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癘瘍機要》~ 下卷 (9)
下卷 (9)
1. 各症方藥
四味肥兒丸,治小兒食積五疳,或白禿體瘦,肚大筋青,發稀成穗,或遍身瘡疥等症。
蕪荑(炒),神麯(炒),麥櫱(炒),黃連(各等分),上為末,豬膽汁丸黍米大。每服一二十丸,木通煎湯下,米糊丸亦可。
地黃清肺飲,治肺肝咳嗽。
明阿膠(一錢,麵炒),鼠黏子(三分,炒),馬兜鈴,甘草(各五分),杏仁(七枚,去皮尖),糯米(炒,十粒),上水煎服,量兒加減。
蟾蜍丸,治無辜疳症,一服虛熱退,二服煩渴止,三服瀉痢愈。
蟾蜍(一枚,夏季溝渠中,取腹大不跳,不鳴身多癗者),上取糞蛆一杓,置桶中以尿浸之,卻將蟾蜍跌死,投與蛆食一晝夜,用布袋盛蛆置急水中,一宿取出,瓦上焙乾為末,麝香一字和勻,粳米飯丸麻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米飲下甚效。
小柴胡湯(加山梔、牡丹皮,名加味小柴胡湯),治傷寒溫熱,身熱惡風,頭痛項強,四肢煩疼,往來寒熱,嘔穢痰實,中暑瘧疾,並服之。(方見前)
愚按:前方若肝膽經風熱,肝火瘰癧,寒熱往來,日晡發熱,潮熱身熱,不欲飲食,或怒火口苦,耳聾咳嗽,或脅痛胸滿,小便不利,或泄瀉吐酸苦水,或肢體搐動,唇目抽札,並宜用之。
神效太乙膏,治癰疽瘡毒潰爛。
玄參,白芷,當歸,肉桂,赤芍藥,大黃,生地黃(各一兩),上用麻油二斤,入於銅鍋內煎至黑,濾去渣,徐入淨黃丹一斤,再煎滴水中,捻軟硬得中,即成膏矣。
金華散,治乾溼瘡癬。
黃丹(一兩,煅),輕粉(三錢),黃柏,黃連(各一兩),麝香(一字,另研),上為末,洗淨摻之,乾用豬脂和,傳麻油亦可。
方治惡癬,以紫貝草根、生白礬少許,同擂塗患處。
又方
剪刀草,黃連,苦參(各五錢),真輕粉(二錢),上為末,入麻油調敷。
大楓子膏,治一切瘡疥膿窠等瘡。
大楓子肉,白礬(枯,各二兩),真輕粉(一兩),柏油(六兩),上為末,將柏油溶化和勻用之。
加味逍遙散,治肝脾血虛,身發赤痕,或發熱胸乳腹脹,或搔癢盜汗,心煩體痛,或頭目昏重,怔忪頰赤,或口燥咽乾,食少嗜臥,或婦女月經不調,惡寒發熱等症(方見前)。
歸脾湯,治憂思傷脾,身發赤痕,或搔破成瘡,健忘怔忪,驚悸少寐,或心脾作痛,自汗盜汗,咳吐痰血,或肢體作痛,大便不調,或婦女經候不準,晡熱內熱,或唇口生瘡流注等症(方見前)。
白癜方
人參,白朮,蒼朮(鹽炒),防己(酒拌),黃柏(酒拌),川芎(各一錢),陳皮(酒拌),當歸,茯苓,木瓜,柴胡梢,甘草(各五分),上姜水煎服,如三劑不退,加桂少許,或用湯煎,小便澀,倍用牛膝,有熱加黃連,身熱加羌活,量兒大小用。
白話文:
各症方藥
四味肥兒丸,治療小兒因消化不良引起的各種疳症,例如:皮膚白禿、身體瘦弱、肚子大且青筋暴露、頭髮稀疏像穗子一樣,或是全身長瘡疥等症狀。
使用炒過的蕪荑、炒過的神麯、炒過的麥芽、黃連(各等份),將它們磨成粉末,然後用豬膽汁調製成小米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二十丸,用木通煎湯送服,也可以用米糊做成丸子服用。
地黃清肺飲,治療肺和肝引起的咳嗽。
使用麵炒過的明膠(一錢)、炒過的鼠黏子(三分)、馬兜鈴、甘草(各五分)、去皮尖的杏仁(七枚)、炒過的糯米(十粒),加水煎服,根據兒童的年齡和情況調整用量。
蟾蜍丸,治療無辜疳症,服用一次可以退虛熱,服用兩次可以止煩渴,服用三次可以治好瀉痢。
選取夏季在溝渠中腹部肥大、不跳不叫、身上多疙瘩的蟾蜍一枚,然後取一杓糞蛆,放在桶中用尿浸泡,再把蟾蜍弄死,投入桶中讓蛆吃一晝夜。之後用布袋裝好蛆,放在急流的水中浸泡一夜,取出後在瓦片上焙乾磨成粉末,加入少量麝香攪拌均勻,用粳米飯做成麻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二三十丸,用米湯送服效果很好。
小柴胡湯(加入山梔、牡丹皮,稱為加味小柴胡湯),治療傷寒、溫熱病,引起的發熱惡風、頭痛頸項僵硬、四肢煩疼、時冷時熱、噁心嘔吐痰多、中暑瘧疾等症狀,都可以服用(原方見前文)。
我認為:如果是由於肝膽經風熱、肝火引起的瘰癧、寒熱往來、午後發熱、潮熱身熱、不想吃飯,或者因為發怒而口苦、耳聾咳嗽,或者脅痛胸悶、小便不暢,或者腹瀉吐酸苦水,或者肢體抽動、嘴唇和眼睛抽搐等情況,都適合使用此方。
神效太乙膏,治療癰疽瘡毒潰爛。
使用玄參、白芷、當歸、肉桂、赤芍、大黃、生地黃(各一兩),放入麻油二斤,用銅鍋煎至黑色,過濾去除藥渣,慢慢加入淨黃丹一斤,再煎煮至滴入水中能捻成軟硬適中的膏狀即可。
金華散,治療乾濕瘡癬。
使用煅燒過的黃丹(一兩)、輕粉(三錢)、黃柏、黃連(各一兩)、另外研磨的麝香(少許),將其磨成粉末,先洗淨患處再將藥粉塗抹上去。如果是乾癬,可以用豬油調和塗抹;也可以用麻油調和塗抹。
治療惡性癬,可以用紫貝草根、少許生白礬一起搗爛塗在患處。
另外一個配方:
剪刀草、黃連、苦參(各五錢)、真輕粉(二錢),將它們磨成粉末,用麻油調和敷在患處。
大楓子膏,治療各種瘡疥、膿皰等瘡。
使用大楓子肉、枯礬(各二兩)、真輕粉(一兩)、柏油(六兩),將它們磨成粉末,然後把柏油融化,與藥粉混合均勻後使用。
加味逍遙散,治療肝脾血虛引起的身體出現紅斑,或發熱胸悶乳房脹痛、腹脹、搔癢盜汗、心煩體痛,或頭昏眼花、面色潮紅、心悸,或口乾咽燥、食慾不振、嗜睡,或婦女月經不調、惡寒發熱等症狀(原方見前文)。
歸脾湯,治療因為思慮過度而傷脾引起的身體出現紅斑、或者抓破後變成瘡,健忘心悸、驚慌失眠,或者心脾作痛、自汗盜汗、咳嗽吐痰帶血,或者肢體疼痛、大便不暢,或者婦女月經不調、午後發熱、內熱,或者嘴唇口角生瘡等症狀(原方見前文)。
白癜方
使用人參、白朮、蒼朮(鹽炒)、防己(酒拌)、黃柏(酒拌)、川芎(各一錢)、陳皮(酒拌)、當歸、茯苓、木瓜、柴胡梢、甘草(各五分),用水加薑煎服。如果服用三次沒有效果,可以加入少量肉桂。如果用湯藥煎煮,小便不暢,則要加倍使用牛膝。如果有熱,加入黃連,如果身體發熱,加入羌活。用量要根據兒童的大小酌情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