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癘法門》~ 痰癧醫案 (2)
痰癧醫案 (2)
1. 痰癧醫案
余族孫婦,項下患瘰癧數枚,大如雞卵。余診治數次,未能全愈。余詢其故,乃曰:其婿不肯雇替女工,而家常操作,洗衣淘米,冷水不能禁用,致不能愈。余屢勸,而族孫終不聽,後數月復來求診治,是時潮熱骨蒸,逆經咯血,癆瘵已成,潰破處流膿汁不止。余曰:事不可為矣,無從補救。未及半月而斃。
小兒,方在襁褓,其母負至余家求治。然僅耳門下一核,余用外治法,以為計日可愈。後三四日,其母復來,曰:紅腫如常,且日夜啼哭,未知若何?余曰:汝禁洗冷水否?伊曰:已禁之,惟用菜油炒鮮菜,且減少用之,以為無害於病,不圖若是之相反。余曰:物之害人,豈在多乎?仍舊施治,囑禁冷水菜油等物,果數夕而愈。
故凡食乳小兒,其母即宜戒淨,治病自無阻滯。
農家子,年十四,腰眼起一核,大如雞卵,不紅不腫,右臀上一核,大如覆碗。起時寒熱交作,紅而且腫。余曰:此纏腰痰與煨督痰也。治近半月,將欲全愈,是時酷暑如蒸,夜坐檐外納涼,將近半夜,腫痛交作,大熱不退,次晨,其父負之而述其故。予曰:此夜為露水所傷,復如前治法,兼投去濕之劑,多延兩星期而愈。
他如農人夏日,赤足為常,然用火攻後,足必著履,以防濕氣冷水,免診治徒勞,醫者不可不先告誡也。
白話文:
我族裡的孫媳婦,脖子下方長了幾顆淋巴結,大的像雞蛋一樣。我給她治療了好幾次,都沒辦法完全好。我問她原因,她說:她的丈夫不肯請人代替女工,而她每天都要做家事,洗衣服、淘米,沒辦法不用冷水,所以才會一直好不了。我多次勸她,我那族孫還是不聽。幾個月後,她又來找我看病,這時她已經發燒、骨頭蒸熱、月經不順還咳血,已經得了肺癆。淋巴結破掉的地方,膿水流個不停。我說:事情已經沒辦法了,沒救了。不到半個月她就過世了。
有一個小嬰兒,還在襁褓中,他的母親抱來我家請我治療。他只有耳門下長了一顆淋巴結,我用外敷的治療方法,認為幾天就能好。過了三四天,他的母親又來了,說:紅腫的狀況還是一樣,而且整天都在哭鬧,不知道怎麼辦?我問:妳有沒有避免用冷水洗?她說:已經避免了,只有用菜油炒新鮮的蔬菜,而且還減少用量,以為這樣對病沒壞處,沒想到反而更嚴重。我說:會對人造成傷害的東西,難道一定要很多才會有害嗎?我還是照原來的治療方法,囑咐她要避免冷水和菜油等東西,結果過了幾天晚上就好了。
所以凡是吃母乳的小嬰兒,他們的母親就應該要忌口,這樣治療疾病才不會有阻礙。
有一個農家子弟,十四歲,腰部的地方長了一顆淋巴結,大的像雞蛋一樣,不紅也不腫。他的右邊屁股上也長了一顆,大的像碗倒蓋著。長的時候會有發冷發熱的狀況,而且紅腫。我說:這是纏腰痰和煨督痰。治療了快半個月,快要好的時候,那時正值盛夏,熱得像在蒸籠裡,晚上他坐在屋簷下乘涼,快到半夜,腫痛又發作,發燒也一直沒退,隔天早上,他的父親背著他,跟我說了原因。我說:這是因為晚上被露水傷到了,再用之前的治療方法,加上去除濕氣的藥,又過了兩個星期才好。
另外像農夫在夏天,赤腳是很平常的事,但是用火攻治療後,腳一定要穿鞋,避免濕氣和冷水,免得治療白費力氣,醫生一定要事先告誡他們。
2. 附楊梅驗方
楊梅者,其瘡三五成顆,紅潰後狀如楊梅也。病由西洋流傳廣東,彼遂綿延各省。有精化氣化之不同,精化者,由交媾傳染而得,先從二陰生瘡,蔓延遍身,上至巔頂髮際,凡有毛孔之處,初起小肉瘤,後漸癢潰,穢水時出,至缺唇爛額,殘廢死亡者不可勝計。氣化者,由表面傳染。
如與有瘡之人同衾共浴之例,其毒皆可傳播。瘡由上部先見,後亦延及滿身。但毒較精化者稍輕,用藥分量,亦可減少。中醫向來治法,每用升藥,致毒上攻,流弊百出,繼以補品。毒愈內錮,攻之不可,下之不去,因而殞命者多矣。余之藥力,得自麻邑程君,專以固脾瀉毒為主,服之不但無弊,而脾健神清,發味均所不禁,刻期而愈,屢試屢驗,誠妙方也。嗟嗟!每見青年有志之士,偶墜迷津,小則有妨健康,大則動關生命。
得此亦苦海之舟航云,若東西各國,有醫療警察,防患未然,病院診治,醫於既發,此病所以日見減少也。
楊梅主治方
土茯苓(二斤),金銀花(八兩),生苡仁(四兩),白蘚皮(三兩),天花粉(二兩),當歸尾(二兩),荊芥穗(五錢),青連翹(一兩),白豬苓(二兩),建澤瀉(二兩),陳槐角(四兩),車前子(二兩),焦山梔(四錢),牛蒡子(五錢),生甘草(四兩),淨蟬衣(三錢),威靈仙(二錢),宣木瓜(二兩),木防己(一兩),皂角子(十粒)
以上各味,俱傾入鍋內,用柴火煮三次,每次將渣滓用布瀝乾,後渣滓不用,將三次所煮之汁,共貯鍋內,再用火熬,先武后文,以冰糖收成膏,置當風處,以米篩覆之。當茶日服數碗,下黑糞時,其毒始出,重者劑半而愈,輕者一劑可愈。其渣滓亦可煎水洗浴。惟禁麵食與茶,以解茯苓故也,並不用敷藥。
若天時地氣人事之不同,方中亦可酌量加減,是則醫者,因時制宜,惟不可用參、茸、朮、耆、辛、附等藥,使毒內錮,而不得出耳。近人有專用槐花數升煎汁,服之而愈者,亦去濕熱除毒戾之一法也。
白話文:
楊梅這種病,它的瘡會長成三五顆一團,紅腫潰爛後,看起來像楊梅一樣。這種病是從西洋傳入廣東的,然後蔓延到各個省份。它有兩種傳染方式:一種是透過性行為傳染,這種會先從生殖器官長瘡,然後蔓延到全身,甚至到頭頂髮際,只要有毛孔的地方都會長,初期是小肉瘤,後來會癢、潰爛,流出髒水,嚴重的話會缺嘴爛臉,變成殘廢或死亡,人數多到數不清。另一種是透過接觸傳染,例如和有瘡的人同床共浴,也會傳染。這種瘡會先從身體上部出現,然後才擴散到全身,但毒性比性行為傳染的稍微輕一點,用藥的分量也可以減少。
過去中醫治療這種病,常常使用升藥,導致毒素往上攻,造成許多弊端,接著又用補品,反而讓毒素更被鎖在體內,既攻不出去,也排不出來,因此喪命的人很多。我使用的藥方,是從麻邑的程先生那裡學來的,主要是用來固脾、瀉毒,服用後不但沒有副作用,反而會讓脾胃強健、精神清爽,食慾也會變好,而且在預期的時間內就會痊癒,屢次試驗都有效,真是個很棒的藥方。唉!常常看到年輕有為的人,不小心誤入歧途,小則影響健康,大則危及生命。
有了這個藥方,就像在苦海中有了救生艇一樣。如果各國有醫療警察,可以在疾病還沒發生時就預防,並且設立醫院來診治已經發病的患者,這種病才能逐漸減少。
楊梅病主要治療藥方
土茯苓(二斤)、金銀花(八兩)、生苡仁(四兩)、白蘚皮(三兩)、天花粉(二兩)、當歸尾(二兩)、荊芥穗(五錢)、青連翹(一兩)、白豬苓(二兩)、建澤瀉(二兩)、陳槐角(四兩)、車前子(二兩)、焦山梔(四錢)、牛蒡子(五錢)、生甘草(四兩)、淨蟬衣(三錢)、威靈仙(二錢)、宣木瓜(二兩)、木防己(一兩)、皂角子(十粒)。
將以上所有藥材全部放入鍋中,用柴火煮三次,每次煮完都用布將藥渣濾掉,藥渣不要,將三次煮好的藥汁全部倒入鍋中,再用火熬煮,先用大火再轉小火,用冰糖收成膏狀,放在通風處,用米篩蓋住。每天像喝茶一樣喝幾碗,當排出黑色大便時,就表示毒素開始排出。病情嚴重的服用一劑半就會痊癒,輕微的服用一劑即可痊癒。藥渣也可以拿來煎水洗澡。服用此藥期間,禁吃麵食和茶,因為會影響土茯苓的藥效,而且不用另外敷藥。
如果遇到天氣、地理環境、或個人體質不同的情況,藥方中的藥材也可以適量增減,這就考驗醫者的醫術,要懂得因時制宜,但絕對不能使用人參、鹿茸、白朮、黃耆、辛辣、附子等藥材,這些藥材會讓毒素被鎖在體內,無法排出。最近有人專門用好幾升的槐花煎汁服用而痊癒,這也是一種去除濕熱、排除毒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