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維

《回春錄》~ 序

回本書目錄

1.

余友王君孟英,少年失怙,其尊人彌留之際,執孟英手而囑曰:人生天地之間,必期有用於世,汝識斯言,吾無憾矣。孟英泣拜而銘諸心腹。然自顧家貧性介,不能為利達之人,將何以為世用耶?聞先哲有「不為良相,則為良醫」之語,因自顏其室曰「潛齋」。而銳志於軒岐之學,潛心研究,遂抉其微。

年未冠,遊長山,即納交於余,每見其治病之奇,若有天授,而視疾之暇,恆手一編不輟也。繼瞻其齋頭一聯云:「讀書明理,好學虛心」。可見志苦力學,蘊之胸中者,淵深莫測,乃能窮理書性。出之指下者,神妙難言。二十年來,活人無錯,豈非以用世之才,運其濟世之術,而可垂諸後世者哉?今就余耳目所及之妙法,仿丁長孺刻仲淳案之例,錄而付梓,名曰《回春錄》。

然見聞有限,遺美極多,世之君子,必有如莊斂之,華岫云其人者,更為之遠搜博採,以廣其傳,而余糠秕在前,有榮施矣。

道光二十三年癸卯冬十二月愚弟周鑅拜題

白話文:

我的朋友王孟英,年少時就失去了父親。他父親臨終前,握著孟英的手囑咐說:「人生在天地之間,一定要對社會有所貢獻,你如果能明白這句話,我就沒有遺憾了。」孟英哭著拜別,將這句話牢記在心。然而他顧慮到自己家境貧困,個性耿直,無法成為追求功名利祿的人,那麼要如何才能對社會有所貢獻呢?他聽說古人有「不能當個好宰相,就當個好醫生」的說法,於是給自己的書房取名為「潛齋」,並立志研究醫學,潛心鑽研,終於掌握了其中的奧妙。

他還沒成年時,遊歷長山,就和我結為好友。我常常看到他治病的神奇,彷彿是天賦一般。而且在看病之餘,總是手不釋卷地讀書。後來看到他書房的對聯寫著:「讀書明理,好學虛心」。可見他立志刻苦學習,胸中所蘊藏的學問,深奧莫測,才能夠窮究醫理,並將醫術運用得如此神妙。二十年來,他救活了許多人,沒有任何錯誤,這難道不是運用他對社會有貢獻的才能,來施行濟世救人的醫術,並且可以流傳給後世嗎?如今我將我所見所聞他所使用的神奇醫術,仿照丁長孺刻印仲淳醫案的例子,記錄下來並付梓出版,命名為《回春錄》。

然而我的見聞有限,遺漏的美好醫術必定還有很多,世上的君子,一定會有像莊斂之、華岫雲那樣的人,進一步廣泛搜集,加以整理,來擴大它的流傳。而我這點粗淺的記錄在前面,也能算是分享了其中的光榮。

道光二十三年癸卯年冬天十二月,愚弟周鑅敬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