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

《難經經釋》~ 卷下 (19)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9)

1. 卷下

經曰:不能治其虛,何問其餘,此之謂也。(言治金虛之法當如此,不可止取一經以為補瀉也。若此義不明,則治虛之法且不能,安能治他病乎?二語經文無考。)

七十六難曰:何謂補瀉?當補之時,何所取氣?當瀉之時,何所置氣?(言取何氣以為補;而其所瀉之氣,則置之何地也。)

然:當補之時,從衛取氣;當瀉之時,從營置氣。(衛主氣,故取氣於衛。其法詳下七十八難中。從營置氣,謂散其氣於營中也。)其陽氣不足,陰氣有餘,當先補其陽,而後瀉其陰;陰氣不足,陽氣有餘,當先補其陰,而後瀉其陽。(此承上文而言補瀉之法,尤當審其陰陽虛實也。

衛為陽,營為陰,衛虛而營實,則補陽瀉陰;營虛而衛實,則補陰瀉陽,而其補瀉之法,則又有先後也。《靈·終始篇》云:「陰盛而陽虛,先補其陽,後瀉其陰而和之;陰虛而陽盛,先補其陰,後瀉其陽而和之。」此其說之所本也。)營衛通行,此其要也。(陰陽得其平,則營衛之氣通暢流行矣。

要,謂要法也。)

七十七難曰:經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謂也?

然:所謂治未病者,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與脾,(木旺侮土也。)故先實其脾氣,無令得受肝之邪,(補其脾氣,則能御肝,不受克賊也。)故曰治未病焉。中工治已病者,見肝之病,不曉相傳,但一心治肝,(專治肝而肝邪入脾,則脾又病,經所謂「故病未已,新病復起」者也。)故曰治已病也。

七十八難曰:針有補瀉,何謂也?

然:補瀉之法,非必呼吸出內針也。(《素·離合真邪論》云:「吸則內針,無令氣忤,……候呼引針,呼盡乃去,大氣皆出,故命曰瀉。……呼盡內針,靜以久留,以氣至為故,……候吸引針,氣不得出,各在其處,推合其門,令神氣存,大氣留止,故命曰補。」此呼吸出內之法,越人以為其道不盡於此,當如下文所云也。

)知為針者,信其左;不知為針者,信其右。(信其左,謂其法全在善用其左手,如下文所云是也。信其右,即上呼吸出內針也。持針以右手,故曰信其右。)當刺之時,(一本有必字)先以左手厭按所針滎、俞之處,彈而努之,(彈,指擊也。努,揉也。)爪而下之,(以爪掐至肉中也。

)其氣之來,如動脈之狀,(動其血氣,則氣來聚如脈口之動,此左手所候之氣也。)順針而刺之,得氣,(謂氣至針,此針下所候之氣也。)因推而內之,(推入其針,氣亦從之入也。)是謂補;動而伸之,(謂搖動而引出其氣也。)是謂瀉。不得氣,乃與男外女內;(男則候之於衛之外,女則候之於營之內。

)不得氣,是謂十死不治也。(候氣而氣不至,則營衛已脫,針必無功。十死,言無一生也。)

白話文:

經典說:「不能治療虛症,那還談什麼其他治療?」,就是這個意思。(意思是說治療虛症的方法應該這樣,不能只用單一經脈的補瀉方法。如果這個道理不明白,連治療虛症都做不好,又怎麼能治療其他疾病呢?這兩句話在經典中無法考證。)

《難經》第七十六難問:「什麼是補法和瀉法?在施行補法時,要從哪裡取得氣?在施行瀉法時,要把氣放到哪裡?」 (意指要取哪種氣來作為補的材料;而所瀉出去的氣,又要放到哪裡呢?)

回答是:「在施行補法時,要從衛氣中取氣;在施行瀉法時,要把氣放到營氣中。」(衛氣主導氣,所以從衛氣中取氣。具體方法在下文第七十八難中詳述。從營氣中放置氣,是指把氣散到營氣之中。)如果陽氣不足,陰氣有餘,應該先補陽氣,然後瀉陰氣;如果陰氣不足,陽氣有餘,應該先補陰氣,然後瀉陽氣。(這是承接上文來說明補瀉的方法,尤其要注意陰陽的虛實情況。)

衛氣屬於陽,營氣屬於陰,衛氣虛弱而營氣強盛,就應該補陽氣而瀉陰氣;營氣虛弱而衛氣強盛,就應該補陰氣而瀉陽氣,並且補瀉的方法還有先後的順序。《靈樞·終始篇》說:「陰氣過盛而陽氣虛弱,要先補陽氣,然後瀉陰氣來調和;陰氣虛弱而陽氣過盛,要先補陰氣,然後瀉陽氣來調和。」這就是這個說法的依據。營氣和衛氣能夠順暢運行,才是治療的關鍵。(陰陽達到平衡,營衛之氣才能順暢運行。)

關鍵,指的是重要的方法。

《難經》第七十七難問:「經典說,高明的醫生治療未發生的疾病,中等的醫生治療已經發生的疾病,這是什麼意思?」

回答是:「所謂治療未發生的疾病,是看到肝臟有病,就知道肝病會傳到脾臟,(因為木旺會剋土)所以要先加強脾氣,不讓脾臟受到肝邪的侵害,(補脾氣就能抵禦肝臟的侵襲,不受剋制)所以說這是治療未發生的疾病。中等的醫生治療已經發生的疾病,是看到肝臟有病,不知道疾病會傳變,只一心治療肝臟,(只治療肝臟,而肝邪入脾,導致脾臟也生病,這就是經典說的「所以疾病還沒好,新的疾病又產生了」)所以說這是治療已經發生的疾病。」

《難經》第七十八難問:「針灸有補法和瀉法,這是什麼意思?」

回答是:「針灸的補瀉方法,不一定是指呼吸時針的進出。(《素問·離合真邪論》說:「吸氣時進針,不要讓氣逆反,……等呼氣時拔針,等氣完全呼出,就叫做瀉。……呼氣時進針,靜靜地留針很久,以氣到達針下為準,……等吸氣時拔針,氣不會外洩,仍然留在原處,推動閉合針孔,讓神氣留存,大氣停止,就叫做補。」這是呼吸時針的進出方法,但扁鵲認為針灸的道理不僅僅如此,應該如下文所說。)

懂得針灸的人,重視左手;不懂得針灸的人,重視右手。(重視左手,是指方法完全在於善用左手,如下文所說。重視右手,就是指上面呼吸時針的進出方法。右手持針,所以說重視右手。)在針刺的時候,(有版本有「必」字)先用左手按壓住要針刺的滎穴、俞穴等部位,彈擊和揉按,(彈,指的是敲擊。努,指的是揉按。)然後用指甲往下按,(用指甲掐到肉裡。)這樣氣的到來,就像動脈的跳動,(震動氣血,氣就會像脈搏一樣匯聚,這是左手所感應到的氣。)順著氣息進針,等氣到達針下,(指的是氣到達針下,這是針下所感應到的氣。)就推針進去,(推入針,氣也跟著進去)這叫做補法;搖動針並拔出,(指的是搖動並引出氣)這叫做瀉法。如果沒有氣的感覺,就男的在衛氣之外取氣,女的在營氣之內取氣。(男的在衛氣之外尋找氣感,女的在營氣之內尋找氣感。)如果沒有氣的感覺,就叫做無可救藥。(如果尋找氣感卻沒有氣到來,說明營衛之氣已經脫散,針灸必然無效。無可救藥,指的是沒有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