有惡寒都屬於表證,即使內在已經出現裡證的症狀,但只要還有輕微的惡寒,就表示表證還沒有解除,必須先治療表證,等到惡寒消失,外邪祛除後,才能治療裡證。
經書上說:發熱又惡寒,是陽氣發病;沒有發熱而只惡寒,是陰氣發病。比如傷寒,無論是否已經發熱,只要有惡寒,接下來就會發熱,這就是陽氣發病;如果惡寒並且蜷縮身體,脈象沉細而緊,這就是陰氣發病。陽氣發病可以用發汗的方法治療,陰氣發病則要用溫裡的方法治療。惡寒雖然都屬於表證,但在表證中也有虛實之分。如果出汗還惡寒,就是表虛;不出汗而惡寒,就是表實。表虛可以用解肌的方法治療,表實則可以用發汗的方法治療。
還有一種情況是只覺得背部惡寒。背部是胸部的府藏,全身的陽氣都從胸中受氣,然後運行到背部。《內經》說:人體的陰陽,背部屬陽,腹部屬陰。陽氣不足,陰寒之氣旺盛,就會導致背部惡寒。如果風寒在表而惡寒,則全身都會感到寒冷。但只有背部惡寒,則說明陰寒之氣旺盛。經書上說的少陰病一兩天,口中濕潤而背部惡寒,應該用灸法治療,服用附子湯。
還有一種情況是因陰氣不足,陽氣內陷於陰中,表面的陽氣新虛,會出現背部輕微惡寒。經書上說的傷寒沒有明顯發熱,口乾舌燥心煩,背部輕微惡寒,應該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這兩種情況,一種是陰寒之氣旺盛,一種是陽氣內陷。怎麼區分呢?陰寒之氣旺盛,是不會消耗津液的,所以少陰病的病人,口中會濕潤;而陽氣內陷,則會熱灼津液,導致津液不足,所以太陽病的病人,則會口乾舌燥而渴。這兩種情況都會出現背部惡寒,要區分陰陽寒熱的不同,可以從口中濕潤或乾燥來判斷。
4. 惡風
傷寒惡風。何以明之。黃帝針經曰。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風邪中於衛也。則必惡風。何者。以風則傷衛。寒則傷榮。為風邪所中。於分肉不溫而熱矣。皮毛不充而緩矣。腠理失其肥。則疏而不密。開闔失其司則泄而不固。是以惡風也。是惡風惡寒二者。
均為表證。其惡風則比之惡寒而輕也。惡寒者,嗇嗇然增寒也。雖不當風。而自然寒矣。惡風者。謂常居密室之中。幃帳之內。則舒緩而無所畏也一或用扇。一或當風。淅淅然而惡者。此為惡風者也。惡寒則有屬於陽者。有屬於陰者。及其惡風者。悉屬於陽。非若惡寒之有陰陽也。
三陰之證。並無惡風者以此也惡風雖悉在表。而發散又自不同。若無汗而惡風者。則為傷寒。當發其汗。若汗出而惡風者。則為中風。當解其肌。里證雖具。而惡風未罷者。尤當先解其外也。又有發汗多亡陽。與其風濕皆有惡風之證。蓋以發汗。多漏不止則亡陽。外不固。是以惡風也。
必以桂枝加附子湯溫其經。而固其衛。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濕勝自汗而皮腠不密。是以惡風也。必以甘草附子湯散其濕而實其衛。由是觀之。惡風屬乎衛者可知矣。
白話文:
傷寒受風寒後會怕風。為什麼呢?《黃帝針經》說:衛氣負責溫暖肌肉、滋養皮膚、使肌膚組織豐滿,並掌管肌膚開合的功能。如果風邪侵犯了衛氣,就一定會怕風。因為風寒會傷害衛氣,寒邪會傷害營氣。風邪入侵後,肌肉不溫反而發熱,皮膚不豐滿反而鬆弛,肌膚組織失去豐盈,變得疏鬆而不緻密,開合功能失常,就變得鬆懈不堅固,所以才會怕風。怕風和怕冷都是表證,但怕風比怕冷輕。怕冷是指像瑟縮一樣越來越冷,即使不吹風也會自然覺得寒冷。怕風是指即使待在密室、帷帳裡都覺得舒適自在,但只要用扇子扇風,或是吹到風,就會覺得瑟瑟發抖不舒服,這就是怕風。怕冷分屬陽證和陰證,但怕風都屬於陽證,不像怕冷有陰陽之分。
三陰證不會出現怕風的症狀,因為怕風都在表證。但怕風的表現形式又有所不同。如果沒有出汗卻怕風,那就是傷寒,應該發汗;如果出汗還怕風,那就是中風,應該解肌。即使內在症狀明顯,但怕風的症狀還沒消失,更應該先解決外在的病症。還有,大量出汗損耗陽氣,以及風濕病都會有怕風的症狀。因為大量出汗不止會損耗陽氣,導致外邪入侵,所以才會怕風。
必須用桂枝加附子湯溫暖經絡,鞏固衛氣;風濕互相搏結,骨節疼痛煩悶,濕邪較盛,自汗不止,皮膚疏鬆,所以才會怕風。必須用甘草附子湯散除濕邪,充實衛氣。由此可見,怕風屬於衛氣受損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