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良

《喉科指掌》~ 卷之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1)

1. 咽喉大綱論

夫咽喉者,左為咽,右為喉。咽屬胃,喉屬肺,乃一身之總要,百節之關防,呼吸出入之所也。經云:一陰一陽結而為喉痹。痹者閉也。有風、有寒、有火、有濕、有毒、有虛,或風火相傳,或寒濕相聚,其症不一,變幻不測。故漫腫而痰多者風也,淡白而牙緊者風寒也,紫色不腫而爛者伏寒也,紅腫而脈浮者風火也,脈沉實爛而不腫者毒也,脈細數而浮者虛火也,細遲者虛寒也。風火寒濕毒虛,皆類而推之可也。

白話文:

咽喉,左側是咽,右側是喉。咽部屬胃,喉嚨屬肺,是全身的重要部位,是各個器官的關口,也是呼吸出入的通道。醫書上說:一陰一陽相結合形成了咽喉痹症。痹症是閉塞的意思。咽喉痹症有風熱、風寒、火熱、濕熱、中毒、虛弱等多種病因,有時風熱互相傳變,有時風寒相互結合,症狀不一,變化無常。因此,腫脹明顯且痰多的是風熱型;腫脹不嚴重、舌苔淡白,牙齒緊閉的是風寒型;發紫不腫、潰爛的是伏寒型;紅腫,脈搏浮起的是風火型;脈搏沉實,潰爛但不腫的是中毒型;脈搏細數且浮起的是虛火型;脈搏細弱遲緩的是虛寒型。風火、寒濕、中毒、虛弱等病因,都可以類推。

大凡初起之症,胗右寸洪緊者,肺風也;兩關浮數者、胃火肝風也;左寸浮洪者,心火也;右寸沉遲者,□伏寒也;沉數者,伏熱也,右尺洪大者,三焦火旺也;左尺洪而有力者,腎虛火也。此數部脈者,乃大略也。可總用六味湯加減治之。若凶險等症,須胗其脈、相其形,再詳其受病之源,細詰其所起之端,而用藥對病自然愈之速矣。故凡治咽喉之症,其要在於脈與形名耳。

白話文:

一般來說,剛開始的症狀,如果脈象是右寸脈洪盛而緊迫,就是肺風;兩關脈浮起而數,是胃火肝風;左寸脈浮起而洪大,是心火;右寸脈沉而遲緩,是體內潛伏有寒氣;右寸脈沉而數,是體內潛伏有熱氣;右尺脈洪大,是三焦火旺;左尺脈洪大有力,是腎虛火。這些脈象都是大體上的概況,可以用六味湯加減來治療。如果症狀兇險,必須診脈、觀察形態,再詳細探求致病根源,仔細追問發病的起因,然後用藥對症,這樣治療才能很快見效。所以,治療咽喉疾病,關鍵在於脈象和形態。

經云:神聖工巧,不過望聞問切,以此推詳,庶無差誤。余習幾十年來□□□□□見其效,今謹集要方九方,製藥法、看治法臨症□□□□□□諸其人也。

白話文:

《黃帝內經》說:聖賢的治療方法,不過是觀察、聽聞、詢問、觸摸把脈,以此來推斷病情,才能不致發生差錯。我研究中醫幾十年來,見過許多藥方有效,如今謹慎地將九種有效方劑、製藥方法、診治方法和治療病人的方法寫下來。

2. 喉舌分經說

喉有二孔,左為咽,屬胃(納食之關。)右為喉、屬肺(納氣之關。)口內上齶屬胃(陰分),下齶屬脾(陽分),舌之中心屬心,四圍屬脾,舌根亦屬心經,小舌名帝丁屬胃。喉之左右通舌根者肝經,外兩耳垂下肝經。舌白苔屬寒,黃苔者屬熱,如焦黃者熱甚,黑者熱之極。

白話文:

喉嚨中有兩個孔洞,左邊的孔洞叫做咽喉,屬於胃(負責食物進入胃部的關卡)。右邊的孔洞叫做喉嚨,屬於肺(負責氣體進入肺部的關卡)。口腔上顎屬於胃(陰性部分),下顎屬於脾(陽性部分),舌頭的中央屬於心臟,舌頭的四周屬於脾,舌根也屬於心經,小舌頭的名稱是帝丁,屬於胃。喉嚨的左右兩邊,通往舌根的是肝經,外耳垂下方是肝經。舌頭的苔色白色,代表寒症;黃色代表熱症;如果苔色焦黃,代表熱症嚴重;黑色表示熱症到了極點。

凡舌苔不論黃焦黑,以指摸之而滑有津者,非真熱也,不可一味涼藥,用八味丸引火歸原之法。大舌邊紅,脾之火也,可用清涼之劑。喉癰地位屬肝,再進內寸許,或爛或腫,俱屬脾胃火毒之症。結毒者亦有之,但兩關脈浮者,非結毒也,沉者為真。此乃分經之大略,若喉舌諸症,另後分形,細查無謬。

白話文:

凡是舌頭苔不論是黃、焦、黑,用手指摸有滑溜、有津潤感的,不是真正的熱症,不能只用涼性藥物,而是要使用八味丸的方法,引火歸原。舌頭的兩側呈現紅色的,是脾胃虛熱的症狀,可以使用清涼藥物治療。喉嚨的腫瘍屬於肝經的位置,再進一步到內寸許(約一寸),可能會潰爛或腫脹,都是屬於脾胃火毒引起的症狀。也有可能出現中毒的情況,但如果兩關脈浮起,就不是中毒,沉下的纔是中毒的真正症狀。以上這些都是分經的概述,如果喉嚨和舌頭出現症狀,另有文章分類描述,細查後就不會有錯誤。

3. 咽喉看治法總要

(共十四條)

凡治毒症之法,須看其氣血壯盛者,多服涼藥不妨。如氣血衰弱者,涼藥不可多用,多則氣血愈衰,即用十八味神藥為妥。

白話文:

治療中毒的方法,必須先看病人的氣血是否強壯,

如果氣血強盛,服用較涼性的藥物沒有問題。

但如果氣血虛弱,涼性藥物不能多用,

以免導致氣血衰弱的現象加劇。

這時,服用十八味神藥比較妥當。

凡治喉中紅腫者,須視或癰、或蛾,認症不真不可下他藥。先用六味湯一服,吹金不換。然後查清,加減可也,切不可輕易加減。急者先針患上出血亦可。

白話文:

凡是治療喉嚨紅腫的,必須區分是「癰」還是「蛾」,不正確地辨別症狀則不能給予其他藥物。首先服一劑六味湯,然後再吹「金不換」。然後再查清病情,增減藥物也可以,但不可輕易增減。病情緊急的,先針灸患處以出血也可以。

凡帝丁在咽喉當中,為人一身之主宰,動刀針時切宜防犯,犯則血出不止。痼腫極難治也。

凡夜深看症,須得細照,再三推詳。如見症不真,不可輕用刀針,亂投藥石,先服六味湯一帖,令患者漱吃,以俟天明再看。

白話文:

每逢深夜看病,必須仔細觀察,反覆推敲。如果發現病症不確定,不要輕易使用針灸和藥物,先服六味湯一劑,讓患者漱口後服用,等到天亮後再看診。

凡看症或病者痛腫,口不能開,吹藥不得者,灸頰車穴三、五壯,或用通關散吹鼻內,或煎水灌於鼻中亦可,令病者連連嚥下,開口為度。

白話文:

凡是診斷症狀或疾病的時候,如果患者有疼痛腫脹,嘴巴不能張開,不能接受吹藥治療的,則灸「頰車穴」,要灸三到五次。或者使用「通關散」吹入鼻腔內,也可以將水煎煮後灌入鼻腔中,讓患者不斷的嚥下,一直到嘴巴能夠張開為止。

凡針舌下兩邊青筋,血出鮮者易治,成塊黑者死。若痰血熱結於胸中,連服涼膈散,消痰解毒為妙。

白話文:

如果將針刺入舌頭下方兩側的青筋,流出的血液鮮紅者容易治癒,凝結成塊狀黑色者會死亡。如果痰熱蘊結在胸中,連續服用清涼止渴的藥方,消除痰液、解毒是最好的方法。

凡諸藥料,必須揀道地者預備,俱為細末,臨期急用,將白滾水泡一刻,去渣,頻漱嚥下為度。如煎,不可多煎,數滾為準,多煎則不效矣。

白話文:

所有的藥材,必須提前準備道地的種類,然後研磨成細末,在需要使用的時間點時,用沸水泡約一刻鐘,將藥渣去除後,頻繁地漱口、吞嚥藥液,直到藥液用完為止。如果需要煎煮藥物,不要煮太久,煮到藥物滾幾次即可,煮太久則藥效會喪失。

凡每年有時疫喉風,俗名鰻鯉瘟。兩腮腫脹,沿街遍巷有一門傳染者,此症乃少陽經之患。用六味湯加蘇葉、羌活牛蒡柴胡各一錢,服之可愈。如一門人多,用十服之料,煎一大鍋,每人分吃。

白話文:

每年定時爆發的一種流行性感冒,俗名叫「鰻鯉瘟」。兩邊腮幫腫脹,整條街和巷子,有一家傳染給另一家。這種病是少陽經受了風寒引起的。可以用六味湯,並加入蘇葉、羌活、牛蒡、柴胡各一錢,服之即可痊癒。如果是一家人得了這種病,可以使用十人份的藥方,煎成一鍋,大家分著喝。

凡針必須以銀打就,細如大引針,頭上一粒如菜子樣,略鑿一小缺。有用針頭灸之法,取其易放艾員耳。

凡艾要陳者為妙,員如小綠豆大,置於針頭缺處,以香燃之灸,或多少不一,看症之輕重耳。(此為針頭灸。)

白話文:

凡是艾草,陳年老艾草最好,大小如綠豆,把它放在針頭缺口處,用香點燃艾草進行灸療。根據症狀輕重,艾灸的數量也不同。(這就是針灸。)

凡喉槍不可用鋼闊頭長大者。近來病人多畏用手法,況喉間地步窄側,如動手之時,病者或搖頭退縮,恐傷他處。必要或銅,或金銀,外打一小筒,中藏利刃,收放在手,捺出則鋒露,收之則藏,不傷別處矣。

白話文:

凡是拔喉嚨裡異物的鉗子,不能使用頭部又粗又大的鋼製鉗子。近來病人大多害怕使用手術,更何況喉嚨間的部位狹窄,如果在動手的時侯,病人搖頭或後縮,恐怕會傷到別的地方。一定要用銅、金或銀製成,外邊打一個小筒,裡面藏著鋒利的刀片,捏出時刀片就會露出來,收起來時刀片就藏起來,就不會傷到別的地方了。

凡針身、首、四肢之穴必用細針,惟十指五穴,可用三稜針針之,以血多為妙。

凡看症,若病者以舌疊起,則不見喉間矣。必須以物壓之,則舌不疊起矣。或骨,或牙,或角皆可,壓舌之具。

凡治應病方藥,必須依此分量,不可因藥味太重,以大黃等為峻利,心生疑忌,不敢服之。餘存心濟世,決不用重劑誤人。古云:有病則病當之,豈有害於患者哉。更不可輕聽人之言,反誤其事。惜乎!

白話文:

在治療疾病時,必須依照規定劑量使用藥物,不能因為藥味太重,例如大黃等藥物具有峻利之性,就心生懷疑,不敢服用。我以濟世為己任,絕對不會使用重劑來誤人。古人說:「有病就應該治療,難道會對患者有害嗎?」更不能輕信別人的話,反而誤了病情。可惜啊!

4. 十六絕症

舌卷囊縮,油汗如珠,啞喉嗆食

吐血喉癬,聲如鋸錯,鼻搧唇青

脈細身涼,角弓反張,十指無血

喉干無痰,六脈沉細,大便十日不通

天柱倒折,兩目直視,壅痰氣塞

喉菌不治

5. 又四絕症

走馬喉風,鎖喉風,走馬牙疳

纏喉風

(此四症皆凶險之症。若不吐、不瀉、針之無血、藥不能入,俱為不治,醫者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