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太素

《訂正太素脈秘訣》~ 卷上 (2)

回本書目錄

卷上 (2)

1. 太素脈論五行數分八卦

乾,坎,艮,震,巽,離,坤,兌

寸關尺三部。有魚尾骨節次分定也。古法以權骨平為關。橫紋第二節為一寸。入為一尺此言寸口尺中者。乃分寸為寸之謂也。故陰得尺內一寸為尺中。陽得寸內九分為寸口。此理寸尺始終一寸九分而已。曰關上者。尺寸界也。既定寸尺之位。則關可知矣。或謂掌後高骨為關。必須得尺寸之法然後可定也。

白話文:

寸關尺三部,是指手腕上的三部區域,有魚尾骨和節次作為分界。古法是以權骨平為關。尺中就是寸口內一寸,陽得寸內九分就是寸口。因此,寸尺的區間始終是一寸九分。關是尺寸的界限,確定了寸尺的位置,就可以知道關的位置。也有人說,掌後的高骨就是關,但必須先確定尺寸的定位方法,才能確定關的位置。

寸,心部,小腸,心府,名受盛。

關,肝部,膽,肝府名清淨。

尺,腎部,膀胱,腎府名津液。

寸,肺部,大腸,肺府名傳送。

關,脾部,胃,脾府名水穀。

尺,命門,三焦,命府名元氣。

2. 五臟所屬圖。觀色。聽音。睡臥。神氣。方可診脈。

五臟,心。肝。肺。腎。脾。識五臟之脈知受命之經絡。

脈候,洪。弦。浮。滑。緩。察表裡之虛實。辨陰陽逆順之理。

五行,火。木。金。水。土。察病之源流。生克不治之理。

四時,春。夏。秋。冬。旺。祿。脈看四時陰陽。心肝肺腎脾。

通窮,舌。眼。鼻。耳。唇。五件能觀細。榮枯生死分。

五情,喜。樂。怒。悲。恐。病多因事得。虛實要分明。

五事,言。視。貌。聽。思。五事煩心主。除之樂有餘。

五用,明。恭。從。聰。睿。五用心之本。過之神氣衰。

五德,哲。肅。仁。謀。聖。神氣守不敗。年高理自然。

五氣,焦。膻。腥。穢。腐。脾旺皆元間。胃虛嘔逆何。

五味,苦。酸。辛。咸。甘。少食皆為善貪之生病疫。

五色,黃。赤。青。白。黑。(瘦弱兼肥盛。陰陽逆順分。病因氣色見。貴賤不須論。)

五數,火(二七)木(四九)金(三八)水(一六)土(五十)(八卦運造化。萬物養虛靈。人身之貴賤。生死定榮枯。)

白話文:

五行數目:火(九),木(十八),金(十五),水(六),土(二十五)。(八卦運行,運轉宇宙萬物。萬物滋養虛無的靈魂。人身的貴賤、生死決定榮辱興衰。)

五音,(十五十六四七十二四八八一徵,角,商,羽,宮,羽)人識五音。方發五痛。

十干,(火木金水土。五陰五陽。五臟六腑。丙甲庚壬戊。火木金水土。心肝肺腎脾。丁乙辛癸己。相生相剋化。惟土最為魁。)

白話文:

十干,(火、木、金、水、土。五陰五陽。五臟六腑。丙、甲、庚、壬、戊。火、木、金、水、土。心、肝、肺、腎、脾。丁、乙、辛、癸、己。相生相剋化。唯有土最為重要。)

十二支,(巳寅申亥辰戌。陰陽從此並。相併十干生。午卯酉子丑未。掌訣知千載。人身豈不明。)

五方,南東西北中。(心肝肺腎脾。火水金木土。卦分六十四。化厚未知母。)

以上五臟。各有所屬。更有未盡之言。如泄漏消息可見矣。學者精明。得其通神也。

3. 論五陽脈

浮者輕而在上。隱隱緩散。如水浮物。指重如無。輕有餘。愈輕愈盛。泛然滿指。若三部常浮者。主心氣不足。

滑者如珠丸之無端。重指即伏。舉指渾然。不進不退。稍重於洪。若三部常滑。主肝氣不足。

實者虛之對。其脈源派長久而不絕。指輕則有餘。指重隱緩於弦。小於洪。若三部常實。主脾氣不足。

弦者。應指緊迫如巴弦。指重如數。指輕愈急。聚斂而不散。長久而不縮。若三部常弦。主肺氣不足。

洪者大也。其源深。其流長。下指一尋。不弦不浮。輕重皆應。若再尋之。綍然有餘。若三部常洪者。主腎氣不足。

白話文:

洪是指脈搏強大。它的根源深厚,流動的脈搏很長。脈搏在一位常人中指一寸,不緊張不浮。輕重診察皆切合。如果脈搏的ยาว度到達兩寸,這是指腎氣不足。

4. 論五陰脈

微者。最細而弱。重指尋之。宛然如毛髮。隱隱澀澀。疑不可狀。在於有無間。若三部常微。主血滯而神不足。

沉者。如石投水。必極其底。重重尋之。彷彿隱應。比之於微。此有緩起於骨上。若三部常沉者。主胃逆而氣不足。

白話文:

沉脈:就像石頭投進水裡,一定會沉到最底下。仔細尋找,彷彿隱隱約約有反應。與微脈相比,沉脈有緩慢從骨頭上起來的現象。如果是三部脈都經常沉伏,表示胃氣上逆,元氣不足。

緩者。如絲在機。不卷其軸。應指遲緩。往來其微。尤不若微之應急。不沉不伏。惟緩而已。若三部常緩。主腎怯而精不足。

白話文:

緩脈:脈如絲線在織布機上,不繞軸轉動。脈搏應指遲緩,往來微弱,尤其不如微脈應急。不沉不伏,只有緩慢而已。如果三部脈搏經常緩慢,說明腎功能虛弱,精氣不足。

澀者滯而不滑。指下如索隱砂。如刀刮竹。沉下而粗。重則應指。輕則如無。後實前虛。往來不斷。若三部常澀。主魂不足。(董按此句應改「主肝虛而魂不足」始可與上節語氣合拍)

白話文:

澀脈的特點是遲滯緩慢而不順暢,指下觸之如探尋隱藏在沙子裡的繩索,或像刀子刮竹片一樣,感覺沉下沉重且粗糙。如果澀脈沉重,按壓時會有反應,如果澀脈輕微,則感覺不到。澀脈的後部實大,前部虛小,往返運動不斷。如果人體三部脈象都出現澀脈,則表明人的魂魄不足。(董按:這句話應改為「主肝虛而魂不足」才能與上一節的語氣一致)

夫五陽常浮。五陰常沉。沉者臟之脈也。浮者腑之脈也。又有所謂浮中沉者。此為胃也。能知胃脈所在。則臟腑之脈易生矣。

白話文:

五種陽性的脈通常是浮在表面的。五種陰性的脈通常是沉在裡面的。沉的脈是臟的脈。浮的脈是腑的脈。又有一種浮中沉的脈。這是胃的脈。能夠知道胃脈所在的位置,那麼臟腑的脈就容易生成了。

5. 論四營脈

四營者。輕重清濁也。輕清者陽也。重濁者陰也。夫欲知人貴賤貧富壽夭。須於四營脈中求之。若前論五陽五陰脈者。只言臟腑之偏。此四營之論。為統貫一體。而精神魂魄氣血升降。靡不與焉。

白話文:

四種營氣,分為輕重清濁。輕清的屬於陽,重濁的屬於陰。想要知道一個人的貴賤貧富壽夭,必須從四營脈象中探求。前文所說的五陽五陰脈象,只論臟腑的偏差。而四營之論,則是統貫一體,而精神、魂魄、氣血的升降,無不與此相關。

故脈清則神清。神清則氣清。氣清則骨肉形稟之亦清矣。此則輕清重濁。故可知也。

夫欲切此脈。須憶叔和脈中求之有疾。疾則變而難審其證。蓋五臟六腑。或為邪氣所襲故也。今明輕清重濁四脈於後。

白話文:

想要揣摩清楚脈象,必須要記住叔和在脈中尋找病症。如果疾病發生,脈象就會發生變化,難以判斷病情。這是因為五臟六腑可能受到邪氣的襲擊。現在將輕清、重濁四種脈象介紹給你。

輕者如指摸玉。純粹溫潤。識性明敏。祿位權貴。

清者平清而浮。狀如輕羽。不沉不濡。隱隱常動。

重者緩而粗。以手按之。其脈濁。脈濁氣亦濁也。

重者中濁而沉如緊。索隱重濁。亦在究其本原。肝部輕清。衣祿榮貴。重濁一身不足。

心部輕清。聰明發達。重濁夭亡身死。

腎部輕清。智巧謙和。重濁智少多淫。

肺部輕清。義勇謀略。重濁貪淫死臨。

脾部輕清。富貴聲名。重濁很毒無情。

弦洪長大為歲熱。短促微沉氣冷疼。實主肝虛並熱上。脈浮虛腫冷中生。滑時嘔逆腰肢困。緩疾原來氣不寧。澀血病時因婦孕。男兒有此漏精神。男子但有疾。傷神勞怯。婦人有疾。勞心受氣。溫肝血氣不調。傷寒傷風積熱。頭眩發熱骨蒸。不可一類察之。惟察手足冷熱。觀脈聽聲。

白話文:

脈弦長而大,多因熱病而致。脈短促而弱,微沉氣冷,疼痛。實證多主因肝虛又兼有熱氣上衝。脈浮、虛、浮腫、冷則多因中氣不生。脈滑時伴有嘔吐、反胃,腰肢睏乏。緩而有停滯,原來是氣不調和。脈澀則多因血虛,多因婦女懷孕。男子出現這種脈象,則多因精神不振。男子若有此脈象,多因傷神、勞累、怯懦。婦人若有此脈象,多因勞心、受氣。溫肝血氣不調。傷寒傷風積熱。頭眩發熱骨蒸。不能一概而論。要根據手腳的冷熱,觀察脈象,聽聲音來判斷。

專在輕清重濁虛實之理。不可妄議善主。設為詳細再三審察明白。脈病相應。方可用藥。不致傷經錯絡。用藥如行兵。取勝得功。萬全而生。庸醫不詳其正。藥性是非服入重地。不得其命。負爾何辜。醫學不能明察其精。治其病。全其生。實為難矣。

白話文:

中醫著重於輕清重濁、虛實的理論。不可輕易討論治療方法。在詳細審察明白之前,脈象與病情應互相符合。才能用藥。以避免損傷經絡。用藥就像行軍打仗,取得勝利並獲得功勳,才能保全性命。庸醫不明白藥性的正負作用,藥性是否合適,服用的劑量是否適當。因此,無法挽救病人的生命,那病人就太冤枉了。醫學不能精確地觀察病人的病情,治療病人的疾病,並保全病人的生命,這實在是困難的。

太素之脈。七表八里。輕清重濁。四時逆順。可見官祿生死。禍福疾病緣由。豈不神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