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雜病論(宋本)》~ 辨發汗吐下後脈證並治第二十二 (4)

回本書目錄

辨發汗吐下後脈證並治第二十二 (4)

1. 已上五方

已上五方,病證並在第四卷內。

白話文:

以上五個藥方,相關的病症和證候都記載在第四卷裡面。

2. 桂枝加大黃湯方

桂枝加大黃湯方:桂枝三兩,去皮;大黃一兩;芍藥六兩;生薑三兩,切;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

白話文:

桂枝加大黃湯配方:桂枝三兩,去除外皮;大黃一兩;芍藥六兩;生薑三兩,切片;甘草二兩,經過炙烤;大棗十二枚,掰開。

3. 右六味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將上述六種藥材加入七升水,煎煮至剩三升藥液,過濾掉藥渣,每次溫熱服用一升,一天服用三次。

4. 桂枝加芍藥湯方

桂枝加芍藥湯方:於第二卷桂枝湯方內,更加芍藥三兩,隨前共六兩,餘依桂枝湯法。

白話文:

桂枝加芍藥湯方

在第二卷的桂枝湯配方中,再加入三兩芍藥,與原本的芍藥合計六兩,其餘製法與桂枝湯相同。

5. 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方

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方:當歸二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通草二兩;桂枝三兩,去皮;細辛三兩;生薑半斤,切;大棗二十五枚,擘;吳茱萸二升。

白話文:

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配方:
當歸60克;芍藥90克;炙甘草60克;通草60克;去皮桂枝90克;細辛90克;切塊生薑250克;剖開大棗25枚;吳茱萸400毫升。

6. 右九味

右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溫分五服。一方水酒各四升。

白話文:

右邊的九味藥材,加入六升水、六升清酒,混合後煮至剩五升藥液,過濾掉藥渣,溫熱後分五次服用。另一種配方是水與酒各用四升。

7. 已上三方

已上三方,病證並在第六卷內。

白話文:

上面的三個藥方,相關的病症和證候都記載在第六卷裡面。

8. 四逆加人參湯方

四逆加人參湯方:於四逆湯方內,加人參一兩,餘依四逆湯法服。

白話文:

四逆加人參湯方:在四逆湯的配方中,再加入一兩人參,其餘的服用方法與四逆湯相同。

9. 四逆加豬膽汁湯方

四逆加豬膽汁湯方:於四逆湯方內,加入豬膽汁半合,餘依前法服;如無豬膽,以羊膽代之。

白話文:

四逆加豬膽汁湯方:在四逆湯的配方中,加入半合豬膽汁,其餘服用方法與之前相同;如果沒有豬膽,可以用羊膽代替。

10. 已上二方

已上二方,病證并在第七卷內。

白話文:

以上兩個方劑,相關的病症記載都在第七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