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案按》~
1. 卷一
2. 中風
唐書載許允宗初仕陳。為新蔡王外兵參軍。時柳太后感風不能言。脈沉而口噤。允宗曰。口不下藥。宜以湯氣蒸之。令藥入腠理。周時可瘥。遂造黃耆防風湯。煮數十斛。置床下。氣如煙霧。熏蒸之而得語。遂超拜義興太守。
震按書稱允宗醫術若神。曾曰醫者意也。在人思慮。即此條思慮巧矣。然僅可治真中風。內經所謂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也。邪從汗解故得語。若概試諸不能言者決無效。又按羅謙甫治史太尉。冬月坐火爐左側。覺面熱。左頰微汗。旋出外。因左頰疏緩。被風寒客之。右頰急。
口喎於右。脈浮緊。按之洪緩。羅用升麻湯加桂枝、白芷、艽、防。兼灸地倉頰車穴。此治風中陽明經之表證也。趙僧判半身不遂。語言不出。神昏面紅。耳聾鼻塞。六脈弦數。羅謂中藏者多滯九竅。中府者多著四肢。今臟腑俱受邪。先用三化湯行之。通其壅滯。使清氣上升。
充實四肢。次與至寶丹。安心養神。通利九竅。五日。音聲出。語言稍利。惟行步艱難。又刺十二經之井穴以接經絡。隨四時脈症加減用藥。百日方愈。此治中腑兼中臟之裡證也。皆風邪實證也。張安撫半身不遂。語言謇澀。自汗惡風。痰嗽不寐。羅謂風寒傷形。憂恐忿怒傷氣。
經云。形樂志苦。病生於脈。神先病也。邪風加之。動無常處。治病必求其本。邪氣乃服。用加減沖和湯。汗加黃耆。嗽加五味。其晝夜不睡。因心事煩冗。心火上乘陽分。衛氣不得入於陰。用硃砂安神丸。遂得寐。諸證漸減。惟右肩臂痛。經云。虛與實鄰。決而通之。又云。
下陷者灸之。為陽氣下陷入陰中。故肩膊痛不能動。宜以火導之補之。乃於右肩臂上肩井穴。先針後灸。隔一月。再灸肩井。次於尺澤穴。各灸二十八壯。引氣下行。與正氣相接。遂能運動。仲夏用清肺飲子。秋分用益氣調營湯。全愈。此治中經兼中腑。本虛標實之症也。許允宗所治亦系本虛標實者。
但病起於暴。故用蒸法。亦如通關散之取嚏。稀涎散之探痰也。
丹溪治浦江鄭君。年近六旬。奉養膏粱。仲夏久患滯下。又犯房勞。一夕如廁。忽然昏僕。撒手。遺尿。目上視。汗大出。喉如拽鋸。呼吸甚微。其脈大而無倫次部位。可畏之甚。此陰虛而陽暴絕也。急令煎人參膏。且與灸氣海穴。艾壯如小指。至十八壯。右手能動。又三壯。
唇微動。參膏成。與一盞。至半夜後。盡三盞。眼能動。盡二斤。方能言而索粥。盡五斤而利止。十數斤全安。
震按此種病。今常有之。醫所用參不過一二錢。至一二兩而止。亦並不知有灸法。無效則諉之天命。豈能於數日間用參膏至十餘斤者乎。然參膏至十餘斤。辦之亦難矣。惟能辦者。不可不知有此法。
趙以德云。余嘗治陳學士敬初。因醮事跪拜間。就倒僕。汗如雨。診之脈大而空虛。年當五十。新娶少婦。今又從跪拜之勞役。故陽氣暴散。正若丹溪治鄭義士之病同。急煎獨參濃湯。連飲半日。汗止。神氣稍定。手足俱縱。喑而無聲。遂於獨參湯中加竹瀝。開上湧之痰。次早悲哭。
一日不已。以言慰之。遂笑。復笑五七日。無已時。此哭笑者。為陰虛而勞。火動其精神魂魄之藏。氣相併故耳。正內經所謂五精相併者。心火併於肺則喜。肺火併於肝則悲是也。加連柏之屬瀉其火。更增荊瀝開其閉。八日笑止手動。一月能步矣。
震按此條與前條大同小異。而所以治其小異處。立言用藥。綽有精義。可見古人善能模仿成法又不蹈襲成法也。
以上所選實症虛症。分途異治。誤用則死。李士材所謂治中風者。必須分別閉與脫。二症明白。此下手第一要著。
丹溪治一婦人。年六十餘。手足左癱。不言而健。有痰。以麻黃。羌活、荊、防、南星、全蠍、乳香、沒藥、木通、茯苓、桔、樸、甘草、紅花為末。酒下。未效。時春。脈伏而微。又以淡鹽湯入韭汁。每早一碗吐之。至五日。仍以茯苓、白朮、陳皮、甘草、厚朴、菖蒲。日進二服。
又以川芎、豆豉、山梔、瓜蒂、韭汁、鹽湯。吐甚快。後以四君子湯服之。另以川歸、酒芩、紅花、木通、厚朴、黏子、蒼朮、南星、牛膝、茯苓為末。酒糊丸服。十日後。微汗。手足微動而言。
震按前條脫症。脈大無倫。此條閉症。脈伏而微。非有確見。敢用此兩路重藥乎。須知症與脈宜合參。如此條左癱不言矣。而健又有痰。其得間在此。與浦江洪宅婦病瘧無脈條相似。
又按丹溪治肥人中風。口喎。手足麻廢。左右俱作痰治。以蔞、貝、南星、橘、夏、二朮、芩、連、柏、荊、防、羌活、桂枝、威靈仙、甘草、花粉等。好吃麵。加附子煎。入竹瀝、薑汁。更加少酒行經。此大法也。故治中風二十六案。用此加減者甚多。其餘以四君、六君。
或合四物。或再加連、柏、耆、防、天麻、殭蠶、竹瀝等。或合風藥。更有加全蠍、地龍者。又有用小續命湯、搜風湯、羌活愈風湯、烏藥順氣散、蘇合香丸者。皆不載脈象若何。何以效法。故不並錄。
虞恆德治一婦年五十七。身肥白。春初得中風。暴僕不知人事。身僵直。口噤不語。喉如拽鋸。水飲不能入。六脈浮大弦滑。右甚於左。以藜蘆末一錢。加麝香少許。灌入鼻竅。吐痰升許。始知人事。身體略能舉動。急煎小續命湯倍麻黃。連進二服。覆以衣被。得汗漸甦醒。
能轉側。但右手足不遂。語言謇澀。復以二陳湯加芎、歸、芍藥、羌、防等。合竹瀝、薑汁。日進二三服。若三四日大便不利。則不能言語。即以東垣導滯丸。或潤腸丸微利之。則言語復正。如此調理。至六十餘。得他病而卒。
震按此條與上丹溪案。俱以實邪治而效。可見辨證宜真。不得專守景岳非風之論。先有成見在胸也。如薛立齋善於用補。而治艾郭武牙關緊。不能言。左體癱。口眼牽動。神昏欲絕。六脈沉細而澀。謂此中寒濕。非中風也。亦用吐痰藥及至寶丹。繼以五積散加木香、南星、附子而人蘇。後大便洞利痰積而全愈。臨斯證者。治虛寒。治風痰。固宜對勘。
薛立齋治一人。年六十餘。素善飲酒。兩臂作痛。服祛風治痿之藥。更加麻木發熱。體軟痰湧。腿膝拘痛。口噤語澀。頭目暈重。口角流涎。身如蟲行。癢起白屑。立齋曰。臂麻體軟。脾無用也。痰涎自出。脾不能攝也。口斜語澀。脾氣傷也。頭目暈重。脾氣不能升也。癢起白屑。
脾氣不能榮也。遂用補中益氣湯加神麯、半夏、茯苓。三十餘劑。諸症悉退。又用參朮膏而愈。
一婦人懷抱鬱結。筋攣骨痛。喉間似有一核。服烏藥順氣散等藥。口眼喎斜。臂難伸舉。痰涎愈甚。內熱晡熱。食少體倦。立齋云。鬱火傷脾。血燥生風所致。用加味歸脾湯。二十餘劑。形體漸健。飲食漸加。又服加味逍遙散十餘劑。痰熱少退。喉核少利。更用升陽益胃湯數劑。諸證漸愈。但臂不能伸。此肝經血少。用地黃丸而愈。
秀才劉允功。形體魁偉。不慎酒色。因勞怒頭暈仆地。痰涎上湧。手足麻痹。口乾引飲。六脈洪數而虛。薛以為腎經虧損。不能納氣歸源而頭暈。不能攝水歸源而為痰。陽氣虛熱而麻痹。虛火上炎而作渴。用補中益氣合六味丸。治之而愈。其後或勞役。或入房。其病即作。用前藥隨愈。
憲幕顧斐齋左半身並手不遂。汗出神昏。痰涎上湧。王竹西用參耆大補之劑。汗止而神思漸清。頗能步履。後不守禁。左腿自膝至足腫脹甚大。重墜如石。痛不能忍。其痰甚多。肝脾腎脈洪大而數。重按則軟澀。立齋朝用補中益氣湯加黃柏、知母、麥冬、五味。煎送地黃丸。晚用地黃丸料加知、柏。數劑諸證悉退。但自弛禁。不能全愈耳。
震按此四案。理精法密。學者所當熟玩。
車駕王用之。卒中昏憒。口眼喎斜。痰氣上湧。咽喉有聲。六脈沉伏。此真氣虛而風邪所乘。以三生飲一兩。加人參一兩。煎服即蘇。立齋曰。若遺尿撒手。口開鼾睡為不治。用前藥亦有得生者。夫前飲乃行經絡治寒痰之藥。有斬關奪旗之功。每服必用人參兩許。駕馭其邪而補助真氣。否則不惟無益。適足以取敗矣。
震按此治中寒寒痰壅塞氣道之藥。肥人脈沉伏。無火象者。可用之。若脈微細者。必加人參。實非中風藥也。折肱漫錄云。三生飲施於中風之寒症。妙矣。或有虛火沖逆。熱痰壅塞。以致昏憒顛仆者。狀類中風。恐烏附非所宜服。立齋治王進士失於調養。忽然昏憒。謂是元氣虛。
火妄發。挾痰而作。急灌童便。神思漸爽。更用參、耆各五錢。芎、歸各三錢。元參、柴胡、山梔、炙草各一錢。服之少定。察其形倦甚。又以十全大補湯加麥冬、五味治之而安。予從弟履中。年方強壯。以勞心憂鬱而得斯證。痰升遺溺。眼斜視。逾時不醒。竟類中風。亦灌以童便而蘇。
此等證候。皆火挾痰而作。斷非三生飲所可治者。並薑湯亦不相宜也。同一卒然昏憒。而所因不同。須細審之。
太平廣記載唐梁新。見一朝士。診之曰。風疾已深。請速歸去。其朝士復見鄜州高醫趙鄂。診之。言疾危。與梁說同。惟云只有一法。請吃消梨。不限多少。咀齧不及。絞汁而飲。到家旬日。依法治之而愈。此亦降火消痰之驗也。
孫東宿治程曉山。年四十。誕辰慶賀。宴樂月餘。忽謂孫曰。近覺兩手小指及無名指。掉硬不舒。亦不為用。口角一邊常牽扯引動。幸為診之。六脈皆滑大而數。浮而不斂。其體肥。其面色蒼紫。乃曰。據脈滑大為痰。數為熱。浮為風。蓋濕生痰。痰生熱。熱生風也。君善飲。
故多濕。近又荒於色。故真陰竭而脈浮。此手指不舒。口角牽扯。中風之兆也。所喜面色蒼紫。其神藏。雖病猶可治。切宜戒酒色以自保愛。立方用二陳湯加滑石為君。芩連為臣。健脾消痰。撤濕使從小便出。加膽星、天麻以定其風。將竹瀝、薑汁三拌三曬。仍以竹瀝糊丸。
取竹瀝引諸藥入經絡化痰。外又以天麻丸滋補其筋骨。標本兩治。服二料。幾半年。不惟病痊。且至十年無恙。迨五十歲。賀壽如舊。召妓宴樂亦如舊。甘酒嗜飲。荒淫而忘其舊之致疾也。手指掉硬。口角牽引尤甚。月餘中風。右體癱瘓矣。再邀孫診之。脈皆洪大不斂。汗多不收。
呼吸迫促。孫曰。此下虛上竭之候。蓋腎虛不能納氣歸元。故汗出如油。喘而不休。雖和緩無能為矣。閱二十日而卒。
震按醫書謂凡人大指次指麻木不仁者。三年內須防中風。當遠房幃。絕嗜欲。戒酒戒厚味。以杜其患。觀此案可為養生者之金鑑矣。
東宿曰。潘見所年四十七。微覺陽痿。其脈上盛下虛。上盛為痰與火。下虛為精元弱。宜戒色慎怒。恐痰生熱而熱生風。將有中風之患。次年中秋。連宵酒色。渠於色後。慣用鹿角膠三錢。人參一錢。酒送下。至是加倍服之。十七日。左手陡然顫動。重不能舉。十八日。左邊半體手足皆不用矣。
予始觀面色赤。口微喎向右。唇麻。左癱。診之左弦大。右滑大。先用烏藥順氣散一帖。服後昏睡半日。醒覺面更加赤。喎亦稍加。知痰盛使然。即以二陳湯加全蠍、殭蠶。天麻。黃芩、石菖蒲、紅花、秦艽。煎沖竹瀝、薑汁。一日兩進。晚更與活絡丹。服至第六日。手指稍能運動。
足可依棹而立。予喜曰。機動矣。改用歸芍六君子湯加紅花、鉤藤、天麻、竹瀝、薑汁。服二十帖。行可二十步矣。手指先麻木不知痛癢。至是能執物。繼用天麻丸、五子全鹿丸調理。幸其斷酒絕欲。百日全愈。此證予歷治歷效者。良由先為疏通經絡。活血調氣。然後以補劑收功。
惟經絡疏通。宿痰磨去。補之必效。此治類中風之法也。
震按此條先散後補。亦緣病初無卒僕昏憒之症。且脈滑大。故可從容施治耳。若云必先疏通經絡。磨去宿痰。然後補之得效。又屬呆板方法矣。
楊季衡稟豐軀偉。年近七旬。得半身不遂證二年矣。病發左半。口往右喎。昏厥遺溺。云間施笠澤以參附療之。稍安。喻嘉言曰。其脈軟滑中時帶勁疾。是痰與風雜合之症。又內熱與外寒雜合之症。房幃不節。精氣內虛。膏粱蘊熱。久蒸脾濕為痰。痰阻竅隧。而衛氣不周。外風易入。
是以雜合而成是症。及今大理右半脾胃之氣。以運出左半之熱痰虛風。此其間有微細曲折。非只溫補一端所能盡也。或曰。痰熱先宜中右。何以反中左。既已中左。何以反治右耶。喻曰。此正病機之最要者。向為丹溪等說病在左血多。病在右氣多。教人如此認症。不知內經但言左右者。
陰陽之道路。夫左右既為陰陽往還之道路。何嘗可偏執哉。況左半雖血為主。非氣以統之則不流。右半雖氣為主。非血以麗之則易散。故病在一偏者。治宜從陰引陽。從陽引陰。從左引右。從右引左。譬之樹木有偏枯者。將溉其枯者乎。抑溉其未枯者。使榮茂而因以條暢其枯者乎。
此證之脈。軟為虛。滑為痰。勁疾為風。病因雜合。必須用雜合之藥。而隨時令以盡無窮之變。參、術是主藥。冬月佐乾薑、附子。以暫撤外寒而內熱反得宣泄。春夏秋則佐以羚羊角、柴胡、知母、石膏。使內蘊之熱不與時令之熱相蒸灼。再刺手足四末以泄榮血而通氣。恐熱痰虛風。
久而成癘也。
震按偏枯昔人多謂左屬血虛。右屬氣虛。自得嘉言之論。其理始明。而隨時換藥。及刺四末。尤見巧妙。因思幼讀內經。至九宮八風篇曰。風從太乙所居之鄉來。為實風。主生長萬物。從其沖後來。為虛風。傷人者也。聖人避虛風如避矢石。豈非確指外風乎。又云。其有三虛而偏中於邪風。
則為擊撲偏枯。擊僕者如人被擊而僕。即今之卒倒者是。擊僕以偏枯連舉。則猝倒而不偏枯者非中風矣。但所謂三虛者。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時之和。是運氣時令之虛。而非人身之虛也。何以中風皆作人虛治乎。及讀生氣通天論。曰。風者百病之始也。清靜則肉腠閉拒。
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又云。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又曰。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是確指虛人而後中於虛風也。然猶系因虛受風。故靈樞又有真氣去。邪氣獨留。發為偏枯之說。偏枯難療。二語盡之。再讀通評虛實論。曰。凡治消癉僕擊。
偏枯痿厥。氣滿發逆。肥貴人則膏粱之疾也。此條暗包痰飲濕熱陰虛陽虛諸候。並未嘗偏中於邪風矣。蓋肥貴人自然慎避邪風。而膏粱之變。風從內生。劉李朱三家從此悟入。大凡治病必求於本。擊僕偏枯。以虛為本也。
劉宗厚玉機微義曰。予嘗居涼州。即漢之武威郡也。其地高阜。四時多風少雨。土藝黍粟。引泉灌溉。天氣常寒。人之氣實腠密。每見中風暴死者有之。蓋折風燥烈之甚也。時洪武乙亥秋八月。大風起自西北甘州城外。路死者甚眾。予始悟經謂西北之折風傷人。至病暴死之旨不誣。
人未經其所。雖讀經文。莫不有疑者也。醫可易言哉。又王肯堂靈蘭要覽曰。里中一老醫。右手足廢而不起床者二年矣。人皆傳其必不起。過數月。遇諸途。訊之。曰。吾之病幾危矣。始服順氣行痰之藥。了無應驗。薄暮神志輒昏。度不可服。命家人煎進十全大補湯。即覺清明。
遂服之。浹數日。能扶策而起。無何。則又能捨策而步矣。經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吾治其虛。不理其邪。而邪自去。吾所以獲全也。余曰。有是哉。使服順氣疏風之散不輟者。墓木拱矣。然此猶拘於成法。不能因病而變通。隨時而消息。故奏功稍遲。使吾早為之。當不至是也。
姑書之以俟明者採焉。讀此二則。益信塞外多真中。江南多類中。劉李朱三家之說。張景岳非風之論。洵為軒岐功臣。至明季繆仲淳立論。謂真陰虧而內熱甚者。煎熬津液。凝結為痰。壅塞氣道。不得通利。熱極生風。亦致猝然僵仆。類中風症。此即內虛暗風。初用清熱順氣開痰。
次用治本。或益陰。或補陽。其藥以二冬、二地、菊花、枸杞、胡麻、桑葉、首烏、柏仁、蒺藜、花粉、參、耆、歸、芍、鹿茸、虎骨膠、霞天膏、梨膏、竹瀝、桑瀝、人乳、童便等。出入互換。另制機杼。今臨症指南中風一門。大半宗此。又可補劉李朱張所未備矣。至喻西昌論侯氏黑散。
謂用礬石以填空竅。堵截風路。此好奇之談。最足誤人。夫藥之入胃。不過氣味傳布臟腑經絡耳。豈能以礬嵌刷之耶。冷食四十日。藥積腹中不下。腸胃誠填塞矣。谷不納而糞不出。將如之何。學醫者慎勿妄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