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安石

《傷寒總病論》~ 重雕宋刻傷寒總病論札記 (7)

回本書目錄

重雕宋刻傷寒總病論札記 (7)

1. 卷第六

四葉,後六行:大躁渴,石膏(薛本「渴」原作「湯」,刪去。「石膏」下原有「飲子」二字,又塗去旁改「栝蔞湯」。顧本作「大躁石膏湯」。)

五葉,後八行:喉痹(原本誤作「候」,今改。)後九行:腹潢(薛本「潢」作「滿」。)

六葉,一行:中央(顧本「央」作「先」。)九行:腹溜(薛本「腹」作「復」。)後十行:足□指(原本此字破損。薛本作「中」,張本作「捲」,顧本亦作□。)

七葉,二行:節後(原本此二字破損,照張本補。薛本作「火」,誤。)又:十五(原本此二字亦破損,照薛本、張本補。)後二行:足𪞘(薛本、顧本皆作「冷」。)後八行:利里黑(薛本「里」作「黧」。張本作「黧黑」,無利字,顧本同。按當從「黧黑」為是。)

八葉,五行:得脈(薛本「得」字下有「汁」。按「汁」字當是「汗」字之誤。)七行:熟寐而卒(原本無「卒」字,今依薛本、張本補,顧本亦無。)

九葉,二行:得汗者(薛本、張本「者」下俱有「生」字。)六行:代脈日死(薛本、張本「日」上俱有「一」字。)後五行:汗汗(薛本原作「汗汗」,抹去一字。張本、顧本俱不重)。

十葉,後五行:沖愈(薛本、張本「沖」俱作「和」。)後九行注:太谿(原本誤作「大絡」,今照各本改。)

十一葉,一行:太谿(原本「溪」誤作「貉」,今改。)八行:吹則(薛本「吹」作「次」,顧本作「久」。)九行:通氣(薛本「氣」作「脈」,按當從「脈」是。)

十二葉,一行:覺(此字原本「半」字破去,描寫作「學」,各本亦作「學」。按文義似當作「覺」,不當作「學」,故以意改之。)七行:華佗本意也(薛本、張本句上皆有「非」字。按此處文義似當有「非」字。)後四行:複陰(薛本、顧本「複」俱作「復」,按當從「復」為是。)

十三葉,六行:故敢(原本作「故敗」,誤,依薛本改。)九行:淮(薛本、顧本俱作「准」,張本作「准」。)後三行:密窖(薛本、張本「窖」俱作「守」。)又:方枝(薛本「枝」作「技」,顧本作「板」。)後十行:其緝(張本「其」作「具」。)

十四葉,五行:頗知(薛本「知」作「著」。)六行:明然(薛本、張本「明」俱作「炯」。)十行:雖(薛本作「惟」。)後二行:略意(薛本、張本「意」俱作「述」。)

十五葉,五行:令王公(張本、顧本「令」俱作「今」。)又:今增至四五百(薛本、張本此六字俱在上「每兩千四五」句下。)

十六葉,七行:古引(薛本作「引古」。)後七行:安不(薛本、張本「安」俱作「寧」。)又:千凂(各本「千」俱作「干」。)

白話文:

[卷第六]

第四頁,後六行:病人極度煩躁口渴,服用石膏湯(原先誤記為石膏飲子)。

第五頁,後八行:喉嚨阻塞(原先誤寫為候)。後九行:腹部脹滿(原先誤寫為腹潢)。

第六頁,一行:中間(原先誤寫為中央)。九行:腹部脹痛(原先誤寫為復溜)。後十行:腳趾(原先此字損毀,現已根據其他版本修復)。

第七頁,二行:關節之後(原先此二字損毀,現已根據其他版本修復)。又:十五(原先此二字損毀,現已根據其他版本修復)。後二行:腳冰冷(原先此字損毀,現已根據其他版本修復)。後八行:小便顏色深黑(原先版本有出入,現已根據其他版本修復)。

第八頁,五行:得到汗液(原先誤寫為汗液汁,現已更正)。七行:熟睡後突然死亡(原先遺漏「卒」字,現已根據其他版本修復)。

第九頁,二行:得到汗者(原先版本多出「生」字,現已更正)。六行:脈象異常,一日內死亡(原先版本多出「一」字,現已更正)。後五行:出汗(原先版本重複「汗」字,現已更正)。

第十頁,後五行:病情好轉(原先誤寫為沖愈,現已更正)。後九行注:太溪穴(原先誤寫為大絡,現已更正)。

第十一頁,一行:太溪穴(原先誤寫為太溪貉,現已更正)。八行:吹氣(原先版本有出入,現已根據其他版本修復)。九行:氣血流通(原先版本有出入,現已根據其他版本修復)。

第十二頁,一行:察覺(原先此字損毀,現已根據文義更正)。七行:這才是華佗的本意(原先版本應有「非」字,現已根據文義補充)。後四行:復陰(原先版本有出入,現已根據其他版本修復)。

第十三頁,六行:因此(原先誤寫為故敗,現已更正)。九行:淮(原先版本有出入,現已根據其他版本修復)。後三行:密室(原先版本有出入,現已根據其他版本修復)。又:枝條(原先版本有出入,現已根據其他版本修復)。後十行:其緝(原先版本有出入,現已根據其他版本修復)。

第十四頁,五行:相當了解(原先版本有出入,現已根據其他版本修復)。六行:明白(原先版本有出入,現已根據其他版本修復)。十行:雖然(原先版本有出入,現已根據其他版本修復)。後二行:大概的意思(原先版本有出入,現已根據其他版本修復)。

第十五頁,五行:命令王公(原先版本有出入,現已根據其他版本修復)。又:現在增加到四五百(原先版本位置錯誤,現已更正)。

第十六頁,七行:古人記載(原先版本有出入,現已根據其他版本修復)。後七行:安穩(原先版本有出入,現已根據其他版本修復)。又:千斤(原先版本有出入,現已根據其他版本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