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正太素脈秘訣》~ 家傳太素脈秘訣序
家傳太素脈秘訣序
1. 家傳太素脈秘訣序
夫宇宙之寥廓,莫能窮其涯際。然陰陽神鬼之運輸,雨露風雷之灌溉,花卉之繁榮,日月之明晦,甚之河海淵源,蜃樓萬變,極大內之幻觀隱現,細之杜宇悲春,雌鳩喚雨,種種色像,各盡其致。噫!此皆一脈為之橐龠,消息於其中也。豈吾人一身,為天地生民立心立命,擔千古道脈之繼,綱常禮樂之宗,超萬物獨鍾其靈,而秉彝反異耶?
故藏教云:「父母及子相感,業神入胎,地水火風,眾緣和合,漸得長生。」從一七至五七日,生五臟上下氣,通身前身後,左右二邊,各生脈五十條,一身之中,共八百吸氣之脈,至是皆具,通諸出入息氣。蓋此身與造化同流。
左腎屬水,右為命門屬火,陽生於子,火實藏之。所以三焦正與膀胱相對,有二白脈自中出,夾脊而上,貫於腦,過重樓,通之左右手。呼吸之有浮沉遲數,可占其休咎生死疾患,莫得秘藏。是太素之所以有七珍九候,析五行之微,辨八節之候,何其明且備也!雖然,呼吸即陰陽運輸也,津液即雨露灌溉也,光澤即花木榮繁也,耳目即日月明晦也。及至出聖入賢,馳王驟帝,緯地經天,若大功業,莫不從此精神醞釀之也。先儒云:「人身一小天地。」信哉!
余讀張山人脈訣,知其得先天之正,抉石室之珍,窮及性命微言,終始造化妙緒,其資與生人養命之道,功豈淺鮮!因附剞劂以共海內,特書此以志其大云。
豫章雲林龔廷賢撰
白話文:
家傳太素脈秘訣序
宇宙浩瀚無垠,其邊際難以窮盡。然而,陰陽、神鬼的運行,雨露、風雷的滋潤,花草樹木的繁盛,日月的光明與晦暗,乃至大海的源頭,海市蜃樓的變幻莫測,杜鵑悲鳴春去,斑鳩呼喚雨來等等各種景象,都遵循著同一脈絡的運作規律,其消長變化都在其中運轉。那麼,我們人體作為天地生民的載體,擔負著千古道脈的傳承,綱常禮樂的根本,獨具靈性,豈能違背自然規律呢?
因此,《藏教》記載:父母與子女相互感應,業力神識入胎,地水火風等眾多因緣和合,漸漸成就生命。從懷胎一月到七個月,五臟六腑以及上下氣脈逐漸形成,遍佈全身前後左右,各生五十條脈絡,全身共有八百條呼吸之脈,至此都已具備,與呼吸出入息息相關。所以人體與自然造化同出一源。
左腎屬水,右命門屬火,陽氣生於子時,火氣蘊藏其中。因此,三焦與膀胱相對應,有兩條白色的經脈從中間分出,沿著脊柱上升,貫穿腦部,經過重樓穴,通向左右手。呼吸的浮沉、遲速,可以推測人的吉凶禍福、生死疾病。這些奧秘不能秘藏。這就是太素脈學之所以有“七珍九候”,能分析五行之精微,辨別八節之氣候的道理,其精妙完善由此可見。
總而言之,呼吸就是陰陽的運行,津液就是雨露的滋養,光澤就是花木的繁榮,耳目就是日月的明暗。乃至成就聖賢,乃至帝王將相,縱橫天下,建立大功業,都離不開精神的修煉和積累。古人云:“人身一小天地”,誠然如此!我研讀張山人的脈訣,知道他得到了先天之氣的精髓,挖掘出了深藏的珍寶,窮究了性命之理的微言大義,貫通了造化之道的奧妙,其對於養生延命的功用,絕非淺薄!
因此,我將其整理潤色,與天下人共享,特寫此序以記敘其偉大意義。
豫章雲林龔廷賢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