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癘法門》~ 痰癧鑑別法
痰癧鑑別法
1. 痰癧鑑別法
凡頭腦骨,及兩腮骨部位,不生痰癧。其餘頸項以下,及周身皆可發生。初起寒熱交作,結核紅腫者,痰子也。初起不發寒熱,色白不痛者,瘰癧也。以紅屬陽,白屬陰,陽易治而陰難治。
凡癰疽初起時,旁亦核起。然癰疽之核,按之甚形活動。而痰癧結核,按之則推移不動也。
白話文:
一般頭顱及兩邊腮骨位置,都不會生痰癧。除頭顱兩腮骨外其他身體各部位都可能發生痰癧。初起時會寒熱交作,結核紅腫的是痰子,初起時不發寒熱,顏色白且不痛的是瘰癧。因紅屬陽、白屬陰,陽症較易治療,陰症較難治療。
凡痰癧結核,在皮膜內。初則形如棋子、豌豆、綠豆等粒,起發時寒熱交作,大者如雞卵,如覆碗。或長形不一,色紅腫而起發速者,皆屬痰子。色白微紅,不甚浮腫,而起發遲者,多屬瘰癧。
白話文:
凡是痰凝結形成的結核,都在皮膚的肌肉裡面。起初的時候形狀像棋子、豌豆、綠豆等小的顆粒,發病時寒熱交作,大的像雞蛋,像扣著的碗。或者形狀長短不一,顏色紅腫,發作快的,都屬於痰核。顏色白裡透著淡紅,不怎麼浮腫,發作慢的,大多屬於瘰癧。
凡痰癧潰破後,多不結痂,穢水時出,生肌膏藥,此塞彼潰,難於取效。惟用後載火攻之法,收工甚速,且不復發,否則蔓延遍身,至津液枯竭,遂成癆瘵。
白話文:
凡是痰核潰破之後,大多不會結痂,膿水不斷流出,使用生肌膏藥,這裡塞住那裡又潰破,很難見效。只有使用下面記載的火攻之法,收效甚快,而且不復發,否則蔓延遍身,直到津液枯竭,最後變成肺癆。
凡痰癧結核,多以形狀及部位而定其名,隨舉數者,可以例推。如結核在舌下,即名為墊舌痰。核在咽喉左右各一枚者,名鐵門拴。耳下八方頰車穴結核者,為頰車痰。頸項筋間,核長如馬刀者,名馬刀癧。沿頸前面,至兩耳下,核起累累如貫珠者,名馬掛鈴。核在脅眼,突然腫大者,為夾脅痰。
白話文:
所有痰核結塊,大多根據形狀和部位命名,僅舉出幾個例子,其他可以類推。例如,結核位於舌下,叫做墊舌痰。結核在咽喉左右兩側各一個,叫做鐵門拴。耳下八方頰車穴結核,叫做頰車痰。頸項筋間,結核長得像馬刀,叫做馬刀癧。沿著頸部前面,一直到兩耳下,結核像一串串珠子,叫做馬掛鈴。結核位於肋間,突然腫大,叫做夾脅痰。
附兩手大骨結核者,為貼骨痰。核生於胸膈上者,為氣痰。在腰眼者,名纏腰痰。在兩臀上,形如覆碗者,名煨督痰。在胯內鼠鼷穴,及足上臁骨結核者,亦名貼骨痰。結核此潰彼起,遍身而無定處者,名曰遊痰。其蔓生不已,節節破潰,潰口不收者,名瓜藤癧。然得其大概,即昔人云七十二種痰症,亦不難辨矣,觀後第一圖,已得概要。
說明,
白話文:
-
附著在大骨上的結核,稱為「貼骨痰」。
-
生長在胸膈上面的結核,稱為「氣痰」。
-
長在腰眼上的結核,稱為「纏腰痰」。
-
長在兩臀上,形狀像碗倒扣著的結核,稱為「煨督痰」。
-
長在胯部內側陰囊處和腿上小腿結節的結核,也稱為「貼骨痰」。
-
結核此處潰爛,彼處又生起,遍佈全身沒有固定位置的,稱為「遊痰」。
-
結核不斷蔓延生長,節節破潰,潰瘍口不癒合的,稱為「瓜藤癧」。
-
瞭解了這些大體的症狀,那麼前人所說的七十二種痰症,也就容易辨別了。觀看後面的第一幅圖,就能得到概要。
上第一圖,所志各小圈,皆痰癧生於人身各部位,因之而定其名。庶治者覘核結何部位,及何形像,即可知之。總之,痰癧多緣骨隙而生,而瘰癧純屬陰分,其愈期及治法,亦較痰子難十數倍也。
白話文:
在第一張圖中,所標示的各個小圈,都是痰癧長在人體的各個部位,因此決定了它們的名稱。這樣治病的人就可以觀察覈對結在哪個部位,以及是什麼形狀,就可以知道它了。總之,痰癧大多沿著骨縫而生,而瘰癧完全屬於陰分,它的康復時間和治療方法比痰子難十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