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靈素節注類編》~ 卷一 (3)

回本書目錄

卷一 (3)

1. 辨形氣以分壽夭

《靈樞·壽夭剛柔篇》帝曰:余聞形有緩急,氣有盛衰,骨有大小,肉有堅脆,皮有厚薄,其以立壽夭奈何?伯高曰:形與氣相任則壽,不相任則夭;皮與肉相果則壽,不相果則夭;血氣經絡勝形則壽,不勝形則夭。帝曰:何謂形之緩急?伯高曰:形充而皮膚緩者則壽,形充而皮膚急者則夭。

白話文:

《靈樞·壽夭剛柔篇》

皇帝問:我聽說人的體型有強壯和軟弱,元氣有興旺和衰微,骨骼有大有小,筋肉有堅固和脆弱,皮膚有厚有薄。這些特徵如何影響一個人的壽命長短?

伯高回答:體型和元氣相互協調,則壽命長;不協調,則壽命短。皮膚和肌肉相互作用和諧,則壽命長;不和諧,則壽命短。血氣旺盛,脈絡通暢,超越體型,則壽命長;如果血氣不足以維持體型,則壽命短。

皇帝問:什麼叫做體型的強壯和軟弱?

伯高回答:體型豐滿,皮膚鬆弛的,壽命長;體型豐滿,皮膚緊繃的,壽命短。

形充而脈堅大者,順也;形充而脈小以弱者,氣衰,衰則危矣。若形充而顴不起者,骨小,骨小而夭矣。形充而大肉䐃堅有分者,肉堅,肉堅則壽:形充而大肉無分理不堅者,肉脆,肉脆則夭矣。此天之生命,所以立形定氣而視壽夭者。必明乎此立形定氣,而後以臨病人,決死生。

白話文:

身形豐滿,脈象強勁有力,表示氣血調順;身形豐滿,脈象卻細弱無力,表示氣血衰弱,衰弱則危險。如果身形豐滿,但顴骨凹陷,則表示骨架小,骨架小則早夭。身形豐滿,肌肉結實有力且有分層,表示肌肉堅韌,肌肉堅韌則長壽;身形豐滿,肌肉鬆軟無分層,不堅韌,表示肌肉脆弱,肌肉脆弱則早夭。這些都是上天賜予的壽命,所以我們要根據這些特徵來確定氣血狀況,從而判斷壽夭。只有掌握了這些辨別特徵,才能面對病人時,準確判斷生死。

帝曰:壽夭無以度之?伯高曰:牆基卑,高不及其地者,不滿三十而死;其有因加疾者,不及二十而死也。帝曰:形氣之相勝,以立壽夭奈何?伯高曰:平人而氣勝形者壽;病而形肉脫,氣勝形者死,形勝氣者危矣。

白話文:

黃帝問:人的壽命長短有沒有根據?伯高說:城牆基座低,高度達不到地面的,不到三十歲就會死去;如果再加上疾病,不到二十歲就會死去。黃帝問:形與氣的勝負,怎樣決定人的壽命長短?伯高說:健康的人,氣勝過形體的會長壽;生病的人,形體消瘦脫落,氣勝過形體的會死去;形體勝過氣的則很危險。

此言天賦形氣,各有不同,可驗其壽夭也。形氣相任者,猶云相稱也。蓋陽化氣,陰成形,形氣相稱,則陰陽均平無偏,故壽,偏則必多病而夭矣。皮肉相果者,堅實而不鬆軟也。以肉生於脾土,皮毛生於肺金,土金相生而氣足,則皮肉堅實而壽,否則夭矣。形者,軀體也。

白話文:

這句話在說,上天賦予人們的形體和氣質都不一樣,可以根據這些來判斷一個人壽命的長短。形體和氣質互相匹配的,就好像相稱一樣。一般來說,陽氣化為氣,陰氣凝結為形,形氣相配,則陰陽平衡無偏頗,所以壽命長;偏頗則必定多病短命。

皮肉相果的,就是堅實不鬆軟的。因為肉生於脾土,皮毛生於肺金,土生金而氣足,則皮肉堅實而壽命長,否則短命。形,指身體。

血氣行於經絡,血氣盛,則經絡充,若形瘦小而色澤榮華,可知血氣勝形而壽也:如形豐而色無華澤,則形勝氣血而夭矣。形充而皮膚寬緩,其稟氣舒和,故壽;皮膚急者,其稟氣偏促,則夭矣。乃至脈與骨肉之大小堅脆,而壽夭可定,病之死生可決也。若牆基之或卑或高,而皆不及其地者,謂面部短促,下亭尖削,又加疾病,則更夭矣。

白話文:

人體的氣血運行在經絡中。氣血旺盛,則經絡充實。如果人體形體瘦小,但面色紅潤有光澤,說明氣血旺盛,超過了形體,這樣的人通常壽命較長。相反,如果人體形體豐滿,但面色不紅潤,沒有光澤,說明形體超過了氣血,這樣的人可能壽命較短。

如果人體形體充實,皮膚寬鬆柔軟,說明氣血調和,這樣的人通常壽命較長。如果皮膚緊繃乾燥,說明氣血偏少或者運行不暢,這樣的人可能壽命較短。

從脈象和骨肉的輕重、堅韌,也可以判斷人的壽命和疾病的生死。如果一個人的臉型短小,下巴尖削,再加上面部疾病,這樣的人通常壽命較短。

如無病平人,氣勝形者壽,即上文之血氣勝形者也。若病人形肉已脫,而氣反勝,是本元敗而氣外奔也,故死。如形已削,而氣猶不及形,危可知也。

白話文:

對於沒有疾病的健康人來說,氣血旺盛的人會長壽,這就像上面提到的「血氣旺盛的人」一樣。如果患病的人肌肉已經消瘦,而氣反而旺盛,這是因為身體本元衰敗而氣外洩,所以會死亡。如果身體已經衰弱,而氣不足以支撐身體,那麼顯然是非常危險的。

2. 精神魂魄本天地德氣而生

《靈樞·本神篇》岐伯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隨神往來者謂之魂,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因志而存變謂之思,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因慮而處物謂之智。

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邪僻不至,長生久視。

白話文:

《靈樞經·本神篇》岐伯說:天賦予我們的是德行,地賦予我們的是氣,德行流動於氣中而產生生命。所以生命誕生的時候稱之為精,兩種精氣互相激盪碰撞稱之為神,跟隨著神靈遊走不定的稱之為魂,與精氣同時出入身體的稱之為魄,能夠處理事物的是心,心中有所記憶的是意,意中所想的是志,因為志向而有所改變的是思,因為思慮而對遠方的事物有所嚮往的是慮,因為慮事而處理事物的是智。

馬注:天非無氣,而主之以理,故在我之德,即天之德也;地非無德,而運之以氣,故在我之氣,即地之氣也。則吾之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生之來謂之精者,《易》曰:男女構精,萬物化生是也。人生有陰斯有營,有陽斯有衛,陰陽精氣相搏,神斯見焉。所謂魂者屬陽,故隨神而往來;所謂魄者屬陰,故並精而出入。

白話文:

馬氏注釋:上天並非沒有能量,而是由規律主導,因此我身上的品德,就是上天的品德;大地並非沒有品德,而是被能量運轉,因此我身上的能量,就是大地的能量。因此,我的誕生,是品德流露、能量孕育而生的。

從誕生開始,就被稱為精華。《易經》中說:男女結合產生精華,萬物才得以化生。人體中,有陰就有營氣,有陽就有衛氣,陰陽精氣相互作用,神識才會出現。所謂的魂,屬於陽性,因此跟隨神識而來往;所謂的魄,屬於陰性,因此與精氣一起出入。

正以精對神言,則精為陰而神為陽也。所謂心意志思智慮者,舉不外乎一心而已。故凡所以任物者,謂之心。《素問·靈蘭秘典》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則萬物之夥,孰非吾心之所任者乎?由是而心有所憶者,意也;意有所存者,志也;志有所變者,思也,思有所慕者,慮也;慮有所處者,智也。

白話文:

如果從精氣與神靈的角度來理解,精氣屬於陰性,神靈屬於陽性。所謂的心意意志、思考判斷等活動,其實都離不開一顆心。因此,一切能承載萬物的事物,都可以稱作心。《素問·靈蘭祕典》中說:心是身中的最高統帥,神明從這裡產生。那麼,天地的萬物,哪一樣不是我們的心所承載呢?因此,心中有所追憶的,是「意」;意有所執著的,是「志」;志有所改變的,是「思」;思有所向往的,是「慮」;慮有所落實的,是「智」。

此所稟者,愚人則傷之,智者善於養生,上順天時,下盡人事,能節陰陽而調剛柔,則邪僻不至,而能長生久視也。

白話文:

我所說的這些道理,愚昧的人會破壞它們,而智慧的人善於養生,上面順應天時,下面做好自己的本分,能夠調節陰陽和剛柔,那麼邪惡偏僻的事就不會發生,就可以長壽健康。

3. 精氣津液血脈由陰陽所化

《靈樞·決氣篇》帝曰:余聞人有精、氣、津、液、血、脈,余意以為一氣耳,今乃辨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曰: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何謂氣?岐伯曰: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何謂津?岐伯曰:腠理發泄,汗出溱溱,是謂津。

白話文:

黃帝問: 我聽說人體有精、氣、津、液、血、脈,但我認為它們都是一種氣,現在它們卻被分成六個名字,我不明白為什麼。

岐伯答: 兩種神靈交合,形成人的形體,這在人身誕生之前就已經存在,這就是精。

什麼是氣?

岐伯答: 上焦開通,消化五穀精氣,薰蒸皮膚,充盈全身,滋潤毛髮,就像霧露滋潤萬物一樣,這就是氣。

什麼是津?

岐伯答: 皮膚腠理打開,汗液微微滲出,這就是津。

何謂液?岐伯曰:谷入氣滿,淖澤注於骨,骨屬屈伸泄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何謂血?岐伯曰: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何謂脈?岐伯曰: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

白話文:

什麼是液?

岐伯說:食物進入身體,氣血充盈,體內水液滋潤骨骼。骨骼屈伸,使水液流動,滋養大腦和骨髓,使皮膚潤澤,這就是液。

什麼是血?

岐伯說:中焦吸收氣血的營養,轉化為紅色,這就是血。

什麼是脈?

岐伯說:氣血聚集,無法流動,就會形成脈絡。

男女構精,萬物化生。當構精時,兩神相合而成形。常先其身而生者,名精,即所謂先天之氣,是陰陽渾合而成太極之象也。由是陰陽動靜,以生以化,皆為後天,則由五穀氣味而生者也。故如上焦開發,若霧露者,名氣,是陽所化也。腠理發泄,而汗出者,名津,即氣蒸之水也。

白話文:

男女結合時,萬物由此而生。在結合的同時,兩人的神魂交融,形成一個胚胎。通常在胚胎形成之前,會產生一種稱為「精」的物質,這也就是所謂的先天之氣,是由陰陽混和而形成太極的現象。

從此之後,陰陽產生動靜變化,逐漸產生和轉變,這都是後天的現象,是由五穀的氣味所滋養而成的。因此,如果上焦開發,像霧露一樣,稱為「氣」,這是陽氣所化成的。毛孔張開,而流出汗水,稱為「津」,這是氣蒸騰而形成的水分。

穀氣充滿,而淖澤注於骨者,名液,是陰所化也。陽走表,故熏膚澤毛,而汗出腠理也;陰走里,故注於骨,補益腦髓,而其流行,則潤澤皮膚,以利骨屬之屈伸也。中焦為太極所居,故受氣取汁,變化而赤者,名血,是陰陽合而生化,故其形如水,陰也,色赤如火,陽也,所以統一身表裡、上下,周流不已也。然後天之生化,實根於先天精氣,故其衰也,非穀食藥餌所能培之使長。

白話文:

當脾胃之氣充足,過多的水分就會儲存在骨骼中,形成所謂的「液」,這是陰氣所化。陽氣運行在身體表面,因此能溫暖皮膚、滋潤毛髮,並從皮膚毛孔中排出汗液;陰氣運行在身體內部,因此會滋養骨骼,補充腦髓,並在身體中流動,滋潤皮膚,幫助骨骼順暢地活動。中焦是人體陰陽氣血匯聚的地方,因此可以吸收食物中的營養,轉化成紅色的「血」,這是陰陽結合而產生的。血的形狀像水,屬陰;顏色鮮紅如火,屬陽。因此,血可以流遍全身內外,上下週流,永不停止。而後天的生命運作,其實是建立在先天的精氣之上。所以,當人體衰弱時,用食物或藥物滋養,也只能暫時維持,無法真正延長壽命。

而道家修煉,必得先天精氣生旺,方能延年成道也。如其陽所化者,行於脈外,而走表為衛;陰所化者,行於脈中,而走里為營。故脈者,肉中之徑路,如地之街,田之溝,營分氣血所由流行者。故言壅遏營氣,令無所避謂脈。又曰,脈者氣血之先形,無氣血流行鼓動,則無脈形可見,而氣血之強弱和否,皆可驗之於脈也。

白話文:

道家的修煉者必須獲得先天精氣的滋養,才能延年成仙。陽氣轉化而成的氣血,運行在脈絡之外,形成衛氣,保護身體表面;陰氣轉化而成的氣血,運行在脈絡之中,形成營氣,滋養身體內部。因此,脈絡是身體內部的道路,就像地上的街道和田地的溝渠,營氣就是氣血在脈絡中流動的載體。所以,阻滯營氣而使其無處可藏就是指脈絡。還有,脈絡是氣血先於形體而產生的,沒有氣血的流動,脈絡就無法形成,而氣血的強弱狀況也可以通過脈絡來觀察。

4. 精氣津液血脈虛脫證狀

精脫者,耳聾;氣脫者,目不明;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色夭,腦髓消,脛痠,耳數鳴;血脫者,色白,夭然不澤,其脈空虛,此其候也。

白話文:

精氣耗盡:耳朵失聰。

氣血耗盡 :眼睛看不清。 津液耗盡 :皮膚乾裂,大汗淋漓。 液體耗盡 :骨頭、關節屈伸不利,面色發黃,腦髓萎縮,小腿痠痛,耳朵經常鳴響。 血液耗盡 :面色蒼白,沒有血色,脈搏空虛。這些都是耗竭的徵兆。

先天精氣,為陰陽之根而無形,脫則即死,此言後天之精氣也。其先天衰,則後天精氣日少而至空虛,即謂之脫也。腎者,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耳為腎竅,精氣空虛,則竅閉塞,故聾也,臟腑精氣上注於目,則明,故氣脫,則昏眊不明矣;汗由津化,而腠開大泄,則津脫,是表陽不固也;液生髓以滋筋骨,故液脫,則骨屬強急,屈伸不利,色夭無華,髓消脛痠,由於陰枯,其虛陽浮動,故耳數鳴也;血脫,故色白無澤,而脈空虛,以脈為血之府也。凡言夭然者,無生活之象也。

白話文:

先天精氣是陰陽的根本,但它無形無質,如果流失就會立即死亡,這裡所說的精氣是指後天的精氣。當先天的精氣衰弱時,後天的精氣就會逐漸減少直至枯竭,這就叫做「脫」。腎臟負責收集全身五臟六腑的精氣並儲藏起來,耳朵是腎臟的門戶,精氣枯竭時,耳朵的門戶就會閉塞,所以就會導致耳聾。全身的精氣灌注到眼睛,眼睛就會明亮,所以精氣枯竭時,人的視線就會模糊不清。汗液是由體液轉化而來,當毛孔過度擴張而洩露時,體液就會流失,這是因為身體表面的陽氣不足。骨髓是由體液滋養的,所以體液流失時,骨頭和筋骨就會變得僵硬,活動不便,面色也會晦暗無光,骨髓枯竭導致小腿痠痛,這是因為陰氣枯竭導致虛陽上浮,所以耳朵會經常鳴叫。當血液流失時,面色就會蒼白失去光澤,脈搏也會空虛,因為脈搏是儲藏血液的倉庫。凡是形容人短命的,都是因為沒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