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桂選定

《葉選醫衡》~ 金序

回本書目錄

金序

1. 金序

醫道至微,蓋難言喻矣!天有六淫之感,人有七情之擾。人在氣交之中,好惡動於內,利慾奪於外,曷能免是?則百病從此出矣。病之由輕而致愈,由重而致殆,其生死之權,醫操之也。得醫而良,則病可免,得醫而庸,則夭枉不可勝數矣。然而為醫者,莫不喜良而惡庸,脫庸者,亦必自詡為良,此人之情也。

無如明理者少,而悖理者多。一為資質所限,一為師心自用,遂致流於庸者一途而不自知也。苟欲明理,非博考方書,研究病情不可。然自軒岐而下,方書汗牛棄棟,高明者,好為穿鑿,或失之泛。固陋者,苟守繩墨,即失之隘。誠欲一編簡明詳盡理暢辭達者,而不可得,學者病之。

我朝葉天士先生,以天縱之才,秉穎敏之質,又復潛心好學,孳孳不倦,想因診事忙碌,未遑有所著述。然此《醫衡》一書,乃生生裒集先賢精論名言,其中論脈論症論治,靡不詳且備焉。吾知是編一出,,學者庶得有所遵循,而無多歧之感矣。願君渭川,才廣學博,藏書數百種,暇輒手握一卷以自遣。

其於五運六氣之不齊,南北方土之異宜,人身經絡之支別,營衛運行之離合,以及臟腑脈理病情變化,莫不窮源竟委,洞燭機宜,以余之愚,猶復虛衷辱問,雖土壤細流,無裨大益。然其胸懷過人處,有非平常所可幾及者。今以重刊《醫衡》,以便同志探討,索序於余,余即以平日所言者銓次之,用敢質諸先生,先生其有以教我乎!

宣統二年十一月下浣元和繹聲金文鍾識於海上寄廬

白話文:

金序

醫學的道理非常微妙精深,難以言喻!天有六淫之邪氣侵襲,人有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的困擾。人處於氣血交感之中,內心喜怒哀樂不斷湧現,外在又受名利慾望的驅使,怎能免於這些影響呢?所以百病由此而生。疾病從輕微發展到痊癒,或從嚴重到危殆,其生死大權,掌握在醫生手中。遇到好醫生,病情就能痊癒;遇到庸醫,則夭折枉死的案例不計其數。然而,做醫生的,沒有不渴望成為良醫而厭惡庸醫的,即使是庸醫,也往往自詡為良醫,這是人之常情。

但是,真正懂得醫理的人少,而違背醫理的人多。一部分是因為天資稟賦的限制,一部分是因為固執己見,結果都走向庸醫的道路而不自知。如果想要明晰醫理,就必須廣泛研讀醫書,深入研究病情。然而,從扁鵲、張仲景以來,醫書浩如煙海,醫學造詣高深的人,喜歡過度闡釋或牽強附會,結果往往流於空泛;而學識淺薄的人,死板地遵循古訓,又往往拘泥狹隘。真正希望有一部簡明扼要、詳盡完善、道理通暢、文字流暢的醫書,卻難以尋得,這是學習者感到遺憾的地方。

我朝葉天士先生,憑藉天賦的才華和敏銳的悟性,又潛心好學,孜孜不倦,只是因為診治病人事務繁忙,沒有時間著述。但是這部《醫衡》一書,卻是精心彙集歷代醫學家精闢的論述和名言,其中關於脈象、病症、治療方法的論述,都詳盡而完備。我知道這本書一旦問世,學習者將可以有所遵循,而不至於產生過多的歧見。願君渭川先生,才學淵博,藏書數百種,有空就手握一卷自娛自樂。

至於五運六氣的失衡,南北不同地區的氣候差異,人體經絡的分布,營衛氣血的運行,以及臟腑、脈象、病情變化的規律,他都探究其根源,洞察其機理。我雖然愚鈍,仍然虛心向他請教,即使只是微薄的貢獻,也無損於他的大益。但是他胸懷博大,超凡脫俗,並非尋常人所能企及。現在重刊《醫衡》,以便同道研討,請求我寫序,我就把平日的見解整理成文,斗膽呈獻給先生,希望先生能指正我的不足之處!

宣統二年十一月底 元和繹聲 金文鍾 在上海寓所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