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震篡

《古今醫案按》~ 卷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一 (2)

1. 類中

王節齋治一壯年。忽得暴病如中風。口不能言。目不識人。四肢不舉。急投蘇合香丸。不效。王偶遇聞之。詢其由。曰。適方陪客。飲食後忽得此證。遂教以煎生薑淡鹽湯。多飲探吐之。吐出飲食數碗而愈。

白話文:

王節齋大夫治療一位壯年男子。他突然得了像中風一樣的急病。嘴不能說話。眼睛不認識人。四肢都不能活動。趕緊給他服用蘇合香丸。沒有效果。王大夫碰巧聽說了這件事。詢問原因。他說。剛陪客人吃飯。飯後突然得了這種病。於是教他煎了生薑淡鹽湯。多喝催吐好幾次。吐出幾碗的食物才痊癒。

鄭顯夫年六十餘。因大怒。遂昏僕。四肢不用。丹溪曰。怒則火起於肝。手足厥陰二經之氣閉而不行。故神無知。怒甚則傷於筋。縱其若不容故手足不用。乃以連柏瀉其上逆之火。香附降其肝氣。一二日。神智漸回。再調其氣血。全愈。

白話文:

鄭顯夫六十多歲,因憤怒過度,突然昏倒,四肢癱軟,無法行動。丹溪(朱震亨)說:憤怒則肝火上升,手足厥陰二經之氣閉塞不通,所以失去知覺。憤怒過度則傷及筋脈,任其發作不受控制,所以手足不能動彈。於是用連柏瀉下逆行的肝火,用香附疏降肝氣。一兩天後,神志逐漸恢復,再調理氣血,終於完全康復。

有一婦人。先胸脅脹痛。後四肢不收。自汗如雨。小便自遺。大便不實。口緊目瞤。或以為中臟。甚憂。請薛立齋視之。曰。非也。若風既中臟。真氣既脫。惡證既見。禍在反掌。安能延至十日。乃候其色。面目俱赤而或青。診其脈。左三部洪數。惟關尤甚。乃知胸乳脹痛。

白話文:

有一個婦人,開始出現胸脅脹痛的症狀,後來四肢無法收攏,自汗如雨,小便不自覺流出,大便不成形,口緊閉,眼睛不能睜開。有人認為她是中臟,感到非常憂慮,請薛立齋來診治。薛立齋說:「不是。如果她真的中臟,真氣已經脫離,惡劣的證候已經出現,禍患就在眼前,怎麼可能拖延到今天。仔細觀察她的面色,臉色又紅又青;診斷她的脈象,左邊三個部位的脈搏洪大且數,尤其關脈最為明顯。因此知道她的胸乳脹痛。」

肝經血虛。肝氣痞塞也。四肢不收。肝經血虛。不能養筋也。自汗不止。肝經血熱。津液妄泄也。小便自遺。肝經熱甚。陰挺失職也。大便不實。肝木熾盛。克脾土也。遂用犀角散四劑。諸證頓減。又用加味逍遙散調理而安。

白話文:

肝臟經絡血虛。肝氣鬱塞不通。四肢不能自由活動。肝臟經絡血虛。不能滋養筋脈。自汗不止。肝臟經絡血熱。津液妄自漏泄。小便自遺。肝臟經絡熱性嚴重。腎臟失去調節收攝的功能。大便不成形。肝木旺盛。剋制脾土。於是用了犀角散四劑。各種症狀頓時減輕。又用了加味逍遙散調理而痊癒。

太史楊方壺夫人。忽然暈倒。醫以中風之藥治之。不效。迎李士材診之。左關弦急。右關滑大而耎。本因元氣不足。又因怒後食停。乃進理氣消食藥。得解黑屎數枚。急改用六君子加薑汁。服四劑而後暈止。更以人參五錢。耆、朮、半夏各三錢。茯苓、歸身各二錢。加減調理。兩月即愈。此名虛中。亦兼食中。

白話文:

太史楊方壺的夫人突然暈倒。醫生用中風的藥物治療,卻沒有效果。於是請李士材診治。李士材發現患者的左關脈弦急,右關脈滑大而弱。病因是元氣不足,加上動怒後飲食停滯。於是給予理氣消食的藥物,排出了幾枚黑色的糞便。隨即改用六君子湯加薑汁。服用四劑後,暈眩停止。再以人參五錢,耆、朮、半夏各三錢,茯苓、歸身各二錢加減調理。兩個月後痊癒。這種情況稱為虛中,也兼有食中。

給諫晏懷泉夫人。先患胸腹痛。次日卒然暈倒。手足厥逆。時有醫者。以牛黃丸磨就將服矣。士材診之。六脈皆伏。惟氣口稍動。此食滿胸中。陰陽痞隔。升降不通。故脈伏而氣口獨見也。取陳皮、砂仁各一兩。姜八錢。鹽三錢。煎湯灌之。以指探吐。得宿食五六碗。六脈盡見矣。

白話文:

給諫晏懷泉的夫人,先患有胸腹疼痛。第二天突然暈倒,手腳冰涼。當時有一位醫生,用牛黃丸磨碎準備服藥。士材診斷後,發現六脈皆伏,只有氣口脈稍動。這是因為食物積滿胸中,陰陽痞隔,升降不通,所以脈搏伏而氣口脈獨見。士材取陳皮、砂仁各一兩,姜八錢,鹽三錢,煎湯灌服,並用手指探吐,得到宿食五六碗。六脈盡見矣。

左關弦大。胸腹痛甚。知為大怒所傷也。以木香、青皮、橘紅、香附、白朮煎服。兩劑痛止。更以四君子加木香、烏藥。調理十餘日方瘥。此是食中兼氣中。

震按此二條。與節齋丹溪所治同中有異。是善學古人者。故並錄之。

白話文:

左關弦脈搏大。胸腹疼痛劇烈。知道是因生氣引起。於是用木香、青皮、橘紅、香附、白朮煎服。服用兩劑後疼痛停止。再加用四君子湯加木香、烏藥。調養十幾天後才痊癒。這是飲食和情緒同時造成的病症。

章仲輿令愛在閣時。昏暈不知人。蘇合香丸灌醒後。狂言妄語。喃喃不休。士材診之。左脈七至。大而無倫。右脈三至。微而難見。正所謂兩手脈如出兩人。此祟憑之脈也。線帶系定二大拇指。以艾炷灸兩介甲。至七壯。鬼即哀詞求去。服調氣平胃散加桃奴。數日而祟絕。此即惡中也。

白話文:

章仲輿的女兒在閨閣之中,突然昏暈不醒人事,用蘇合香丸灌醒後,卻開始說起胡言亂語,喃喃不休。士材為她診脈,發現左手脈搏七次,但脈搏強盛而沒有規律,右手脈搏三次,微弱難見,正所謂兩隻手的脈搏像是出自於不同的人。這正是妖邪附體的脈象。於是用線帶綁住女子的兩個大拇指,用艾灸灸兩隻拇指之間的穴位,直到施灸七壯,鬼魅便哀求著要離開。再服用調氣平胃散,並加入桃奴,服用了幾天後,妖邪的侵擾便停止了。這就是惡中邪氣的典型案例。

易思蘭治瑞昌王孫毅齋。年五十二。素樂酒色。九月初。夜起小解。忽倒地。昏不知人。目閉氣粗。手足厥冷。身體強硬。牙關緊閉。諸醫有以為中風者。有以為中氣中痰者。用閉氣等藥。俱不效。又有用附子理中湯者。愈加痰響。五日後。易診之。六脈沉細緊滑。愈按愈有力。

白話文:

易思蘭醫生為瑞昌王孫毅齋治病。毅齋五十二歲,平時嗜酒好色。九月初某夜,他起來小解,突然倒地昏迷不醒,眼睛閉著,氣息粗重,手腳冰冷,身體僵硬,牙關緊閉。諸位醫生中有的認為是中風,有的認為是中氣中痰,使用了閉氣等藥物,但都不見效。還有用附子理中湯的,痰反而響得更厲害。五天後,易醫生診脈,六脈沉細緊滑,脈搏按得愈用力愈有勁。

乃曰。此寒濕相搏。痓症也。痓屬膀胱。當用羌活勝濕湯。其兄宏道問曰。病無掉眩。知非中風。然與中氣中痰夾陰三者相似。先生獨云痓病。但吾宗室之家過於厚曖者有之。何由得寒濕而成痓病耶。易曰。運氣所為。體虛者得之。本年癸酉。歲火不及。寒水侮之。季夏土旺。

白話文:

他說:「這是寒濕交加引起的疾病,應屬膀胱的病症。應該用羌活勝濕湯來治療。」他的哥哥宏道問道:「病人沒有眩暈的症狀,說明不是中風。但是與中氣、痰飲夾陰這三種病症相似。先生為什麼獨說這是一種膀胱的疾病呢?只是我們家的親人中確實有過於厚暖的情況,這是為什麼會得寒濕而導致膀胱疾病呢?」《易經》上說這是氣運所致,體虛的人容易得這種病。今年是癸酉年,火勢不足,寒水乘虛而入。仲夏時節,土勢旺盛。

土為火子。即能制水。七月八月。主氣是濕。客氣是水。寒水得令。不伏土製。是以寒濕相搏。太陽氣鬱而不行。其證主項背強直。卒難回顧。腰似折。項似拔。乃膀胱經痓病也。其脈沉細緊滑。沉為病在裡。細為濕。緊為寒。中又有力而滑。此寒濕有餘而相搏也。若虛證之脈。

白話文:

土是火的兒子,能抑制水。七月和八月,主要氣候是濕潤,客氣是水。寒冷的水勢力強盛,難以被土抑制。因此,寒濕相互交搏,太陽之氣鬱結而不通。症狀主要是項部和背部僵直,突然不能回頭,腰好像折斷,頸部好像被拔起。這是膀胱經的痓病。脈象沉細緊滑。沉主病在裡,細主濕,緊主寒,中間又有力而且滑。這是寒濕過多而相互交搏的表現。如果是虛證,脈象

但緊細而不滑。若風脈當浮。今脈不浮而沉。且無掉眩等證。何為中風。若痰氣之脈不緊。今脈緊而體強直。何言中氣中痰。痓病詩云。強直反如弓。神昏似中風。痰流唇口動。瘛瘲與癇同。乃先以稀涎散吐痰一二碗。昏憒即醒。隨進勝濕湯。六劑全愈。以八味丸調理一月。

精氣復常。

白話文:

但是緊密而不滑。假如是風脈應該浮起。現在脈不浮卻沉,而且沒有頭暈目眩等證狀,怎麼說是中風。如果痰氣的脈不會緊,現在脈緊而身體強直,怎麼說中氣中痰?《痓病詩》說:強直反如弓,神昏似中風,痰流脣口動,瘛瘲與癇同。應該先用稀涎散吐痰一至兩碗,神昏立刻清醒。接著服用勝濕湯,六劑後痊癒。服用八味丸調理一個月。

震按類中有十種。曰中氣。中食。中寒。中暑。中濕。中惡。中痧。中瘴。痰中。虛中。散見諸書。當薈萃而詳辨之。其異於中風者。雖卒倒昏憒。而無偏枯渦斜也。其治之異於中風者。惟虛中宜補。而余皆不宜補也。只在臨證時。審其輕重淺深耳。至如名醫類案有虛風一門。

白話文:

震亨說,中醫裡面有十種中證。分別是:中氣、中食、中寒、中暑、中濕、中惡、中痧、中瘴、痰中、虛中。這些證候散見於各醫書之中。我們應該將它們匯集起來,詳細辨析。中證與中風雖然都突然昏倒、神志不清,但是中證沒有偏枯、口眼歪斜的症狀。中證的治療與中風不同,只有虛中宜補,其他皆不宜補。只是在臨牀時,要審察其輕重程度。至於《名醫類案》中有一門虛風。

臨證指南有肝風一門。總不出繆氏內虛暗風四字。類案謂陰虛者涼肝補腎。陽虛者溫肺健脾。誠為要言。然其法已備於中風門中。似不必另立名色。至指南所載泄木安胃。鎮陽熄風。濁藥輕投。辛甘化風。種種妙義。直駕古人而上之。又洗繆氏之髓者矣。特是議論雖精。仍屬景岳所謂非風之治法耳。

集書者以一類而分二門。未免頭上安頭之病。

白話文:

《臨證指南》中,肝風的治法不外乎繆氏所說的「內虛暗風」四個字。《類案》說,陰虛的治療方法是滋陰清熱、補腎降火。陽虛的治療方法是補氣溫肺、健脾益氣。這都是重要的治療原則。但這些方法已經包括在中風的治療方法中了,不需要再另外設立一個新的名稱。至於《指南》中記載的泄木安胃、鎮陽熄風、濁藥輕投、辛甘化風等治療方法,都是很精妙的,比古人的方法還要好。但繆氏的學說再精妙,仍然屬於張景嶽所說的「非風之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