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乘雅半偈》~ 別錄〔衍〕
別錄〔衍〕
1. 別錄〔衍〕
別錄蓋陶隱居就本經而稍廣之,所謂衍也。始余因本經立名,而稍得所以敷陳治理之義;觸類興思,偶窺一斑,載閱別錄,業已引而伸之矣。於此粗自信所見之或可與古為徒也。別錄既衍本經,余復敢為別錄衍。顧余於隱居,何能為役。雖然,推此志也,使人知別錄與本經非二說,余則幸矣。作別錄〔衍〕。
附方〔斷〕
在昔賢聖,莫不深皙本經精義入神之奧,是以因病立方,各有深意。顧人之病證雖同,而所以受病或異,倘按方以合病,合,其幸也;不合,且以病試方矣。故於諸方之次,謬為之斷。俾察證者,更審證之所從來,庶弗至以人僥倖耳。然微茫變動之介,其輕重緩急,有似是而非,似非而是者。
謬在千里,差則毫釐,尤不可不深思而熟講也。故能精研本經之奧,則我可以立方,矧有古方之可循者乎。不則余懼其操方以希合也。作附方〔斷〕
時
崇禎歲次戊辰季冬八日
錢唐後學盧之頤識
白話文:
《別錄》的「衍」字,大概是陶弘景在《本經》的基礎上稍作擴充,所以才叫做「衍」。我當初是因為《本經》而開始研究,才稍微了解其中闡述治理疾病的道理;觸類旁通,偶爾也領悟到一些,看到《別錄》後,發現我已經將其引申發揮了。《別錄》既然是從《本經》衍伸而來,我現在又敢來為《別錄》做衍伸,實在是覺得自己不足以和陶弘景相提並論。雖然如此,我只是想表達這個心意,讓大家知道《別錄》與《本經》並非兩種不同的說法,這樣我就很慶幸了。因此寫了《別錄衍》。
「附方」的「斷」字
過去的賢聖,沒有不深入研究《本經》精微的道理,達到極其深奧的境界,因此能針對疾病開立處方,每個方子都含有深意。只是人的病症雖然相同,但造成生病的原因卻可能不同,如果依照處方來對應疾病,對症了,那是幸運;不對症,簡直就是拿人來試藥。因此,我在各個處方後面,冒昧地加以評論,希望了解病症的人,更能仔細審查病症的來源,才不會拿人命來碰運氣。然而,病症變化非常細微,輕重緩急之間,有些看起來是像,其實不是,有些看起來不像,其實是。
錯誤可能相差千里,偏差可能只有一點點,尤其不能不深入思考並仔細探討。所以能夠精研《本經》的奧義,那麼我就可以開立處方,更何況還有古人留下來的處方可以遵循呢?不然的話,我擔心有人為了碰巧對症而隨意用藥。因此寫了《附方斷》。
時間:
崇禎戊辰年冬季十二月八日
錢塘後學盧之頤 敬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