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素節注類編》~ 卷一 (1)
卷一 (1)
1. 稟賦源流總論
六合之內,所貴者人,人所重者,性命也。有性命而後有道德,有道德而後有功業,則性命豈不重哉。而保衛性命者,醫也。其為醫者,不知稟賦源流,何以保衛性命乎?夫性者,靈也;命者,氣也。一靈乘陰陽五行之氣,生於天地之中,具太極之體,而與天地萬物同根,故配天地為三才,而一身陰陽氣血之生化,與天地生化萬物無異也。
白話文:
天地萬物之中,最尊貴的是人,人最重視的是性命。有了性命纔有道德,有了道德才有功業,所以性命豈不重要嗎?而保衛性命的人,就是醫生。作為醫生,如果不懂得人的稟賦和生命來源,怎麼能保衛性命呢?靈魂是指人的精神,生命是指人的氣。人的精神依附在陰陽五行之氣上,生於天地之間,具備太極的本體,與天地萬物同源,所以將天地與人並稱為三才,而人的陰陽氣血的生化變化,與天地生化萬物並無二致。
靈無形而氣有形,自無而至有者為生,有形之氣成質,而靈主於中也;自有而至無者為死,形質消化為氣,而靈歸造化也。其生其死,造化為機樞,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必悟道而後知機,知機,則順其氣化之遷流,而一靈固無變易也。故曰:朝聞道,夕死可矣。能知生之機,即知死之理。
白話文:
靈魂沒有形體,而氣卻有形體。從無形到有形,這叫做誕生。有形之氣形成物質,而靈魂主宰其中。從有形到無形,這叫做死亡。物質消散為氣,而靈魂則回到天地萬物之中。
生命的誕生和死亡,是天地萬物運行的規律,人們可以遵循它,但不能理解它。只有領悟了道,才能瞭解這個規律。瞭解了規律,就能順應氣的變化,而靈魂永遠不會改變。所以說:早上聽懂了道,晚上死也可以安然離世。能夠理解生命的規律,就能理解死亡的道理。
故曰:未知生,焉知死也。然既同其一靈,同根一氣,而有智愚賢不肖之殊、強弱壽夭之異,何也?同具一靈者,性相近也;賢愚不一者,習相遠也;壽夭不同者,氣化之厚薄也。夫習染之害靈,猶塵之汙鏡,塵積日厚,則明鏡日昏,至於闇昧無光,名為下愚不移者。是故靈明,則稟氣清;靈昏,則稟氣濁;靈強,則稟氣厚:靈弱,則稟氣薄,此賢愚壽夭所由分,不獨人也,而萬物皆然。孟子曰:志一則動氣,氣一則動志。
白話文:
因此,如果不知道生是怎麼回事,就無從得知死是什麼樣子。但是,既然我們同有一個靈魂,同屬一個根源一氣,為什麼會有智慧愚鈍、賢明卑劣的區別、強弱壽短的不同呢?
同具有一個靈魂,說明本性相近;智愚不同,是因為後天習染遠近不同;壽夭有別,是因為氣化精厚與薄弱的原因。不良的習染會傷害靈魂,就像灰塵玷污鏡子,灰塵積累得越厚,明亮的鏡子就越暗淡,最後會變得昏暗無光,這就是所謂的愚不可移。所以,靈魂清明,則稟賦的氣質清正;靈魂昏昧,則稟賦的氣質濁劣;靈魂強大,則稟賦的氣質厚重;靈魂虛弱,則稟賦的氣質薄弱。這些就是賢愚壽夭的根源,不僅是人類,萬物都是如此。孟子說:「志向專一,就會帶動氣質;氣質專一,就會帶動志向。」
夫心之所之謂之志,是心氣出於一本也。故心能使氣,而氣能動心。所以習染之惡,最為昧靈;而氣化之乖,亦甚害靈。是故儒聖之設教也,盪滌惡習以全其靈;醫聖之設教也,斡旋氣化以保其靈,二者相資,不可缺也。然教法垂於先聖,而能否保全其靈,又在各人之心志,而無關於外者。
若欲斡旋氣化以保靈,要必先明始生之理,故首列稟賦源流,而論其大略如此。
白話文:
所謂的志向,就是心之所向,因為心氣都來自於同一個根本。因此,心可以驅動氣,而氣也能夠影響心。所以,不良的習慣最能矇蔽靈性;而氣化的失調,也會嚴重傷害靈性。因此,儒家聖賢的教導,是洗刷不良的習慣以保全靈性;醫家聖賢的教導,是調和氣化以保護靈性,這兩者相互輔助,缺一不可。不過,教導的方式雖然是由先聖們傳承下來,能否保全自己的靈性,還是取決於各人的心志,與外在因素無關。
2. 始生之本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岐伯曰: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臟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白話文:
《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岐伯說:
東方產生風氣,風氣催生植物,植物產生酸味,酸味有助於肝功能,肝產生筋,筋滋養心,肝主管眼睛。在天上對應著玄色,在人體內對應著「道」,在地面對應著「化育」。「化育」產生五味,「道」產生智慧,「玄色」產生神氣。神氣在天上表現為風氣,在地面表現為植物,在人體內表現為筋,在臟器中表現為肝,在顏色上表現為青色,在聲音上表現為「角徵」音,在發聲上表現為呼氣,在動作上表現為握拳,在竅穴中表現為眼睛,在味道上表現為酸味,在情志上表現為憤怒。憤怒傷肝,悲傷可以剋制憤怒;風氣傷筋,乾燥可以剋制風氣;酸味傷筋,辛味可以剋制酸味。
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臟為心,在色為赤,在音為徵,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竅為舌,在味為苦,在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咸勝苦。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
白話文:
南方天氣炎熱,熱氣產生火氣,火氣產生苦味,苦味滋養心臟,心臟產生血液,血液滋養脾臟,心臟主管舌頭。在自然界中,火氣代表熱,在地面上代表火,在人體中代表脈絡,在內臟中代表心臟,在顏色中代表紅色,在音樂中代表徵調,在聲音中代表笑聲,在情緒中代表擔憂,在孔竅中代表舌頭,在味道中代表苦味,在精神情志中代表喜悅。喜悅會損傷心臟,恐懼可以壓制喜悅;熱氣會損傷氣血,寒氣可以壓制熱氣;苦味會損傷氣血,鹹味可以壓制苦味。中央地區容易潮濕,潮濕產生土氣,土氣產生甘甜,甘甜滋養脾臟,脾臟產生肌肉,肌肉滋養肺臟,脾臟主管嘴巴。
其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臟為脾,在色為黃,在音為宮,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竅為口,在味為甘,在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肉,酸勝甘。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肺主鼻。其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體為皮毛,在臟為肺,在色為白,在音為商,在聲為哭,在變動為咳,在竅為鼻,在味為辛,在志為憂。憂傷肺,喜勝憂;熱傷皮毛,寒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
白話文:
濕性
- 天象:濕
- 地象:土
- 人體:肉
- 內臟:脾
- 顏色:黃
- 聲音:宮音
- 歌唱:哼唱
- 動作:哈欠
- 孔竅:口
- 味道:甜
- 情緒:思慮
思慮過度會傷脾,發怒可以緩解思慮。濕氣會傷肉,風氣可以勝濕。甜味會傷肉,酸味可以勝甜。
燥性
- 天象:燥
- 地象:金
- 人體:皮毛
- 內臟:肺
- 顏色:白
- 聲音:商音
- 歌唱:哭泣
- 動作:咳嗽
- 孔竅:鼻
- 味道:辛
- 情緒:憂慮
憂慮過度會傷肺,喜悅可以緩解憂慮。熱氣會傷皮毛,寒氣可以勝熱。辛味會傷皮毛,苦味可以勝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腎主耳。其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體為骨,在臟為腎,在色為黑,在音為羽,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慄,在竅為耳,在味為咸,在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燥勝寒;咸傷血,甘勝咸。故曰: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故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白話文:
北方生寒氣,寒氣生水,水生鹹味,鹹味生腎,腎生骨髓,骨髓生肝,腎主管耳朵。在自然界中,腎屬於寒,在地球上屬於水,在人體中屬於骨,在臟器中屬於腎,在顏色上屬於黑色,在音調上屬於羽調,在聲音上屬於呻吟,在變動上屬於顫慄,在器官上屬於耳朵,在味道上屬於鹹味,在情緒上屬於恐懼。恐懼會損傷腎臟,思考可以剋制恐懼;寒氣會損傷血液,溫燥可以剋制寒氣;鹹味會損傷血液,甘味可以剋制鹹味。因此說:天地是萬物的上下兩極,陰陽是人體血氣的男女兩性,左右是陰陽的道路,水火是陰陽的徵兆,陰陽是萬物產生變化的根本力量。因此又說:陰性在內,是陽性的守護;陽性在外,是陰性的使者。
此首明天人合一之道也。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氣以成形。人為萬物之靈,而始生之氣稟於東者,所謂帝出乎震也。帝者,吾人之靈明主宰。當其在天,則為玄妙之理;在人,則為大道之源;在地,則為生化之本。以其為大道之源,而神智所由生,形體所由成者也,神出於震,寓於離,為一身主宰。
白話文:
這段古文闡述了天人合一之道。
天地以陰陽五行創造出萬物,以氣形成其形體。人作為萬物之靈,最初的氣息來自東方,這句話說的是人身之氣出自於震卦。所謂的帝,指的就是我們人體內的靈明主宰。
在天地運行中,帝是玄妙的法則;在人體中,帝是大道的源頭;在地球生長中,帝是萬物生化的根本。因為帝是大道的源頭,所以我們的精神智慧和形體都是由此而生。精神來自震卦,寄居在離卦,是人體的主宰。
震者,肝也;離者,心也。故自東方之木,生南方之火,由是而生土、生金、生水,則陰陽五行之氣全而成質,則五臟、六腑、筋骨、血氣之形體具矣。五臟稟五行之性,而神寓於心,亦分為五行之用,如肝怒、心喜、脾思、肺憂、腎恐,各有所主也。五行相剋相生,或有傷動,其氣即偏而致病。
白話文:
震卦代表肝臟,離卦代表心臟。所以,由東方的木氣產生南方的火氣,從而產生土氣、金氣和水氣,這樣,陰陽五行之氣就齊全而形成了物質,五臟、六腑、筋骨、血氣的形體也由此產生。五臟秉承五行之性,而神魂寄寓在心臟,神魂也分為五行之用,比如肝生氣、心生喜、脾生思、肺生憂、腎生恐,各司其職。五行相剋相生,有時會出現損傷或激動,它們的氣就會偏枯而導致疾病。
假如肝木太過,則以肺金之剋制者勝之,如其不足,則以腎水之相生者助之,余可類推矣。凡聲色氣味之生化制勝亦然。是故萬物生成,無非出自天地陰陽之造化,而陰陽之氣,互相為根,互相為用,故在人身,則陰居內,為陽之守,陽居外,為陰之使也。此統明先天生化,以成臟腑形軀,是為後天,而後天之氣,由之生化循環不息,乃為稟賦源流,天人合一之道也。
白話文:
如果肝火旺盛,就用肺金來剋制它;如果肝火不足,就用腎水來滋養它。其他情況也以此類推。凡是聲音、顏色、氣味及其對人體的影響,也都是如此。
因此,萬物的生成,無非是出自天地陰陽的造化,而陰陽之氣,互相依存,互相作用,所以人體內部,陰在內,守護陽;陽在外,驅使陰。
這是總括說明先天之氣發育生成,形成五臟六腑和身體形狀,而後天之氣,由此產生,循環不息,形成人的稟賦和根源,這也是天人合一之道。
3. 人為一小天地
岐伯曰: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滿東南,故東南方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強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東南方陽也,陽者,其精並於上,並於上則上盛而下虛,故使耳目聰明而手足不便也;西北方陰也,陰者,其精並於下,並於下則下盛而上虛,故其耳目不聰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於邪,其在上則右甚,在下則左甚,此天地陰陽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白話文:
岐伯說:天空缺乏西北方向,所以西北方向屬陰,人們右邊的耳朵和眼睛不如左邊的靈敏;大地不滿於東南方向,所以東南方向屬陽,人們的左手和左腳不如右手和右腳有力。黃帝問:為什麼會這樣?岐伯答道:東南方向屬陽,陽氣精華都彙集在上面,上面充盈而下面空虛,所以使耳朵和眼睛聰明而手腳不便。西北方向屬陰,陰氣精華都彙集在下面,下面充盈而上面空虛,所以耳朵和眼睛不靈敏而手腳有力。所以當人們同時受到邪氣侵襲時,邪氣在上面時,右邊會比較嚴重;邪氣在下面時,左邊會比較嚴重。這是因為天地間陰陽二氣不能完全均勻,所以邪氣就乘虛而入。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紀,地有五里,故能為萬物之父母。清陽上天,濁氣歸地。是故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綱紀,故能以生長收藏,終而復始。唯賢人上配天以養頭,下象地以養足,中傍人事以養五臟。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嗌,風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穀氣通於脾,雨氣通於腎。
白話文:
因此,天上主宰著生命,地上則有具體的形體;天上以「八紀」為規律,地上以「五里」為規律,所以才能成為萬物的父母。清輕的陽氣上升到天上,渾濁的陰氣沉降到地上。因此,天地之間的運轉和變化,是由神明的力量所主導的,所以才能不斷地生長、收藏,循環不止。只有賢明的人才能上應天象,保養頭部;下法地勢,保養足部;結合人情事物,保養五臟六腑。天氣與肺相通,地氣與喉嚨相通,風氣與肝臟相通,雷氣與心臟相通,穀氣與脾臟相通,雨氣與腎臟相通。
六經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以天地為之陰陽,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暴氣象雷,逆氣象陽。故治不法天之紀,不用地之理,則災害至矣。
白話文:
人體六條經絡猶如江河,胃腸就像大海,九個竅穴如同水渠中的閘口。天地運轉如同人體中的陰陽,汗液猶如天地的雨,氣息宛如天地的風。雷電之聲猶如人體中的暴氣,氣息不順暢則如陽氣失調。如果醫治疾病時不遵循天地的規律,就會招致災禍。
此明人為一小天地,而與天地同造化也。並上並下者,此謂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乃陰陽自然之性也。以身中陰陽不足之處,則外邪乘虛襲之,故邪受在上則右甚,在下則左甚,此天地有偏缺所不能全者,人亦如之,故邪氣得以乘虛居之也。但其偏缺,本由陰陽升降流行自然之勢,而其分布循環,生化自周。
白話文:
人體是一個小天地,與天地萬物一樣擁有「陰陽變化」的造化法則。像「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這樣的陰陽自然規律,反映在人體內部,就是陰陽不足的地方容易受到外邪侵襲。外邪侵襲上半身,右側會比較嚴重;侵襲下半身,左側會比較嚴重。這是因為天地間有所偏缺,不能完美無缺,人體也是如此,才會給邪氣留有可乘之機。不過,這種偏缺是由陰陽升降流行的自然規律造成的,其分佈和循環會自行生化完成。
故天有精明之氣,分八節以紀序;地有高下之形,分五方以定里,故能為萬物之父母。於中濁降清升,以生以化,而氣之闔闢動靜,神明為之綱紀,故能生長收藏,終而復始也。惟賢智之人悟其理,以取法天地氣化,而為養生之道,如《四氣調神論》所云者,義詳下文。蓋人生天地氣交之中,與天地同根。
白話文:
因此,天空有明朗之氣,分成八個節氣來記錄時間;大地有高低之貌,分成五方來標示區位,這樣才能成為萬物的父母。其中濁氣下沉,清氣上升,以生成和轉化萬物,氣的開闔動靜,由神明統籌綱紀,因此才能經歷生長收藏,循環不息。只有賢明智者才能悟得這個道理,效仿天地氣運變化,作為養生的方法,就像《四氣調神論》所說的,詳細意義在後文中說明。因為人誕生於天地元氣交匯之時,與天地同根同源。
天食人以五氣,故天氣通於肺,清陽由鼻而入也;地食人以五味,故地氣通於嗌,濁陰由口而入也;肝屬木,主風,故風氣通於肝也;心屬火,而雷為火,故雷氣通於心也;脾屬土而主濕,故山谷蒸濕之氣通於脾也;腎屬水而主寒,雨為天之陰氣下降,寒水所化,故雨氣通於腎也。由是可知天地氣和則養人,氣乖則病人,已在言外矣。
白話文:
天地孕育人體,有五種氣息:
- 天氣通向肺部,清陽之氣從鼻子吸入。
- 地氣通向喉嚨,濁陰之氣從嘴巴吸入。
人體五臟與天地之氣相應:
- 肝屬木,主風,所以風氣通向肝臟。
- 心屬火,雷電也屬火,所以雷氣通向心臟。
- 脾屬土,主濕,所以山谷中潮濕的氣息通向脾臟。
- 腎屬水,主寒,雨水是天上陰氣下降凝結而成,所以雨氣通向腎臟。
由此可知,天地之氣和諧,就能滋養人體;天地之氣失衡,就會導致疾病。這一點已經不言而喻了。
是故陰陽氣血之流行也,其在經,則如川,聚於腸胃,則如海,而氣水流行,清升濁降,分注於上下九竅也。若以人身陰陽比天地之陰陽,則其水穀所化之汗,可名天地之雨;其陽氣流行迅利,可名天地之疾風;其暴氣逆氣,可名陽火迅烈之雷。以是見天地之氣與人無異也,故調治其身者,不法天地之氣化,則災害必至矣。
白話文:
因此,陰陽氣血的運行,在經絡中就像河流,匯聚在腸胃中就像大海,氣液運行,清氣上升,濁氣下降,分佈到上下九竅。如果將人體的陰陽比作天地的陰陽,那麼人體由飲食所轉化的汗液,可比作天地的雨;人體陽氣運行的迅速,可比作天地的疾風;人體的暴氣逆氣,可比作陽火迅猛的雷電。由此可見,天地之氣與人體的氣並無差別,因此,調養身體的人如果不效仿天地之氣的變化,那麼災害一定會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