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雜病論(宋本)》~ 平脈法第二 (1)
平脈法第二 (1)
1. 平脈法第二
問曰:脈有三部,陰陽相乘;榮衛血氣,在人體躬;呼吸出入,上下於中;因息遊布,津液流通;隨時動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觀脈,大小不同;一時之間,變無經常;尺寸參差,或短或長;上下乖錯,或存或亡;病輒改易,進退低昂;心迷意惑,動失紀綱;願為具陳,令得分明。師曰:子之所問,道之根源。
白話文:
有人詢問:脈搏有上、中、下三部,陰脈與陽脈交替作用;營氣、衛氣和血氣運行在人體中;呼吸在上中下三部出入;呼吸作用讓津液在體內流動;隨著身體的動作,脈象會出現各種變化:春天脈象猶如琴絃,秋天脈象浮散,冬天脈象沉伏,夏天脈象洪大;觀察氣色和脈象,會發現它們的大小不同;同一時間內,脈象會不斷變化;寸脈、關脈、尺脈的長度不同,有長有短;脈象的上下部有差異,有時出現,有時消失;病情變化,脈象也會跟著改變,忽強忽弱、忽上忽下;令人迷惑不解,失去規律準則。請老師詳細說明,讓我知道其中道理。老師說:你所提出的問題,涉及到中醫學的根本。
脈有三部,尺寸及關;榮衛流行,不失衡銓;腎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經常,不失銖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二刻,一周循環;當復寸口,虛實見焉;變化相乘,陰陽相干;風則浮虛,寒則牢堅;沉潛水畜,支飲急弦;動則為痛,數則熱煩;設有不應,知變所緣;三部不同,病各異端;太過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見,中必有奸;審察表裏,三焦別焉;知其所舍,消息診看;料度府藏,獨見若神。為子條記,傳與賢人。
白話文:
脈象分為三部:寸關尺;營氣和衛氣運行通暢,不失衡。腎脈沉穩,心脈洪大,肺脈浮動,肝脈弦細;這些是正常的脈象,不偏差分毫。氣機升降出入,每刻流轉。水運之脈下行兩分鐘,一週運行完畢,回到寸口,即可看出脈象虛實。脈象變化相生相剋,陰陽相輔相成。風邪入侵,脈象浮虛;寒邪入侵,脈象沉緊;水濕內停,脈象沉潛;飲邪鬱積,脈象急弦;動脈跳動有痛感,快速脈搏伴有發熱。如果脈象異常,就要找出原因;三部脈象不同,病情各異;脈象太過或不及,都是異常。邪氣不會憑空而來,體內一定有病竈;檢查表裡,三焦區別清楚;知道邪氣所在,根據徵兆診斷病情;預測臟腑功能,獨具慧眼。這些脈學要點記在心中,傳授給賢人。
師曰:呼吸者,脈之頭也。初持脈,來疾去遲,此出疾入遲,名曰內虛外實也。初持脈,來遲去疾,此出遲入疾,名曰內實外虛也。問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問而知之,下工脈而知之,願聞其說。師曰:病家人請云,病人若發熱,身體疼,病人自臥。師到,診其脈,沉而遲者,知其差也。
白話文:
老師說:呼吸,就是脈搏的源頭。剛開始把脈,脈搏來得快去得慢,這種情況叫「出疾入遲」,表示體內虛弱而體外有病。剛開始把脈,脈搏來得慢去得快,這種情況叫「出遲入疾」,表示體內有病而體外虛弱。
學生問:上等醫生只要看就能知道病情,中等醫生問幾句話就能知道病情,下等醫生需要把脈才能知道病情,請問這是為什麼?
老師說:病人自己說,如果病人發燒、身體疼痛,病人會自己躺著。醫生到了,診脈時發現脈搏沉著而緩慢,就知道病人快好了。
何以知之?表有病者,脈當浮大,今脈反沉遲,故知愈也。假令病人云,腹內卒痛,病人自坐。師到,脈之,浮而大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若裏有病者,脈當沉而細,今脈浮大,故知愈也。師曰:病家人來請云,病人發熱煩極。明日師到,病人向壁臥,此熱已去也。設令脈不和,處言已愈。
白話文:
為什麼能知道呢?表症病人脈象應浮大,現在脈象反而沉細,所以知道病情好轉了。假設病人說腹痛突然加劇,病人自己坐著。大夫到了,診脈,脈象浮大,知道病人好轉了。為什麼能知道呢?如果裡症病人,脈象應沉細,現在脈象浮大,所以知道病情好轉了。大夫說:病人家屬來請大夫說,病人發高燒煩躁得厲害。第二天大夫到時,病人面向牆壁躺臥,這是發熱已經退了。即使脈象不平和,家屬說病情已經好轉了。
設令向壁臥,聞師到,不驚起而盼視,若三言三止,脈之嚥唾者,此詐病也。設令脈自和,處言汝病大重,當須服吐下藥,針灸數十百處乃愈。師持脈,病人欠者,無病也;脈之呻者,病也;言遲者,風也;搖頭言者,裏痛也;行遲者,表強也;坐而伏者,短氣也;坐而下一腳者,腰痛也;裏實護腹,如懷卵物者,心痛也。師曰:伏氣之病,以意候之。
白話文:
如果病人躺在牆邊,聽到醫師來了,卻不驚訝地起身望著,若醫師說了三句話就停下,病人脈搏跳動時嚥唾沫,這是假裝生病。
如果病人脈搏正常,醫師卻說:「你的病很嚴重,需要服藥、嘔吐、瀉下,還要針灸幾十甚至上百處才能痊癒。」醫師按脈時,病人欠身,說明沒病;呻吟說明有病;說話遲緩說明有風;搖頭說話說明有內痛;走路遲緩說明表氣強盛;坐著卻彎著腰說明氣短;坐著卻將一隻腳抬起來說明腰痛;肚子飽脹護著肚子,就像懷著蛋一樣,說明心痛。
醫師說:「伏氣引起的疾病,要用心意去感受。」
今月之內,欲有伏氣,假令舊有伏氣,當須脈之。若脈微弱者,當喉中痛似傷,非喉痹也。病人云:實咽中痛。雖爾,今復欲下利。問曰:人病恐怖者,其脈何狀?師曰:脈形如循絲,纍纍然,其面白脫色也。問曰:人不飲,其脈何類?師曰:其脈自澀,唇口乾燥也。問曰:人愧者,其脈何類?師曰:脈浮,而面色乍白乍赤。
白話文:
本月內,可能會有伏氣。如果有舊有的伏氣,必須把脈。如果脈搏微弱,可能會出現喉嚨疼痛,類似於受傷,但不是喉嚨發炎。病人會說:實際上是咽喉疼痛。即使這樣,現在又想腹瀉。問:如果一個人很害怕,他的脈象會是什麼樣子?師傅說:脈象就像絲線一樣,一圈一圈的,面色蒼白。問:如果一個人沒有喝水,他的脈象會是什麼樣子?師傅說:脈象會發澀,嘴脣和口腔會乾燥。問:如果一個人感到羞愧,他的脈象會是什麼樣子?師傅說:脈象浮,面色忽白忽紅。
問曰:經說脈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謂也?師曰:脈者,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氣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氣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氣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氣也;按之至骨者,腎氣也。假令下利,寸口、關上、尺中悉不見脈,然尺中時一小見,脈再舉頭者,腎氣也。
白話文:
問題:經典中提到脈有三菽、六菽重,這是什麼意思?
回答:脈是人用手指按壓時,感覺到的壓力。像三菽重的就是肺氣;六菽重的是心氣;九菽重的是脾氣;十二菽重的是肝氣;按壓到骨頭就是腎氣。如果一個人生病腹瀉,寸口、關上、尺中部位都摸不到脈搏,但是尺中部位偶爾會出現短暫的脈搏跳動,這種情況就是腎氣。
若見損脈來至,為難治。問曰:脈有相乘,有縱有橫,有逆有順,何也?師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縱;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橫;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順也。問曰:脈有殘賊,何謂也?師曰:脈有弦、緊、浮、滑、沉、澀,此六者名曰殘賊,能為諸脈作病也。問曰:脈有災怪,何謂也?師曰:假令人病,脈得太陽,與形證相應,因為作湯。
白話文:
如果看到損傷的脈象出現,就很難治療。問:脈象有相乘關係,有縱向的、橫向的、逆行的、順行的,這是為什麼?師父說:水脈運行於火脈之上,金脈運行於木脈之上,稱為縱行;火脈運行於水脈之上,木脈運行於金脈之上,稱為橫行;水脈運行於金脈之上,火脈運行於木脈之上,稱為逆行;金脈運行於水脈之上,木脈運行於火脈之上,稱為順行。問:脈象中有殘缺損傷,是什麼意思?師父說:脈象有弦脈、緊脈、浮脈、滑脈、沉脈、澀脈,這六種脈象稱為殘缺損傷,能造成各種脈象疾病。問:脈象中有災禍徵兆,是什麼意思?師父說:假設一個人患病,脈象符合太陽經脈的表現,與症狀相符,就應當用湯藥治療。
比還送湯如食頃,病人乃大吐,若下利,腹中痛。師曰:我前來不見此證,今乃變異,是名災怪。又問曰:何緣作此吐利?答曰:或有舊時服藥,今乃發作,故名災怪耳。問曰:東方肝脈,其形何似?師曰:肝者木也,名厥陰,其脈微弦,濡弱而長,是肝脈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
白話文:
當服用補湯後不久,病人開始劇烈嘔吐,好像腹瀉一樣,腹部疼痛。老師說:「我先前沒有見過這種癥狀,現在突然出現,這叫做災怪。」又問道:「什麼原因導致這種嘔吐腹瀉?」回答說:「可能是舊時服用過的藥物,現在發作,所以稱之為災怪。」問道:「東方的肝脈,它的形狀如何?」老師說:「肝屬木,名為厥陰,其脈象細而隱,濕潤虛弱而較長,這就是肝脈。肝病自動變為濕潤虛弱的,可以痊癒。」
假令得純弦脈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脈如弦直,是肝藏傷,故知死也。南方心脈,其形何似?師曰:心者火也,名少陰,其脈洪大而長,是心脈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假令脈來微去大,故名反,病在裏也;脈來頭小本大者,故名覆,病在表也。上微頭小者,則汗出;下微本大者,則為關格不通,不得尿,頭無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白話文:
如果摸到純弦脈(脈象像繃緊的琴絃),那就意味著會死亡。為什麼這樣說?因為這種脈象表明肝臟受損,所以才會預測到死亡。
南方的心脈是什麼樣子的?老師說:心屬火,又叫少陰。它的脈象洪大而長,這就是心脈。心病如果脈象洪大,那麼病情就會好轉。
如果脈象發病時微弱,離心臟遠時卻很強,這叫脈位相逆,表示疾病在體內。脈象來時頭小,末端大,這叫脈位覆蓋,表示疾病在體表。
脈象上端微弱、頭小,表示會出汗。脈象下端微弱、末端大,表示關節不通暢,無法排尿。如果頭部沒有出汗,那麼病情可以治癒。如果頭部出汗,那就意味著死亡。
西方肺脈,其形何似?師曰:肺者金也,名大陰,其脈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脈。若得緩遲者,皆愈;若得數者,則劇。何以知之?數者南方火,火剋西方金,法當癰腫,為難治也。問曰:二月得毛浮脈,何以處言至秋當死?師曰:二月之時,脈當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脈屬木,應濡弱,反得毛浮者,是肺脈也。
白話文:
西方的肺脈是什麼樣子的?老師說:肺屬金,稱為大陰,其脈象上浮、疏鬆,得這種脈象的人多是肺部疾病。如果脈象緩慢遲滯,病人多能痊癒;如果脈象急促,病情會加重。為什麼可以這麼判斷?脈象急促是表示南方的火,火剋西方的金,按照規律會產生癰腫,難以治癒。有人問:二月出現脈象上浮、疏鬆的脈象,為什麼說到秋天就會死亡?老師說:二月的時候,脈象應該是濡弱的,但卻出現脈象上浮、疏鬆,所以知道這個人會到秋天死亡。二月是肝經當令,肝脈屬木,應該濡弱,但卻出現脈象上浮、疏鬆,這是肺脈的表現。
肺屬金,金來剋木,故知至秋死。他皆倣此。師曰:脈肥人責浮,瘦人責沉。肥人當沉,今反浮;瘦人當浮,今反沉,故責之。師曰:寸脈下不至關,為陽絕;尺脈上不至關,為陰絕。此皆不治,決死也。若計其餘命死生之期,期以月節剋之也。師曰:脈病人不病,名曰行尸,以無王氣,卒眩僕不識人者,短命則死。
白話文:
肺臟屬金,金能剋制木,所以知道到了秋天就會死去。其他臟腑依此類推。老師說:身體肥胖的人脈象應該沉緩,身體消瘦的人脈象應該浮淺。現在身體肥胖的人脈象反而浮淺,身體消瘦的人脈象反而沉緩,所以才會責備他不對。老師說:寸脈(腕側靠近拇指一側的脈位)下部脈象不到關脈(腕側中間脈位),表示陽氣衰竭;尺脈(腕側靠近小指一側的脈位)上部脈象不到關脈,表示陰氣衰竭。這兩種情況都無法醫治,必定會死去。如果要計算患者剩下的壽命,可以根據節氣來推算。老師說:脈象顯示病人沒有生病,但實際上已經生病了,稱為「行屍」;如果忽然昏眩倒地不認識人,則壽命短暫,很快就會死去。
人病脈不病,名曰內虛,以無穀神,雖困無苦。問曰:翕奄沉,名曰滑,何謂也?沉為純陰,翕為正陽,陰陽和合,故令脈滑。關尺自平,陽明脈微沉,食飲自可。少陰脈微滑,滑者緊之浮名也,此為陰實,其人必股內汗出,陰下濕也。問曰:曾為人所難,緊脈從何而來?師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裏寒,故令脈緊也。
白話文:
人的脈象有病而身體沒有病症,叫做「內虛」,也就是元氣不足,即使生病了也不會感到痛苦。
問:脈象浮動、沉細,稱為「滑脈」,這是什麼意思?
答:沉脈屬於純陰,浮脈屬於正陽,陰陽調和,所以脈象顯得滑動。
關脈和尺脈脈象平穩,陽明脈稍微沉細,就能夠正常飲食。
少陰脈脈象稍微滑動,「滑」是緊脈浮現的特徵,這說明陰氣過盛,這個人必定會股內出汗,這是陰濕下注的緣故。
問:曾經有人提問,緊脈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師傅答:假設沒有出汗、或者嘔吐,這是因為肺裡寒冷,所以脈象才會緊。
假令欬者,坐飲冷水,故令脈緊也。假令下利,以胃中虛冷,故令脈緊也。寸口衛氣盛,名曰高;營氣盛,名曰章;高章相搏,名曰綱。衛氣弱,名曰惵;營氣弱,名曰卑;惵卑相搏,名曰損。衛氣和,名曰緩;營氣和,名曰遲;遲緩相搏,名曰沉。寸口脈緩而遲,緩則陽氣長,其色鮮,其顏光,其聲商,毛髮長;遲則陰氣盛,骨髓生,血滿,肌肉緊薄鮮鞕。陰陽相抱,榮衛俱行,剛柔相搏,名曰強也。
白話文:
如果患有咳嗽,是因為喝了冷水,導致脈搏緊繃。假使發生下痢,是因為胃部虛寒,所以也導致脈搏緊繃。寸口的衛氣旺盛,稱為「高」;營氣旺盛,稱為「章」;「高」和「章」相搏,稱為「綱」。衛氣虛弱,稱為「惵」;營氣虛弱,稱為「卑」;「惵」和「卑」相搏,稱為「損」。衛氣調和,稱為「緩」;營氣調和,稱為「遲」;「遲」和「緩」相搏,稱為「沉」。寸口的脈搏緩而遲,緩則表示陽氣充足,面色紅潤,臉色有光澤,聲音洪亮,毛髮旺盛;遲則表示陰氣旺盛,骨髓充盈,氣血充足,肌肉緊緻光滑。陰陽相輔相成,榮衛氣血運行通暢,剛柔相濟,稱為「強」。
趺陽脈滑而緊,滑者胃氣實,緊者脾氣強。持實擊強,痛還自傷,以手把刃,坐作瘡也。寸口脈浮而大,浮為虛,大為實。在尺為關,在寸為格。關則不得小便,格則吐逆。趺陽脈伏而澀,伏則吐逆,水穀不化,澀則食不得入,名曰關格。脈浮而大,浮為風虛,大為氣強;風氣相搏,必成癮疹,身體為癢,癢者名泄風,久久為痂癩。寸口脈弱而遲,弱者衛氣微,遲者榮中寒。
白話文:
趺陽脈(小腿外側的脈搏)滑而緊,滑是因為胃氣充實,緊是因為脾氣健強。如果胃氣太實而衝擊脾氣,就會導致疼痛自己會傷到自己,就像用手握著利刃,坐著也會受傷。
寸口脈(手腕內側的脈搏)浮而大,浮表示虛,大表示實。在尺部的寸口脈稱為「關」,在寸部的寸口脈稱為「格」。「關」則會導致小便不通暢,「格」則會導致嘔吐和反胃。
趺陽脈沉伏而不通暢,沉伏會導致嘔吐和反胃,水穀不能消化,不通暢則食物無法進入體內,這種情況稱為「關格」。
寸口脈浮而大,浮表示風虛,大表示氣強;風氣相互激發,一定會形成疹子,身體就會發癢,發癢稱為「泄風」,久了就會變成痂癩。
寸口脈弱而遲,弱表示衛氣虛弱,遲表示營氣中有寒氣。
榮為血,血寒則發熱;衛為氣,氣微者心內饑,饑而虛滿不能食也。趺陽脈大而緊者,當即下利,為難治。寸口脈弱而緩,弱者陽氣不足,緩者胃氣有餘,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氣填於膈上也。趺陽脈緊而浮,浮為氣,緊為寒;浮為腹滿,緊為絞痛。浮緊相搏,腸鳴而轉,轉即氣動,隔氣乃下,少陰脈不出,其陰腫大而虛也。
白話文:
血液是榮養之源,若血受到寒邪影響則會導致發熱;衛氣負責保護身體,一旦衛氣衰微,就會感到心中空虛飢餓,這種飢餓感伴隨著虛滿感,使人無法進食。若趺陽脈(足部的一條脈象)表現出粗大且緊繃的情況,這個人可能會立刻出現腹瀉,而且治療起來比較困難。
寸口脈(手腕處的脈象)如果柔弱且緩慢,柔弱代表陽氣不夠充足,緩慢則表示胃氣相對旺盛,這樣的情況下容易打嗝並伴有胃酸上逆,食物突然間難以下嚥,這是因為氣機壅滯在胸膈上方所致。若趺陽脈緊張且浮動,浮動代表氣有問題,緊張則意味著寒邪存在;浮動通常與腹部脹滿相關,緊張則可能引起絞痛般的不適。當浮動與緊張的脈象交錯出現時,會引發腸鳴及氣機旋轉般的感覺,這種氣機的運動會促使膈氣下降,若少陰脈(手足六經之一,與心腎相關)沒有明顯搏動,那麼可能表示該臟腑所在的部位水腫擴大且機能虛弱。
寸口脈微而澀,微者衛氣不行,澀者營氣不足。榮衛不能相將,三焦無所仰,身體痹不仁。營氣不足,則煩疼,口難言;衛氣虛,則惡寒數欠。三焦不歸其部,上焦不歸者,噫而酢吞;中焦不歸者,不能消穀引食;下焦不歸者,則遺溲。趺陽脈沉而數,沉為實,數消穀。緊者,病難治。
白話文:
寸口脈微小而澀
微小: 表示衛氣運行不暢。 澀: 表示營氣不足。
當榮衛之氣無法互相協助時,三焦就會失去滋養,身體就會發生麻木不仁。
營氣不足: 會導致煩躁疼痛,說話困難。 衛氣虛弱: 會導致怕冷、頻頻打哈欠。
三焦失調
上焦失調: 會出現打嗝和吞氣。 中焦失調: 會影響消化功能,無法消化食物。 下焦失調: 會出現小便失禁。
趺陽脈
脈沉: 表示有實證。 脈數: 表示體內有消穀現象。 脈緊: 表示病情難以治療。
寸口脈微而澀,微者衛氣衰,澀者營氣不足。衛氣衰,面色黃;營氣不足,面色青。榮為根,衛為葉,榮衛俱微,則根葉枯槁,而寒慄、欬逆唾腥、吐涎沫也。趺陽脈浮而芤,浮者衛氣衰,芤者營氣傷。其身體瘦,肌肉甲錯,浮芤相搏,宗氣衰微,四屬斷絕。寸口脈微而緩,微者衛氣疏,疏則其膚空;緩者胃氣實,實則穀消而水化也。
白話文:
寸口脈
- 脈象微弱而澀滯:微弱表示抵禦外邪的衛氣衰弱,澀滯表示滋養身體的營氣不足。衛氣衰弱,臉色發黃;營氣不足,臉色發青。營氣是根基,衛氣是枝葉,榮衛氣都衰弱,就好像根葉枯槁一樣,會出現發冷、反胃、唾液有腥味、嘔吐泡沫等症狀。
趺陽脈
- 脈象浮散而脹大:浮散表示衛氣衰弱,脹大表示營氣受傷。身體消瘦,肌肉萎縮,浮散和脹大同時出現,說明宗氣衰弱,四肢氣血運行不暢。
寸口脈
- 脈象微弱而緩慢:微弱表示衛氣稀薄,稀薄則皮膚鬆弛;緩慢表示胃氣太盛,太盛則穀物消化成水液。
穀入於胃,脈道乃行,而入於經,其血乃成。榮盛則其膚必疏,三焦絕經,名曰血崩。趺陽脈微而緊,緊則為寒,微則為虛,微緊相搏,則為短氣。少陰脈弱而澀,弱者微煩,澀者厥逆。趺陽脈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膚鞕。少陰脈不至,腎氣微,少精血,奔氣促迫,上入胸隔,宗氣反聚,血結心下,陽氣退下,熱歸陰股,與陰相動,令身不仁,此為尸厥,當刺期門、巨闕。寸口脈微,尺脈緊,其人虛損多汗,知陰常在,絕不見陽也。
白話文:
食物進入胃中,脈絡就會暢通,進入經脈,血液就會形成。氣血旺盛,皮膚就會鬆軟。三焦不通於經脈,這叫做血崩。趺陽脈細微而緊,緊就表示寒冷,細微就表示虛弱,細微緊搏在一起,就表示氣短。少陰脈虛弱而澀,虛弱就表示略微煩躁,澀就表示厥逆。趺陽脈不出,脾氣不上下運行,身體寒冷皮膚乾硬。少陰脈不到,腎氣微弱,精血不足,氣息急促,上升到胸膈,宗氣反而積聚,血液瘀結在心臟下方,陽氣退到陰股,與陰氣互動,導致身體麻木,這叫做屍厥,應針刺期門、巨闕穴位。寸口脈細微,尺脈緊,這個人虛弱損傷,多汗,知道陰氣常在,完全不見陽氣。
寸口諸微亡陽,諸濡亡血,諸弱發熱,諸緊為寒。諸乘寒者,則為厥,鬱冒不仁,以胃無穀氣,脾澀不通,口急不能言,戰而慄也。
白話文:
寸口的脈象微弱,表示陽氣虛弱;脈象濡滑,表示血氣不足;脈象虛弱無力,會發熱;脈象緊澀,表示有寒邪。如果被寒邪入侵,就會導致厥逆,出現神志不清、胸悶氣短等症狀,這是因為胃中沒有穀氣,脾氣不順暢,導致口舌僵硬不能說話,身體發抖戰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