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鞠通醫案》~ 卷一 (4)
卷一 (4)
1. 溫疫
章,七十歲,溫熱發斑,咽痛。
生石膏(一兩),人中黃(二錢),苦桔梗(六錢),知母(四錢),射干(三錢),芥穗(二錢)元參(五錢),銀花(六錢),牛蒡子(五錢),黃芩(二錢),連翹(六錢),馬勃(二錢),犀角(三錢)
葦根、白茅根煎湯,煮成四碗,日三服,夜一服。
溫斑三日,猶然骨痛,胸痛,咽痛,肢厥,未張之穢熱尚多,清竅皆見火瘡,目不欲開,脈弦數而不洪,口乾燥而不渴。邪毒深居血分,雖有藥可治,恐高年有限之陰精,不足當此燎原之勢,又恐不能擔延十數日之久,刻下趁其尚在上焦,頻頻進藥,速速清陽。再以芳香透絡逐穢,俾邪不入中下焦,可以望愈。
約二時間服紫雪丹二分,宣泄血絡之穢毒。
連翹(一錢),銀花(一錢),犀角(五分),薄荷(三分),牛蒡子(一錢,炒研),丹皮(五分),人中黃(三分),桔梗(一錢),白茅根(五分),元參(一錢),鬱金(四分),藿香梗(五分),炒黃芩(三分),芥穗(三分),馬勃(三分),葦根(五分),射干(五分)
周十二時八帖。
照前方加金汁五匙,仍周十二時服八帖。
照前方加犀角三分,黃連三分,炒枯,仍周十二時八帖。
邪有漸化之機,但心火熾盛,陰精枯而被爍,當兩濟之。
犀角(一兩,先煎),銀花(六錢),生白芍(六錢),細生地(八錢),連翹(六錢),麥冬(一兩,連心),黃連(四錢,先煎),丹皮(一兩),生甘草(四錢),白茅根(五錢),鮮荷葉(四錢)
煮成四碗,分四次服。
仍用前藥一帖,先煮半帖,約八分二杯,除先服昨日余藥一碗外,晚間服此二碗,余藥明早煮成,緩緩服之。
如前日法,邪去八九,收陰中兼清肺胃血分之熱而護津液。
生白芍(六錢),大生地(一兩),沙參(三錢),炙草(三錢),柏子霜(三錢),火麻仁(三錢),麥冬(八錢),白茅根(五錢)
八分三杯,三次服。
裡熱甚,胸悶骨痛,必須補陰而不宜呆膩。
生白芍(四錢),沙苑子(二錢),細生地(五錢),沙參(三錢),麥冬(五錢),柏子霜(三錢),冰糖(二錢),廣皮炭(錢半)
王,三十八歲,五月初十日,溫熱系手太陰病,何得妄用足六經表藥九帖之多。即以《傷寒論》自開闢以來,亦未有如是之發表者。且柴胡為少陽提線,經謂少陽為樞,最能開轉三陽者。今數數用之,升提太過,不至於上厥下竭不止。汗為心液,屢發不已,既傷心用之陽,又傷心體之陰,其勢必神明內亂,不至於譫語顛狂不止也。今且救藥逆,治病亦在其中。
溫病大例四損重逆難治。何謂四損?一曰老年真陽已衰,下虛陰竭;一曰嬰兒稚陰稚陽未充;一曰產婦大行血後,血舍空虛,邪易乘虛而入;一曰病久陰陽兩傷。何謂重逆?《玉函經》謂: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今犯逆藥至九帖之多,豈止重逆哉!
白話文:
[溫疫]
章,七十歲,得了溫熱病,身上長出斑點,咽喉疼痛。
處方:生石膏一兩、人中黃二錢、苦桔梗六錢、知母四錢、射干三錢、芥穗二錢、元參五錢、銀花六錢、牛蒡子五錢、黃芩二錢、連翹六錢、馬勃二錢、犀角三錢。
用葦根、白茅根煎湯,煎成四碗,每天服用三次,晚上一次。
溫熱病的斑點持續三天,仍然骨頭疼痛、胸痛、咽喉痛、四肢厥冷,體內鬱積的熱邪很多,皮膚出現了膿皰,眼睛睜不開,脈象弦數而有力度不足,口乾但不渴。邪毒深入血液,雖然有藥可治,但擔心這位高齡患者陰精不足,難以承受如此強烈的病情,可能無法堅持十幾天。現在趁著邪毒還在上焦,要頻繁服藥,迅速清除陽熱之邪。再用芳香之藥疏通經絡,驅除邪毒,防止邪毒入侵中下焦,這樣才能期待痊癒。
大約隔兩個小時服用紫雪丹二分,宣洩血液中的邪毒。
處方:連翹一錢、銀花一錢、犀角五分、薄荷三分、牛蒡子一錢(炒研)、丹皮五分、人中黃三分、桔梗一錢、白茅根五分、元參一錢、鬱金四分、藿香梗五分、炒黃芩三分、芥穗三分、馬勃三分、葦根五分、射干五分。
十二小時服用八帖藥。
以上處方加金汁五匙,仍然十二小時服用八帖藥。
以上處方再加犀角三分、黃連三分(炒枯),仍然十二小時服用八帖藥。
邪氣漸漸消退,但心火旺盛,陰精枯竭,被灼傷,需要同時滋陰清熱。
處方:犀角一兩(先煎)、銀花六錢、生白芍六錢、生地八錢、連翹六錢、麥冬一兩(連心)、黃連四錢(先煎)、丹皮一兩、生甘草四錢、白茅根五錢、鮮荷葉四錢。
煎成四碗,分四次服用。
再用前面藥方一帖,先煎煮半帖,大約八分之二杯,除了服用昨天剩下的藥一碗外,晚上服用這兩碗,剩下的藥明天早上再煎煮,慢慢服用。
按照之前的方法,邪氣去除七八成,收斂陰氣,同時清除肺胃血液中的熱邪,保護津液。
處方:生白芍六錢、生地一兩、沙參三錢、炙甘草三錢、柏子霜三錢、火麻仁三錢、麥冬八錢、白茅根五錢。
八分之三杯,三次服用。
內熱嚴重,胸悶骨痛,必須滋陰,但不能用藥過於滋膩。
處方:生白芍四錢、沙苑子二錢、生地五錢、沙參三錢、麥冬五錢、柏子霜三錢、冰糖二錢、廣皮炭一錢半。
王,三十八歲,五月初十日,患溫熱病,累及手太陰經,為何要錯誤地使用足六經表藥九帖之多?自《傷寒論》以來,也沒有如此大量的發汗解表之法。而且柴胡是少陽經的藥物,經書上說少陽是樞紐,最能調和三陽。現在多次使用,升提太過,不至於上焦虛脫下焦衰竭不止。汗液是心液,多次發汗不止,既損傷了心陽,又損傷了心陰,勢必導致精神紊亂,甚至胡言亂語不止。現在用藥反而加重病情,治療疾病也在於此。
溫病常見四大損傷,且病情嚴重逆轉,難以治療。什麼是四大損傷?一是老年人真陽已衰,下焦虛弱陰精枯竭;二是嬰兒稚陰稚陽未充實;三是產婦生產後失血過多,血液虧虛,邪氣容易乘虛而入;四是久病陰陽兩傷。什麼是重逆?《玉函經》說:一次逆轉尚可挽救,二次逆轉則加速死亡。現在服用逆轉藥物多達九帖,豈止是重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