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知要》~ 卷上 (3)

回本書目錄

卷上 (3)

1. 一、道生

夫人臥與陰俱,起與陽並,臥既夜矣,起復早焉,令陽多而陰少,以象春升之氣也。廣步者,動而不休,養陽之道也);被髮緩形,以使志生(被髮者,舒在頭之春氣也。緩者,和緩以應令也,如是則神志調適,肖天氣之生矣);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尚書緯》曰:東方青帝,好生不賊。禹禁云:春三月,山林不登斧。

管子云:解怨赦罪,皆所以奉發生之德也)。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四時之令,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以上諸則,乃養生氣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逆者,不能如上養生之道也。奉者,稟承也。肝木旺於春,春逆其養則肝傷,而心火失其所奉,故當夏令火不足而水侮之,因為寒變,寒變者,變熱為寒也。春生之氣既逆,夏長之氣不亦少乎)。

夏三月,此謂蕃秀(布葉曰蕃,吐華曰秀,萬物亨嘉之會也)。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即司天在泉,三四氣之交。《六元正紀大論》所謂上下交互,氣交主之是也。陽氣生長於前,陰氣收成於後,故萬物華實);夜臥早起,毋厭於日(臥起同於春令,亦養陽之物也。按荀子云:夏不宛暍。

言當避赫曦之暍,毋為日所厭苦),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怒則氣上,助火亢炎,故使志無怒,則生意暢遂,譬如華英漸至成秀也。氣泄者,膚腠宣通,法暢遂之時令也。發舒之極,遍滿乾坤,其用外而不內,人奉之以養生,故所愛若在外,不知正所以調其中也)。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夜臥以下皆順夏令養長之道也,否則與令為逆,乘時秉政之心主不亦拂其性乎?心傷則暑乘之,秋金收肅,暑邪內郁,必為痎瘧。夏長既逆,則奉長氣而秋收者少矣),冬至重病(心火受傷,綿延至冬,則水來剋火,病將重矣)。

秋三月,此謂容平(陰升陽降,大火西行,萬物之容,至此平定,故曰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風氣勁疾曰急,物色清肅曰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早臥以避初寒,早起以從新爽);使志安寧,以緩秋刑(陽德日減,陰慘日增,故須神志安寧,以緩肅殺之氣),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曰收斂,曰無外,皆秋氣之應,養收之道。

)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肺金主秋,秋失其養,故傷肺。肺傷則腎失其主。故當冬令而為飧泄。飧泄者,水穀不分,腎主二便,失封藏之職故也)。

冬三月,此謂閉藏(陽氣伏藏,閉塞成冬也)。水冰地坼,無擾乎陽(陰盛陽衰,君子固密,則不傷於寒,即無擾乎陽也);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所以避寒也,即養藏也);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曰伏曰匿,曰私曰得,皆退藏於密,法閉藏之本也);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去寒就溫,所以養陽。無使泄奪,所以奉藏。

白話文:

一、道生

人睡覺時與陰氣相伴,起床時與陽氣同行。夜晚應早睡,早晨宜早起,使陽氣多而陰氣少,以順應春季升發的氣象。大步行走,活動而不停歇,是養護陽氣的方法;披散頭髮,放鬆身體,以促進意志的生發(披髮能舒緩頭部的春氣,放鬆形體以應和季節,如此則精神調和,仿效天地的生發之氣)。春季應遵循「生而不殺、給予而不奪取、獎賞而不懲罰」的原則(《尚書緯》記載:東方青帝喜好生養而不傷害。禹的禁令說:春季三個月,不可上山砍伐。《管子》也提到:化解怨恨、赦免罪過,都是順應春季生發之德的行為)。這些都是順應春氣、養護生機的方法(四季規律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上述原則正是養護生機之道)。若違背這些方法,則會損傷肝臟,夏季可能出現寒病,導致生長之氣不足(違背者未能遵循養生之道。肝屬木,旺於春季,若春季養護不當則肝傷,進而影響心火,導致夏季陽氣不足而寒邪侵襲,出現由熱轉寒的病變。春季生機受損,夏季生長之氣自然減少)。

夏季三個月,稱為「蕃秀」(枝葉茂盛為蕃,開花吐蕊為秀,萬物繁榮的時節)。天地之氣交會,萬物開花結果(即司天之氣與在泉之氣相交,如《六元正紀大論》所說「上下交互,氣交主之」。陽氣在前促進生長,陰氣在後助成收穫,故萬物繁盛)。此時應晚睡早起,不厭惡日長(作息與春季相似,也是養陽之法。荀子說:夏季不要悶熱中暑,應避免烈日曝曬,但也不可過度厭倦陽光)。保持心境平和,避免憤怒,使精神如花朵般綻放,讓氣機通暢,徬彿所愛之物在外(憤怒會使氣上逆,助長火熱,故保持平和則生機暢達,如花朵漸至成熟。氣機通暢指皮膚腠理宣通,順應夏季旺盛的氣象。舒展至極,充滿天地,其作用向外而非向內,人順應此道養生,故表現為「所愛在外」,實則藉此調和內在)。這是順應夏氣、養護生長的方法。若違背則傷心,秋季易生瘧疾,導致收穫之氣不足(晚睡早起等是順應夏季養長之道,反之則與時令相逆,影響心臟功能。心傷則暑邪入侵,秋季金氣收斂,暑邪內鬱而成瘧疾。夏季生長受損,秋季收穫之氣自然不足),甚至冬季病情加重(心火受損,延至冬季則水克火,疾病加劇)。

秋季三個月,稱為「容平」(陰氣上升,陽氣下降,萬物形態至此平定)。天氣勁急,地氣清明(風勢強勁為急,景象清肅為明)。此時應早睡早起,與雞鳴同步(早睡避初寒,早起迎清爽);保持心神安寧,以緩解秋令的肅殺之氣;收斂神氣,使秋氣平和;不使意志外馳,令肺氣清淨。這是順應秋氣、養護收斂的方法(收斂神氣、內守意志,皆為秋氣之應)。若違背則傷肺,冬季易患腹瀉,導致封藏之氣不足(肺屬金主秋季,養護不當則肺傷,進而影響腎的封藏功能,冬季出現水穀不分的腹瀉)。

冬季三個月,稱為「閉藏」(陽氣潛藏,閉塞成冬)。水結冰、地凍裂,不可擾動陽氣(陰盛陽衰,君子謹慎防護則不受寒邪,即不擾陽氣);早睡晚起,必待日出(避寒養藏);使意志如潛伏藏匿,似有私意或已有所得(伏匿、私得,皆為效法閉藏的本質);避寒就溫,不使皮膚過度出汗而耗氣(避寒就溫以養陽,避免洩氣以順應封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