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評文》~ 卷一 (3)
卷一 (3)
1. 九針十二原第一(法天)
取其疾也,猶拔刺也,猶雪汙也,猶解結也,猶決閇也。疾雖久猶可畢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術也。(此段本可以數語了之,乃故意繁複其詞,逐句「也」字著紙欲飛)刺諸熱者,如以手探湯;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陰有陽疾者(謂里分有上逆之熱邪也),取之下陵三里,正往無殆。
氣下乃止;不下,復始也。疾高而內者,取之陰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陽之陵泉也。
通篇只重九針;十二原只是帶敘。前半筆力堅整,自見挺拔;後半筆氣清超,一往無前。是極酣暢之文。此篇敘九針之體與其用也。九針之用在於審氣之虛實順逆,而調之。前半每於起筆見崢嶸;後半每於收筆見勁切。
白話文:
治療疾病,就像拔除身上的刺,像清除污垢,像解開繩結,像疏通阻塞。疾病即使持續很久,還是可以治癒的。說不能治癒的,是因為還沒掌握正確的方法。(這段話本來可以用幾句話就說完,但故意用繁瑣的詞句逐句解釋,寫在紙上,字彷彿要飛起來一樣。)
針刺治療熱症,要像手伸入熱水中一樣小心;針刺治療寒症,要像人不想走路一樣輕緩。陰證有陽邪的(指身體內部的熱邪上逆),要取足三里穴往下引導,直刺不要猶豫,氣降下去就停止,如果氣沒有降下去,就重新開始。病位高而且在內部的,要取陰陵泉穴;病位高而且在外面的,要取陽陵泉穴。
整篇文章只重視九針的運用,十二原只是帶到而已。前半段筆力堅實,自然顯得挺拔有力;後半段筆氣清新超脫,一往無前,是非常暢快淋漓的文章。這篇文章敘述了九針的形體及其作用。九針的作用在於審察氣的虛實順逆,然後加以調和。前半段每一句的起筆都顯得崢嶸有力,後半段每一句的收尾都顯得剛勁有力。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