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癘瘍機要》~ 下卷 (8)
下卷 (8)
1. 各症方藥
牛黃清心丸,治諸風手足不隨,痰涎壅塞,言語蹇清,心忡健忘,或發顛狂。
防風,白朮,白芍藥,羚羊角(鎊),麝香(另研),龍腦(另研),麥門冬(去心),黃芩(各一兩),人參,神麯(炒),蒲黃(炒,各二兩),甘草(五兩),白茯苓,芎藭,杏仁(去皮尖),柴胡桔梗(各一兩二錢半),雄黃(另研,二錢),牛黃(另研,一兩二錢),山藥,白蘞,乾薑(各七錢五分),當歸(酒浸,一兩半),大豆黃卷,阿膠,肉桂(各一兩七錢),犀角(二兩),大棗(一百枚,蒸熟杵),金箔(一千三百片,內四百為衣),上為末,和勻同棗肉加煉蜜,丸龍眼大,以金箔為衣,每服二丸,白湯化下。
人參理中丸,治脾胃虛寒,嘔吐泄瀉,飲食少思等症。
白朮(炒),人參,乾薑(泡),甘草(炙,各等分),上為末,丸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白湯下。
人參平肺散,治心火克肺,傳為疽痿,咳嗽喘嘔,痰涎壅盛,胸膈痞滿,咽嗌不利。
人參,陳皮,甘草(炙),地骨皮,茯苓(各一錢),知母(炒,七分),五味子(杵炒,四分),青皮(五分),桑白皮(炒,一錢),天門冬(去心,四分),上水煎服。
決明夜靈散,治目至夜則昏,雖有燈月,亦不能睹。
石決明,夜明砂(各另研,二錢),豬肝(一兩,或羯羊肝亦可),上以竹刀切肝作二片,鋪藥於內,用線縛定砂罐內米泔水煮至半碗,臨睡連肝食之。
人參益氣湯,治暑熱傷氣,肢體困倦,飲食少思,或發熱作渴等症。
黃耆(八錢),人參,甘草(各五錢),炙甘草,升麻,柴胡(各二錢),白芍藥(三錢),五味子(一百四十粒),上作四劑,水煎服。
四七湯,治七情鬱結成痰,或如梅核,梗於喉間,或中脘停痰,噁心嘔逆。
紫蘇葉,厚朴(薑製),茯苓(各一錢),半夏(薑製,一錢五分),上薑棗水煎。
硫黃散,治紫白癜風。
硫黃(一兩,用醋一碗煎乾再曬),上為末,以生薑蘸藥擦患處。
神效當歸膏,治風瘡去腐肉生新肉,其肉赤黯,毒氣熾盛,搽至淡赤,或其毒已退,收功甚速,此膏生肌止痛,補血續筋,故與新肉相宜。
當歸,黃蠟,生地黃(各一兩),麻油(六兩),上先將當歸地黃入油煎黑,去渣,入蠟溶化,候冷攪勻即成膏矣,如用白蠟尤好。
砭法,治風毒瘀血壅盛,或色赤走徹,用細瓷器擊碎,取有鋒芒者一塊,以箸一根,劈開頭夾之,用線縛定,兩指輕撮箸梢,令瓷芒正對患處,懸一寸許,再用箸一根頻擊箸頭,令毒血遇刺皆出。
妙香散,治心氣不足,精神恍惚,虛煩少睡,盜汗等症。
甘草(炒,一錢),人參,桔梗(各五錢),遠志(去心炒),山藥(薑汁),茯神,黃耆(各一兩)辰砂(另研,三錢),麝香(二錢),木香(煨,二錢五分),上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
白話文:
各症方藥
牛黃清心丸: 用於治療各種風邪引起的肢體麻木、不能隨意活動,痰液阻塞,說話不清,心神不寧、健忘,甚至出現癲狂等症狀。
配方:防風、白朮、白芍藥、羚羊角(磨粉)、麝香(另外研磨)、龍腦(另外研磨)、麥門冬(去心)、黃芩(各30克),人參、炒神麯、炒蒲黃(各60克),甘草(150克),白茯苓、川芎、杏仁(去皮尖)、柴胡、桔梗(各37.5克),雄黃(另外研磨,6克),牛黃(另外研磨,36克),山藥、白蘞、乾薑(各22.5克),當歸(酒浸,45克),大豆黃卷、阿膠、肉桂(各52.5克),犀角(60克),大棗(一百枚,蒸熟搗爛),金箔(一千三百片,其中四百片用於包裹藥丸)。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與棗泥和煉製過的蜂蜜混合,製成龍眼大小的藥丸,外包金箔。每次服用兩丸,用溫開水送服。
人參理中丸: 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導致嘔吐、腹瀉、食慾不振等症狀。
配方:炒白朮、人參、泡過的乾薑、炙甘草(各等量)。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六七十丸,用溫開水送服。
人參平肺散: 用於治療心火過盛導致肺部受損,進而引發癰疽、痿症、咳嗽喘息、痰多壅塞、胸悶、咽喉不利等症狀。
配方:人參、陳皮、炙甘草、地骨皮、茯苓(各3克),炒知母(2克),杵炒五味子(1.2克),青皮(1.5克),炒桑白皮(3克),去心天門冬(1.2克)。用水煎服。
決明夜靈散: 用於治療眼睛在夜晚視力模糊,即使有燈光或月光也看不清楚的症狀。
配方:石決明、夜明砂(各另外研磨,6克),豬肝(或羊肝,30克)。用竹刀將豬肝切成兩片,將藥粉鋪在其中,用線紮緊,放入砂鍋,用米泔水煮至剩一半時,睡前連肝帶湯一起服用。
人參益氣湯: 用於治療暑熱傷及氣,導致身體困倦、食慾不振,或發熱口渴等症狀。
配方:黃耆(24克),人參、甘草(各15克),炙甘草、升麻、柴胡(各6克),白芍藥(9克),五味子(140粒)。將以上藥材分成四份,用水煎服。
四七湯: 用於治療因情緒鬱結導致痰液產生,感覺喉嚨中有異物感,或痰停留在胃部,引起噁心嘔吐等症狀。
配方:紫蘇葉、薑製厚朴、茯苓(各3克),薑製半夏(4.5克)。用水加入生薑、紅棗煎服。
硫黃散: 用於治療紫癜風和白癜風。
配方:硫黃(30克,用醋一碗煎乾後再曬)。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用生薑蘸藥粉擦拭患處。
神效當歸膏: 用於治療癰瘡,具有去除腐肉、生長新肉的功效。當瘡面肉色呈現暗紅色,毒氣旺盛時,塗抹此膏至瘡面顏色轉淡紅色,或毒氣消退時,便可快速見效。此膏能促進肌肉生長、止痛、補血、續筋,因此適用於新肉生長。
配方:當歸、黃蠟、生地黃(各30克),麻油(180克)。先將當歸、生地黃放入麻油中煎至焦黑,去除藥渣,再放入黃蠟使其溶化,冷卻後攪拌均勻即成膏。如使用白蠟效果更佳。
砭法: 用於治療風毒、瘀血壅盛,或皮膚呈現紅色、蔓延開來的症狀。將細瓷器打碎,取一塊帶有鋒芒的碎片,用筷子將碎片夾住固定,用線綁緊,用兩根手指輕輕捏住筷子末端,使瓷器芒尖對準患處,懸空一寸左右,再用另一根筷子頻繁敲擊筷子頭,使毒血得以排出。
妙香散: 用於治療心氣不足,精神恍惚,心煩失眠,盜汗等症狀。
配方:炒甘草(3克),人參、桔梗(各15克),去心炒遠志、薑汁山藥、茯神、黃耆(各30克),另外研磨辰砂(9克),麝香(6克),煨木香(7.5克)。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每次服用6克,用溫酒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