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塘

《吳鞠通醫案》~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風溫

初六日,風溫,脈浮數,邪在上焦。胸痞微痛,穢濁上干清陽。醫者誤認為痰飲陰邪之干清陽,而用薤白湯。又有誤認傷寒少陽經之脅痛,而以小柴胡治之者。逆理已甚,無怪乎譫語煩躁,而胸痞仍不解也。議辛涼治溫以退熱,芳香逐穢獨以止痛。

白話文:

在月初的第六天,出現了風熱症狀,脈搏浮而數,邪氣在胸腔上方。胸部悶塞微痛,穢濁之氣上犯清陽。醫生誤以為是由痰飲或陰邪犯清陽引起的,於是使用了薤白湯。還有人誤認這是傷寒少陽經的脅痛,而使用小柴胡湯治療。這些做法都違背了治療原則,難怪會出現神志恍惚、煩躁不安的症狀,而胸部悶塞仍然沒有解除。應該使用辛涼的藥物來治療溫熱,用芳香的藥物來驅逐穢濁,才能止痛。

連翹(三錢),知母(錢半),藿香梗(二錢),銀花(三錢),苦桔梗(二錢),牛蒡子(二錢)人中黃(一錢),薄荷(八分),石膏(五錢),廣鬱金(錢半)

白話文:

連翹(15克),知母(7.5克),藿香梗(10克),金銀花(15克),桔梗(10克),牛蒡子(10克),人中黃(5克),薄荷(4克),石膏(25克),廣鬱金(7.5克)

牛黃清心丸一丸,日三服。

初七日,風溫誤汗,昨用芳香逐穢,雖見小效,究未能解。今日脈沉數,乃上行極而下也,渴甚。議氣血兩燔之玉女煎法,合銀翹散黃連。夜間如有譫語,仍服牛黃丸

白話文:

從發病第七天開始,因風熱導致出汗過多,昨天使用芳香逐穢的藥物,雖然稍見成效,但還是未能完全解除。今天脈搏沉細而且數快,這是由於上焦熱邪極盛而下行,所以非常口渴。考慮到氣血兩虛的「玉女煎」藥方,並加上銀翹散和黃連。如果夜晚有胡言亂語的症狀,仍服牛黃丸。

生石膏(八錢),連翹(四錢),知母(四錢),生甘草(二錢),丹皮(五錢),真川連(錢半)銀花(六錢),細生地(六錢),連心麥冬(六錢)

白話文:

生石膏:8錢 連翹:4錢 知母:4錢 生甘草:2錢 丹皮:5錢 真川連:半錢 銀花:6錢 細生地:6錢 連心麥冬:6錢

煮取三碗,分三次服。

初八日,大勢已解,余焰尚存,今日脈浮,邪氣還表。

連翹(二錢),麥冬(五錢),銀花(六錢),白芍(錢半),丹皮(二錢),炒知母(一錢),黃芩炭(八分),細生地(三錢),生甘草(一錢)

白話文:

連翹(10 克),麥冬(25 克),銀花(30 克),白芍(7.5 克),丹皮(10 克),炒知母(5 克),黃芩炭(4 克),細生地(15 克),生甘草(5 克)

今晚一帖,明早一帖。

初九日,脈沉數有力,邪氣入里,舌老黃微黑,可下之。然非正陽明實證大滿、大痞可比,用增液足矣。

元參(兩半),麥冬(一兩),細生地(一兩)

煮成三碗,分三次服完。如大便不快,再作服,快利停服。

初十日,昨服增液,黑糞已下。舌中黑邊黃,口渴,面赤,脈浮,下行極而上也。自覺飢甚,陽明熱也。仍用玉女煎加知母,善攻病者,隨其所在而逐之。

白話文:

十號那天,昨天服用了增液湯,已經排出了黑色的糞便。舌頭中間發黑,邊緣發黃,感覺口渴,臉色發紅,脈象浮大,這是下焦的火熱上逆所導致的。病人自覺很飢餓,這是胃熱的表現。繼續使用玉女煎,並加入知母。善於治療疾病的人,會根據病情的所在位置來針對性地治療。

生石膏(八錢),細生地(五錢),生甘草(三錢),生知母(六錢),麥冬(六錢),白粳米(一撮)

斷不可食粥,食粥則患不可言。

十一日,邪少虛多,用復脈法,二甲復脈湯

姚,三十二歲,三月初二日,風溫誤認傷寒發表,致令神呆譫語,陽有汗,陰無汗,大便稀水不爽,現在脈浮,下行極而上也。先渴今不渴者,邪歸血分也。

白話文:

患者姚,32歲,3月2日,將風熱感冒誤認為傷寒,服用了發散風寒的藥物,導致神志不清、胡言亂語。陽氣部分有汗,陰氣部分無汗,大便稀薄不成形。目前脈象浮滑,從下往上行。之前口渴,現在不渴,表明邪氣已進入血分。

連翹(二錢),銀花(三錢),元參(三錢),竹葉心(一錢),丹皮(二錢),犀角(二錢),桑葉(一錢),甘草(一錢),麥冬(三錢)

白話文:

連翹(10克),金銀花(15克),元參(15克),竹葉心(5克),丹皮(10克),犀角(10克),桑葉(5克),甘草(5克),麥冬(15克)

牛黃清心丸,三次服六丸。

初三日,昨用清膻中法,今日神識稍清,但小便短,脈無陰,大便稀水。議甘苦合化陰氣法,其牛黃丸仍服。

大生地(五錢),真川連(一錢),生牡蠣(一兩),黃芩(二錢),丹皮(五錢),犀角(三錢),麥冬(五錢),人中黃(一錢)

白話文:

  • 大地黃(5 錢)
  • 真川連(1 錢)
  • 生牡蠣(1 兩)
  • 黃芩(2 錢)
  • 丹皮(5 錢)
  • 犀牛角(3 錢)
  • 麥冬(5 錢)
  • 人中黃(1 錢)

水八碗,煮取三碗,分三次服。明早再一帖。

初四日,即於前方內去犀角,加:

鱉甲(一兩),白芍(一兩)

初五日,大熱已減,余焰尚存,小便仍不快,用甘苦合化陰氣法。

細生地(八錢),炒黃柏(二錢),丹皮(四錢),炒知母(二錢),連心麥冬(六錢),生甘草(二錢),生白芍(四錢),生牡蠣(五錢),生鱉甲(八錢),黃芩(二錢)

白話文:

細生地(8 錢),炒黃柏(2 錢),丹皮(4 錢),炒知母(2 錢),連心麥冬(6 錢),生甘草(2 錢),生白芍(4 錢),生牡蠣(5 錢),生鱉甲(8 錢),黃芩(2 錢)

今晚一帖,明日二帖。

初七日,溫病已解,邪少虛多,用復脈法。

真大生地(六錢),炒白芍(六錢),連心麥冬(六錢),炙甘草(二錢),麻仁(三錢),生牡蠣(六錢),知母(二錢),黃柏(二錢),生阿膠(三錢)

白話文:

真生地(36 克),炒白芍(36 克),連心麥冬(36 克),炙甘草(12 克),麻仁(18 克),生牡蠣(36 克),知母(12 克),黃柏(12 克),生阿膠(18 克)

三帖三日。

十一日,熱淫所遏,其陰必傷,議於前方內去黃柏、知母,加鱉甲、沙參,以杜病後起燥之路。即於前方內去知母、黃柏、加:

白話文:

第十一帖藥,(病因是)熱毒邪氣堵塞,身體陰液必然受傷。建議在原來的方子中去掉黃柏和知母,加入鱉甲和沙參,以預防服藥後出現燥熱。現在在原來的方子中去掉知母和黃柏,加入:

生鱉甲(六錢),沙參(三錢)

湯,甲子年四月十三日,風溫自汗。

連翹(三錢),銀花(二錢),甘草(一錢),苦桔梗(二錢),杏仁(二錢),牛蒡子(三錢),薄荷(八分),豆豉(二錢),蘆根(三把)

白話文:

連翹(15克),金銀花(10克),甘草(5克),桔梗(10克),杏仁(10克),牛蒡子(15克),薄荷(4克),豆豉(10克),蘆根(一把約50克)

今晚二帖,明早一帖,午前服完。

十四日,即於前方內加:

連心麥冬(三錢),細生地(三錢)

王,十歲,風溫發疹,初起肢厥,脈不甚數,勢非淺鮮。

連翹(五錢),薄荷(三錢),甘草(二錢),牛蒡子(五錢),桑葉(三錢),荊芥穗(三錢),藿梗(四錢),鬱金(三錢),桔梗(五錢),元參(五錢),蘆根湯

白話文:

連翹(25 克),薄荷(15 克),甘草(10 克),牛蒡子(25 克),桑葉(15 克),荊芥穗(15 克),藿梗(20 克),鬱金(15 克),桔梗(25 克),元參(25 克),加水煎煮成湯服用。

共為細末,六錢一包,一時許服一包,明日再服。

李,六十歲,三焦濁氣不宣,自覺格拒,用通利三焦法,仍以上焦為主。

藿梗(三錢),廣皮炭(二錢),鬱金(二錢),桔梗(三錢),黃芩炭(錢半),杏仁(三錢),連翹(錢半)

白話文:

藿香(15克),廣藿皮炭(10克),鬱金(10克),桔梗(15克),黃芩炭(7.5克),杏仁(15克),連翹(7.5克)

服三帖病痊。

陳氏,七十歲,風溫,咳嗽黏痰,脈弦數,曾吐血絲、血沫,此風溫而誤以治風寒之辛溫法治之也。當用辛涼甘潤。

白話文:

陳姓患者,70歲,患有風溫,咳嗽伴有黏痰,脈搏弦而數,曾經吐出血絲和血沫。這是風溫之證,但卻誤用治療風寒的辛溫方法。現在應使用辛涼甘潤之法。

桑葉(二錢),生甘草(一錢),白扁豆皮(三錢),沙參(三錢),杏仁(二錢),桔梗(二錢)茶菊(二錢),麥冬(二錢),梨皮(五錢)

白話文:

桑葉(12克),生甘草(6克),白扁豆皮(18克),沙參(18克),杏仁(12克),桔梗(12克),胎菊(12克),麥冬(12克),梨皮(30克)

以上三人,溫病日久不解,六脈全無,目閉不言,四肢不動,宛如死去。有一日一夜者,有二日者,有三日者,有手足不溫,亦不甚涼者,有涼如冰者,有微溫者,誠如吳又可所云體厥脈厥之證。僉用紫雪丹續續灌醒,繼以復脈湯收功。

白話文:

上述三位病人,患有熱性傳染病已久,未能痊癒。他們六脈全無,眼睛緊閉不會說話,四肢不動如同死去。有的發病一天一夜,有的兩天,有的三天。有的手腳不溫不涼,有的冰冷如冰,有的微溫。正如吳又可所說的「體厥脈厥」的證狀。大家使用了紫雪丹,持續灌餵使其甦醒,接著用復脈湯來收尾治療。

趙,二十六歲,乙酉年四月初四日,六脈浮弦而數,弦則為風,浮為在表,數則為熱,證現喉痛。卯酉終氣,本有溫病之明文。雖頭痛身痛惡寒甚,不得誤用辛溫,宜辛涼芳香清上。蓋上焦主表,表即上焦也。

白話文:

趙某,男性,26歲,於乙酉年四月初四日就診。

脈象:六脈浮弦而數。

  • 浮弦:代表風邪。
  • 浮:代表在外表。
  • 數:代表熱。

症狀:喉嚨疼痛。

診斷:卯酉季節交替時期,容易出現溫病。雖然有頭痛、身體疼痛、惡寒等症狀,但不得誤用辛溫之藥物治療。應使用辛涼芳香之藥物,以清熱化痰。

原因:上焦主表,表即上焦。

桔梗(五錢),豆豉(三錢),銀花(三錢),人中黃(二錢),牛蒡子(四錢),連翹(三錢),荊芥穗(五錢),鬱金(二錢),蘆根(五錢),薄荷(五錢)

白話文:

  • 桔梗:5 錢
  • 豆豉:3 錢
  • 銀花:3 錢
  • 人中黃:2 錢
  • 牛蒡子:4 錢
  • 連翹:3 錢
  • 荊芥穗:5 錢
  • 鬱金:2 錢
  • 蘆根:5 錢
  • 薄荷:5 錢

煮三飯碗,先服一碗,即飲百沸湯一碗,覆被令微汗佳。得汗後,第二、三碗不必飲湯。服一帖而表解,又服一帖而身熱盡退。

白話文:

將三碗米飯煮好,先吃一碗,再喝一碗滾燙的熱湯,蓋好被子讓身體微微出汗。出汗後,第二、三碗米飯就不用喝湯了。服一劑中藥後,外感症狀就會解除,再服一劑,身上的熱氣就會完全退去。

初六日,身熱雖退,喉痛未止,與代賑普濟散。日三四服,三日後痊愈。

白話文:

發燒的第六天,身體發熱的症狀雖然減退,但喉嚨痛還沒好,於是服用代賑普濟散。一天服用三到四次,三天後康復。

趙,四十二歲,丙戌年正月初九日,脈浮,風溫,咽痛,項強,頸微腫,舌伸不長,宜開提肺氣為主。

桔梗(三錢),連翹(三錢),殭蠶(三錢),人中黃(二錢),銀花(三錢),牛蒡子(二錢),荊芥(三錢),薄荷(二錢)

白話文:

桔梗(15公克),連翹(15公克),殭蠶(15公克),人中黃(10公克),銀花(15公克),牛蒡子(10公克),荊芥(15公克),薄荷(10公克)

張,六十七歲,甲申年正月十六日,本有肝鬱,又受不正之時令濁氣,故舌黑苔,口苦,胸痛,頭痛,脈不甚數,不渴者年老體虛,不能及時傳化邪氣也。法宜辛涼芳香。

白話文:

張,67 歲,甲申年正月 16 日,本來就有肝氣鬱結的問題,又受到時序不正常時產生的濁氣影響,因此舌苔發黑,嘴巴發苦,胸痛、頭痛,脈象跳動速度不快,也不覺得口渴,這是因為年紀大了,身體虛弱,無法及時化解邪氣的緣故。適合用辛涼芳香的藥方治療。

連翹(三錢),桔梗(三錢),豆豉(三錢),荊芥(二錢),薄荷(錢半),生甘草(一錢),鬱金(二錢),元參(三錢),銀花(三錢),藿梗(三錢)共為粗末,蘆根湯煎。

白話文:

連翹(15克),桔梗(15克),豆豉(15克),荊芥(10克),薄荷(7.5克),生甘草(5克),鬱金(10克),元參(15克),銀花(15克),藿梗(15克),將這些藥材磨成粗粉,用蘆根湯煎服。

十七日,老年肝鬱挾溫,昨用辛涼芳香,今日舌苔少化,身有微汗,右脈始大,邪氣甫出,但六脈沉取極弱,下虛陰不足也,議辛涼藥中加護陰法。

白話文:

十七日,老年人肝氣鬱結伴有溫熱之邪,昨天使用了發散辛涼芳香的藥物,今天舌苔稍有消退,身體微微出汗,右脈開始增大,邪氣初出。但六脈沉取極其微弱,說明下焦陰氣不足,建議在辛涼藥中加入補陰的方法。

桔梗(三錢),麥冬(三錢),元參(五錢),甘草(錢半),豆豉(二錢),細生地(三錢),連翹(二錢),銀花(三錢),蘆根(三錢)

白話文:

桔梗(15克),麥冬(15克),元參(25克),甘草(7.5克),豆豉(10克),生地(15克),連翹(10克),金銀花(15克),蘆根(15克)

今日一帖,明日一帖,每帖煮二杯。

十八日,老年陰虧,邪退十分之七,即與填陰,耳聾脈芤,可知其陰之所存無幾,與復脈法。

炙草(三錢),白芍(六錢),阿膠(三錢),麥冬(八錢),麻仁(三錢),大生地(八錢)

十九日,較昨日熱退大半,但脈仍大,即於前方內加鱉甲六錢,以搜餘邪。

二十日,脈靜便溏,再於前方內加牡蠣八錢收陰,甘草三錢守中。

風溫者,震方司令而化溫也。溫邪化熱,先傷乎肺,繼而變證甚繁,總之手三陰見症為多,治法宜辛涼,不宜辛溫,宜甘潤,不宜苦降。蓋辛溫爍肺,苦降傷胃。今觀先生之治,則有辛涼解肌,甘寒退熱,芳香利竅,甘苦化陰,時時輕揚,存陰退熱諸法,種種有條,方全法備,則先生不亦神聖工巧之手乎。(舒配瑭)

白話文:

所謂風溫,是西北方司令性的風轉化為溫熱之邪。溫熱之邪化為熱氣,首先侵害肺部,之後變化繁多。總的來說,手三陰經的症狀較多。治療方法應以辛涼清熱為主,不宜辛溫發熱,應以甘潤養陰為主,不宜苦降洩氣。因為辛溫會灼傷肺部,苦降會損傷胃部。

如今我看到老師的治療方法,有辛涼解表,甘寒退熱,芳香通竅,甘苦化陰,偶爾輕揚,以陰制熱等方法,各種方法都很有條理,方劑全而法備。可見老師是一雙神奇巧妙的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