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癘瘍機要》~ 下卷 (11)

回本書目錄

下卷 (11)

1. 各症方藥

抱龍丸,治風痰壅盛,驚搐昏睡等症。

雄黃,辰砂(各二錢),天竺黃(四錢),麝香(五分),天麻(六錢),牛膽南星(八錢),上為末,煎甘草膏,丸皂角子大,每一丸薄荷湯下。

解毒散,治一切瘡毒風疹癢痛。

黃柏(炒),山梔(等分),上為末,水調搽,若破而膿水淋漓,用當歸膏或蠋油調搽。

黃金散,治天疱瘡。止痛消毒。

滑石,甘草(等分)上為末,挑破去水敷之。

清涼解毒散,治症同前,或作焮痛。

大黃,黃柏,山梔,寒水石(煨,等分),上各另為末調搽,當歸膏尤好。

製附子法

附子重一兩三四錢,有蓮花瓣頭底圓平者,先備童便五六碗,將附子先埋熱草灰中半日,乘熱投童便,浸五七日,揭皮切四塊,仍浸二三日,用桑皮數重包之,浸濕埋灰大半月,取出切片,檢視有白星者,乃用瓦上炙熟,至無白星為度,如急用即切火上炙黃,用之亦效。大凡陽氣脫陷,子時至午時,惡寒,未至亥發熱,如用熱附子,不應,必用半生半熟,更不應,急用生附一二劑,然後量症治之。

當歸川芎散,治手足少陽經血虛風熱,耳內癢痛,或食少頭目不清,日晡熱甚。

當歸,川芎,柴胡,白朮,芍藥(各一錢),山梔(炒一錢二分),牡丹皮,茯苓(各八分)蔓荊子,甘草(各五分),上水煎服。

白話文:

抱龍丸:這個藥方用來治療風痰阻塞、導致抽搐、昏睡等症狀。 藥材包含:雄黃、辰砂(各二錢)、天竺黃(四錢)、麝香(五分)、天麻(六錢)、牛膽南星(八錢)。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甘草熬成的膏狀物混合製成藥丸,每顆約皂角子大小,每次服用一丸,用薄荷湯送服。

解毒散:這個藥方用來治療各種瘡毒、風疹引起的搔癢疼痛。 藥材包含:黃柏(炒過)、山梔(等量)。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水調和後塗抹患處。如果傷口已破且流膿水,則改用當歸膏或蠋油調和後塗抹。

黃金散:這個藥方用來治療天疱瘡,具有止痛、消毒的效果。 藥材包含:滑石、甘草(等量)。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挑破水疱後敷在患處。

清涼解毒散:這個藥方治療的症狀與黃金散相同,或是患處有紅腫疼痛的情況。 藥材包含:大黃、黃柏、山梔、寒水石(煨過,等量)。將這些藥材各自磨成粉末後混合調和塗抹,使用當歸膏效果更好。

炮製附子的方法: 取附子,重量約一兩三四錢,選擇底部圓平、形似蓮花瓣的。先準備五六碗童子尿,將附子先埋在熱草灰中半天,趁熱投入童子尿中浸泡五到七天,然後剝皮切成四塊,再浸泡兩三天,用多層桑皮包好,浸濕後埋在灰中約半個月,取出切片,檢查是否有白色星點。若有白點,則需用瓦片烘烤至熟,直到沒有白點為止。若急用,可切片後在火上烤黃使用,效果相同。通常陽氣虛脫、從子時(晚上11點)到午時(中午1點)感到怕冷,還沒到亥時(晚上9點)就開始發熱的情況,如果使用熱附子沒有效果,就必須改用半生不熟的附子,若還沒效果,就緊急使用一兩劑生附子,之後再根據病情來調整治療。

當歸川芎散:這個藥方用來治療手足少陽經血虛風熱引起的耳內搔癢疼痛,或者食慾不振、頭暈目眩、午後發熱加重等症狀。 藥材包含:當歸、川芎、柴胡、白朮、芍藥(各一錢)、山梔(炒過,一錢二分)、牡丹皮、茯苓(各八分)、蔓荊子、甘草(各五分)。用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