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素節注類編》~ 卷十 (19)
卷十 (19)
1. 五星
在天者曰天,在地者地,分主東西南北,而土則寄位西南也。天星抑之,則不能升,地星窒之,則不能降。
歲會,木,熒惑,火,鎮星,土,太白,金,辰星,水
天衝,木,天英,火,天芮,土,天柱,金,天蓬,水
地蒼,木,地彤,火,地阜,土,地晶,金,地元,水
白話文:
在天上運行的稱為天星,在地上存在的稱為地星。它們分別主管東、西、南、北四個方位,而土星則寄居在西南方位。天上的星宿如果受到壓制,就無法上升;地上的星宿如果受到阻礙,就無法下降。
歲星對應木,熒惑星對應火,鎮星對應土,太白星對應金,辰星對應水。
天衝星對應木,天英星對應火,天芮星對應土,天柱星對應金,天蓬星對應水。
地蒼星對應木,地彤星對應火,地阜星對應土,地晶星對應金,地元星對應水。
2. 陰陽升降窒抑說
司天主天之氣,在泉主地之氣,逐年升降,皆自右旋,東降西升,各得其候,是謂和平。若本年司天之氣不及,未得遷令,則地之右間不得昇天,舊年司天之氣有餘,不肯退位,則天之右間不即入地,是升降以司天為主,又或遇天星抑之,當昇天者不得前遇地,星窒之,當降地者不得入,本年中運太過,皆未得正化也。
假如子午年,太陰當升為天左間,遇天衝木星抑之,太陽當降為地左間,而地阜土星窒之,本歲少陰未得遷正,則太陰不得昇天,舊歲厥陰未得退位,則太陽不得降地。壬子、壬午,木運太過,則中運勝土,太陰亦不得升。甲子、甲午,土運太過,則中運勝水,太陽亦不得降也。
余皆仿此,可以類推。
白話文:
司天掌管天上的氣,在泉掌管地下的氣,每年都有升降變化,都是從右邊旋轉,東邊下降西邊上升,各自按照時序變化,這樣就稱為平和。如果這一年司天的氣不足,還沒到換班的時候,那麼地面的右邊的氣就無法升到天上;如果前一年司天的氣還有剩餘,不肯退位,那麼天上的右邊的氣就無法立刻降到地面。所以升降的關鍵是以司天的氣為主。
另外,如果遇到天上的星體壓制,本來應該升天的氣,遇到地上的星體阻礙而無法上升;本來應該下降到地面的氣,遇到星體阻擋而無法進入地面。這一年如果中運太過,都會導致氣的運行不正常。
例如,在子年或午年,太陰本來應該升到天上的左邊位置,但遇到天上的衝木星壓制;太陽本來應該降到地面的左邊位置,但被地上的阜土星阻擋。這一年少陰就無法順利換位,那麼太陰就無法升上天空;前一年厥陰如果沒有退位,那麼太陽就無法降到地面。壬子年或壬午年,木運太過,導致中運勝過土,太陰也無法上升。甲子年或甲午年,土運太過,導致中運勝過水,太陽也無法下降。
其他年份的情況都可以依照這種方式推斷。
3. 五運三氣之紀
4. 齊化兼化得政總說
五陽年太過,則不為剋制,反齊克我者之化,如宮土、徵火運而齊木、火化是也。
五陰年不及,則為克我者所制而來兼其化,如少宮、徵遇木、水司天,是木、水兼土、火化是也。
五陰年不及,既為克我者來兼其化,則為我所克者無畏,得專其政,如己土、丁木不及,木、金來兼化,則水、土無畏,而得專其政也。此勝復之常,亦子救母之義。
白話文:
在五陽年,如果運氣太過,就不會被剋制,反而會讓原本剋制我的東西轉而同化,例如宮土、徵火運太過時,會同化木、火的特性。
在五陰年,如果運氣不及,就會被剋制我的東西所控制,進而吸收其特性,例如少宮、徵遇到木、水司天時,木、水就會吸收土、火的特性。
在五陰年,如果運氣不及,既然被剋制我的東西吸收其特性,那麼被我剋制者就無所畏懼,反而可以獨攬大權,例如己土、丁木不及時,木、金就會吸收其特性,那麼水、土就無所畏懼,可以獨攬大權。這就是勝負變化的常理,也是兒子救助母親的道理。
5. 六十年運氣主歲紀
太過有制,不及得助,皆為和平。惟得司天當令,則為上宮與正宮同,非司天當令,則其制助之氣,皆出於左右間,而非司天正氣也,則為少宮中運與少宮間氣同也。
白話文:
運氣太過時有剋制,不及時有扶助,這樣都能達到平和的狀態。只有當司天之氣正值當令時,它所主導的運氣就如同上宮和正宮一樣強盛;如果司天之氣不是當令,那麼它的剋制或扶助之氣,都只能從左右兩旁發揮作用,而不是司天正氣所主導的,這種情況就如同少宮中運和少宮間氣的狀態一樣。
6. 六氣遷正升降說
凡司天、在泉,俱三陰三陽,東降西升,一年一位,周而復始。若其陽上即陰下,陰上即陽下,左右間亦然,配偶對,陰陽合,乃得各行其化也。然亦有遷正未得,升降不及者,何哉?蓋六陽年氣有餘,即先年司天、在泉未退位,而已遷正矣,是未至而至者,失之太過;六陰年氣不足,即先年司天、在泉已退位,而猶未遷正,是至而不至者,失之不及,皆不得其平也。
又如舊年地之右間,當升為新年之天左間,或遇天星窒抑,如水星窒火、金星窒木,及中運太過,皆能剋制,如壬木製太陰、戊火克陽明類,而不得升,即司天亦不得遷正也;舊年天之右間,當降為今年之地左間,或遇地星窒抑,及本年司天未遷正,皆不得降而入地,故當遷正即遷正,當升降即升降,乃各司其位而相和也。
否則在上者陽,而在下者非陰;在下者陰,而在上者非陽矣,安得不有駁雜之弊乎?氣既抑鬱,即積為疾病,直待旺時,乃自抒發,變又有不可測者焉。是知陰陽之運行,各有遷次,剛柔之配偶,難為預意。
作八卦圖於下而不動,次加五星圖於二層,左旋而順行,又加六氣圖於上,作第三層,右旋而逆旋(中釘線紐),用分節候,隨氣步運而回旋,以視其所值,庶可明其運行之不爽矣,否則奚能逐日逐氣而為之贅贅於其際哉!圖附在後,亦未敢為管之窺也。
白話文:
一年之中,司天和在泉這兩個位置,都由三陰三陽的氣所主導,它們的運行方式是東邊的氣下降,西邊的氣上升,每年輪換一個位置,周而復始。如果陽氣上升,陰氣就會下降;陰氣上升,陽氣就會下降,左右兩邊的氣也是如此。陰陽之間互相配合,互相對應,這樣才能各自發揮它們的變化功能。
然而,有時候也會出現交接轉換時沒有到位,或是升降不及時的情況,這是為什麼呢?那是因為在陽氣過多的年份,去年的司天和在泉還沒有退位,今年的位置就已經開始交接了,這是還沒到時候就先來了,屬於太過的情形;而在陰氣不足的年份,去年的司天和在泉已經退位,但今年的位置卻還沒有開始交接,這是到了時候卻沒來,屬於不及的情形,這些都沒能達到陰陽平衡的狀態。
另外,就像去年地面的右側位置,本來應該上升為今年天上的左側位置,但如果遇到天上的星辰阻礙,例如水星克制火星、金星克制木星,或是中運的氣太過強盛,這些都會產生剋制的作用,就像壬水克制太陰、戊火克制陽明一樣,導致氣無法上升,司天的位置也無法順利交接。去年天上的右側位置,本來應該下降為今年地面的左側位置,但如果遇到地上的星辰阻礙,或是今年的司天位置沒有順利交接,就會導致氣無法下降到地面。所以,應該交接位置的時候就要順利交接,應該上升下降的時候就要順利升降,這樣才能各司其職,和諧相處。
如果不是這樣,上面的位置有陽氣,下面的位置卻不是陰氣;下面的位置有陰氣,上面的位置卻不是陽氣,這樣怎麼可能不產生混亂的弊端呢?氣如果受到壓抑,就會積聚成疾病,等到旺盛的時候才會爆發出來,而且變化難以預測。由此可知,陰陽的運行,各有其轉換的次序,剛柔的配合,難以事先預料。
(作者)在下方畫出八卦圖,讓它保持不動,然後在第二層加上五星圖,讓它向左旋轉順時針運行,再在最上方加上六氣圖,作為第三層,讓它向右旋轉逆時針運行(中間用釘線連接),用來劃分節氣,根據氣的變化來推算運行,進而觀察其所對應的位置,這樣才能明白陰陽運行的規律不會有差錯。否則又怎能每天、每個氣都細緻地去推究呢!圖附在後面,但也不敢說是管中窺豹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