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之頤

《本草乘雅半偈》~ 第十二帙 (23)

回本書目錄

第十二帙 (23)

1. 芷園素社痎瘧疏方

白茯苓(二錢。修事同上方。)

藿香(二錢。洗。)

甘草(一錢。修事同上方。)

生薑(三錢。切。)

上十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五更一服,未發前一服。氣弱人,加人參一錢、白朮二錢。

夏病二方

白虎湯

石膏(研碎,甘草水飛澄曝。四兩。)

甘草(去頭尾,酒潤,炙黃色,三錢。)

知母(槐砧上銼碎,干木臼中搗爛。一兩三錢。)

粳米(一合。淘。)

上四味,以水三升五合,先煮粳米減半升,去滓,納諸藥,煮取升半,去滓,分溫三服。

竹葉石膏湯

竹葉(一把,採東畔枝葉。)

石膏(三兩。修事如上方。)

半夏(半合,用白芥子末,攪入釅醋內令勻,投半夏洗三四次,水漂,曝乾,銼碎。)

甘草(三錢。修事如上方。)

麥門冬(不必去心,杵爛。二兩。)

人參(飯上蒸曝三次。七錢。)

粳米(一合。洗。)

上七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內粳米,煮令米熟成湯,去米,分溫三服。

病久不愈四方

鱉甲煎丸(方見陽明)

蜀漆丸(方見牝瘧)

牛膝湯

牛膝(取肥大長數尺者,去蘆,銼碎,用黃精銼片,同拌,蒸一炷香,去黃精,曝乾。四兩。)

上一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分溫二服,未發時一服,臨發時一服,用好酒二升,煮取亦善。

丁香酒

丁香(勿令犯火,竹刀切片。一錢。)

檳榔(頭圓矮毗者為榔,形光紫紋者為檳,檳力小,榔力大也。凡使用檳,擇穩正而堅,有錦紋者,以竹刀削去底,細切之,勿令經火。四錢。)

烏梅(取肥大者,湯潤去核,藏米中蒸熟。三枚。)

常山(臨用去苗銼片。三錢。甘草水潤蒸一次,取出,再用人參三錢,拌勻,水潤一宿,飯上蒸,飯熟為度,去人參曝乾。)

上四味,盛一絹囊內,用好酒兩碗浸之,從巳至夜,露置星月下高潔地,橫刀其上,臨發日寅卯時,徐徐服;如無量人,作數次服完;如胃寒人,僅可重湯微溫,但不宜熱服,恐作嘔逆也。服畢,溫覆極暖,靜室中臥,當一日勿澡洗。過時不發,方進糜粥,避風七日。設不瘥,再作服如前法。

上錄諸方,皆古人成案,各有深意存焉。蓋人之病,或有證同而因異,或有因同而證異;或有因證似是而非;或有因證似非而是者。故所貴在盡察因證之常變,及探索古人所以立方之繩則,則我亦可以效法處方,矧有古方之可循者乎。否則(頤)懼其操方以希合也。合,其幸;不合,且以病試方矣。(頤)竊於此,頗三致意。

白話文:

芷園素社痎瘧疏方

白茯苓、藿香、甘草、生薑等藥材,以水煎煮服用,氣虛者可加人參、白朮。

夏病二方

白虎湯:石膏、甘草、知母、粳米等藥材,水煎煮服用。

竹葉石膏湯:竹葉、石膏、半夏、甘草、麥門冬、人參、粳米等藥材,水煎煮服用。

病久不愈四方

鱉甲煎丸、蜀漆丸(方劑另見他處)、牛膝湯(牛膝單味藥,水煎或酒煎服用)、丁香酒(丁香、檳榔、烏梅、常山等藥材,以酒浸泡後服用)。

以上各方皆為古方,需根據患者病情靈活運用。 用藥需仔細辨證,不可盲目套用,需理解古方制定的原則,才能更好地運用。 切忌僅憑方劑名稱就試圖套用,以免延誤病情。 以上心得,謹此三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