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

《難經經釋》~ 卷下 (1)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

1. 卷下

三十難曰:營氣之行,常與衛氣相隨不?(相隨,言相合而並行也。)

白話文:

營氣的運行,是常常和衛氣一起並行嗎?(相隨,就是說它們相互結合並且一同運行。)

然:經言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乃傳於(一作與)五臟六腑,五臟六腑皆受於氣。(言受穀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營主血,故在脈之中。衛主氣,故在脈之外。《素問·痹論》云:「營者,水穀之精氣也,和調於五臟,灑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

白話文:

人體從食物中獲得氣,食物進入胃後,再傳輸到五臟六腑,五臟六腑都依靠氣來運作。精華的部分稱為營氣,濁氣的部分稱為衛氣。營氣在脈絡中運行,衛氣則在脈絡外運行。

……衛者,水穀之悍氣也,其氣慓疾滑利,不能入於脈也。」)營周不息,五十而復大會。(五十,謂五十營也。詳見第一難中。)陰陽相貫,如環之無端,故知營衛相隨也。)

白話文:

衛氣:是水穀中強盛的陽氣,這種陽氣性質剛烈、快速而通暢,不能夠進入經脈中。「營氣」不斷地循環運行,每運行 50 個週天,又會重新會合到「營氣」的發源地。這一點,可以詳細參照第一篇難經中的「陰陽相貫」,就像環形項鍊那樣,永遠沒有一個終點。所以說,衛氣和營氣是相隨運行的。

三十一難曰:三焦者,何稟何生?(稟,受也。)何始何終?(言其經之起止也。)其治常在何許?可曉以不?(治,猶縣治之治,其所居之地也。)

白話文:

三十一難問:三焦是什麼?它是由什麼構成的?在哪裡開始和結束?它的管轄範圍在哪裡?能簡要地說明一下嗎?

然:三焦者,水穀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此總釋三焦之義,言其所稟所生在水穀,而其所始所終在氣也。)上焦者,在心下,下膈,(膈,隔也。心下有膜,遮隔濁氣,謂之膈。)在胃上口,主內而不出。(內,謂納水穀也。)其治在膻中,玉堂下一寸六分,直兩乳間陷者是。

白話文:

三焦:是食物和水運行的道路,氣的開始和結束的地方。(這段話總體解釋三焦的意義,說明三焦形成和產生於食物和水,而氣穿行於三焦之中。)上焦:位於心臟下方、橫膈之上(橫膈就是將髒腑分隔開來的膜,心臟下方有一層膜,阻隔濁氣,叫做橫膈);位於胃的上口,控制食物和水的攝入而不排出。(攝入指食物和水進入身體。)它的治療部位在膻中穴,位於玉堂穴正下方一寸六分,正對著兩乳之間的凹陷處。

(膻中穴,屬任脈。下句是指膻中之所在,言在玉堂穴下一寸六分。直,當也。)中焦者,在胃中脘,(中院穴,亦屬任脈。)不上不下,主腐熟水穀。其治在臍旁。(臍旁,天樞穴也,屬胃脈。)下焦者,(一本有「在臍下」三字)當膀胱上口,(膀胱上口,闌門也。)主分別清濁,(清者入於膀胱而為溺,濁者入於大腸而為滓穢。

白話文:

膻中穴:

屬於任脈,位於玉堂穴下方約 1.6 寸處。

中焦:

位於胃部中脘,(中院穴,也屬於任脈。)在上下之間,負責將食物消化分解。治療此處疾病應在臍旁。(臍旁,即天樞穴,屬於胃經。)

下焦:

位於膀胱上方開口中,(膀胱上方開口,即闌門。)負責區分清濁。(清液進入膀胱變成小便,濁液進入大腸變成糞便。)

)主出而不內,以傳道也。其治在臍下一寸。(臍下一寸,名陰交穴,屬任脈。)故名曰三焦,其府在氣街。(府猶舍也,藏聚之義,言其氣藏聚於此也。滑氏《本義》以此句為錯簡,非。)

白話文:

(中焦)主要負責傳輸和濡養,它的治所在臍下一寸。(臍下一寸,穴位名為陰交穴,屬於任脈。)所以稱作三焦,它的府腑在氣街。(府就像房屋,有儲藏的意思,指的是氣藏聚於此處。)

三十二難曰:五臟俱等,而心肺獨在鬲(一作膈,下同。)上者,何也?(在膈上,言其位獨高處於胸膈之上也。)

白話文:

《三十二難》中提到:五臟都平齊,唯獨心和肺位於膈部之上,這是什麼原因?(膈部之上,是指它們的位置獨自高於胸膈之上。)

然:心者血,肺者氣。血為營,氣為衛,(《素·五臟生成論》云:「諸血者皆屬於心,諸氣者皆屬於肺」。蓋營行脈中,故血為營;衛行脈外,故氣為衛。)相隨上下,謂之營衛。(上下,謂五十度周於身也。說見第一難中。)通行經絡,營周於外,(通行經絡,言十二經無所不通,而周行於臟腑之外也。

)故令心肺獨在膈上也。(營衛為一身之統攝,而心肺主之,故獨居膈上以宰之也。)

白話文:

然而,心主血,肺主氣。血在體內運行,稱為「營血」;氣在體外運行,稱為「衛氣」。(《素問‧五臟生成論》說:「所有的血都屬於心,所有的氣都屬於肺。」因為營血在脈中運行,所以血稱為營血;衛氣在脈外運行,所以氣稱為衛氣。)營血和衛氣相互隨行,在上下運行,稱為「營衛」。(「上下」是指50 度的周身運行方式,詳見第一難。)營衛通行於經絡,營血周行於外。(通行於經絡,指十二經脈無處不通,而周行於臟腑之外。)

三十三難曰:肝青象木,肺白象金。肝得水而沉,木得水而浮;肺得水而浮,金得水而沉。其意何也?(肝居肺下。故曰得水而沉;肺居肝上,故曰得水而浮。言肝既屬木,則當浮而反沉;肺既屬金,則當沉而反浮,與金木之本體不類,故設問也。)

白話文:

33 難說:肝臟是青色的,像木頭;肺臟是白色的,像金屬。肝臟得到水就會下沉,而木頭得到水就會上浮;肺臟得到水就會上浮,而金屬得到水就會下沉。這是什麼意思?

(肝臟在肺臟下面,所以說得到水就會下沉;肺臟在肝臟上面,所以說得到水就會上浮。但是肝臟屬於木,應該上浮卻下沉;肺臟屬於金,應該下沉卻上浮,這與金木的本質不相符,所以提出疑問。)

然:肝者,非為純木也,乙角也,(木屬陽,乙為陰木,志在從金,故曰非純。角於五音亦屬木。)庚之柔。(庚為陽金,乙與庚合,剛柔相配,則乙之剛為庚,庚之柔為乙也。)大言陰與陽,小言夫與婦。(大而言之,即天地之陰陽,小而言之,,即人倫之夫婦,其理一也。

白話文:

肝臟並不是純粹的木屬,它還兼有乙木的特性。(木屬陽,乙為陰木,乙木的本性是追隨金屬,所以說肝臟並非純粹的木屬。在五音中,角音也屬木。)它還具有庚金的陰柔性質。(庚為陽金,乙木與庚金相合,剛柔相濟,乙木的剛強轉化為庚金的剛強,庚金的陰柔轉化為乙木的陰柔。)從宏觀上來說,陰陽是天地的基本規律,從微觀上來說,陰陽是男女之間的倫理關係,其原理是相通的。

)釋其微陽,而吸其微陰之氣,其意樂金,(婦有從夫之義,乙為陰木,故曰微陽,樂金,謂樂從乎金也。)又行陰道多,(肝屬足厥陰經,位乎膈下,故曰行陰道多。)故令肝得水而沉也。(得水而沉,言得其滋養,與下文得熱正相反。又,金性本沉,亦有從夫之義。)肺者,非為純金也,辛商也,(金屬陰,辛為陰金,志在從火,故曰非純。

白話文:

釋放人體中的微陽之氣,吸收天地間的微陰之氣,這種意念如同金從屬於木,(婦女有從屬於丈夫的義理,乙為陰木,所以稱為微陽,樂金,指樂於從屬於金。)肝經循行陰分較多,(肝臟屬足厥陰經,位於橫膈膜下方,所以說循行陰分較多。)所以讓肝臟得到水氣的滋養而下沉。(得到水氣的滋養而下沉,是說得到滋養,與後文的「得熱」完全相反。另外,五行中金的特性本就為下沉,也有從屬於木的含義。)肺臟,並非純粹的金屬,而是辛金,(五行中金屬屬陰,辛為陰金,其特性是從屬於火,所以說不是純粹的金。)

商於五音亦屬金。)丙之柔。(丙與辛合。大言陰與陽,小言夫與婦。釋其微陰,(辛為陰金,故曰微陰。婚而就火,(婚,猶婚嫁之婚,言嫁於火也。)其意樂火,又行陽道多,(肺屬手太陰經,位乎膈上,故曰行陽道多。)故令(一本無令字)肺得水而浮也。(火性本浮,亦從乎夫也。

白話文:

商音屬於五行中的金,丙火則偏向陰柔。(丙和辛相合,大體上指陰和陽,小體上指丈夫和妻子。釋義它的陰柔部分,(辛為陰金,所以稱為微陰。婚嫁嫁給了火,(婚類似於結婚,說明嫁給了火。)其意圖喜歡火,又行陽道較多,(肺屬於手太陰經,位於橫膈膜之上,所以稱為行陽道較多。)所以讓(一本書中沒有「讓」字)肺得到水後而浮起。(火性原本就浮,也從乎於丈夫。)

)肺熱而復沉。肝熱而復浮者,何也?(肺氣熱,則清氣下墜。肝氣熱,則相火上升。)故知辛當歸庚,乙當歸甲也。(肝得熱,則微陰不足以相吸,肺得熱,則亢陽適見其可畏,則陰木與陽木,陰金與陽金,自為配偶,而復其本體浮沉之性也。)

三十四難曰:五臟各有聲、色、臭,味,皆可曉知以不?

白話文:

)肺氣過熱卻又下沉。肝氣過熱卻又浮升,這是為什麼呢?(肺氣過熱,清氣就會下降。肝氣過熱,相火就會上升。)所以說,辛味當歸屬庚金,而乙味當歸屬甲木。(肝氣過熱,陰氣不夠強盛,不能互相吸引。肺氣過熱,陽氣過盛,就露出它可怕的一面。因此,陰木與陽木、陰金與陽金,自然會結合成配偶,而恢復它們原本的浮沉性質。)

然:《十變》言:肝色青,(此亦本五行而言也。青者,木之色也。《十變》未詳。)其臭臊,(木之氣也。)其味酸(木之味也。)其聲呼,(呼,引而長,亦木之象也。)其液泣;(肝竅於目,故為泣。)心色赤,(火之色也。)其臭焦,(火之氣也。)其味苦,(火之味也。)其聲言,(言,散而揚,為火之象。)

五臟有七神,各何所藏耶?

白話文:

《十變》記載:

肝臟

  • 顏色:青色(五行中,青色代表木,而肝臟屬木)
  • 氣味:酸味(木的特性,酸味也屬肝)
  • 味道:酸味(同上)
  • 聲音:呼喊聲(呼聲悠長,也符合木的特性)
  • 液體:眼淚(肝臟與眼睛相通,所以肝臟有問題會流淚)

心臟

  • 顏色:紅色(五行中,紅色代表火,而心臟屬火)
  • 氣味:焦味(火的特性,焦味也屬心)
  • 味道:苦味(火的特性,苦味也屬心)
  • 聲音:說話聲(說話聲散發開來,符合火的特性)

然:(五臟藏七神者,脾與腎兼兩神也。見下文。)臟者,人之神氣所舍藏也。故肝藏魂,(肝屬陽,魂亦屬陽。《靈·本神篇》云:「隨神往來者謂之魂」,謂知覺之靈處也。)肺藏魄,(肺屬陰,魄亦屬陰。《本神篇》云: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謂運動之能處也。)心藏神,(《本神篇》云:「兩精相搏謂之神」,謂陰陽合體之妙機也。

白話文:

但是,(五行臟腑與七神之間的關係,脾和腎各對應兩個神。見下文。)臟腑是人體神氣能量儲藏的地方。所以,肝臟儲藏魂(肝屬陽,魂也屬陽。《靈樞·本神篇》說:「跟隨神志活動的稱為魂」,也就是意識靈魂所在的地方)。肺臟儲藏魄(肺屬陰,魄也屬陰。《本神篇》說:「與精氣一起出入的稱為魄」,也就是運動能力所在的地方)。心臟儲藏神 (《本神篇》說:「兩個精氣相互搏動稱為神」,也就是陰陽結合後的奧妙機制)。

《素·靈蘭秘典論》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脾藏意與智,(《本神篇》云:「心有所憶謂之意,……因慮而處物謂之智」,蓋脾主思故也。《素·刺法篇》云:「脾為諫議之官,智周出焉。」)腎藏精與志也。(《本神篇》云:「初生之來謂之精,……意之所存謂之志」。

《素·靈蘭秘典論》云:「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

白話文:

《素問·靈蘭祕典論》說:心臟是君主,主管精神意識。

脾臟儲藏意念和智慧。(《本神篇》說:「心有所記憶叫做意念,……因為思考而處理事物叫做智慧」,這是因為脾臟主管思慮的緣故。《素問·刺法篇》說:「脾臟是諫議大臣,智慧由此產生。」

腎臟儲藏精氣和志向。(《本神篇》說:「初生的生命力叫做精氣,……意識所存的地方叫做志向。」

三十五難曰:五臟各有所,腑皆相近,而心、肺獨去大腸、小腸遠者,何謂也?(肝之腑膽,脾之腑胃,腎之腑膀胱,其位皆相近,心之腑小腸,肺之腑大腸,皆相遠也。)

白話文:

三十五種疾病的困難症狀中說:五臟各有自己的位置,而腑和它們的臟都相鄰近,只有心臟和肺臟遠離所配屬的大腸和小腸,這是什麼原因呢?(肝臟所配的腑是膽,脾臟所配的腑是胃,腎臟所配的腑是膀胱,它們的位置都相鄰近;而心臟所配的腑是小腸,肺臟所配的腑是大腸,它們的位置相距較遠。)

然:經言心營,肺衛,(血為營,心主血,故營屬心。氣為衛,肺主氣,故衛屬肺。)通行陽氣,(陽氣,即營衛之氣。《靈·營衛生會篇》云:「行陰二十五度,行陽二十五度」是也。)故居在上;(謂其位最高。)大腸、小腸,傳陰氣而下,(陰氣,濁氣也,謂穢滓所歸也。

白話文:

凡是:經書上說,心和營氣,肺和衛氣,(血就是營,心主血,所以營氣屬於心。氣就是衛,肺主氣,所以衛氣屬於肺。)運行陽氣,(陽氣,就是營衛之氣。《靈樞·營衛生會》說:「運行陰氣部位二十五度,運行陽氣部位二十五度」就是指這個。)所以居於上;(表示它的位置最高。)大腸、小腸,傳輸陰氣而降,(陰氣,就是濁氣,指身體廢棄物的歸處。)

)故居在下。(謂其位至下。)所以相去而遠也。(所司不同,所以經雖相合,而位則相遠也。)又諸腑皆陽也,清淨之處。今大腸、小腸、胃與膀胱,皆受不淨,其意何也?(謂陽宜清淨,而反受穢濁,獨不及膽者,膽無施受故也。)

白話文:

因此大腸位於人體下部(說明其位置低)。所以兩者相距很遠(分工不同,所以經絡雖然相通,但位置相差很大)。還有,所有腑臟都是陽性器官,是清淨的部位。現在大腸、小腸、胃和膀胱,都接受不乾淨的東西,這是什麼意思?(陽性器官應該是清淨的,卻偏偏接受污濁之物,唯獨膽沒有,是因為膽沒有輸受的功能。)

然:諸腑者,謂是非也。(言諸腑雖屬陽,而非皆清淨之處也。)經言小腸者,受盛之腑也;(《素·靈蘭秘典》:「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言受胃之物,化其渣滓也。)大腸者,傳瀉行道之腑也;(《素》:「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膽者,清淨之腑也;(《素》:「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白話文:

不過,所說的諸腑,是指非清淨的地方(意指諸腑雖然屬於陽氣,但並非都是清淨的)。經文上說小腸是儲存盛放的臟腑(《素問·靈蘭祕典》:「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意指接收胃裡的食物,並消化其渣滓);大腸是傳送排泄往來的臟腑(《素問》:「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膽是清淨的臟腑(《素問》:「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蓋膽無受無瀉,助肝以決謀慮而已,所以謂之清淨之腑也。)胃者,水穀之腑也;(《素》:「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膀胱者,津液之腑也。(《素》:「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此五臟之腑也。)一腑猶無兩名,故知非也。(言諸腑各有名,如上文所云,皆實指其受穢濁者也。

惟膽名為清淨,故不受穢濁,若余腑亦名清淨,則有兩名矣。)

白話文:

膽沒有「受納」和「排泄」的功能,只幫助肝臟進行謀慮,因此被稱為「清淨之腑」。

胃是貯藏水穀的腑。(《素問》:「脾胃是貯藏食物的官吏,五穀從這裡產生。」)

膀胱是貯藏津液的腑。(《素問》:「膀胱是津液聚集的地方。」)

以上三者是五臟的腑。一個腑不會有兩個名稱,所以說五臟之腑不符合「一腑有兩名」的說法。(這裡的意思是,各個腑都有自己的名稱,如上文所述,都明確指出了其收納污濁的作用。)

小腸者,心之腑;大腸者,肺之腑;膽者,肝之腑,胃者,脾之腑;膀胱者,腎之腑。(《靈·本輸篇》云:「肺合大腸,……心合小腸,……肝合膽,……脾合胃,……腎合膀胱」,此之謂也。)小腸謂赤腸,大腸謂白腸,膽者謂青腸,胃者謂黃腸,膀胱者謂黑腸。(此以五行之色名其腸,以為配五臟之徵也。

白話文:

小腸是心的府邸;大腸是肺的府邸;膽是肝的府邸;胃是脾的府邸;膀胱是腎的府邸。

(《靈樞·本輸篇》中記載:「肺和大腸相合,……心和小腸相合,……肝和膽相合,……脾和胃相合,……腎和膀胱相合」,這就是這個說法的依據。)

小腸又稱「赤腸」,大腸又稱「白腸」,膽又稱「青腸」,胃又稱「黃腸」,膀胱又稱「黑腸」。

(這是用五行的顏色來命名各個臟腑,用以表示與五臟相配的依據。)

蓋皆名為腸,則俱受穢濁,所以明不淨之故也。)下焦之(一本無之字)所治也。(《靈·營衛生會篇》云:「水穀者,嘗並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故五腑皆下焦之氣所治也。)

三十六難曰:臟各有一耳,腎獨有兩者,何也?(兩,謂左右各一也。)

白話文:

所有都被稱為「腸」,是因為它們都容納著不潔之物,所以它們能顯現不潔淨的本質。因此,它們是下焦所治理的部位。(《靈樞·營衛生會篇》說:「飲食在胃中分解後,形成糟粕,一起進入大腸,成為下焦,這些糟粕會滲透下來,並分泌出不同的液體,這些液體會隨著下焦的氣流往下滲入膀胱。」因此,所有五臟腑都受到下焦之氣的治理。)

然:腎兩者,非皆腎也。(謂一為腎,一則非腎也。)其左者為腎,右者為命門。命門者,諸神精之所舍,(舍,藏也。言一身之精神,皆藏於此也。)原氣之所繫也;(原氣,即元氣,言根柢乎此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精,施化之具,胞,受孕之處,此乃性命之原,先天之所由主,故曰命門也。

白話文:

但是,腎臟這兩個稱呼並非完全代表腎臟。(意思是,一個是腎臟,另一個則不是腎臟。)左邊的是腎臟,右邊的是命門。命門是所有精神和精華寄居的地方,(寄居,就是儲存。表示一個人所有的精神,都儲存在這裡。)是元氣的根源;(元氣,就是根本的能量,表示根源在這裡。)男人用來儲存精華,女人用來繫住子宮。(精華,是傳宗接代的物質,子宮,是孕育的地方。這都是生命和生命之源,是先天由命門掌管的,所以稱作命門。)

)故知腎有一也。(其一為命門而非腎,則腎止有一耳。)

三十七難曰:五臟之氣,於何發起,通於何許,(發起,言其本之所出。通,言其氣之所注也。)可曉以不?

白話文:

所以知道腎其實只有一個。(其中一個是命門而不是腎,那麼腎就只有一個了。)

第三十七難說:五臟的氣,從哪裡起源,通往哪裡,(起源,是指它們的根本所在。通往,是指它們的氣所注入的地方。)可以明白嗎?

然:五臟者,當上關於九竅也。(竅皆在上,故曰上關,謂其氣與九竅通也。)故肺氣通於鼻,鼻和則知香臭矣;肝氣通於目,目和則知黑白矣;脾氣通於口,口和則知穀味矣;心氣通於舌,舌和則知五味矣;(舌主辨味,故和則能知五味。口主納穀,故和則能辨五穀。)腎氣通於耳,耳和則知五音矣。

白話文:

然而,人的五臟都位於身體上方,與九竅相連。(九竅都在頭部上方,所以稱之為「上關」,表示五臟之氣與九竅相通。)因此,肺氣通於鼻子,鼻子通暢就能辨別香臭;肝氣通於眼睛,眼睛通暢就能辨別黑白;脾氣通於嘴巴,嘴巴通暢就能品嘗食物的味道;心氣通於舌頭,舌頭通暢就能分辨五種味道。(舌頭專門負責辨別味道,所以通暢就能辨別五味。嘴巴專門負責攝入食物,所以通暢就能辨別五穀。)腎氣通於耳朵,耳朵通暢就能辨別五種音調。

五臟不和,則九竅不通,(不通,謂氣不得上達而失其官也。)六腑不和,則留結為癰。(五臟神氣之所舍,故不和則止九竅不通而已,六腑則血氣滓穢之所出入,故不和則有形之物積聚而為癰也。)邪在六腑,則陽脈不和,(陽脈,手足三陽之脈也。)陽脈不和,則氣留之,氣留之,則陽脈盛矣。

白話文:

五臟如果出現不調和的狀況,那麼九竅也會不通暢(不通暢,指的是元氣無法順利上升、遍佈各個器官而出現異常狀況);

六腑如果出現不調和的狀況,那麼瘀積停滯的問題將會轉化為膿腫;

五臟是神氣寄居的地方,所以如果五臟不調和,那麼神氣就不能安居,進而導致九竅不通;

六腑則是血氣和糟粕的出入之處,所以如果六腑不調和,那麼實體的物質將會堆積,形成膿腫;

如果邪氣位於六腑,那麼與陽氣相關的經脈就不會和諧(與陽氣相關的經脈,指的是手足三陽經脈);

如果與陽氣相關的經脈不和諧,那麼元氣將會停滯,而元氣一旦停滯,那麼與陽氣相關的經脈就將會旺盛。

(氣屬陽故也。)邪在五臟,則陰脈不和,陰脈不和,則血留之,血留之,則陰脈盛矣。(血屬陰故也。不和者,其邪在內,盛則脈之見乎外者也。)

白話文:

氣屬陽,所以邪氣在體內五臟,則陰脈不調和,陰脈不調和,則血留於體內,血留於體內,則陰脈盛大。(血屬陰,所以邪氣在體內,不調和是邪氣在內,盛大則脈象顯於體表)

陰氣太盛,則陽氣不得相營也,故曰格。陽氣太盛,則陰氣不得相營也,故曰關,陰陽俱盛,不得相營也,故曰關格。(營,和澤也。關者,閉絕之義。格者,捍拒之義。)關格者,不得盡其命而死矣。(言陰陽之氣相睽,雖元氣未盡,亦必至死,不能盡其天年也。)

經言氣獨行於五臟,不營於六腑者,何也?

白話文:

如果陰氣過盛,陽氣就不能相互滋養,所以稱為「格」。如果陽氣過盛,陰氣就不能相互滋養,所以稱為「關」。陰陽都過盛,不能相互滋養,所以稱為「關格」。(營:調和滋潤。關:閉絕的意思。格:抵擋排斥的意思。)「關格」這種情況,不能盡享其天命而死去。(陰陽之氣相互抵觸,即使元氣沒有耗盡,也會死亡,不能活到壽終正寢。)

然:夫氣之所行也,如水之流,不得息也。故陰脈營於五臟,陽脈營於六腑,如環無端,莫知其紀,終而復始,而不覆溢,(言不至過盛而溢於經脈之外也。)人氣內溫於臟腑,外濡於腠理。(濡,潤也。腠理,肌膚毛孔分理湊合處也。)

三十八難曰:臟惟有五,腑獨有六者,何也?

白話文:

然:氣運行的地方,就像水流動一樣,不能停歇。所以,陰脈在五臟中運行,陽脈在六腑中運行,就像一個沒有起點和終點的環形系統,不知道它的規律,結束了又開始,卻不會超過(經脈)的容量(不會從經脈外溢出)。人體內的氣,溫暖滋養著臟腑,外部則滋潤著皮膚的毛孔。

然:所謂腑有六者,謂三焦也。有原氣之別焉,(即六十六難所謂「原氣之別使也。」)主持諸氣,有名而無形,其經屬手少陽。此外腑也,(言在諸腑之外,故曰外腑。)

三十九難曰:經言腑有五,臟有六者,何也?(經文無考)

白話文:

然而:所謂的六腑,指的是三焦。它有原氣的區別。(也就是《六十六難》中所說的「原氣之別使」。)統管各種氣,有名字但沒有形狀,它的經絡屬於手少陽經。此外,三焦還屬於外腑。(意思是說,它是位於其他內腑之外的,所以稱之為外腑。)

然:六腑者,止有五腑也。(謂三焦不附於臟,故不名為腑,如上條所云也。)五臟亦有六臟者,謂腎有兩臟也。其左為腎,右為命門。命門者,謂(一本無謂字)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氣與腎通,故言臟有六也。(言命門氣雖通於腎,而實則非腎,故不得與腎同為一臟也。)腑有五者,何也?

白話文:

但是,六腑實際上只有五腑。(因為三焦不附屬於臟腑,所以不稱作腑,如上條所說。)五臟也有六臟的說法,這是因為腎有兩個臟:左邊的是腎,右邊的是命門。命門是指(有的版本沒有「謂」字)精神寄宿的地方;男子用來儲藏精,女子用來繫住子宮,它的氣與腎相通,所以說臟有六個。(儘管命門之氣與腎相通,但它實際上並非腎,因此不能與腎同為一個臟腑。)腑有五個,為什麼呢?

然:五臟各一腑,三焦亦是一腑,然不屬於五臟,故言腑有五焉。(腑者對臟而言,既不附於臟,則亦不名為腑也。命門辨說詳見三十六難條下。)

四十難曰:經言肝主色,心主臭,脾主味,肺主聲,腎主液。

白話文:

儘管五臟各有對應的腑,三焦也稱做腑,但三焦與五臟不同,不歸屬於五臟,因此說有五大腑。(腑與臟相應,但又與臟不同,所以也不能稱之為腑。有關命門的論述,詳見三十六難條目。)

然:肺者,西方金也,金生於巳,巳者南方火,火者心,心主臭,故令鼻知香臭;腎者,北方水也,水生於申,申者西方金,金者肺,肺主聲,故令耳聞聲。(此以五行長生之法推之也。木長生於亥,火長生於寅,金長生於巳,水土長生於申,以其相生,故互相為用也。)

白話文:

肺臟屬西方金,五行中金生於巳,巳屬南方火,火屬心,心主嗅覺,所以能讓鼻子辨別香臭;腎臟屬北方水,五行中水生於申,申屬西方金,金屬肺,肺主聽覺,所以能讓耳朵聽到聲音。(這是根據五行生長的規律推測的。五行中,木生長於亥,火生長於寅,金生長於巳,水和土生長於申,因為它們相生,所以互相都有作用。)

四十一難曰:肝獨有兩葉,以何應也?(何應,謂其義何所應也。)

四十二難曰:人腸胃長短,受水穀多少,各幾何?

白話文:

第四十一難說:肝臟獨特地有兩個葉,這代表著什麼意思?

第四十二難說:人的腸胃有多長,能夠接受多少水谷?各自是多少?

然:胃大一尺五寸,徑五寸,(大,言其四圍,徑,言其口之廣。凡圓形者,徑一則圍三,故圍大一尺五寸,則徑五寸也。下文仿此。)長二尺六寸,橫屈受水穀三斗五升,(胃在腹中,其形盤曲而生,故曰橫屈。)其中常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留者,存於中不使出也。

白話文:

胃的尺寸:周長一尺五寸,直徑五寸(「大」指周長,「徑」指直徑。圓形物體的周長是直徑的三倍,因此周長一尺五寸,直徑為五寸。以下內容同理推測)。胃的長度為二尺六寸,可以橫向收縮屈曲,容納三鬥五升的水和食物(胃位於腹部,形狀盤曲彎曲,故稱橫向屈曲)。胃中通常留有兩斗食物和一斗五升水(「留」指胃中存留,不會排出)。

出即胃虛,飢而思食,故一日必再食也。)小腸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三八得二寸四分,餘一分,亦三分之,故云少半,言不及半分也。)長三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大半,半合有餘也。)廻(一作回)腸大四寸,(迴腸,即大腸,以其回曲,故曰迴腸。

)徑一寸半,

白話文:

出現胃虛症狀時,會感到飢餓想進食,因此一天必定吃兩次飯。小腸寬度為兩寸半,直徑為八分,略小於一半。(三乘八等於二寸四分,剩一分,也等於三分之一,所以說略小於一半,意思是不足一半。)長度為三丈二尺,可容納兩鬥四升穀物,六升三合水,以及半合以上的水。(大半意指半合多一點。)迴腸寬度為四寸。(迴腸即大腸,因為它蜿蜒曲折,所以稱為迴腸。

長二丈一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廣腸大八寸,(廣腸,大腸以下至肛門受穢滓之處,俗名直腸,以其最廣,故曰廣腸。)徑二寸半。

長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故腸胃凡長五丈八尺四寸。

白話文:

長七尺,能裝穀子一斗,水七升半。大腸末端直徑八寸,(大腸末端直腸,從大腸到肛門,接收身體廢物的部分,俗稱直腸,因為它最寬,所以稱為廣腸。)橫截面直徑二寸半。

此腸胃長短,受水穀之數也。肝重二斤四兩,左三葉,右四葉,凡七葉,主藏魂。(魂義見三十四難。下同。)心重十二兩,中有七孔三毛,(孔,竅也。)盛精汁三合,(謂孔中所藏之精血也。)主藏神。脾重二斤三兩,扁廣三寸,(扁廣,謂形不正圓,其闊三寸也。)長五寸,有散膏半斤,(散膏,津液之不凝者。

白話文:

腸胃的長度取決於攝取的食物和液體的量。

肝的重量是二斤四兩,分為七葉,左邊三葉,右邊四葉,主要負責藏魂。

心的重量是十二兩,有七個孔洞,三個毛孔,盛放三合的精血,主要負責藏神。

牌的重量是二斤三兩,形狀扁平寬廣,長三寸,寬五寸,含有半斤的液體。

)主裹血,溫五臟,主藏意。(裹血,謂統之使不散也。五臟皆稟氣於脾胃,故受其氣以溫暖也。)肺重三斤三兩,六葉兩耳,凡八葉,(垂下為葉,旁出為耳,共成八葉也。)主藏魄。腎有兩枚,重一斤二兩,主藏志。(兩枚,即上文所謂左為腎、右為命門者也。)

白話文:

脾臟的功能是統攝血液,溫暖五臟,主宰思想。(統攝血液,就是使血液不散失。五臟都從脾胃吸收精氣,所以能得到溫暖。)

肺臟的重量是三斤三兩,共有六片肺葉和兩片耳垂,總共有八片葉子。(垂下來的稱為肺葉,旁邊突出的稱為耳垂,加起來共有八片。)肺臟主宰魂魄。

腎臟有兩枚,重量是一斤二兩,主宰意志。(兩枚,就是前面提到的左邊為腎、右邊為命門。)

膽在肝之短葉間,重三兩三銖,盛精汁三合。(上言五臟,以下言六腑。)胃重二斤十四兩,(一作一兩)紓曲屈伸(謂統計其屈曲處也。)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盛(一作容)谷二斗,水一斗五升。小腸重二斤十四兩,長三丈二尺,廣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左廻(一作回,下同。

白話文:

膽囊位於肝臟的右葉下方,重量為三兩三銖,儲存膽汁約三合。(上文討論了五臟,下文討論六腑。)

胃的重量為二斤十四兩(另有說法為一斤十四兩),伸展開的長度為二尺六寸,最大寬度為一尺五寸,直徑五寸。胃可以容納食物兩鬥,水一斗五升。

小腸的重量為二斤十四兩,長度為三丈二尺,寬度二寸半,直徑八分之七,向左盤旋。

)疊積十六曲,盛(一作容)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大腸重三(一作二)斤十二兩,長二丈一尺,廣四寸,徑一寸,當臍右回疊積十六曲,盛谷一斗,水七升半。《靈·腸胃篇》云:「迴腸當臍左環回周葉積而下,回運環返十六曲,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上三條長短受盛,與經文俱同。

白話文:

疊積十六道彎曲,可盛穀物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約為大半合。大腸重三斤十二兩,長二丈一尺,寬四寸,直徑一寸,位於臍右,迴旋疊積十六道彎曲,可盛穀物一斗,水七升半。《靈樞·腸胃篇》說:「迴腸位於臍左,環繞一週,層層疊積而下,迴轉環繞十六道彎曲,大小如四寸,直徑一寸,稍稍少於一寸」。以上三條的長短和容積,都與經文相同。

膀胱重九兩二銖,縱廣九寸,(膀胱亦不正圓,故曰縱廣。)盛溺九升九合。(水從大腸滲入膀胱則為溺,不與谷同居,故不曰水而曰溺,此越人精微處也。)口廣二寸半,唇至齒長九分,齒已後至會厭(已後,即以下也,會厭,吸門也。)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謂口內可受五合也。

白話文:

膀胱

重量:九兩二銖

大小:長寬九寸(膀胱呈不規則圓形,故稱「長寬」)

容量:九升九合(大腸滲出的液體在膀胱中形成小便)

膀胱口

寬度:二寸半

從脣到牙齒的長度:九分

從牙齒到會厭(吸門)的深度:三寸半

容量:五合(指口腔內可容納的液體量)

)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咽門重十二兩,(一作十兩。《靈·腸胃篇》:咽門重十兩」。)廣二寸半,至胃長一尺六寸。(咽門,謂咽物之處,即俗名食脘者也,下通於胃。)喉嚨重十二兩,廣二寸,長一尺二寸,九節。(喉嚨,即出聲之處,即俗名喉脘者也,下通於肺。

白話文:

舌頭重十兩,長七寸,寬二寸半。咽門重十二兩,寬二寸半,到胃長一尺六寸。咽門就是咽食物的地方,也就是俗稱的食脘,連接到胃。喉嚨重十二兩,寬二寸,長一尺二寸,分為九節。喉嚨就是發出聲音的地方,也就是俗稱的喉脘,連接到肺。

九節,有薄骨相連絡,其節有九也。)肛門重十二兩,大八寸,徑二寸大半,長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肛門,即廣腸。此條長短受盛,亦與上同。)

四十三難曰: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何也?

白話文:

九節腸(有薄骨相連,共有九節)。肛門重十二兩,寬八寸,直徑二寸半,長二尺八寸,能容納九升三合八分之一的穀物。(肛門,即廣腸。此條關於長度和容量的敘述,與上文相同。)

然:人胃中當有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即上條所謂橫屈受水穀三斗五升也。)故平人日再至圊,(圊,廁也。)一行二升半,(行水穀,化糟粕。行,去也。日中五升,日中五升,《靈》作「一日中五升」,言一日之中共去五升也。)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水穀盡矣。故平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水穀津液俱盡,即死矣。

(津液由水穀而生,水穀盡則津液亦亡矣。)

四十四難曰:七衝門何在?(沖者,衝要之地也。)

白話文:

但是:一般人胃部裡應該有約二斗的穀物和一斗五升的水。(這也就是前條中說的橫屈處可以承受三鬥五升的食物和水的容量。)所以健康的人一天會排便兩次,(「圊」就是廁所。)每次排出約二升半的食物和水(這些食物和水被消化後,會變成廢渣排出體外。一天中總共排出五升)七天後,五個七天共三十五升,這時胃裡的食物和水就完全排空了。因此,一般人如果七天不進食喝水,就會死亡,因為胃裡的水分和津液都已經耗盡了。

然:唇為飛門,(飛,飛動之。)齒為戶門,(齒有關鍵之象,如家之有戶,物不得徑出入也。)會厭為吸門,(會厭,謂物之所會聚,又能掩閉勿使物誤入。吸,吸納處也。)胃為賁門,(賁,猶奔也。物入於胃,疾奔而下太倉也。)太倉下口為幽門,(《靈·脹論》:「胃者,太倉也。

白話文:

嘴脣就像飛行的門(因為嘴脣可以動),牙齒就像家中的門(因為牙齒可以鎖住嘴巴,就像家中的門可以阻止陌生人隨意進出),會厭就像呼吸的門(會厭可以聚集物質,也可以關閉以防止誤吸),胃就像接受食物的門(食物進入胃之後會快速滑進小腸),小腸的出口稱為幽門(《靈樞·脹論》中說:「胃就像一個巨大的倉庫。

」以其聚物如倉廩,故曰太倉。下口,接小腸處也。幽,深晦之地,與上下出入處至遠也。)大腸小腸會為闌門,(會者,小腸之下,大腸之上。小腸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納滓穢於大腸,泌津液於膀胱,水穀於此而分別焉,故曰闌門,謂闌截分別、不得並出入也。)下極為魄門,(極,底也。

白話文:

「因為它聚集物體就像倉庫一樣,所以稱為太倉。下口連接小腸的地方。幽門,指的是幽暗深邃的地方,距離上下出入處很遠。)大腸和小腸會合形成闌門,(會合的地方在小腸下方,大腸上方。小腸是受納食物的器官,將食物中的精華排出,將糟粕送入大腸,將津液輸送至膀胱,水穀在此被分開,所以稱為闌門,意指隔斷分開,不能同時出入。)下端叫做魄門,(極,指底部。

魄門,即肛門也。飲食至此,精華已去,止存形質,故曰魄門,即所謂鬼門也。又肺藏魄,肛門連大腸,與肺為表裡,故曰魄門。《素·五臟別論》云:「魄門亦為五臟使,水穀不得久藏。」)故曰七衝門也。

四十五難曰:經言八會者,何也?(會,聚也。氣之所聚,共八穴也。)

白話文:

「鬼門」,又稱為「滓門」或「糟門」,指的是大腸末端。當我們攝取的食物到達這裡時,精華部分已大都消化完畢,只剩下殘渣,因此被稱為「鬼門」,也有人稱之為「糟粕之門」或「殘質之門」

肺部負責儲存「糟粕」,而大腸末端與肺部有表裡相通的關係,故大腸末端又被稱為「糟門門。《素問·五臟別論》中說到「鬼門」也受「五臟使者」所支配,水氣不能長久滯留在肺部的「糟粕」中,因此鬼門又被稱為「七衝門」

然:腑會太倉,(太倉,屬任脈,即中脘穴,在臍上四寸。六腑取稟於胃,故曰腑會。)臟會季脅,(季脅,屬足厥陰,即章門穴,在大橫外直臍季肋端,脾募也。五臟皆稟於脾,故為臟會。)筋會陽陵泉,(陽陵泉,屬足少陽,足少陽之筋結膝外廉,即此穴。肝主筋而膽其合也,故為筋會。

白話文:


然:太倉穴與任脈相會(太倉穴位於臍上四寸,屬於任脈)。六腑的病氣會彙集在胃,所以太倉穴被稱為「六腑會」。

瘵:季臯穴與足厥陰經相會(季臯穴位於大腿外側,與季臯穴端部垂直,屬於足厥陰肝經的募穴)。五臟的病氣都會彙集在肝,所以季臯穴被稱為「五臟會」。

筋:陽陵泉穴與足少陽經相會(陽陵泉穴位於膝蓋外側凹陷處,屬於足少陽膽經)。肝主筋,陽陵泉穴與肝經相合,所以被稱為「筋會」。

)髓會絕骨,(絕骨,屬足少陽,即懸鐘穴,在外踝上四寸。《靈·經脈篇》論足少陽之脈云:「是主骨」,蓋諸髓皆屬於骨,故為髓會。)血會膈俞,(膈俞,屬足太陽,在項後第七椎下,去脊旁一寸半,在中焦之分,化精微而為血之地也,故為血會。)骨會大杼,(大杼,屬足太陽,在項後第一椎下,去脊旁一寸半。

白話文:

)骨髓匯集於懸鐘穴。(懸鐘穴屬足少陽經,位於外踝上方四寸。《靈樞·經脈篇》中提到足少陽經:「主骨」。由於全身骨髓都屬骨,因此懸鐘穴是骨髓的匯集處。)

)血液匯集於膈俞穴。(膈俞穴屬足太陽經,位於後頸第七椎骨下方,距離脊椎旁一寸半遠。該穴位於中焦,負責將精氣轉化為血液,因此是血液的匯集處。)

)骨骼匯集於大杼穴。(大杼穴屬足太陽經,位於後頸第一椎骨下方,距離脊椎旁一寸半遠。

《靈·海論》云:「衝脈為十二經之海,其輸在於大杼」;《動輸篇》云,衝脈與腎之大絡起於腎下,蓋腎主骨,膀胱與腎合,故為骨會。)脈會太淵,(太淵,屬手太陰,在掌後陷中,即寸口也。肺朝百脈,故為脈會。義詳第一難中。)氣會三焦外,一筋直兩乳內也。(三焦外,謂在焦膜之外。

白話文:

《靈樞·海論》說:「衝脈是十二經脈的匯聚處,它的輸注點在大杼穴」;《動輸篇》說,衝脈和腎臟的大絡起於腎下,因為腎主骨,膀胱與腎相合,所以衝脈和大絡會於骨頭上。)脈會於太淵穴,(太淵穴屬於手太陰肺經,位於手掌後面的凹陷處,即寸口穴。肺朝會百脈,所以太淵穴為脈會。具體含義詳見第一難。)氣會於三焦外,一條筋直達兩乳內側。(三焦外,指的是三焦膜之外。

兩乳內,謂兩乳之中,任脈之所過,即膻中穴也。《靈·經脈篇》手少陽之脈「是主氣」;又《海論篇》云:「膻中者,為氣之海」,故為氣會。)熱病在內者,取其會之氣穴也。(熱病在內,則邪氣已深,不可淺治,故必從其氣所會聚之處攻取其邪,乃能已疾也。其會,謂各視其病之所在,審取其所當治之會也。

白話文:

《難經》中說:「老人難睡;年輕人睡不醒,這是為什麼?」(註:「寐」:閉上眼睛,使精神收斂。「寤」:清醒有意識,指睡夢中醒來時心中還有所牽掛,無法順利入睡。)

然:經言少壯者,血氣盛,肌肉滑,滑,澤也。)氣道通,營衛之行不失於常,(《靈·營衛生會篇》:營衛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亦二十五度,平旦而陽受氣,日入而陰受氣,如是無已。此之謂也。)故晝日精,(精,精敏不倦也。)夜不寤也。老人血氣衰,肌肉不滑,營衛之道澀,(澀,謂不利順也。)故晝不能精,夜不寐也。故知老人不得寐也。

四十七難曰:人面獨能耐寒者,何也?

白話文:

然而:《靈樞·營衛生會篇》中說:年輕人血氣旺盛,肌肉滋潤光滑,津液充盈。氣道通暢,營衛之氣運行正常(《靈樞·營衛生會篇》:「營衛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亦二十五度,平旦而陽受氣,日入而陰受氣,如是無已。」)。因此,白天精力充沛,晚上也不會失眠。

老年人血氣衰退,肌肉不再滋潤光滑,營衛之氣運行不暢,因此,白天沒有精力,晚上也睡不好。所以說,老年人失眠是有道理的。

然:人頭者,諸陽之會也。(諸陽,謂六陽經之脈也。)諸陰脈皆至頸、胸中而還,獨諸陽脈皆上至頭耳,(《靈·逆順肥瘦論》云:「手之三陰,從臟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此之謂也。)故令面耐寒也。

四十八難曰:人有三虛三實,何謂也?

白話文:

人頭頂部是全身陽經會合的地方。(這裡的陽經是指六條陽經的脈絡。)所有陰經的脈絡都到達脖子、胸部後折回,只有陽經的脈絡全部向上到達頭和耳朵。(《靈樞·逆順肥瘦論》中說:「手的三條陰經,從臟器運行到手;手的三條陽經,從手運行到頭;足的三條陽經,從頭運行到足;足的三條陰經,從足運行到腹部。」說的正是這個道理。)所以人的面部耐寒。

然:有脈之虛實,有病之虛實,有診之虛實也。(診,候也,證也。)脈之虛實者,濡者為虛,(濡,柔弱軟滯也。《傷塞論》云:諸濡亡血;又云:「濡則衛氣微」,可見濡為氣血兩虛之候。)緊牢者為實。(弦勁曰緊,堅實曰牢。《素·平人氣象論》:脈「盛而緊曰脹」;《傷寒論》云:「趺陽脈……緊者,脾氣強」;又云:「寒則堅牢」,可見緊牢為邪氣實之候。脈不止此二種,舉此以類推也。

白話文:

此外,還有脈象的虛實、疾病的虛實,以及診斷的虛實。所謂「診」就是指檢查病情。

脈象的虛實:濡軟無力者為虛(濡,柔弱軟滯;《傷塞論》說:「諸濡亡血」;又說:「濡則衛氣微」,可見濡是氣血兩虛的徵兆);緊牢有力者為實(弦勁稱為緊,堅實稱為牢;《素問·平人氣象論》說:「脈盛而緊曰脹」;《傷寒論》說:「趺陽脈……緊者,脾氣強」;又說:「寒則堅牢」,可見緊牢是邪氣實盛的徵兆)。脈象不僅限於這兩種,可以舉一反三。

)病之虛實者,出者為虛,(出,謂精氣外耗,如汗、吐、瀉之類,凡從內出者皆是。)入者為實;(入,謂邪氣內結,如能食便閉、感受風寒之類,凡從外入者皆是。)言者為虛,不言者為實;(言,多言也。病氣內乏,神氣自清,故惺惺能言也。不言,不能言也,邪氣外攻,昏亂神智也。

白話文:

疾病的虛實是指:

  • 外泄的為虛。(外泄是指精氣向外消耗,如出汗、嘔吐、腹瀉等,任何從身體內部排出體外的都屬於外泄。)
  • 內駐的為實。(內駐是指邪氣在身體內部集結,如食慾不振、便祕、受風寒等,任何從身體外部進入體內的都屬於內駐。)
  • 言多的為虛,不言說的為實。(言多指說話很多。身體氣虛時,精神清明,所以頭腦清楚能說話。不言說指不能說話,是邪氣從外部侵入,擾亂神智造成的。)

言、不言,亦即上出入之義。)緩者為虛,急者為實。(緩,病來遲也,正氣奪而邪氣微,則病漸深,急,病來驟也。正氣未漓而邪氣盛,則病疾速也。)診之虛實者,濡者為虛,牢者為實;癢者為虛,痛者為實;(血氣少而肌肉不能充,則癢。邪氣聚而營衛不得和,則痛。

白話文:

說話或不說話,都是指呼吸的進出。動作緩慢的就代表虛,動作急促的就代表實。虛證的病程進展緩慢,邪氣輕微,正氣被抑制;實證的病程進展迅速,邪氣盛盛,正氣未被完全消退。

診斷虛證實證的方法:潮濕的脈象代表虛,緊繃的脈象代表實;發癢的皮膚代表虛,發痛的皮膚代表實。因為血氣不足,肌肉得不到充盈,所以發癢;邪氣聚集,營衛不通暢,所以發痛。

)外痛內快,為外實內虛,內痛外快,為內實外虛。(此則須按而候之也。凡虛者喜按,實者不可著手,故按之而痛處為實,快處為虛也。)故曰虛實也。

四十九難曰:有正經自病,有五邪所傷,何以別之?(正經,本經也。五邪,謂五臟之邪互相賊也。詳下文。)

白話文:

外在疼痛,內在舒適,說明外在為實,內在為虛。內在疼痛,外在舒適,說明內在為實,外在為虛。(這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一般來說,虛弱的人喜歡按壓患處,而實證的人不能按壓,所以按壓時,疼痛的地方為實證,舒適的地方為虛證。)因此,我們稱之為虛實辨證。

然:憂愁思慮則傷心;(思慮出於心,故過用則受傷。)形寒飲冷則傷肺;(肺臟本寒,故外受風寒,內飲冷水,則受傷也。)恚怒氣逆,上而不下則傷肝;(肝在志為怒,恚怒則木氣鬱而上衝,故受傷也。)飲食勞倦則傷脾;(脾為倉廩之官,主納飲食,四肢皆屬於脾,勞倦必由四肢,故過用則脾受傷也。)久坐濕地,強力入水則傷腎。

白話文:

憂鬱(一種令人心煩意亂的情緒)。

內臟疾病(影響身體內部器皿的功能)。

憤怒(一種強烈的消極的情緒,通常對人或事物感到厭惡)。

飲食不振(食慾不振或進食困難)。

陰濕(因受潮或雨淋而潮濕)。

(濕傷於下,故濕先歸腎。又腎為作強之官,水又腎之類,故強力入水則腎受傷。)是正經(一本有之字)自病也。何謂五邪?

白話文:

濕氣從下部侵襲人體,所以濕邪首先會損傷腎臟。又因為腎臟是負責強壯身體的器官,而水與腎臟同屬水性,所以強大的邪氣侵襲水液時,就會導致腎臟受傷。這屬於正經自身的病變。什麼是「五邪」?

然:有中風,(肝為風木,故風先入肝。)有傷暑(心為君火,暑,火之氣也,故心受之。)有飲食勞倦,(此言脾之受邪也。義見上。)有傷寒,(此言肺之受邪也。義見上。)有中濕。(此言腎之受邪也。義見上。)此之謂五邪。

假令心病,何以知中風得之?(言心得中風之病也。下仿此。)

白話文:

有中風的情況(肝臟屬風木,所以風邪會首先進入肝臟)。

有暑熱的情況(心臟屬君火,暑氣屬於火氣,所以心臟會受到影響)。

有飲食勞倦的情況(這是指脾臟受到邪氣影響。詳情見上文)。

有傷寒的情況(這是指肺臟受到邪氣影響。詳情見上文)。

有濕邪的情況(這是指腎臟受到邪氣影響。詳情見上文)。

這五種情況被稱為五邪。

然:其色當赤。何以言之?肝主色,(見四十難。下同。)自入為青,(自入,肝中風也。《素·陰陽應象大論》:肝「在色為蒼」。)入心為赤,(心中風也。《素》:心「在色為赤」。)入脾為黃,(脾中風也。《素》:脾「在色為黃。」)入肺為白,(肺中風也。《素》:肺「在色為白。

白話文:

然而,肝氣盛旺時,面色應當呈現赤色。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肝臟主宰人的氣色,當肝臟內風氣盛行時,面色會發青,進入心臟時,就會轉為赤色,進入脾臟時,就會轉為黃色,進入肺臟時,就會轉為白色。

」)入腎為黑。(腎中風也。《素》腎「在色為黑」。)肝為心邪,(風入於心而為邪也。)故知當赤色也。(一本無也字)其病身熱,(凡外感之邪,先傷營衛,故身皆熱。又心屬火,熱為火邪之象也。下同。)脅下滿痛,(脅下,肝所居之位。)其脈浮大而弦。(浮大,心脈本象。

弦則肝脈之象也。)

何以知傷暑得之?

白話文:

(風邪)進入腎經變為黑色。(腎中風病也。《素問》說:腎「在顏色上表徵為黑色」。)肝經是心經的邪氣,(風邪進入心經而成為邪氣。)所以會呈現紅色。(有版本沒有「也」字)它的症狀是身體發熱,(凡外感邪氣,先傷及營衛,所以全身發熱。此外,心屬火,熱是火邪的象徵。以下同。)脅下脹滿疼痛,(脅下,是肝經所在的位置。)脈象浮大而弦。(浮大,是心脈原來的象徵。弦脈,是風邪的象徵。)

然:當惡臭。何以言之?心主臭,自入為焦臭,(自入,心傷暑也。焦,火之氣,心屬火也。)《素·金匱真言論》:心「其臭焦」)入脾為香臭,(脾傷暑也。香,土之氣。《素》:脾「其臭香」。)入肝為臊臭,(肝傷暑也。臊,木之氣。《素》:肝「其臭臊」。)入腎為腐臭,(腎傷暑也。

白話文:

然:指惡臭。為什麼這麼說?

  • 心主臭,如果心受熱傷,會產生焦臭味。(心屬火,火氣大會導致焦臭)
  • 心氣進入脾臟,會產生香臭味。(脾屬土,土氣散發出香氣)
  • 心氣進入肝臟,會產生臊臭味。(肝屬木,木氣散發出臊臭)
  • 心氣進入腎臟,會產生腐臭味。(腎屬水,水氣腐敗會產生臭味)

腐,水之氣。《素》:腎「其臭腐」。)入肺為腥臭。(肺傷暑也。腥,金之氣。《素》:肺其臭腥。)故知心病傷暑得之,當惡臭。其病身熱而煩,(煩,煩躁也,火鬱而瞀亂也。)心痛,(邪在心則痛。)其脈浮大而散。(浮大,心之本脈。散則浮大而空虛無神,心之病脈也。

)何以知飲食勞倦得之?

白話文:

腐敗的味道源自水氣。《素問》記載:腎臟「氣味腐敗」。這種氣味進入肺部,就會變為腥臭。(肺臟受暑所傷。腥味源自金氣。《素問》記載:肺臟的氣味腥臭。)因此,可以得知心臟因暑邪而生病,會產生惡臭。此病症狀為身體發熱煩躁,(煩躁不安,是火邪鬱結導致頭昏眼花。)心臟疼痛,(邪氣在心臟就會疼痛。)脈象浮大而散亂。(浮大是心臟的根本脈象。散亂指浮大而空虛無力,是心臟疾病的脈象。

然:當喜味苦也。虛為不欲食,實為欲食。(虛則脾氣不能化谷,實則尚能化谷,故有能食、不能食之分。蓋風、寒、暑、濕,其氣不殊,故無虛實之辨,若飲食勞倦,病因各殊,故越人著此二語,義最精細。)何以言之?脾主味,入肝為酸,(肝受飲食勞倦之病也。《素·陰陽應象大論》:肝「在味為酸」。

白話文:

然而:當身體感到疲倦時,就會喜歡苦味。虛證表現為不想吃東西,實證表現為想吃東西。(虛證是因為脾氣不足,不能消化食物,實證是因為脾氣尚能消化食物,所以有能吃和不能吃之分。風、寒、暑、濕這些病邪的性質都是相似的,所以沒有虛實之分。但是飲食和勞累的病因不同,所以《越人》這兩句話非常精細。)為什麼這麼說呢?脾臟主導味覺,脾氣進入肝臟後化為酸味(肝臟容易受到飲食和勞累的影響。《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肝在味為酸」。)

)入心為苦,(心受飲食勞倦之病也。《素》:心「在味為苦」。)入肺為辛,(肺受飲食勞倦之病也,《素》:肺「在味為辛」。入腎為咸,(腎受飲食勞倦之病也。《素》:腎「在味為咸」。)自入為甘。(脾受飲食勞倦之病也。《素》:脾「在味為甘。)故知脾邪入心,為喜味苦也。

白話文:

食物進入心臟會產生苦味,(因為心臟因飲食或過勞而產生疾病。《素問》記載,心臟「對應的味道是苦」)進入肺部會產生辛味,(因為肺部因飲食或過勞而產生疾病。《素問》記載,肺部「對應的味道是辛」)進入腎臟會產生鹹味,(因為腎臟因飲食或過勞而產生疾病。《素問》記載,腎臟「對應的味道是鹹」)進入脾臟自己會產生甘味。(因為脾臟因飲食或過勞而產生疾病。《素問》記載,脾臟「對應的味道是甘」)所以得知脾臟的邪氣進入心臟後,口味會感到苦。

其病身熱而體重,嗜臥,四肢不收」,(嗜臥,倦臥也。脾主肌肉及四肢故也。)其脈浮大而緩。(浮大,心之本脈。緩,脾之脈象也。)何以知傷寒得之?

白話文:

他的症狀是:身體發熱且沉重,嗜睡,四肢緊縮(嗜睡,指感到疲倦想睡。這是因為脾臟掌管肌肉和四肢造成的。)他的脈象是浮大而緩慢的(浮大,是心臟的本脈。緩慢,是脾臟的脈象特徵。)。根據這些症狀和脈象,可以判斷他是得了傷寒。

然:當譫言妄語。(譫,狂悖多言也。)何以言之?肺主聲,入肝為呼,(肝傷寒也。《素·陰陽應象大論》:肝「在聲為呼」。)入心為言,(心傷寒也。)

白話文:

然而:當病人口中說出胡言亂語。(譫:狂妄多言。)怎麼說呢?肺主導聲音,進入肝臟會產生呼氣(肝臟受寒),進入心臟則會發言(心臟受寒)。

入腎為呻,(腎傷寒也。《素》:腎「在聲為呻」。)自入為哭。(肺傷寒也。《素》肺「在聲為哭」。)故知肺邪入心,為譫言妄語也。其病身熱,洒洒惡寒。(肺本寒臟,又傷寒則惡寒也。)甚則喘咳,(肺氣上逆,則喘而咳。又《靈·九針篇》云:「肺主咳」。)其脈浮大而澀。

(浮大,心之本脈。澀,肺脈之象也。)何以知中濕得之?然,當喜汗出不可止。何以言之?腎主濕。

白話文:

入注為厠,(厠是傷寒。)從自己入為哭(肺傷寒。)所以知道肺部的邪氣侵入心臟,會導致胡言亂語。這種病的身體發熱,畏寒。嚴重時會咳嗽(肺氣上逆,就會咳嗽),脈搏浮大而且急促。

入肝為泣,肝中濕也。《靈·九針論》云:「肝主泣。」)入心為汗,(心中濕也。《靈》:「心主汗。」)入脾為涎,(脾中濕也。《靈》:「脾主涎」。入肺為涕,(肺中濕也。《靈》:肺主涕。)自入為唾。(腎中濕也。《靈》:「腎主唾。」)故知腎邪入心,為汗出不可止也。

白話文:

濕氣進入肝臟會導致哭泣,因為肝臟主司哭泣。

濕氣進入心臟會導致出汗,因為心臟主司出汗。

濕氣進入脾臟會導致流涎,因為脾臟主司流涎。

濕氣進入肺臟會導致流鼻涕,因為肺臟主司流鼻涕。

濕氣進入腎臟會導致流口水,因為腎臟主司流口水。

因此,如果腎臟出現問題而濕氣進入心臟,會導致無法控制的出汗。

(汗者,人所常有,惟不可止,乃為腎邪入心也。)其病身熱,小腹痛,(小腹,腎之位。)足脛寒而逆,(足脛,腎經所過之地,故畏寒而逆冷,濕性亦近寒也。)其脈沉濡而大。(沉,腎脈之象。濡,濕氣之候。大則心脈本象也。獨不言浮者。蓋沉則不浮也。)此五邪之法也。

白話文:

(出汗,是人體常有的現象,但如果出汗不止,那是因為腎臟的邪氣進入心臟所致。)這種疾病的症狀有:身體發熱、小腹疼痛(小腹是腎臟所在的位置) 、腳脛發冷發涼。(腳脛是腎經經過的地方,所以會怕冷,而潮濕的性質也接近寒冷。)患者的脈象沉悶濡濕而宏大。(沉,是腎脈的徵象。濡,是潮濕的徵兆。大則表示心脈原本的徵象,但獨獨沒有提到浮,是因為沉脈就不會浮。)這些都是五邪的徵兆。

(大指謂:肝病見於色,心病見於臭,脾病見於味,肺病見於聲,腎病見於液。其脈以本臟之脈為主,而兼受邪之脈,以此類推可也。)

五十難曰:病有虛邪,有實邪,有賊邪,有微邪,有正邪,何以別之?

白話文:

大指的意思是:肝病會影響顏色,心病會影響氣味,脾病會影響味道,肺病會影響聲音,腎病會影響液體。脈搏上主要以器官的脈象為主,然後也受到邪氣的影響,依此類推。

《五十難》提到:病情有虛弱的邪氣,有實體的邪氣,有搶奪的邪氣,有微小的邪氣,還有正當的邪氣,該怎樣來區分呢?

然:從後來者為虛邪,(此亦以五行之義推之也。後,謂生我者也。邪挾生氣而來,則雖進而易退,故為虛邪。)從前來者為實邪,(前,我生者也。受我之氣者,其力方旺,還而相剋,其勢必甚,故為實邪。)從所不勝來者為賊邪,(所不勝,克我者也。臟氣本已相制,而邪氣挾其力而來,殘削必甚,故為賊邪。

白話文:

虛邪:從後方而來,是因為生我之氣,邪氣夾帶著生氣而來,所以雖然進犯但容易退去,因此稱為虛邪。

實邪:從前方而來,是因為我生之氣,受我之氣的邪氣,其力量正強盛,反過來剋制我,其勢必很嚴重,因此稱為實邪。

賊邪:從我所剋制之方而來,臟氣本來就互相制衡,而邪氣挾帶其力量而來,殘害必定很嚴重,因此稱為賊邪。

)從所勝來者為微邪,(所勝,我所克也。臟氣既受制於我,則邪氣亦不能深入,故為微邪。)自病為正邪。(自病,本臟自感之邪也。)何以言之?假令心病,中風得之為虛邪,(中風,肝邪也。得之,謂因中風而心得病也。肝生心,所謂從後來者是也。下仿此。)傷暑得之為正邪,(傷暑,自病也。

白話文:


  • 從我所剋制的病因得來的邪氣是微弱的。(所剋制,指我克勝的。臟腑之氣既然受到我的制約,邪氣就不能深入,所以是微弱的邪氣。)
  • 自身疾病是正邪。(自身疾病,指臟腑本身感受的邪氣。)

解釋:

舉例來說,心臟有病,如果是由肝風引起的,就是虛邪。(肝風,指肝臟的邪氣。引起,指因肝風而導致心臟疾病。肝臟生髮心臟,所謂從後來者是這個道理。以下類推。)

而如果是由感受暑熱引起的,就是正邪。(感受暑熱,是自身疾病。)

)飲食勞倦得之為實邪,(心生脾也。)傷寒得之為微邪,(心克肺也。)中濕得之為賊邪。(腎克心也。)

五十一難曰:病有欲得溫者,有欲得寒者,有欲得見人者,有不欲得見人者,而各不同,病在何臟腑也?

白話文:

飲食過量或過於勞累而患病的是因為實邪,這是因為心影響到了脾。感受風寒而患病的是因為微邪,這是因為心克制了肺。因為濕氣而患病的是因為賊邪,這是因為腎克制了心。

第五十一難說:病有想要保暖的,有想要降溫的,有想見人的,有不想見人的,這些情況各有不同,是因為病在不同的臟腑之中。

然:病欲得寒,而欲見人者,病在腑也;病欲得溫,而不欲見人者,病在臟也。何以言之?腑者陽也,(《素·金匱真言論》云:「腑者為陽。」)陽病欲得寒,又欲見人;(陽病熱勝,故喜寒而惡熱。陽主動而散,故欲見人。)臟者陰也,《素》:「臟者為陰。」)陰病欲得溫,又欲閉戶獨處,惡聞人聲。

白話文:

如果病人想要感到涼爽,卻想見人,說明疾病在體表。如果病人想要感到溫暖,卻不想見人,說明疾病在體內。為什麼這樣說呢?體表屬於陽,陽氣主熱,所以體表疾病喜歡涼爽,又喜歡見人。身體內部屬於陰,陰氣主寒,所以內部疾病喜歡溫暖,又喜歡關起門獨自待著,不喜歡聽見別人說話。

(陰病寒勝,故喜溫而惡寒。陰主靜而藏,故欲閉戶惡人也。)故以別知臟腑之病也。

五十二難曰:腑臟發病,根本等否?(此指有形質之病,如癥瘕之類,故曰根本。)

然:不等也。其不等奈何?

白話文:

(因為體內陰性病症寒氣過盛,所以喜歡溫暖而害怕寒冷。陰性特徵主靜態與收藏,所以想要關門不讓人進來。)因此可以用來區別瞭解臟腑的病症。

第五十二難說:腑臟發病,其根源是否相同?(這裡指的是有形質的疾病,像是癥瘕這一類,所以稱為根源。)

回答是:不相同。那麼它們的不相同表現在哪裡呢?

然:臟病者,止而不移,其病不離其處;(臟病,臟體受傷,或臟氣受病也。五臟本無出納,故病亦常居其所不移動也。)腑病者,彷彿賁響,上下流行,居處無常。(腑病,六腑受病也。彷彿,無形質也。賁響,賁動有聲也。忽上忽下,而無定位,蓋六腑瀉而不藏,氣無常定,故其病體亦如此。)故以此知臟腑根本不同也。

白話文:

因此:

  • 臟器疾病:病症停留在一個部位,不會移動。這是因為臟器本身沒有輸導作用,所以疾病也通常固定在一個地方不移動。
  • 腑臟疾病:病症時而膨脹響動,時而上行下行,沒有固定的位置。這是因為腑臟負責輸導,氣體沒有固定的位置,所以疾病也表現出這種特點。

因此,通過這些表現可以判斷臟腑的根本區別。

五十三難曰:經言七傳者死,間傳者生,何謂也?(七傳,依相剋之序歷過七臟也。間傳,依相剋之序中間間一他臟也。)

白話文:

《難經》的「難經五十三」中說:經文中提到七傳會死,間傳會生,這是什麼意思呢?(七傳,是指依循臟腑相剋的順序,依序傳遞到七個臟腑。間傳,是指依循臟腑相剋的順序,中間隔了一個其他臟腑。)

然:七傳者,傳其所勝也。(所勝,所克之臟也。)間臟者,傳其子也。(子,所生也。)何以言之?假令心病傳肺,肺傳肝,肝傳脾,脾傳腎,腎傳心,(以上皆傳所勝之臟。)一臟不再傷,故言七傳者死也。(再傷,謂肺復受心病之傳也。七傳,謂心病復傳至心,已歷六臟,至肺共七臟也。

白話文:

然而:七次傳遞的,是傳遞病邪所勝的臟腑。(所勝,就是被剋制的臟腑。)間接傳遞的,是傳遞到其子臟腑。(子,就是相生的臟腑。)為什麼這麼說?假設心臟生病傳給肺臟,肺臟傳給肝臟,肝臟傳給脾臟,脾臟傳給腎臟,腎臟傳給心臟,(以上都是傳遞給被勝的臟腑。)一旦一個臟腑再次受到傷害,就表示七次傳遞已經完成,所以說七次傳遞的人會死亡。(再次傷害,是指肺臟再次受到心臟疾病的傳遞。七次傳遞,是指心臟疾病再次傳遞到心臟,已經歷經了六個臟腑,算上肺臟一共七個臟腑。)

)間傳者,傳其所生也。(一本無此二句)假令心病傳脾,(心欲傳肺,而脾者肺之母、心之子,中間間此一臟,則不傳所克也。)脾傳肺,肺傳腎,腎傳肝,肝傳心,是子母相傳,(謂母病傳其子也。)周(一作竟)而復始,如環無端,(心又傳脾,仍為相生之臟也。)故曰(一作言)生也。

白話文:

相互傳遞的意思,是指傳遞給它所生之臟腑。(有些版本沒有這兩句話)例如:心臟生病傳給脾臟,(心臟原本想傳給肺臟,但脾臟是肺臟的母親,心臟的兒子,中間插了一個臟腑,就不會傳給被它剋制的臟腑。)脾臟傳給肺臟,肺臟傳給腎臟,腎臟傳給肝臟,肝臟傳給心臟,這就是子母相傳,(指母親的病傳給兒子。)輪流傳遞,首尾相連,像一個沒有起點的圓環。(心臟再傳給脾臟,依舊是相生的臟腑。)所以說(或說)這是相生。

五十四難曰:臟病難治,腑病易治,何謂也?

然:臟病所以難治者,傳其所勝也;腑病易治者,傳其子也。與七傳、間臟同法也。

五十五難曰:病有積、有聚,何以別之?

白話文:

五十四難說:臟器的病難以治療,腑的病容易治療,這是什麼意思呢?

是這樣的:臟器的病之所以難治,是因為它會傳向其所剋的臟;腑的病容易治療,是因為它會傳向它的子腑。這和七傳、間臟的規則是一樣的。

五十五難說:疾病中有積、有聚,該如何區分它們呢?

然:積者,陰氣也;聚者,陽氣也。(陰邪積而成積,陽邪聚而成聚也。)故陰沉而伏,陽浮而動。(此言積聚之象也。沉伏,陰之體。浮動,陽之體。)氣之所積名曰積,氣之所聚名曰聚。(此明積聚之所由名也。積者,積漸而成;聚者,凝滯未散。積則有物,聚則無形也。

白話文:

然:

積,是指陰氣。聚,是指陽氣。

聚者,陽氣也。故陰沉而伏,陽浮而動。

陰氣沉重而潛藏,陽氣輕浮而流動。這是在描述積聚的狀態。沉伏是陰的本質,浮動是陽的本質。

氣之所積名曰積,氣之所聚名曰聚。

積聚的名稱來源於氣的積聚。積,指逐漸累積;聚,指凝結而不散。積聚後會形成具體的物質,而聚則沒有明顯的形狀。

)故積者,五臟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此又明積聚之所由生也。臟屬陰,故陰氣積於內而成積;腑屬陽,故陽氣聚於外而成聚,各從其類也。)積者,陰氣也,其始(一本無始字)發有常處,(有定位也。)其痛不離其部,(其部,積所起之地也。)上下有所終始,左右有所窮處;(言其形之長短大小可循按也。

白話文:

因此,積聚是指五臟產生的物質;聚集是指六腑形成的物質。(這再次說明瞭積聚的產生原因。臟屬陰,所以陰氣積聚在內部形成積聚;腑屬陽,所以陽氣聚集在外形成聚集,各從其類。)積聚是陰氣,它一開始發作往往有固定的部位,(有定位。)它的疼痛不會離開這個部位,(這個部位,就是積聚發生的部位。)(積聚的形狀大小)從上到下、從左到右都有始有終有盡頭;(說明其形狀的長短大小可以依循探按。)

)聚者,陽氣也,其始發無根本,(無定位也。)上下無所留止,(無定形也。)其痛無常處。(其病亦無定在也。)故以是別知積聚也。

五十六難曰:五臟之積,各有名乎?以何月、何日得之?

白話文:

凝聚的氣,是陽氣的一種表現,起初發作時沒有固定的位置,上上下下都停留不住,沒有固定的形狀。它的疼痛沒有固定的部位,其症狀也遊走不定。所以,以此可以區別出積聚。

然:肝之積,名曰肥氣,(其氣肥盛也。)在左脅下,如覆杯,(左脅,肝之位。覆杯,本大末小,肝木之象也。)有頭足。(頭足,一本二末,木形歧出也。)久不愈,令人發咳逆,㾬瘧,(咳逆,肝氣上衝於肺,乘所勝也。㾬瘧,間日而發為㾬,連日發為瘧,肝之病狀也。

白話文:

肝臟積聚,稱為肥氣(因為其氣息肥盛)。它位於左脅下方,形狀像覆蓋著一個杯子(左脅是肝臟的位置。覆蓋著一個杯子,是大頭小尾,像肝屬木的形狀)。它有頭和腳(頭和腳,另一個版本是兩頭和尾,像樹木的分枝)。如果長期不愈,會讓人咳嗽逆氣,出現瘧疾症狀(咳嗽逆氣,是肝氣上沖到肺部,乘虛侵犯。瘧疾,間日發作稱為瘧,連日發作稱為瘧,是肝病症狀)。

)連歲不已。(言病入深而無已時也。)以季夏戊己日得之。(季夏時令屬土,戊己日乾屬土也。下仿此。)何以言之?肺病傳肝,(所謂臟病傳其所勝也。下仿此。)肝當傳脾,脾季夏適王,(脾當時之旺令也。)王者不受邪,(言邪不能傷。)肝復欲還肺,肺不肯受,(肝木又不能勝肺金也。

白話文:

)這種病症已經持續很多年了。(表示病情嚴重,沒有停止的時候。)在季夏戊己日發作的。(季夏時令屬土,戊己日天干屬土,下文同此。)為什麼這麼說?肺病傳到了肝臟,(所謂臟腑疾病會傳遞給被它剋制的臟腑,下文同此。)肝臟又將傳到脾臟,當時適逢脾臟當令的季夏時節,(脾臟在這個時期旺盛。)旺盛的臟腑不會受到邪氣的侵襲,(表示邪氣不能傷及脾臟。)肝臟又想把病傳回肺臟,肺臟不肯接受,(肝木又不能剋制肺金。

下仿此。)故留結為積(邪氣結聚於肝也。)故知肥氣以季夏戊己日得之。心之積,名曰伏梁,(橫亙如屋梁而伏處也。)起臍上,大如臂,上至心下。(臍上至心下,皆心之分也。)久不愈,令人煩心。(煩心,火鬱之狀也。)以秋庚辛日得之。何以言之?腎病傳心,心當傳肺,肺以(一本無以字)秋適王,王者不受邪,心欲復還腎,腎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伏梁以秋庚辛日得之。

白話文:

由於邪氣積聚在肝臟,所以會形成瘀結。因此,知道肥胖症會在農曆的夏末(戊己日)發病。

心臟出現瘀結,稱為「伏梁」,橫亙在臍上,寬度如手臂般粗,向上延伸到心臟下方。(從臍上到心臟下方都屬於心臟的範圍。)這種病症長期無法治癒,會讓人煩躁不安。(煩躁不安是火氣鬱積的表現。)會在農曆的秋初(庚辛日)發病。

為什麼會這樣說呢?腎病會傳給心臟,心臟又會傳給肺臟,肺臟在秋天達到旺盛的時期,這時邪氣無法侵入。但是心臟想要再把瘀結傳回腎臟,腎臟卻不願意接收,所以瘀結就停留下來形成積聚。因此,知道伏梁這種病症會在農曆的秋初(庚辛日)發病。

脾之積,名曰痞氣,(痞,痞塞不通也。)在胃脘,覆大如盤。(胃脘,中焦之地,脾之分也。)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脾主四肢,不收,邪氣聚而正氣不運也。)發黃疸,(黃疸,皮膚、爪、目皆黃色,濕熱病也。脾有積滯,則色徵於外也。《素·平人氣象論》:「溺黃赤,安臥者曰黃疸。

白話文:

脾臟出了問題,稱之為「痞氣」(痞表示阻塞不通)。這種痞氣位於胃部,範圍大如盤子。長期不治,會導致四肢僵直不能伸曲(脾臟主導四肢,不收縮是因為邪氣聚集,正氣運行受阻)。還會出現黃疸(黃疸指皮膚、指甲、眼睛都變黃,是濕熱病的一種。脾臟有積滯,症狀就會表現在體外)。

」又曰:「目黃者曰黃疸。」)飲食不為肌膚。(脾主肌肉,不能布其津液,則不為肌膚也。)以冬壬癸日得之。何以言之?肝病傳脾。脾當傳腎,腎以冬適王,王者不受邪。脾復欲還肝,肝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痞氣以冬壬癸日得之,肺之積,名曰息賁,(息賁,氣息奔迫也。

白話文:

又說:「眼睛發黃的叫黃疸。」飲食無法滋潤肌膚。(脾臟主肌肉,如果不能佈散津液,則無法滋養肌膚。)在冬天的壬癸日會得到這種病。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肝臟的病會傳染給脾臟。脾臟應當將病氣傳給腎臟,腎臟在冬季當令,所以不會受到邪氣的侵犯。脾臟又想把病氣傳回肝臟,但肝臟不願意接受,所以病氣留結在脾臟形成積聚。所以就知道痞氣在冬天的壬癸日發作。而肺部的積聚,叫做息賁(息賁,形容氣息急促迫促)。

)在右脅下,(肺之位也。)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灑淅寒熱,(肺主皮毛,故皮膚灑淅寒熱也。)喘咳,(肺之病。)發肺壅。(壅,臃腫脹悶,肺主氣故也。)以春甲乙日得之。何以言之?心病傳肺,肺當傳肝,肝以春適王,王者不受邪,肺復欲還心,心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息賁以春甲乙日得之。

白話文:

(息賁)長在右脅下,(這是肺的部位。)覆蓋面積有大杯子那麼大。如果長時間不消散,就會讓人發冷發熱,(肺主皮毛,所以皮毛會發冷發熱。)呼吸困難、咳嗽,(肺的病症。)形成肺部積滯。(積滯,腫脹悶塞,是因為肺主氣。)在春季的甲、乙日發作。為什麼這麼說呢?心病傳給肺,肺本應傳給肝,肝在春季主旺,正值權勢最強時,不會受到邪氣侵犯,於是肺又想把病傳回給心,但心不願意接受,所以病邪便留滯在肺中形成積滯。因此知道息賁在春季的甲、乙日發作。

腎之積,名曰賁豚,(其狀如豚之奔突也。)發於少腹,上至心下,(少腹,腎之分。至心下,言上則至心而止,非謂其大至心也。下文自明。)若豚狀,(言其躁動如豚也。)或上或下無時,久不已,令人喘逆,(腎氣上衝也。《素·逆調論》:腎「主臥與喘」。)骨痿少氣,(腎主骨,故骨痿。

白話文:

積聚的痰濕,稱為「疳豚」,(其狀如奔跑的豬。)從小腹發作,上升到心部以下,(小腹是積聚的痰濕之處,到心部以下,表示向上只到心部為止,並不是說它變大到心部。下文會說明。)像豬一樣蠕動,(表示其痰濕之氣在蠕動。)有時往上跑,有時往下跑,時間久了不會痊癒,令人有噁心嘔吐的感覺,(痰濕之氣上衝。)骨頭瘦削而氣力不佳,(痰濕侵犯骨頭,因此骨頭瘦削。)

下焦不能納氣,故少氣。)以夏丙丁日得之。何以言之?脾病傳腎,腎當傳心,心以夏適王,王者不受邪,腎復欲還脾,脾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賁豚以夏丙丁日得之。此五積之要法也。

五十七難曰:泄凡有幾?皆有名不?

白話文:

由於下焦無法容納氣,所以出現氣短的症狀。這種情況會在夏至、丙丁日發生。原因如下:脾病會傳給腎,腎會再傳給心,心在夏季屬「王」,不會受到邪氣侵擾。然而,腎臟想把病氣再傳回脾臟,脾臟卻拒絕接受,導致病氣滯留於腎臟形成積塊。因此,賁豚這種病症會在夏至、丙丁日發病。這是五積病的重要規律。

然: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腸泄,有小腸泄,有大瘕泄,(此五者之名也。)名曰後重。(此專指大瘕泄而言,蓋腎邪下結,氣墜不升故也。)胃泄者,飲食不化,色黃。(胃主納飲食,氣虛不能運則泄。黃,胃土之正色也。)脾泄者,腹脹滿,泄注,(脾主磨化飲食。

白話文:

凡是腹瀉有五種,名稱不同。有胃瀉、脾瀉、大腸瀉、小腸瀉、大瘕瀉,(這是五種腹瀉的名稱。)稱為「後重」,(這是專指大瘕瀉而言,因為腎邪下結,氣息下墜而不升。)胃瀉的人,飲食不消化,大便顏色發黃。(胃主管納飲食,如果氣虛無法運送食物就會腹瀉。黃色是胃土的正常顏色。)脾瀉的人,肚子脹滿,腹瀉嚴重,(脾主管研磨消化食物。

不能化。則脹滿泄注也。)食即嘔吐逆。(脾弱不能消穀,則反出也。)大腸泄者,食已窘迫,(腸虛氣不能攝,故胃氣方實,即迫注於下,窘迫不及少待也。)大便色白,(大腸屬金,故色白。)腸鳴切痛。(氣不和順,故鳴而痛。)小腸泄者,溲而便膿血,(每遇小便,則大便膿血亦隨而下,蓋其氣不相攝而直達於下,故前後相連屬,小便甚利而大便亦不禁也。又小腸屬火,與心為表裡,心主血,故血亦受病而為膿血也。

白話文:

不能運化的症狀: 脹滿腹瀉。

食後嘔吐: 脾氣虛弱不能運化食物,因此食物會嘔吐出來。

大腸泄瀉: 腸道虛弱,無法收攝氣體,因此胃氣實則,氣會直接往下迫注,導致大便窘迫。

大便色白: 大腸屬金,所以大便顏色發白。

腸鳴切痛: 氣機不順暢,所以會出現腸鳴和疼痛。

小腸泄瀉: 小便後隨即出現膿血便,這是因為氣機不攝,氣直接通往下焦,導致前後相連,小便頻急,大便也難以控制。此外,小腸屬火,與心相表裡,心主血,因此血也受到影響,形成膿血。

)少腹痛。(小腸之氣下達膀胱,膀胱近少腹,故少腹痛也。)大瘕泄者,(大瘕,邪氣結於下,成癥瘕而不散也。)裡急後重,(腸氣急迫,肛門重墜。)數至圊而不能便,(惟裡急,故數至廁;惟後重,故不能便,皆瘕結不散之故也。)莖中痛。(大便氣不能達,則邪氣移於小便,故莖中痛。

)此五泄之要法也。

五十八難曰:傷寒有幾?其脈有變不?(一作否)

白話文:

(腹部)少腹疼痛。(小腸的氣往下通向膀胱,膀胱靠近少腹,所以會導致少腹疼痛。)患有大瘕泄瀉的人,(大瘕指邪氣在下焦結聚,形成癥瘕而不散。)會有裡急後重感。(腸道氣機急迫,肛門有墜脹感。)反覆多次上廁所卻無法排便。(因為只有裡急,所以會反覆上廁所;因為只有後重,所以無法排便,這些都是瘕結不散所引起的。)下陰(莖部)疼痛。(大便的氣無法排出,邪氣就會轉移到小便,因此下陰疼痛。)

然: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其所苦各不同。(傷寒,統名也。下五者,傷寒之分證也。)

白話文:

但是:傷寒有五種,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它們所引起的痛苦各不相同。(傷寒,是總稱。以下五種,是傷寒的不同證型。)

中風之脈,陽浮而滑,陰濡而弱;(陽,陽經之脈。陰,陰經之脈。浮滑,陽脈之象,風為陽邪,故浮滑在陽經也。《傷寒論》云:「太陽之為病脈浮。」又云:「浮則為風」《靈·邪氣臟腑病形篇》云:「滑者陽氣盛,微有熱。」又《素·平人氣象論》云:「脈滑曰病風。

白話文:

中風時脈象:

  • 陽經脈絡:浮起且滑利
  • 陰經脈絡:濕潤且虛弱

(陽:指陽經的脈絡。陰:指陰經的脈絡。浮滑:陽脈的表現,風是陽邪,所以浮滑在陽經。《傷寒論》提到:「太陽病脈浮。」又提到:「浮則為風。」《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提到:「脈滑者,陽氣旺盛,微熱。」《素問·平人氣象論》提到:「脈滑為風病。」)

」陽盛則陰虛,故陰脈濡而弱也。)濕溫之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濕熱傷陰,故陽脈則無氣而濡弱,陰脈則邪盛而小急也。)傷寒之脈,陰陽俱盛而緊澀;(寒邪中人,營衛皆傷,故陰陽俱盛緊者,陰脈之象。《傷寒論》云:「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又云:諸緊為寒。

白話文:

陽氣過盛則陰氣虛弱,所以陰脈濡弱。濕溫病的脈象,陽脈濡弱,陰脈細小而急;(濕熱傷陰,所以陽脈沒有力氣而濡弱,陰脈邪氣盛而細急。)傷寒病的脈象,陰陽脈都盛而緊澀;(寒邪入侵人體,營衛受傷,所以陰陽脈都盛緊,緊的是陰脈的表現。《傷寒論》說:「脈陰陽都緊的人,叫做傷寒。」又說:所有緊的脈象都是寒證。

澀者,血氣為寒所凝,不和利也。《靈·邪氣臟腑病形篇》:「澀者多血少氣,微有寒。」)熱病之脈,陰陽俱浮,(陽氣盛,故脈俱浮。《金匱要略》云:「浮脈則熱」。浮之而滑,沉之散澀;(浮之,謂浮取之;沉之;謂沉取之也。滑則陽盛於外,散澀則陰衰於內也。)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也,各隨其經所在而取之。

白話文:

澀脈:

  • 由於寒氣凝結血液所致,導致血行不暢。
  • 《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澀脈多見於血多氣少,伴有輕度寒象。」

熱病脈象:

  • 陰陽之氣均浮於表。
  • (陽氣旺盛,故脈象浮。)
  • 浮脈且滑,說明陽氣浮於體表。
  • 浮脈而澀,說明陰氣於內耗損。

溫病脈象:

  • 在各經脈中遊走,難以辨別具體病位。
  • 根據經脈循行的部位取脈,才能準確判斷病位。

(言溫病所中之經不一,病在何經,則脈亦見於所中之經也。)傷寒有汗出而愈,(汗出,謂發其汗也。)下之而死者;有汗出而死,下之而愈者,何也?

白話文:

醫生說溫病感染的經絡不只一種,病在哪條經絡,脈象就會顯示在被感染的經絡上。

患有傷寒出汗後康復,(出汗,指的是發汗。)或者服藥導瀉致死的;也有出汗致死,服藥導瀉後康復的,這是為什麼呢?

然:陽虛陰盛,汗出而愈,下之即死;(滑氏《本義》引《外臺》語「謂表病里和」為陽虛陰盛,邪在表宜發汗,若反下之,引邪入里,誅伐無過,故死。)陽盛陰虛,汗出而死,下之而愈。(滑氏謂「里病表和」為陽盛陰虛,邪入里宜急下,若反汗之,兼虛其表,故死。)

寒熱之病,候之如何也?(寒熱,指忽寒忽熱者言。候之,言候其病在何處也。)

白話文:

如果:陽氣虛弱,陰氣旺盛,出汗後病情好轉,如果用瀉下的方法治療,病人會死亡;(滑氏在《本義》中引用《外臺》中的話「表病裏和」是指陽氣虛弱,陰氣旺盛,邪氣在表,應該用發汗法治療,如果反而用瀉下的方法,就會把邪氣引入體內,治療過度,所以會導致死亡。)陽氣旺盛,陰氣虛弱,出汗後病情加重死亡,如果用瀉下的方法治療,病情會好轉。(滑氏認為「裏病表和」是指陽氣旺盛,陰氣虛弱,邪氣入裏,應該緊急用瀉下的方法治療,如果反而用發汗法,會同時損傷身體的表裡,所以會導致死亡。)

然:皮寒熱者,(寒熱在皮。邪之中人最淺者也。)皮不可近席,(邪氣在皮,不能著物也。)毛髮焦,鼻藁,(一作槁,下同。)不得汗;(肺主皮毛,開竅於鼻,故皮有邪,則毛髮焦乾而鼻枯槁不澤也。不得汗,營衛不和也。)肌寒熱者,(皮之內則肌肉也。)皮膚痛,(肌肉之邪由皮膚而入故痛。

白話文:

如果皮層感到寒熱,(寒熱在皮層,是外邪侵犯人體最淺的部位。)不能靠近毛毯,(外邪在皮層,接觸不到衣服。)毛髮焦枯,鼻孔乾癟,(一種寫法為「槁」,以下同。)無法出汗;(肺部主控皮毛,通竅於鼻,所以皮層有外邪,毛髮就會焦乾,鼻孔也會枯槁、沒有光澤。無法出汗,說明營衛之氣不調和。)

如果肌肉感到寒熱,(在皮層之內就是肌肉。)皮膚疼痛,(肌肉的外邪由皮膚侵入,所以疼痛。

)唇舌藁,無汗;(脾主肌肉,開竅於口,故肌有邪,則唇舌皆受病也。)骨寒熱者,病無所安,(骨受邪,則病最深,故一身之中,無所得安也。)汗注不休,齒本藁痛。(腎主骨,又主液,齒為骨之餘,故骨病則腎液泄而為汗,齒枯槁而痛也。)

五十九難曰:狂癲之病,何以別之?

白話文:

  • **嘴脣和舌頭乾裂,沒有汗水:**脾臟主肌肉,開竅於口,因此肌肉有異常時,嘴脣和舌頭都會受到影響。

  • **骨頭忽冷忽熱,沒有安寧的地方:**骨頭受到邪氣,那麼病情最深入,因此整個身體都沒有安寧的地方。

  • **汗水不停地流,牙齒根部乾枯疼痛:**腎臟主骨頭,也主液體,牙齒是骨頭的餘燼,因此骨頭有疾病,腎臟的液體就會洩出而變成汗水,牙齒就會乾枯而疼痛。

然:狂疾(一本無疾字)之始發,(始發,未成之時也。)少臥而不飢,(狂屬陽,陽氣盛,不入於陰,故少臥。陽氣並於上,故不飢。)自高賢也,自辨智也,自倨貴(一本作貴倨)也,(三者皆狂之意也。)妄笑好歌樂,妄行不休是也。(三者狂之態也。狂屬陽,陽性動散而常有餘,故其狀如此。

白話文:

當狂疾發作之初(發病初期),他們不太睡覺、不覺得餓(狂躁屬陽性,陽氣旺盛,不歸於陰,所以不太睡覺。陽氣集中在上部,所以不覺得餓)。

他們自認為高尚賢明、自誇聰明、自視尊貴(這三點都是狂躁的表現)。

肆意大笑、喜愛聽音樂、不規律地走動(這三點是狂躁的表現。狂躁屬陽性,陽性有動散的性質,且常有餘力,所以他們表現出這種狀態)。

)癲疾(一作病)始發,意不樂,(癲之意也。)僵仆直視。(一本作直視僵仆。癲之態也。癲屬陰,陰性靜結而常不足,故其狀如此。)其脈三部陰陽俱盛是也。(此總上二者而言,狂則三部陽脈皆盛,癲則三部陰脈皆盛也。)

白話文:

當癲癇第一次發作時,患者會感到不開心(這也是癲癇的徵兆),身體僵硬地倒下,並直視前方(另一種說法是直視後身體僵硬倒下。這是癲癇的表現。癲癇屬於陰性,陰性會靜止收斂,而且經常不足,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症狀)。此時,患者的三部脈(上、中、下)陰陽脈都強盛(指上述兩種情況,狂熱時三部陽脈都強盛,癲癇時三部陰脈都強盛)。

六十難曰:頭心之病,有厥痛,有真痛,(厥,逆也,氣逆而痛也。厥痛,厥頭痛、厥心痛也。真痛,真頭痛、真心痛也。)何謂也?

白話文:

《六十難經》記載:頭部和心臟的疼痛,有逆氣導致的疼痛,有真實的組織器質性疼痛。(逆氣,指氣血運行逆亂,導致疼痛。逆氣導致的疼痛,包括逆頭痛、逆心痛。真實的疼痛,指頭部和心臟本身的組織器質性疼痛,包括真頭痛、真(實)心痛。)

然:手三陽之脈,受風寒,伏留而不去者,則名厥頭痛;(手三陽,小腸、大腸、三焦也。《素》:「手之三陽,從手走頭」,故風寒留滯,則頭痛也。)入連在腦者,名真頭痛。(入連在腦,邪進入於腦也。不在經而在腦,故曰真。)其五臟氣相干,(相干,謂臟有偏勝,邪乘於心也。

白話文:

手三陽經絡受到風寒侵襲,邪氣潛伏不散,就會導致厥頭痛。(手三陽經絡包括小腸經、大腸經和三焦經。《黃帝內經·素問》記載:「手之三陽,從手走頭」,所以風寒停留在頭部,就會頭痛。)

如果邪氣進入腦部,則稱為真頭痛。(邪氣進入腦部,離開經絡而進入腦中,因此稱為真頭痛。)

如果五臟氣機失調,也會導致頭痛。(氣機失調是指臟腑功能失衡,邪氣乘虛而入侵犯心臟。)

)名厥心痛;其痛甚,但在心,(但在心,言無別臟相干也。)手足青者,(手足青,寒邪犯君火之位,血色變也。)即名真心痛。其真心痛者,(滑氏《本義》謂真字下當欠一「頭」字)旦發夕死,夕發旦死。(心為君主之官,故邪犯之即不治也。《靈·邪客篇》:「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臟堅固,邪弗能容,容之則心傷,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即此義也。

白話文:

《靈樞經》的第 61 難說:「經書上說,通過望色就能判斷病情,這叫有神通。(望色,就是望病人臉色,推斷出疾病的部位,像《素問·五臟生成篇》、《靈樞·五色篇》中所說的。神通,就是神聖而不可知的。)通過聽聲就能判斷病情,這叫聖明。(聽聲,就是聽病人發出的聲音。例如,《靈樞·九針篇》「心主嘆息,肺主咳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肝「主呼聲」,心「主笑聲」,及下文所說的五音之類。聖明,就是技藝達到登峯造極的狀態。)

)問而知之謂之工,(問,謂問病人之所患及其愛憎喜怒也。如《靈·九針篇》:「肝惡風,心惡熱」,「氣並肝則憂,並心則喜」之類是也。工,專精之謂。)切脈而知之謂之巧,(切脈之法,詳《靈》、《素》及前諸難中。巧,心智靈變也。)何謂也?

白話文:

詢問並知曉病人的症狀,愛好,憎惡,喜樂和憤怒,這叫做「工」(詢問,是指詢問病人的患病情況,以及他們的愛好、憎惡、喜樂、憤怒等。比如《靈樞·九針篇》中說的:「肝臟厭惡風,心臟厭惡熱」,「氣鬱於肝則憂,氣鬱於心則喜」之類的內容。工,指專精的意思)。

切脈並知曉病人的病情,這叫做「巧」(切脈的方法,詳見《靈樞》、《素問》以及前面的諸篇難經。巧,指心思靈活變通)。

然:望而知之者,望見其五色,以知其病。(五色,五臟所現之色。)聞而知之者,聞其五音,以別其病。(五音,五臟所發之音也。又五臟之音屬宮、商、角、徵、羽,詳《靈·五音五味篇》。)問而知之者,問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一本無也字。五味,五臟所喜之味。

白話文:

  • **望診:**從外觀上就能診斷,觀察五種顏色(青、赤、黃、白、黑)的變化,就可以知道疾病。因為五種顏色是五臟的外在反映。
  • **聞診:**聽聞五種聲音(宮、商、角、徵、羽),可以辨別疾病。因為五種聲音是五臟發出的聲音。
  • **問診:**詢問患者對五種味道的偏好,可以瞭解疾病的起因和所在。五種味道是五臟所喜好的味道。

《靈·師傳篇》:「臨病人問所便。」所起,病之所由生;所在,病之所留處也。)切脈而知之者,診其寸口,視其虛實,以知其病在何臟腑也,(別其何臟腑之脈象,則知其病在何臟腑也。)經言以外知之曰聖,以內知之曰神,此之謂也。(外,視色、聞聲也。內,問欲、切脈也。

白話文:

《難經·六十二難篇》中說:臟經有五種穴位,腑經則有六種,這是為什麼呢?

(五種穴位,是指井穴、滎穴、輸穴、經穴、合穴。六種穴位,是指井穴、滎穴、輸穴、原穴、經穴、合穴。各穴位的詳細位置記載在《靈樞·本輸篇》中。)

然:腑者,陽也。三焦行於諸陽,(諸陽經也。)故置一俞,一作腧)名曰原。(俞,穴也。《靈·本輸篇》以所過之穴為原,蓋三焦所行者遠,其氣所流聚之處,五穴不足以盡之,故別置一穴,名曰原也。)所以(一本無所以二字)腑有六者,亦與三焦共一氣也。(共一氣,謂亦行於諸陽,非謂其氣皆出於三焦也。其詳備見六十六難中。)

白話文:

腑屬陽。三焦運通行於諸陽經,所以設一個穴位,名叫「原」。由於腑有六個,所以也與三焦共用一個氣。

六十三難曰:《十變》言,五臟六腑滎合,皆以井為始者,何(一本有謂字)也?(凡經穴起止,其次第先井、次滎、次輸、次經、次合,故云以井為始。)

白話文:

《黃帝內經》中的《十變》篇說,人體五臟六腑的滎、合穴都以井穴為起點。

(因為人體經穴的排列順序是:井、滎、輸、經、合,所以說滎、合穴都以井穴為起點。)

然:井者,東方春也,(《靈·本輸篇》以井屬木,故於時配春也。)萬物之始生。諸蚑行喘息,蜎飛蠕動,(蚑、蜎、蠕,皆蟲行之狀;喘息,言有氣以息,俱蟲豸之屬,一歲一生之物也。)當生之物,莫不以春生。(此以生物之理,喻人之血氣亦然也。)故歲數始於春,日數始於甲,(甲亦屬木,言歲與日皆始於木,故凡物盡然。)故以井為始也。

白話文:

然:井卦象徵東方、春天(《靈樞·本輸篇》將井卦歸類為木,因此在時令上與春天對應)。萬物開始生長。所有爬行、喘息的昆蟲和飛行的蠕動生物(蚑、蜎、蠕都是蟲類爬行的樣子;喘息,表示有氣息來呼吸,這些都是蟲豸種類,一年才生長一次的生物)。應該生長的事物,沒有不從春天開始生長的。(這用生物生長的道理,來比喻人體的血氣也是如此。)所以一年從春天開始,一天從甲日開始(甲也屬木,表示年和日都從木開始,所以所有事物都是如此)。所以將井卦作為開始。

六十四難曰:《十變》又言,陰井木,陽井金;陰滎火,陽滎水;陰俞(一作腧)土,陽俞木;陰經金,陽經火;陰合水,陽合土。陰陽皆不同,其意何也?(臟屬陰,故曰陰。腑屬陽,故曰陽。陰井屬木,次火、次土、次金、次水;陽井屬金,次水、次木、次火、次土,皆循五行相生之序也。)

白話文:

《十變》中說,陰井屬木,陽井屬金;陰滎屬火,陽滎屬水;陰俞(有的版本寫作腧)屬土,陽俞屬木;陰經屬金,陽經屬火;陰合屬水,陽合屬土。陰陽皆不相同,這是什麼意思呢?

(臟器屬陰,所以稱為陰。腑器屬陽,所以稱為陽。陰井屬木,依次是火、土、金、水;陽井屬金,依次是水、木、火、土,都是按照五行相生的順序。)

然:是剛柔之事也。(言此乃剛柔配合之道也。)陰井乙木,(乙為陰木。)陽井庚金,(庚為陽金。)陽井庚,庚者,乙之剛也;陰井乙,乙者,庚之柔也。(陽金與陰木剛柔相合,為夫婦也。)乙為木,故言陰井木也;庚為金,故言陽井金也。余皆仿此。(余,指滎、俞、經、合也。仿此,謂陰滎丁火、陽滎壬水,皆以此推之也。)

白話文:

然是剛柔配合的事。(這句話說的是剛柔配合的道理。)陰井是乙木,(乙是陰木。)陽井是庚金,(庚是陽金。)陽井庚,庚是乙的剛;陰井乙,乙是庚的柔。(陽金和陰木剛柔相配,就像夫妻一樣。)乙屬於木,所以說陰井木;庚屬於金,所以說陽井金。其他穴位依此類推。(其他穴位,指的是滎、俞、經、合穴。依此類推,意思是陰滎丁火、陽滎壬水,也以此推論。)

六十五難曰:經言所出為井,所入為合,(詳《靈·本輸篇》,如肺出於少商為井,入於尺澤為合是也。)其法奈何?

白話文:

《難經·六十五難》說:經脈中氣血流出的地方稱為「井」,氣血流入的地方稱為「合」。請問具體做法如何?

然:所出為井,井者,東方春也,(井屬木,春為木令故也。)萬物之(一本無之字)始生,故言所出為井也。所入為合,合者,北方冬也,(合屬水,冬為水令故也。)陽氣入藏,故言所入為合也。(此以時令之所屬,配之經穴,以明出入二字之義,亦與前六十三難義同。)

白話文:

「然」指經脈的「所出」為「井穴」,「井」穴位於東方,對應春令。(因為「井」穴屬木,而春令屬木)萬物在春天開始生長,因此說「所出」為「井穴」。經脈的「所入」為「合穴」,「合」穴位於北方,對應冬令。(因為「合」穴屬水,而冬令屬水)陽氣在冬天收藏,因此說「所入」為「合穴」。(這裡以季節時令對應經絡穴位,說明「出入」二字的意思,與前面六十三難的意義相同。)

六十六難曰:經言肺之原,出於太淵;(太淵,在手掌後陷中。)心之原,出於大陵;(大陵,在掌後骨下橫文中兩筋間,此手厥陰之穴也。余皆本經穴。)肝之原,出於太衝;(太衝,在足大指本節後二寸陷中。)脾之原,出於太白;(太白,在足大指後內側白肉際陷中。

白話文:

《六十六難經》中提到:

《黃帝內經》說肺的源頭,在手掌後面的陷中(太淵穴)。心臟的源頭,在大陵穴(手掌後面的骨頭下橫紋的中間,兩條筋之間)。肝臟的源頭,在太衝穴(腳大拇指本節後兩寸陷中)。脾臟的源頭,在太白穴(大拇指後內側白肉交界處的陷中)。

)腎之原,出於太谿;(太谿,在足內踝後五分。)少陰之原,出於兌骨;(少陰,手少陰也。兌骨,即神門穴,在掌後銳骨端陷中。)膽之原,出於丘墟;(丘墟,在足外踝下如前陷中。)胃之原,出於衝陽;(衝陽,在足跗上,去內庭五寸高骨間動脈。)三焦之原,出於陽池;(陽池,在手表腕上陷者中。

白話文:

腎臟的起始點,位於太谿穴(在內腳踝後方五分)。手少陰經的起始點,位於兌骨(神門穴,在手掌後緣銳骨的凹陷中)。膽經的起始點,位於丘墟穴(在足外踝下方凹陷中)。胃經的起始點,位於衝陽穴(在腳背上,距離內庭穴五寸,與動脈交叉的高骨之間)。三焦經的起始點,位於陽池穴(在手錶腕上的凹陷中)。

)膀胱之原,出於京骨;(京骨,在足小指外側、本節後大骨下白肉際陷中。)大腸之原,出於合谷;(合谷,在手大指次指歧骨間陷中。)小腸之原,出於腕骨。(腕骨,在手外側、腕前起骨下陷中。)

十二經皆以俞(一作腧)為原者,何也?

白話文:

膀胱的來源在於京骨;(京骨在足小趾外側,本節後大骨下方的白肉陷處)大腸的來源在於合谷;(合谷在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的陷處)小腸的來源在於腕骨。(腕骨在手外側,腕前起骨下方的陷處)

然:五臟俞(一作腧。下同。)者,三焦之所行,氣之所留止也。(十二經皆營衛為之流行,三焦者營衛之所出,營衛所留止之處,即三焦所留止之處也。)三焦所行之俞為原者,何也?(言何以三焦之所留即名為原也。)

白話文:

但是:五臟的腧穴是三焦運行的地方,氣停留的地方。(十二條經脈都是營氣和衛氣流動,三焦是營氣和衛氣輸出的地方,營氣和衛氣停留的地方,就是三焦停留的地方。)三焦運行的腧穴稱為「原」,為什麼?

然:臍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故名曰原。(此即三十六難所云命門乃三焦之所本也。詳三十六難中。)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言根本原氣分行諸經,故曰別使。)主通行三氣,經歷於五臟六腑。(三氣,三焦有上、中、下三者之氣也。)原者,三焦之尊號也,(分言之則曰三焦,從其本而言之則曰原,故云尊號。

白話文:

臍下腎臟之間有氣活動,這是人的生命力,也是十二經脈的根本,所以稱之為「原」。(這也就是「三十六難」中所說的命門是三焦的根源。)三焦是原氣的使者,負責運行三氣,貫穿於五臟六腑。(三氣,是指三焦中的上焦、中焦、下焦之氣。)原,是三焦尊貴的稱號。(從個別來說,稱之為三焦;從根源來說,稱之為原,所以說原是尊號。)

)故所止輒為原。五臟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三焦為原氣別使,則三焦氣所在,即原氣所在,故即以原名之,而病之深者,當取乎此也。《靈·九針十二原篇》云:「五臟有疾,當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臟之所以稟三百六十五節氣味也。」說最明曉。)

白話文:

因此,氣停留的地方就稱為「原」。五臟六腑有疾病的,都要找到它的「原」。(三焦為元氣的特殊使者,所以三焦之氣所在的地方,就是元氣所在的地方,因此就用「原」來命名它。而疾病嚴重的,就要到這裡尋找根源。《靈樞·九針十二原篇》說:「五臟有疾病,應取十二原。十二原是五臟接受三百六十五種節氣氣味的途徑。」這個說法最為清晰明瞭。)

六十七難曰:五臟募皆在陰,而俞(一作腧。腧下有一「皆」字。)在陽者,何謂也?(募,音暮。氣所結聚處也。俞,《史記·扁鵲傳》作「輸」,猶委輸之義也。陰,腹也。肺募中府屬本經,心主募巨闕屬任脈,脾募章門屬肝經,肝募期門屬本經,腎募京門屬膽經,胃募中脘屬任脈,大腸募天樞屬胃經,小腸募關元屬任脈,膽募日月屬本經,膀胱募中極屬任脈,三焦募石門屬任脈,諸穴皆在腹也。陽,背也。

白話文:

難經第67條說:五臟所聚之氣的募穴都在腹部,而俞穴卻在背部,這是為什麼呢?

募穴,就是氣血凝結的地方。俞穴,就像《史記·扁鵲傳》中的「輸」,有輸送的意思。陰指腹部。

肺的募穴中府屬於肺經,心的募穴巨闕屬於任脈,脾的募穴章門屬於肝經,肝的募穴期門屬於肝經,腎的募穴京門屬於膽經,胃的募穴中脘屬於任脈,大腸的募穴天樞屬於胃經,小腸的募穴關元屬於任脈,膽的募穴日月屬於膽經,膀胱的募穴中極屬於任脈,三焦的募穴石門屬於任脈。這些穴位都在腹部。

陽指背部。

《素·氣府論》:「五臟之俞各五,六腑之俞各六」;《靈·背輸篇》云:「肺俞在三焦之間,心俞在五焦之間,膈俞在七焦之間,肝俞在九焦之間,脾俞在十一焦之間,腎俞在十四焦之間,皆俠脊相去三寸所」,焦即椎也。

白話文:

,皆俠脊相去三五」;「心俞在五焦,肝俞在九焦,脾俞在穴,腎俞在(空一 一,容穴五六)身字,腎俞在空」,焦即椎椎。

其心包俞在四椎下,大腸俞在十六椎下,小腸俞在十八椎下,膽俞在十椎下,胃俞在十二椎下,三焦俞在十三椎下,膀胱俞在十九椎下,諸穴亦俠脊相去三寸,俱屬足太陽脈,皆在背也)

白話文:

心包俞穴位於第四椎下,大腸俞穴位於第十六椎下,小腸俞穴位於第十八椎下,膽俞穴位於第十椎下,胃俞穴位於第十二椎下,三焦俞穴位於第十三椎下,膀胱俞穴位於第十九椎下。這些穴位都在脊椎兩側,相距三寸,都屬於足太陽經脈,都在背部。

然:陰病行陽,陽病行陰。故令募在陰,俞(一作腧。下同。)在陽也。(言陰經本皆在腹,而其俞則俱在背;陽經本皆在背,而其募則皆在腹,蓋以病氣互相流傳,由經絡本互相通貫,故其氣之結聚輸轉之處交相會也。)

六十八難曰:五臟六腑,皆有井、滎、俞、經、合,皆何所主?(言此諸穴,刺之主治何病也。)

白話文:

陰經的病症會往陽經運行,陽經的病症會往陰經運行。所以才會有陰經的募穴在陰部,俞穴在背部的說法;陽經的募穴在腹部,俞穴在背部的說法。這是因為陰經的經絡本都在腹部,而其俞穴卻都在背部;陽經的經絡本都在背部,而其募穴卻都在腹部。原因是因為病氣相互傳導,經絡本就互相貫穿,因此病氣聚集和輸轉的地方就會互相交會。

然:經言所出為井,所流為滎,所注為俞,所行為經,所入為合。(出,始發源也。流,漸盛能流動也。注,流所向注也。行,通達條貫也。入,藏納歸宿也。五句本《靈·九針十二原篇》。經文流作「溜」,義同。)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俞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

白話文:

經典記載:氣血的來源叫「井」,氣血的流動叫「滎」,氣血注集的地方叫「俞」,氣血通暢的地方叫「經」,氣血貯藏的地方叫「合」。(出,氣血的最初來源。流,逐漸旺盛並能流動。注,流動的方向。行,通暢貫通。入,貯藏歸宿。這五句話出自《黃帝內經·靈樞·九針十二原篇》。經文中「溜」字與「流」字意思相同。)井穴主治心下脹滿,滎穴主治身體發熱,俞穴主治身體沉重關節疼痛,經穴主治喘咳寒熱,合穴主治氣息逆亂而洩瀉。

(由六十四難五行所屬推之,則心下滿為肝木之病,身熱為心火之病,體重節痛為脾土之病,喘咳寒熱為肺金之病,逆氣而泄為腎水之病,然此亦論其一端耳。兩經辨病取穴之法,實不如此,不可執一說而不知變通也。)此五臟六腑井、滎、俞、經、合所主病也。

白話文:

從六十四難五行對應的疾病來看,心窩脹滿屬於肝木疾病,身體發熱屬於心火疾病,身體沉重、關節疼痛屬於脾土疾病,氣喘、咳嗽、發冷發熱屬於肺金疾病,逆氣且腹瀉屬於腎水疾病。

不過,這只說了一方面的情況。實際上,雙經辨證取穴的方法並不是這麼簡單的一一對應,不能只堅持一種說法而不懂得靈活變通。這些是五臟六腑的井穴、滎穴、俞穴、經穴、合穴主治的疾病。

六十九難曰:經言虛者補之,實者瀉之,不實不虛,以經取之,何謂也?(虛,血氣虛也。實,血氣實也。補之,行針用補法也。瀉之,行針用瀉法也。其說詳《素·離合真邪論》等篇。以經取之,言循其本經所宜刺之穴也。)

白話文:

古人說:「虛弱的地方就補,氣血旺盛的就瀉」,那麼不虛不實的情況下,該如何用針灸治療呢?

這裡的「虛」是指氣血虛弱,「實」是指氣血旺盛。「補」是指針灸中補益的方法,「瀉」是指針灸中瀉氣的方法。詳細的說法請參考《黃帝內經素問·離合真邪論》等篇章。

「以經取之」的意思是,根據經脈的循行路線,選擇合適的穴位進行針灸。

然: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當先補之,然後瀉之。(母,生我之經,如肝虛則補腎經也,母氣實,則生之益力。子,我生之經,如肝實則瀉心經也,子氣衰,則食其母益甚。詳見下文七十五難。)不實不虛,(一本作不虛不實)以經取之者,是正經自生病,不中他邪也,當自取其經,故言以經取之。(正經自病,如四十九難所云之類是也。

自取其經,即於本經取所當刺之穴,不必補母瀉子也。)

白話文:

虛弱時,滋補其「母經」,強盛時,洩瀉其「子經」。應該先滋補後洩瀉。

「母經」是指生我的經絡,例如肝虛則補腎經。母經強盛,滋補才會更有效果。

「子經」是指我生的經絡,例如肝強則洩瀉心經。子經衰弱,耗損母經的情況會更加嚴重。細節見下文第七十五難。

不虛不實,(另一版本為不實不虛)用經絡來調理,表示正經自身生病,沒有受到其他病邪的影響,應該直接調理其經絡,所以說用經絡來調理。

七十難曰:(一本有「經言」二字)春夏刺淺,秋冬刺深者,何謂也?(《靈·終始篇》云:「春氣在毛,夏氣在皮膚,秋氣在分肉,冬氣在筋骨,刺此病者,各以其時為齊。」兩經雖互有異同,此其大較也。)

白話文:

《七十難》說:春夏時節針灸要刺得淺,秋冬時節要刺得深,這是什麼道理呢?

《靈樞·終始篇》說:「春天的氣血運行在體表的汗毛,夏天的氣血運行在皮膚,秋天的氣血運行在肌肉,冬天的氣血運行在骨骼、筋脈。針灸治療這些部位的疾病時,應根據不同的季節而調整針刺的深度。」雖然這兩部經書在具體的針刺深度上有差異,但它們的大致原則是相同的。

然:春夏者,陽氣在上,人氣亦在上,故當淺取之;秋冬者,陽氣在下,人氣亦在下,故當深取也。(陽氣,謂天地之氣。人氣,謂營衛之氣。上,謂皮肉之上。下,謂筋骨之中。淺取、深取,必中其病之所在,則易已也。)春夏各致一陰,秋冬各致一陽者,何謂也?(致,取也,謂用針以取其氣也。)

白話文:

春天和夏天,天地間的陽氣浮在上部,人體的陽氣也浮在上部,所以要淺刺;秋天和冬天,天地間的陽氣沉在下部,人體的陽氣也沉在下部,所以要深刺。(這裡的陽氣,指的是天地間的氣。人氣,指的是營衛之氣。上部,指的是皮肉層。下部,指的是筋骨層。淺刺、深刺,必須針對病痛所在,這樣才能容易痊癒。)春天和夏天各取一陰氣,秋天和冬天各取一陽氣,這是什麼意思?(取,指的是用針扎取氣。)

然:春夏溫,必致一陰者,初下針,沉之至腎肝之部,得氣,引持之陰也。(溫,時令溫也。陽盛則陰不足,故取陰氣以補陽也。沉之,謂深入其針至腎肝筋骨之位。引,謂引其氣而出之至於陽之分也。)秋冬寒,必致一陽者,初內針,淺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氣,推內之陽也。

白話文:

在春天和夏天天氣溫暖時,往往會導致陰氣不足。此時針灸治療時,針要深刺,直到腎臟和肝臟所在的部位。得到氣後,將其引導出來,補充陽氣。

在秋天和冬天天氣寒冷時,往往會導致陽氣不足。此時針灸治療時,針要淺刺,浮在心臟和肺臟所在的部位。得到氣後,將其推送到內部,補充陽氣。

(寒,時令寒也。陰盛則陽不足,故取陽氣以補陰也。浮之,謂淺納其針至心肺皮血之位。推,謂推其氣而入之至於陰之分也。此即經文所謂「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之義。)是謂春夏必致一陰,秋冬必致一陽。

白話文:

(寒,是季節性的寒冷。陰氣過盛,則陽氣不足,所以用取陽氣的方法來補陰氣。浮刺,是指針刺較淺,刺到心肺皮膚血脈的位置。推,是指推動氣血深入陰分。這和經文所說的「從陰引陽,從陽引陰」的道理是一致的。)這種方法的意思是,春天和夏天必定會產生一個陰證,秋天和冬天必定會產生一個陽證。

七十一難曰:經言刺營無傷衛,刺衛無傷營,何謂也?(營主血在內,衛主氣在外,營衛有病,各中其所,不得誅伐無過也。此即《素·刺齊論》所云:「刺骨無傷筋,刺筋無傷肉,刺肉無傷脈,刺脈無傷皮,刺皮無傷肉,刺肉無傷筋,刺筋無傷骨」之義。)

白話文:

「難經」的第 71 個問題說:經書上說針刺血脈不傷害氣脈,針刺氣脈不傷害血脈,這是什麼意思?(血脈主導血液在體內運行,氣脈主導氣在體外運行。血脈和氣脈有問題,各自分治,不能懲罰無辜。這就像《素問·刺齊論》所說的:「針刺骨頭不傷害筋,針刺筋不傷害肉,針刺肉不傷害脈,針刺脈不傷害皮,針刺皮不傷害肉,針刺肉不傷害筋,針刺筋不傷害骨」的道理。)

然:針陽者,臥針而刺之;(陽,衛也。衛在外,欲其淺,故側臥其針,則針鋒橫達,不及營也。)刺陰者,先以左手攝按所針滎俞之處,氣散乃內針。(陰,營也。營在內,針必過衛而至營,然衛屬氣,可令得散,故攝按之使衛氣暫離其處,則針得直至營,而不犯衛也。)是謂刺營無傷衛,刺衛無傷營也。

白話文:

針刺陽經穴位時,讓患者側臥,然後平刺。(陽經,指衛氣。衛氣在體表,針刺不宜太深,因此讓患者側臥,使針尖水平進入,避免傷及營氣。)

針刺陰經穴位時,先用左手按住要針刺的滎俞穴位,待氣血散開後再行針。(陰經,指營氣。營氣在體內,針刺必須穿過衛氣才能到達營氣。但衛氣屬氣,可以使之散開,因此按壓穴位讓衛氣暫時離開,使針能直接刺入營氣,而不傷及衛氣。)

這是針刺營氣而不傷衛氣,針刺衛氣而不傷營氣的道理。

七十二難曰:經言能知迎隨之氣,可令調之;調氣之方,必在陰陽,何謂也?(《靈·終始篇》云:「陽受氣於四末,陰受氣於五臟。故瀉者迎之,補者隨之,知迎知隨,氣可令和,和氣之方,必通陰陽。」引經文本此。蓋陽經主外,故從四末始,陰經主內,故從五臟始。迎者,針鋒迎其來處而奪之,故曰瀉。

隨者,針鋒隨其去處而濟之,故曰補。通陰陽者,察其陰陽之虛實,不得誤施補瀉也。詳見七十九難中。)

白話文:

《七十二難經》說:經書上說能瞭解迎氣和隨氣,可以調和它們。調和氣的方法,一定在於陰陽之間。這是什麼意思呢?

《靈樞·終始篇》說:「陽氣從四肢末端接受氣,陰氣從五臟接受氣。所以瀉法迎氣,補法隨氣。知道迎氣和隨氣,氣就可以調和,調和氣的方法,一定通達陰陽。」這段經文正是出於此處。

陽經主外,所以從四肢末端開始,陰經主內,所以從五臟開始。迎氣,是用針鋒迎著氣到來的方向,奪取它的氣,所以稱為瀉法。

然:所謂迎隨者,知營衛之流行,經脈之往來也。隨其逆順而取之,故曰迎隨。(知往來逆順,正經文所謂迎隨之義,越人之所本也。諸家論說紛紛,皆屬誤解,蓋經學之不講久矣!)調氣之方,必在陰陽者,知其內外表里,隨其陰陽而調之,故曰調氣之方,必在陰陽。(陽主外、主表,陰主內、主裡,察其虛實而補之、瀉之,令調和也。)

白話文:

所謂迎隨,就是了解營氣和衛氣的運作規律,以及經脈氣血的流動方向,根據氣血運行逆順的不同而採取相應的治療方法,所以叫做迎隨。調整氣血的方法,一定要根據陰陽的原理,了解內外表里,根據陰陽的特性進行調節,所以說調整氣血的方法,一定要根據陰陽的原理。

七十三難曰:諸井者,肌肉淺薄,氣少不足使也,刺之奈何?(諸井皆在手足指末上,故云肌肉淺薄。氣藏於肌肉之內,肌肉少,則氣亦微。不足使,謂補瀉不能相應也。)

白話文:

「七十三難」說:那些叫「井穴」的穴位,因為肌肉淺薄,氣血不足,不足以使喚,該如何針刺?(這些井穴都位於手腳手指腳趾的末端,所以說肌肉淺薄。氣血藏於肌肉之中,肌肉少,氣血也微弱。不足以使喚,是指針刺補瀉的作用不能相應。)

然:諸井者,木也;滎者,火也。火者,木之子,當刺井者,以滎瀉之。(此瀉子之法也。如用補,則當補其合,可類推。然惟井穴為然,蓋以其氣少不足為補瀉,瀉子補母,則氣自應也。)

白話文:

井穴屬木,滎穴屬火。火是木的兒子,治療井穴時,應該用滎穴瀉下(這是瀉兒子的方法。如果要補,則應補其母穴,類推可知。但只有井穴才如此,這是因為井穴的氣較少,不足以補瀉,瀉兒子補母親,其氣就會自發相應。)

故經言(一作云)補者不可以為瀉,瀉者不可以為補,此之謂也。(言瀉則當以子,補則當以母,不可誤施。)

七十四難曰:經言春刺井,夏刺滎,季夏刺俞,秋刺經,冬刺合者,何謂也?(五句經文無考)

白話文:

所以經典上說,用補法不能當作瀉法,用瀉法不能當作補法,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意思是說瀉法應該用子穴,補法應該用母穴,不能弄錯了。)

第七十四難問:經典上說春天刺井穴,夏天刺滎穴,長夏刺俞穴,秋天刺經穴,冬天刺合穴,這是什麼意思?(這五句經文沒有考據)

然:春刺井者,邪在肝;夏刺滎者,邪在心;季夏刺俞者,邪在脾,秋刺經者,邪在肺;冬刺合者,邪在腎。(此亦以五臟所屬為言也。井與春皆屬木,滎與夏皆屬火,俞與秋皆屬金,合與冬皆屬水,故四時有病,則臟氣亦與之相應,故刺法亦從時也。)

其肝、心、脾、肺、腎,而繫於春、夏、秋、冬者,何也?

白話文:

所以:

  • 春天扎針刺井穴,是因為邪氣在肝臟。
  • 夏天扎針刺滎穴,是因為邪氣在心臟。
  • 仲夏扎針刺俞穴,是因為邪氣在脾臟。
  • 秋天扎針刺經穴,是因為邪氣在肺臟。
  • 冬天扎針刺合穴,是因為邪氣在腎臟。

(這也根據五臟的屬性來說的。井穴和春天都屬木,滎穴和夏天都屬火,俞穴和秋天都屬金,合穴和冬天都屬水,所以四季有病,臟氣也會相應,因此針灸的方法也根據季節而定。)

然:五臟一病,輒有五也。(言有五者之證現於外也。)假令肝病,色青者肝也,臊臭者肝也,喜酸者肝也,喜呼者肝也,喜泣者肝也。(說詳四十九難中。此舉邪之在肝者,以例其餘也。)其病眾多,不可盡言也。(言五者之變,不可勝窮也。)四時有數,而並繫於春、夏、秋、冬者也。

白話文:

因此:當五臟生病時,往往會有五種徵候(也就是說,由外在表現出的五臟病症)。比如肝臟生病,面部發青的是肝,身上有異味的是肝,喜好酸味的是肝,喜歡呼喊的是肝,愛哭的是肝。(具體說明詳見四十九難。這裡舉肝臟有病症狀作例子,其餘臟器狀況可類比。)肝臟疾病有很多,無法一一說盡。(也就是說,五臟病症的變化無窮無盡。)四種季節各有不同病症,但都與春、夏、秋、冬有關。

(言病雖萬變,而四時實有定數,治之之法,總不出此,其道簡約易行也。)針之要妙,在於秋毫者也。(此又推言用針之道,其微妙之處,乃在秋毫之間,又非四時之所得而盡,學者又不可因易而忘難也。)

白話文:

疾病的病理雖然千變萬化,但四時變化卻有規律,治療的方法總不超出這些規律,其道理簡單易行。

針灸的精妙之處,在於細微精準。這是針灸的原理,其精微之處在於細微入微的掌控,不在四時規律之中,學習者不可因為容易而忽視困難。

七十五難曰:經言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何謂也?(此即六十九難瀉子之法。南方為東方之子,北方為西方之子、東方之母。說詳下文。)

白話文:

第七十五難:古經書上記載,東方應當實,西方應當虛,洩下南方,補益北方,這是什麼意思?(這其實就是第六十九難裡瀉下小腸的方法。南方是東方的兒子,北方是西方的兒子,東方的母親。詳細說明看下文)

然:金、木、水、火、土,當更相平。(更相平,言金剋木,木剋土,循環相制,不令一臟獨盛而生病也。)東方木也,西方金也。木欲實,金當平之;火欲實,水當平之;土欲實,木當平之;金欲實,火當平之;水欲實,土當平之。(此言五行本然之道也。)東方者肝也,則知肝實;西方者肺也,則知肺虛。

白話文:

金、木、水、火、土,應該互相平衡。(互相平衡,是指金克木,木克土,循環相剋,不讓一個臟腑獨自旺盛而生病。)東方屬木,西方屬金。木盛就要用金來平衡;火盛就要用水來平衡;土盛就要用木來平衡;金盛就要用火來平衡;水盛就要用土來平衡。(這句話是說五行本來的原理。)東方是肝,所以知道肝氣盛;西方是肺,所以知道肺氣虛。

瀉南方火,補北方水。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實則瀉其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水勝火,(木之母勝木之子也。)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木之子火,為木之母水所克,則火能益水之氣,故曰子能令母實。水剋火,能奪火之氣,故曰母能令子虛。)故瀉火補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

白話文:

治療南方屬火的疾病,同時補養北方屬水的臟腑。南方屬火,是因為心屬火,而心乃肝(屬木)所生的(瀉火就是瀉肝火);北方屬水,是因為腎屬水,而腎乃肝(屬木)的本源(補水就是補腎水)。水能克火(腎水能剋制肝火),子能使母旺盛(肝火被腎水剋制,則能滋養腎水),母能使子虛弱(腎水剋制肝火,則能耗損肝火)。因此,瀉火補水,目的是讓金(肺)不能制約木(肝)。

(子能令母實,瀉子則火勢益衰,而水得以恣其克伐;母能令子虛,補母則水勢並旺,而火不敢留其有餘,如此則火不能剋金,而反仰食木之氣以自給,使金氣得伸,而木日就衰,則金自能平木也。不字諸傢俱以為衍文。

白話文:

如果滋養母親(腎水),會讓兒子(心火)更加虛弱,使腎水更加旺盛;如果滋養兒子(心火),會讓腎水更加旺盛,使心火不敢留下餘力。這樣一來,心火就無法剋制肺金,反而會吸收肝木之氣以自保,使肺金之氣得以舒展,而肝木日漸衰弱,那麼肺金本身就能制衡肝木。

經曰:不能治其虛,何問其餘,此之謂也。(言治金虛之法當如此,不可止取一經以為補瀉也。若此義不明,則治虛之法且不能,安能治他病乎?二語經文無考。)

白話文:

《醫經》上說:如果連虛症都治不好,就不用談其他病症了,這就是這個意思。(意思是治療腎虛必須採用這種方法,不能僅僅根據一條經絡來決定是補還是瀉。如果這個道理不弄清楚,那麼連虛症都治不好,還能治得了其他病嗎?這兩句話的出處無法考證。)

七十六難曰:何謂補瀉?當補之時,何所取氣?當瀉之時,何所置氣?(言取何氣以為補;而其所瀉之氣,則置之何地也。)

白話文:

第76個疑問:什麼叫做補和瀉?需要補的時候,從哪裡取氣?需要瀉的時候,把氣放到哪裡去?(意思是:補氣的時候取哪裡的氣;而瀉掉的那部分氣,又放在哪個地方。)

然:當補之時,從衛取氣;當瀉之時,從營置氣。(衛主氣,故取氣於衛。其法詳下七十八難中。從營置氣,謂散其氣於營中也。)其陽氣不足,陰氣有餘,當先補其陽,而後瀉其陰;陰氣不足,陽氣有餘,當先補其陰,而後瀉其陽。(此承上文而言補瀉之法,尤當審其陰陽虛實也。

白話文:

如果需要補氣時,從衛氣中獲取;需要瀉氣時,把氣散到營氣中。(衛氣主氣,所以從衛氣中獲取氣。具體方法詳見下文的七十八條疑難解答中。從營氣中散氣,是指將氣分散到營氣中。)

如果陽氣不足,陰氣過剩,應先補陽氣,再瀉陰氣;如果陰氣不足,陽氣過剩,應先補陰氣,再瀉陽氣。(這段話承接上文所述的補瀉方法,應仔細辨別陰陽虛實。)

衛為陽,營為陰,衛虛而營實,則補陽瀉陰;營虛而衛實,則補陰瀉陽,而其補瀉之法,則又有先後也。《靈·終始篇》云:「陰盛而陽虛,先補其陽,後瀉其陰而和之;陰虛而陽盛,先補其陰,後瀉其陽而和之。」此其說之所本也。)營衛通行,此其要也。(陰陽得其平,則營衛之氣通暢流行矣。

要,謂要法也。)

七十七難曰:經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謂也?

白話文:

人體的防禦系統(衛)屬陽,營養系統(營)屬陰。如果防禦系統虛弱而營養系統強盛,就要補強陽氣,瀉出陰氣。如果營養系統虛弱而防禦系統強盛,則要補強陰氣,瀉出陽氣。但補瀉的順序也有一定的先後。

《靈樞經·終始篇》說:「陰氣過盛而陽氣虛弱,先補強陽氣,然後瀉出陰氣才能調和。陰氣虛弱而陽氣過盛,先補強陰氣,然後瀉出陽氣才能調和。」這是補瀉順序的依據。

讓防禦系統和營養系統正常運行,這是最重要的。當陰陽平衡時,防禦系統和營養系統的氣血就會暢通流動。

然:所謂治未病者,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與脾,(木旺侮土也。)故先實其脾氣,無令得受肝之邪,(補其脾氣,則能御肝,不受克賊也。)故曰治未病焉。中工治已病者,見肝之病,不曉相傳,但一心治肝,(專治肝而肝邪入脾,則脾又病,經所謂「故病未已,新病復起」者也。)故曰治已病也。

七十八難曰:針有補瀉,何謂也?

白話文:

然而:所謂預防疾病,如果看到肝臟有問題,就知道肝臟將會影響脾臟。(因為木旺過盛而剋制土。)因此,要先充實脾臟的氣血,防止它受到肝臟邪氣的影響。(補強脾臟的氣血,就能抵禦肝臟,不受剋制。)所以說這是預防疾病。一般的醫生治療已經發生的疾病,如果看到肝臟有問題,卻不懂得相生相剋的道理,只專心治療肝臟。(只治療肝臟,結果肝臟的邪氣又會進入脾臟,使得脾臟也生病,這就是《黃帝內經》中所說的「舊病未癒,新病又生」。)所以說這是治療已經發生的疾病。

然:補瀉之法,非必呼吸出內針也。(《素·離合真邪論》云:「吸則內針,無令氣忤,……候呼引針,呼盡乃去,大氣皆出,故命曰瀉。……呼盡內針,靜以久留,以氣至為故,……候吸引針,氣不得出,各在其處,推合其門,令神氣存,大氣留止,故命曰補。」此呼吸出內之法,越人以為其道不盡於此,當如下文所云也。

白話文:

但是,補瀉的方法,不一定要用呼吸出針或內針的方法。

《素問·離合真邪論》中說:「吸氣時內針,不要讓氣逆流,……等呼氣時再把針拔出,等到呼氣結束再拔針,大氣全部排出,所以叫做瀉。……呼氣結束時內針,保持安靜並停留一段時間,等到氣到達為止,……等吸氣時再把針拔出,氣無法排出,各留在原處,推合相關穴位讓神氣停留,大氣留住,所以叫做補。」

這種呼氣出針或內針的方法,越人認為其作用並不止於此,應該還有下文所說的作用。

)知為針者,信其左;不知為針者,信其右。(信其左,謂其法全在善用其左手,如下文所云是也。信其右,即上呼吸出內針也。持針以右手,故曰信其右。)當刺之時,(一本有必字)先以左手厭按所針滎、俞之處,彈而努之,(彈,指擊也。努,揉也。)爪而下之,(以爪掐至肉中也。

白話文:

懂針灸的人信奉左邊的方法;不懂針灸的人則信奉右邊的方法。(信奉左邊的方法,是指善用左手,如下文所述。信奉右邊的方法,即是指用右手針刺後拔出針具。)針刺時,(另一版本有「必須」二字)先用左手按壓要針刺的滎、俞穴,彈擊並揉按,(彈擊是指敲打,揉按是指按揉。)用指甲掐到肉中。

)其氣之來,如動脈之狀,(動其血氣,則氣來聚如脈口之動,此左手所候之氣也。)順針而刺之,得氣,(謂氣至針,此針下所候之氣也。)因推而內之,(推入其針,氣亦從之入也。)是謂補;動而伸之,(謂搖動而引出其氣也。)是謂瀉。不得氣,乃與男外女內;(男則候之於衛之外,女則候之於營之內。

)不得氣,是謂十死不治也。(候氣而氣不至,則營衛已脫,針必無功。十死,言無一生也。)

白話文:

當氣運行而至時,會呈現出像脈搏跳動的樣子,(撥動其血氣,氣就會像脈口跳動那樣聚集起來,這是用左手所探測到的氣。)順著針的方向刺入,如果感到氣,(表示氣已經到達針,這是針刺到穴位之後所探測到的氣。)隨即推入針,(將針推入,氣也會跟著進入。)這叫做「補」;撥動針柄並將針抽出來,(表示搖晃針柄並將氣引出體外。)這叫做「瀉」。如果沒有感到氣,就將針刺在男人身體的衛氣層之外,女人身體的營氣層之內。

七十九難曰:經言迎而奪之,安得無虛?隨而濟之,安得無實?虛之與實,若得若失;實之與虛,若有若無,何謂也?

白話文:

《黃帝內經》中提到「應對病邪,要主動迎擊奪取它的力量」,這樣怎麼會沒有虛弱的時候?「順應病邪,及時救助」,這樣怎麼會沒有充實的時候?虛與實,好像得到又好像失去;實與虛,好像擁有又好像虛無,這是什麼意思呢?

然:迎而奪之者,瀉其子也;隨而濟之者,補其母也。(迎隨,解見七十二難。經語見《靈·九針十二原篇》。按此子母即以本經井、俞所屬五行生剋言,非如七十五難指五臟所屬子母也。)假令心病,瀉手心主俞,是謂迎而奪之者也;補手心主井,是謂隨而濟之者也。(心病屬火,本當取滎。

白話文:

因此:迎頭搶奪的,就是瀉它的子穴;隨即補救的,就是補它的母穴。(「迎隨」的解釋,請參閱「七十二難」。而經典中關於「經語」的內容,請參閱《靈樞·九針十二原篇》。根據這段經文,所謂的「子母」,是指本經典的「井穴」和「俞穴」所屬的五行生剋關係,而不是「七十五難」中所指的五臟所屬子母。)例如:如果得的是心臟病,瀉手心主俞穴,就是所謂的「迎頭搶奪」;補手心主井穴,就是所謂的「隨即補救」。(心臟病屬火,本應該取滎穴。)

陰受氣於五臟,其經氣從俞及滎、及井,瀉俞則迎其來處而奪之,俞屬土,心之子也;補井則隨其去處而濟之,井屬木,心之母也。)

白話文:

陰氣由五臟吸收,其經氣從經外穴俞穴、穴滎穴、井穴排出,如果俞穴瀉氣,就阻塞其氣的來源加以奪取,俞穴屬土,是心的兒子;如果井穴不足,就幫助其流去的方向加以補救,井穴屬木,是心的母親。

所謂實之與虛者,牢濡(一作濡牢)之意也。氣來實牢者為得,濡虛者為失,故曰若得若失也。(氣,指針下之氣也。其氣來而充實堅牢為得,濡弱虛微為失,言得失則有無在其中矣。)

八十難曰:經言有見如入,有見如出者,何謂也?(二句經文無考)

白話文:

所謂實與虛,就是牢固和濡濕的意思。氣來得飽滿而牢固就對了,氣來得濡濕而虛微就錯了,所以說好像得到又好像失去。(氣,是指針灸時針下的氣。氣充實而牢固就對了,氣虛弱而微弱就錯了,說得到或失去,就是其中有有無的情況。)

然:所謂有見如入者,謂左手見氣來至,乃內針,(即七十八難所謂「動脈之狀」是也。滑氏謂:「有見如入下當欠有見如出四字。」)針入見氣盡,乃出針。(氣盡,其氣來而復散也。)是謂有見如入,有見如出也。(滑氏《本義》:「如讀若『而'」,古字通用。)

白話文:

. 從「氣」求其合理的解釋吧! 從「氣」本身的意義來看!氣」 解釋吧! 從其它相關的意義來看 氣」的意義是什麼? 氣質量的關係來看 氣」與事物的關係。 氣」與人事的關係來看 氣」與宇宙的關係來看 氣」與道德的關係看 6氣」與氣象的關係來看 氣」與「運動」的關係來看 氣」與「條理」的關係來看 氣」與「流通」的關係來看 氣」與「變化」的關係來看 氣」與「稟受」的關係來看 氣」與「性情」的關係來看 氣」與「賢愚」的關係來看 氣」與「生死」的關係來看 氣」與「天地的關係來看 氣」與「鬼神的關係來看 氣」與「事變」的關係來看 氣」與「幸運」的關係來看 氣」與「變化」的關係來看 氣」與「溫度」的關係來看 氣」與「形勢」的關係來看 氣與「水火」的關係來看 氣」與「金石」的關係來看 氣」與「天地」的關係來看 氣」與“陰陽”的關係來看 氣」與「經緯」的關係來看 氣」與“明暗”的關係來看 氣」與「虛實」的關係來看 氣」與“剛柔”的關係來看 氣」與“輕重”的關係來看

八十一難曰:經言無實實,無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言實者宜瀉,而反補之;虛者宜補,而反瀉之;不足者,反損之;有餘者,反益之,皆誤治也。經文見《靈·九針十二原篇》。)是寸口脈耶?將病自有虛實耶?(一作也。言所謂虛實者,不知其指脈言,抑指病言也。)其損益奈何?(言其損益之法,將何如而得也。)

白話文:

《八十一難》中說:經書上說沒有絕對的實證、虛證,不能只顧著瀉實證而補虛證;虛證應補而瀉;不足應瀉而不瀉;有餘應補而不補,這些都是錯誤的治療。這是針對於寸口脈,還是針對於疾病本身的虛實?其損益的方法如何?

然:是病,非謂寸口脈也,謂病自有虛實也。假令肝實而肺虛,肝者木也,肺者金也,金木當更相平,(說詳七十五難中。)當知金平木。(言當瀉南方、補北方也。)假令肺實而(一作故知兩字。)肝虛,微少氣,用針不補其肝,而反重實其肺,(如此則肺益甚,而肝益虛矣。

)故曰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此者,中工之所害也。(害,謂不惟不能治其病,而反害其人也。)

白話文:

但是,這裡所說的「虛實」,並不是指寸口脈的脈象,而是指疾病本身的虛實。

例如,如果肝實而肺虛,肝屬木,肺屬金,金木之間應當互相平衡(詳細說明請參照第 75 個疑難)。因此,我們應當知道金平木(也就是瀉南方,補北方)。

再例如,如果肺實(或肺氣盛)而肝虛,會有氣短乏力的情況,此時針灸不應該補肝,反而要加重對肺的實瀉(因為這樣做會導致肺氣更盛,肝氣更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