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宗海

《中西匯通醫經精義》~ 敘

回本書目錄

1.

守方隅之見者。不能馳域外之觀而好高務廣。輩又往往捨近求遠。趨新奇而廢正道。如陳相師許行梁武尊佛氏不已傎乎然。果能擇善而從。則又如趙武靈王易胡服習騎射遂霸天下。蓋窮變通。久不拘於墟也。方今四海為家。五洲同軌自鴻荒以至今日天地開闢於斯為盛舉。凡三才之所有百族之所宜。

白話文:


固守自己狹隘見解的人,無法放眼更廣闊的世界而追求高遠。這一類人往往捨棄現有事物去追求遙遠的東西,追逐新奇而拋棄正道。例如陳相國許行過於尊崇佛法,因此會顯得呆板不明事理。如果果真能夠擇善而從,那麼就會像趙武靈王那樣,果斷變通,學習胡人的服飾和騎射,最終稱霸天下。所以,善於應變,靈活適應時勢,才能長久不拘泥於陳規舊俗。當今世界,四海一統,五洲同軌,自古至今,天地開闢至此,為最盛大的場面。所有天地萬物和百族人等,都應順應時勢。

上可損益乎。古今下可參酌乎。中外要使善無不備美無不臻駕三皇而軼五帝。豈獨一材一藝彰明較著於天下已耶。夫醫其小焉者也。然即以醫論之五行列於洪範為調變陰陽之資十全重於周官實康濟斯民之助。故自軒岐以逮仲景醫法。詳明與政治聲教相輔佐。晉唐以後漸失真傳。

白話文:

古來醫術的理論和實踐,對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都有促進作用。中外古今的醫學知識,都應該互相參照,取長補短。這樣才能讓中醫博大精深,無所不備,無所不達。從而超越三皇五帝,成為至高無上的醫學體系。

醫術雖然只是芸芸眾多學術中的一小部分,但從醫學的角度來探討,五行學說記載於《洪範》,可以幫助我們調節陰陽平衡。十全大補,記載於《周官》,是幫助百姓強身健體的良方。

因此,從軒轅黃帝到張仲景,醫學理論和方法都非常完善,與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管理相輔相成。但是到了晉唐以後,醫學真傳逐漸失傳。

宋元以來尤多紕謬。及今泰西各國通於中土。不但機器矜能即於醫學。亦詆中國為非。豈知中國宋元后醫誠可訾議。若秦漢三代所傳內難仲景之書極為精確。迥非西醫所及。蓋西醫初出未盡周詳中醫沿訛率多差誤。不及此時釐正醫道貽害生民。不知凡幾余以菲材值古今大變局時自顧一手一足毫不能扶持中外。

白話文:

自宋、元以來,中醫就出現了許多錯誤和誤解。時至今日,西方各國與中國通商貿易。不只讚賞西方的機器設備,也對中醫提出批評。大家大概不知道,宋元以後中醫的醫術的確值得商榷。但要是追溯到秦朝、漢朝和三代時傳承下來的《傷寒雜病論》和《傷寒論》,這些古籍的醫學理論就非常精準,遠遠勝過西醫的醫術。由於西醫在初期發展時並不十分周全,而中醫又沿襲了許多過時的說法,導致產生了許多誤差。如果不趁這個時候糾正這些錯誤,並改革醫學之道,不知道會禍害多少人。我雖然才疏學淺,但身處古今變動劇烈的時代,也應該盡點力,即使只有一隻手一隻腳,也要盡力扶助中外醫術的發展。

惟於醫道嘗三致意因摘靈素諸經錄其要義兼中西之說解之不存疆域異同之見。但求折衷歸於一是冀五大洲萬國之民咸無夭札始無歉於寸心。夫醫其小焉者也。所望賢士大夫採風觀政棄短取長得推行盡利之方策長治久安之術。俾中外交泰同登熙皞雍和之盛。則誠盡美盡善矣醫其小焉者也。

時大清光緒十八年歲在壬辰秋九月蜀天彭唐宗海容川敘於黃歇浦上袖海山房

白話文:

我深愛醫道,所以曾經三番兩次作了些努力。我摘錄了《靈素》等經書,將其要點整理出來。並且綜閤中西方的說法來解說,不再執著於地域的不同見解。我只想調和各方說法,歸於一途,希望五大洲萬國的人們都能免於早夭,這才能對得起我的一片心意。醫道只是其中一個小方面而已。我期望賢能的大夫們能博採眾家之長,捨棄短處,尋求普惠眾生的方法和長治久安的策略。這樣,才能讓中外友好,共同達到和睦安定的盛世。這纔是真正完美無缺的,而醫道只是其中一個小方面而已。

時值大清光緒十八年,歲屬壬辰,秋日九月,蜀中天彭(今四川彭山縣)人唐宗海,號容川,在黃歇浦的上袖海山房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