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癘法門》~ 痰癧醫案 (3)
痰癧醫案 (3)
1. 附喉蛾捷訣
喉蛾一症,患者亦甚危險。每見發起時,咽痛流涎,內外紅腫,重者喉關緊閉,呼吸難通,輕者亦疼痛不堪,不能飲食。救急惟用砭刺之法,即細料瓷器打碎,擇有尖鋒者,將筷子劈成四破,夾磁針於中,留鋒尖於外,針後夾筷子處,用青線紮緊,以防針脫。令患者張口明亮處,再用筷子一隻,伸入口內,將舌尖往下納住,好視喉內:紅腫者,實症也;白色者,虛症及白喉也。白色不可開針,紅腫者為喉蛾,須用砭刺。
然其間有紫筋者,血脈之實也,其上不可用針。其餘紅腫之處,用磁針輕輕刺破皮面二三點,以見血為度,再取溫水嗽口,俟痰血吐出,再入吹喉散嚥住,令勿吞下,後服祛痰化瘀之藥,其愈甚速。惟藥忌苦寒辛燥之品,及寒冷生滯之食物,犯之則纏綿難愈,尤忌發味火酒之類,患者不可不注意也。若少陰虛火上延,喉亦微痛,但不紅腫,仲景有桔梗湯,臨睡時服之甚驗。
至白喉一症,不但不可開針,尤忌辛燥發表之藥,犯之危險難治,別有《白喉忌表抉微》一書,言之甚悉。
吹,喉,散,
麝香(三釐),冰片(五釐),硼砂(飛),青黛,荊芥炭,熟地炭(各一錢)
共研細末,用喉槍送入喉內。如無喉槍,用小竹管吹入亦可。惟孕婦忌用。
又方,
上青黛,制甘石,川貝母,直殭蠶,淨乳香,淨沒藥,飛月石(各一錢),梅冰片(三釐)青魚膽(一枚陰乾)
上共研細末,封固備用。
喉蛾主治方,
當歸尾,山豆根,白茯苓(各二錢),粉甘草(五分),牛蒡子,白桔梗,川貝母,陳廣皮鮮生地,生蒲黃,茜草,蘇薄荷(各一錢)
化痰逐瘀湯,
當歸尾,浙茯苓,桃仁泥(各二錢半),西赤芍,生枳殼,法半夏,陳廣皮(各一錢)
臺烏藥(三錢),白桔梗,生甘草(各錢半)
真谷酒一杯衝入引。
白話文:
喉蛾這種病症,患者情況也很危急。常常看到發病時,咽喉疼痛、流口水,喉嚨內外都紅腫,嚴重的話喉嚨會緊閉,呼吸困難,輕微的也會疼痛難忍,無法進食。
急救的辦法只能用砭刺的方法,就是把細瓷器打碎,選擇有尖銳邊角的,將筷子劈成四片,把瓷針夾在中間,讓針尖露在外面,在夾住針的筷子處用青線紮緊,防止針脫落。讓病人張開嘴,在光線充足的地方,再用一根筷子伸入口內,把舌尖向下壓住,方便觀察喉嚨內部:如果紅腫,是實證;如果呈現白色,是虛證或是白喉。白色的情況不可以針刺,紅腫的才是喉蛾,必須用砭刺。
但如果紅腫之間有紫筋,是血脈充盈的表現,那裡不可以針刺。其他紅腫的地方,用瓷針輕輕刺破表皮二三處,以見到出血為度,再用溫水漱口,等到痰血吐出後,再使用吹喉散含在口中,不要吞下,之後服用化痰去瘀的藥物,這樣會很快痊癒。只是用藥時要忌諱苦寒、辛辣燥熱的藥物,以及寒冷、容易滯膩的食物,犯了這些禁忌就會纏綿難癒,尤其忌諱發熱的酒類,患者一定要注意。如果是少陰虛火上延,喉嚨也會微微疼痛,但不會紅腫,仲景的桔梗湯在這個情況下睡前服用非常有效。
至於白喉這種病症,不但不可以針刺,尤其忌諱辛辣燥熱的發散藥物,誤用會導致危險難治,另外有一本《白喉忌表抉微》的書,裡面說得很詳細。
吹喉散
麝香(三釐)、冰片(五釐)、硼砂(煅燒後)、青黛、荊芥炭、熟地炭(各一錢)
一起研磨成細末,用喉槍吹入喉嚨內。如果沒有喉槍,用小竹管吹入也可以。只是孕婦忌用。
又一方
上等青黛、制甘石、川貝母、直殭蠶、淨乳香、淨沒藥、飛月石(各一錢)、梅冰片(三釐)、青魚膽(一枚陰乾)
以上一起研磨成細末,密封備用。
喉蛾主要治療方劑
當歸尾、山豆根、白茯苓(各二錢)、粉甘草(五分)、牛蒡子、白桔梗、川貝母、陳廣皮、鮮生地、生蒲黃、茜草、蘇薄荷(各一錢)
化痰逐瘀湯
當歸尾、浙茯苓、桃仁泥(各二錢半)、西赤芍、生枳殼、法半夏、陳廣皮(各一錢)
臺烏藥(三錢)、白桔梗、生甘草(各一錢半)
用一杯真谷酒沖入藥中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