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笏

《中風論》~ 論臟象

回本書目錄

論臟象

1. 論臟象

肝藏魂,屬足厥陰經,有正絡入肝絡膽,主春木風令,旺於春,以膽為腑,屬足少陽經,有正絡入膽絡肝,七情主怒,聲主呼,液為淚,五官目(凡臟腑之相表裡者,因諸經相屬相絡也。後世用五行干支相配,亦屬鑿空腐談)。

白話文:

肝臟藏魂,屬於足厥陰經,有正絡進入肝臟,連接膽臟,主掌春天的木氣和風令,在春天最旺盛,而膽臟是肝臟的腑臟,屬於足少陽經,有正絡進入膽臟,連接肝臟。七情中主怒,聲音主呼,液體是淚,五官是眼睛。(臟腑之所以相互表裡,是因為各種經絡相互聯屬相通。後世用五行和干支相配,也是空洞無稽的謬論。)

心藏神,屬手少陰經,有正絡入心絡小腸,主夏君火熱令,旺於夏,以小腸為腑,屬手太陽經,有正絡入小腸絡心,心君無為,五官舌。

白話文:

心臟藏神,屬於手少陰經,正絡進入心臟絡和小腸,主宰夏季的火熱命令。夏季最旺盛,小腸為腑,屬於手太陽經,正絡進入小腸絡和心臟。心君無所作為,五官之中,舌屬心。

心主無形,代心君行事,屬手厥陰經,有正絡歷膻中,遍歷三焦,主長夏相火暑令,旺於夏,以三焦為腑,亦無形,屬手少陽經,有正絡歷三焦絡膻中,七情主喜,聲主笑,液為汗。

白話文:

心神是無形的,它代替心臟君主行事,屬於手厥陰經,有正經絡貫穿膻中,遍佈三焦,主宰長夏相火的暑令,在夏季旺盛;三焦是腑,也是無形的,屬於手少陽經,有正經絡貫穿三焦,聯絡膻中,七種情感中主宰喜悅,聲音中主宰笑,津液是汗。

脾藏意,屬足太陰經,有正絡入脾絡胃,主四季濕土令,寄旺於四季,以胃為腑,屬足陽明經,有正絡入胃絡脾,七情主憂思,聲主歌,液為涎,五官口。

白話文:

脾藏屬於足太陰經,有正絡進入脾絡胃,主導四季濕土令,寄居旺盛於四季,以胃為腑,屬於足陽明經,有正絡進入胃絡脾,七情主憂思,聲音主歌,液體為涎,五官為口。

肺藏魄,屬手太陰經,有正絡入肺絡大腸,主秋金燥令,旺於秋,以大腸為腑,屬手陽明經,有正絡入大腸絡肺,七情主悲,聲主哭,液為涕,五官鼻。

白話文:

肺臟主藏魄,屬手太陰經絡,有正規的經絡通入肺臟和連結大腸,主要掌管秋季(金屬性)的乾燥氣候,於秋天最為旺盛。大腸是肺腑,屬手陽明經絡,有正規的經絡通入大腸和連結肺臟,七情以悲傷為主,聲音表現為哭泣,液體為鼻涕,五官為鼻子。

腎藏精與智,左藏智,右藏精,屬足少陰經,有正絡入腎絡膀胱,主冬水寒令,旺於冬,以膀胱為腑,屬足太陽經,有正絡入膀胱絡腎,七情主恐懼,聲主呻,液為精,五官耳。

白話文:

腎臟收藏精華與智慧,左側收藏智慧,右側收藏精華,屬於足少陰經,有正絡進入腎臟,膀胱相連,主導冬季寒氣的運作,在冬季最旺盛,膀胱為腑,屬於足太陽經,有正絡進入膀胱,腎臟相連,七情主掌恐懼,聲音主掌呻吟,液體為精華,五官為耳朵。

五臟以心為君、為主,心君無為,寂然不動,其臟堅固,邪不能侵,侵之則神去而死。凡心之用,皆手厥陰心主代為用事也。

白話文:

五臟之中,以心臟為君王,為首領,心臟君主沒有為為,寂然不動,它的臟器堅固,邪氣不能侵犯,如果邪氣侵犯,則神識就會離去,人就會死亡。凡是心臟的功能,都是手厥陰心包經代替心臟來執行。

心主即膻中宗氣也,但有氣而無形,專代心君用事,故名之相火,譬如宰相代人君施政也。後世錯認右腎為相火,考之《靈》、《素》、《難經》及仲景書,皆無此說。此因叔和脈法將三焦配入右尺,三焦本屬相火,故遂錯認右腎為相火耳。心主是本名,因心主無形可指,故《素問》借任脈之膻中穴名之曰膻中,是從其外而名之也。《靈樞》借護心之脂膜名之曰心包絡,是從其內而名之也。

二者皆是借名,非本名也。唯心主二字,乃是本名,因其代心君行事,為性情之主,故曰心主。

白話文:

心主,就是膻中宗氣,它只存在氣而不具有形體,專門代替心這個君主來做事,所以把它叫做相火,就像宰相代替國君來管理政務一樣。後世把右腎錯認為相火,考證《靈樞》、《素問》、《難經》以及《仲景書》,都沒有這種說法。這是因為叔和脈法將三焦分配到右尺,三焦原本屬於相火,所以就錯把右腎當成相火了。心主是本名,由於心主無形可指,所以《素問》借用了任脈的膻中穴的名字,把它命名為膻中,這是從它的外部來命名的。 《靈樞》借用了保護心臟的脂膜來命名,把它叫做心包絡,這是從它的內部來命名的。

三焦亦有氣而無形,即衛氣之間行於腑者也。扁鵲名為原氣,乃腸胃中行津化液之氣也。蓋心主是宗氣,《內經》所謂大氣積於胸中,命曰氣海者是也。凡肝之怒、肺之悲、腎之智、脾之思,皆秉此氣為用。三焦是衛氣,《內經》所謂衛出下焦,間行於六腑者是也。凡上焦之飲食主納、中焦之主腐化、下焦之二便主出,皆秉此氣為用,此二者皆有氣而無形。馬元臺謂三焦有形如脂者,妄也。

白話文:

三焦也具有氣但沒有形狀,就是衛氣在五臟六腑之間流動。扁鵲稱之為原氣,是腸胃中運行津液、化生液汁的氣。心臟是宗氣的根,也就是《內經》中所說的“大氣積於胸中,稱之為氣海”。肝臟的怒氣、肺臟的悲傷、腎臟的智慧、脾臟的思慮,都是由宗氣來發揮作用的。三焦是衛氣的總稱,《內經》中所說的“衛氣產生於下焦,運行於六腑”的理論就是這個意思。上焦主納飲食,中焦主腐化,下焦主排出二便,所有這些功能都是由衛氣來完成的。因此,三焦雖然有氣,卻沒有具體的形狀。馬元臺認為三焦有形狀,像脂肪一樣,這是一種錯誤的說法。

腎有兩枚,其左者為腎,右者為命門。男子以右腎藏精,女子以右腎系胞。此言出於《難經》,不見於《內經》,然《內經》謂衝脈為血海,循腹右繫於腎。又謂男子二八太衝脈盛,精始至,女子二七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又謂男子無月事,衝脈不泄,則上榮而生髭鬚;女子有月事,衝脈下泄,則髭鬚不生。

白話文:

宦官損傷了他的衝脈,所以鬍鬚也不生長。看《難經》中說:「男人以收藏精氣為主,女人以繫住胎胞為主。」這句話說明,右腎是命門,也就是《內經》中所說的衝脈,沿著腹部的右下方運行,並且繫結於右腎,所以男女的精液纔能夠傳生,就像說是人生受命之門一樣。因此,命門是水,不是火。後世沿襲孫思邈的錯誤說法,認為左腎是水,右腎是相火,這已經是一個很大的錯誤了。李時珍反而用這個錯誤的說法來詆毀《難經》,可以知道後世的醫家對於內臟的形狀和功能完全不瞭解,卻還妄想要著作醫書,這還能值得相信嗎?

宦者損其衝脈,則須亦不生。觀《難經》男以藏精,女以系胞之語,則右腎為命門者,即《內經》之衝脈循腹右下行繫於右腎,謂男女之天癸所以傳生者也,猶曰此生生受命之門耳。則命門乃水也,非火也。後世沿叔和之謬,謂左腎為水,右腎為相火,已屬大謬,李時珍反用此法詆譭《難經》,可知後世醫家於內景臟象全然不識,而猶妄意著作其書,尚可信乎?

或問:子以命門為天癸,然則腎中無火矣,無火則腎中真陽又是何物也?曰:腎中真陽即是衛氣之根,《內經》謂衛出下焦,《難經》謂腎間動氣,又謂生氣之原者是也。此兩腎皆有之,且膀胱亦有之,奈何專屬之右腎耶?

白話文:

有人問:您認為命門就是天癸,那麼腎中沒有火了,沒有火,腎中的真陽又是什麼呢?我回答說:腎中的真陽就是衛氣的根源,《內經》說衛氣出自下焦,《難經》說腎間有動氣,又說生氣的來源是這裡。這兩個腎都有,並且膀胱也有,為什麼您卻專門歸屬於右腎呢?

《內經》曰:初生之來謂之精(男女媾精,萬物化生。即右腎藏精也)。兩精相摶謂之神(陰陽合而神明生,即心藏神也)。隨神往來謂之魂(神明動而知識生,即肝藏魂也)。並精出入謂之魄(精血充而運動生,即肺藏魄也)。心有所憶謂之意(脾主思,故藏意)。慮善而動謂之智(腎為技巧之官,故藏智)。此五臟之所藏,謂之五神,所謂性也。

白話文:

《黃帝內經》上說:開始出生時,稱為「精」(男女交合的精氣,萬物由此而生。也就是右腎儲藏精氣)。陰陽二精相和,稱為「神」(陰陽結合後,神明產生,也就是心藏神)。隨著精神的活動,稱為「魂」(神明活動後,知識產生,也就是肝藏魂)。精氣出出入入,稱為「魄」(精血旺盛後,運動產生,也就是肺藏魄)。心裡有所懷唸的東西,稱為「意」(脾主思考,所以藏意)。思考好的並付諸行動,稱為「智」(腎是技巧的管理者,所以藏智)。這五臟所藏的東西,稱為五神,也就是所謂的「性」。

凡五臟皆不可病,而心臟為最。然《內經》、《難經》論病,多以五臟為言者,乃指五臟所主之病,非謂五臟為受病之地也。譬如怒為肝之所主,其受病之地乃在衛氣、宗氣之上僭,《內經》所謂氣有餘善怒也。又如恐為腎之所主,其受病之地乃在衛氣、宗氣之下陷,《內經》所謂氣不足善恐也。俗書不知從受病之氣分施治,而輒從五臟用藥,則誤矣。

白話文:

腎臟不可不知道,腎臟的前面是肝臟,後面是脊椎骨,上面是肺臟,下面是膀胱,前邊是肺與胃之間的空隙之處。所以說,腎臟是人體臟腑的根本之處。

五臟為藏神最密之所,而名為陰者,以其為陰經所屬也。六腑為傳受渣滓之所,而名為陽者,以其為陽經所屬也。唯膽為清淨之地,不受穢濁,而亦名腑者,亦以其為陽經所屬也。《內經》謂臟腑皆取決於膽,故膽為決斷之官。

白話文:

五臟是貯藏陰神最隱祕的地方,所以稱為陰。六腑是傳輸和承受廢物的地方,所以稱為陽。只有膽臟是清淨的地方,不受污穢濁氣的影響,但也稱為腑,也是因為它屬於陽經。而《內經》說臟腑都受膽臟的影響,因此膽臟是決斷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