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經經釋》~ 卷上 (4)
卷上 (4)
1. 卷上
然:皆王脈也。(王脈,得其時而氣應生王也。)其氣以何月,各王幾日?
然:冬至之後得甲子少陽王,(自古曆元皆起於冬至,其日必以甲子,然歲周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則日有零餘,每歲遞差,至日不必皆當甲子,此云冬至後得甲子者,乃指至日之當甲子者言也。至日當甲子,至立春後十五日曆一甲,木氣始盛,故曰少陽王也。若至日不當甲子,少陽之王大概以六十日,不復以甲子為限。
)復得甲子陽明王,復得甲子太陽王,復得甲子太陰王,復得甲子少陰王,復得甲子厥陰王。(少陽之陽尚微。陽明則陽已盛。太陽則陽極盛,極則陰生而太陰用事;太陰之陰尚微,少陰則陰已盛,厥陰則陰極盛,極則陽生,如是無已。)王各六十日,(甲子至甲子,則六十日一周也。
)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歲。此三陽三陰之王時日大要也。(時指月言,日指日數言,以終上文何月幾日之問。)
八難曰:寸口脈平而死者,何謂也?(平,謂脈不病也。)
然:諸十二經脈者,皆繫於生氣之原。所謂生氣之原者,謂十二經之根本也,謂腎間動氣也。(十二經見上。系,連屬也。十二經之氣皆從此出,故謂之根本。腎間,兩腎之中間也。動氣,氣所開合出入之處,即所謂命門也。其說詳三十六難中。)此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呼吸之門,三焦之原。
一名守邪之神。(吸入腎與肝,故為呼吸之門,即所謂動氣是也。三焦與腎同候,而腎屬下焦,故曰三焦之原,謂三焦所從出也。守邪未詳。或謂元氣既足,則邪不能傷,故曰守邪,未知是否。)故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葉枯矣。(氣,即原氣也。原氣在人,猶草木之有根本,若草木根絕,則莖葉枯落,人之原氣,亦猶是也。
)寸口脈平而死者,生氣獨絕於內也。(言內之生氣已絕,則雖其外之脈甚平,而終不免於死也。)
九難曰:何以別知臟腑之病耶?
然:數者腑也,遲者臟也。(腑屬陽、臟屬陰故也。)數則為熱,遲則為寒。(此二句釋所以遲數之義。)諸陽為熱,諸陰為寒。(此二句又釋所以數屬腑、遲屬臟之義。諸陰諸陽,又推言之也。故以別知臟腑之病也。)
十難曰:一脈為十變者,何謂也?(一脈十變,謂一臟之脈其變有十,如下文所云也。)
然:(五邪剛柔相逢之意也。五邪,五臟五腑之邪也。剛柔,五臟為柔,五腑為剛。相逢,為臟邪干臟,腑邪干腑也。下文詳之。)假令心脈急甚者,肝邪干心也;心脈微急者,膽邪干小腸也;心脈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心脈微大者,小腸邪自干小腸也;心脈緩甚者,脾邪干心也;心脈微緩者,胃邪干小腸也,心脈澀甚者,肺邪干心也;心脈微澀者,大腸邪干小腸也,心脈沉甚者,腎邪干心也;心脈微沉者,膀胱邪干小腸也。(此所謂十變也。
白話文:
好的,
卷上
首先要說的是,這些都是屬於「王脈」的現象。(所謂王脈,是指脈象在特定時節,氣息與天地之氣相應而旺盛的狀態。)那麼,這些氣息是從哪個月份開始,各自主導幾天呢?
接著要說的是,冬至之後的甲子日,是少陽之氣開始主導的時節。(自古以來的曆法,都以冬至作為一年的開始,而冬至這一天必然是甲子日。但因為一年的長度是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所以每年都會有時間上的零餘,導致每年的冬至日不一定都是甲子日。這裡說的冬至後甲子日,指的是冬至日剛好落在甲子日的情況。當冬至日是甲子日,並過了立春後十五天,曆法上又逢一個甲子日,此時木氣開始旺盛,所以說是少陽主導的時期。如果冬至日不是甲子日,那麼少陽主導的時間大約是六十天,就不再以甲子日為限制。)
之後,又輪到陽明之氣主導的甲子日,再接著是太陽之氣主導的甲子日,再來是太陰之氣主導的甲子日,然後是少陰之氣主導的甲子日,最後是厥陰之氣主導的甲子日。(少陽的陽氣還很微弱,陽明則陽氣已經旺盛,太陽則是陽氣最旺盛,旺盛到極點後就會轉為陰氣,所以接著是太陰開始主導;太陰的陰氣還很微弱,少陰則陰氣已經旺盛,厥陰則是陰氣最旺盛,陰氣旺盛到極點後就會轉為陽氣,如此循環不已。)每個氣主導的時間都是六十天。(從一個甲子日到下一個甲子日,正好是六十天一個週期。)
這六個氣(少陽、陽明、太陽、太陰、少陰、厥陰)各主導六十天,總共三百六十天,就構成了一年。以上是三陽和三陰之氣,在一年中主導時間的大概狀況。(「時」指的是月份,「日」指的是天數,用以回答前面「哪個月份,各主導幾天」的問題。)
《八難》中提到:如果寸口的脈象平和,但人卻死了,這是什麼原因呢?(所謂平和,指的是脈象沒有任何疾病的表現。)
答:人體的十二經脈都與生命之氣的根源相連。所謂的生命之氣的根源,指的是十二經脈的根本,也就是腎臟之間的動氣。(十二經脈請參考前文。經脈是互相連接的。十二經脈的氣都從這裡發出,所以說是根本。腎臟之間,指的是兩個腎臟的中間。動氣,指的是氣出入開合的地方,也就是所謂的命門。詳細的說法在《三十六難》中有提到。)這裡指的是五臟六腑的根本、十二經脈的根源、呼吸的門戶、以及三焦之氣的來源。
也可以稱作是守護正氣的神。(吸入的氣與腎和肝有關,所以說它是呼吸的門戶,也就是所謂的動氣。三焦和腎的運作狀態相似,而腎屬於下焦,所以說它是三焦之氣的來源,也就是三焦之氣所發出的地方。守護正氣的意義還不清楚。或許是說,當元氣充足時,邪氣就無法侵入,所以說是守護正氣,但這不確定是否正確。)總之,氣是人的根本,如果根本斷絕,那麼枝葉就會枯萎。(氣,指的就是元氣。元氣對於人來說,就像草木的根,如果草木的根斷絕,枝葉就會枯落,人的元氣也是這樣。)
寸口的脈象平和卻死亡,是因為體內的生命之氣已經完全斷絕了。(意思是說,即使體內的生命之氣已經斷絕,外在的脈象可能還是平和的,但最終還是免不了死亡的結局。)
《九難》中提到:要如何分辨臟腑的疾病呢?
答:脈象跳動快速,代表是腑的疾病;脈象跳動緩慢,代表是臟的疾病。(因為腑屬於陽,臟屬於陰。)脈象快速,代表體內有熱;脈象緩慢,代表體內有寒。(這兩句解釋了脈象快慢的意義。)各種陽氣都代表熱,各種陰氣都代表寒。(這兩句又解釋了為何脈象快是腑的疾病,慢是臟的疾病。這裡的陰陽是更廣泛的推論。因此可以用此來分辨臟腑的疾病。)
《十難》中提到:一個脈象可以有十種變化,是什麼意思呢?(一個脈象有十種變化,指的是一個臟器的脈象可能出現十種不同的變化,如下文所說。)
答:(這是因為五邪之氣與五臟六腑的剛柔之氣互相影響的結果。五邪,指的是五臟六腑的邪氣。剛柔,指的是五臟為柔,五腑為剛。互相影響,指的是臟器的邪氣會影響到臟器,腑的邪氣會影響到腑。下文會詳細說明。)舉例來說,如果心脈跳動得很急促,代表是肝臟的邪氣影響到心臟;如果心脈稍微急促,代表是膽的邪氣影響到小腸;如果心脈跳動得很強大,代表是心臟本身的邪氣影響到心臟;如果心脈稍微強大,代表是小腸本身的邪氣影響到小腸;如果心脈跳動得很緩慢,代表是脾臟的邪氣影響到心臟;如果心脈稍微緩慢,代表是胃的邪氣影響到小腸;如果心脈跳動得很澀滯,代表是肺臟的邪氣影響到心臟;如果心脈稍微澀滯,代表是大腸的邪氣影響到小腸;如果心脈跳動得很沉重,代表是腎臟的邪氣影響到心臟;如果心脈稍微沉重,代表是膀胱的邪氣影響到小腸。(這就是所謂的十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