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論》~ 論經絡次序
論經絡次序
1. 論經絡次序
(此宗氣領營血所行也,營行脈中)
經脈發源在左乳旁下,以手按之有動脈者是也。《素問》名為胃之大絡虛里穴,《靈樞》名為脾之大絡大包穴。蓋脈本營血,乃水穀所主,故以脾胃互稱。此只一穴,在左乳旁下,若右乳旁下則無有,不論男女,人人皆然。此等要緊之穴,《內經》言之甚清,驗之此身亦甚明,乃諸家竟不知此為何事,可為浩嘆(虛里出瀏腋下三寸,大包在腹下六寸)。
第一,手太陰肺經從左邊虛里穴上注肺,由左腋間走左手大指(寸口脈即此),是從胸走手也(正絡入肺)。
第二,手陽明大腸經從寸口斜分至腕臂(反關脈即此),走上至頭,是從手走頭也(正絡入大腸)。
第三,足陽明胃經從頭上接前脈,由胸前而下至足背,是從頭走足也(正絡入胃)。
第四,足太陰脾經從足指接前脈,由膝而上至胸,注心中,是從足走胸也(正絡入脾)。
第五,手少陰心經從胸中接前脈,由臑間而至手小指,是從胸走手也(正絡入心)。
第六,手太陽小腸經從手小指外側接前脈而上至頭,是從手走頭也(正絡入小腸)。
第七,足太陽膀胱經從頭上接前脈,由背而下至足小指,是從頭走足也(正絡入膀胱)。
第八,蹺脈(男用陽蹺,女用陰蹺)從脛上接前脈,上至背俞,轉從復衝下行於足(正絡無)。
第九,足少陰腎經從足心接前脈,由膝內而上至胸,是從足走胸也(正絡入腎)。
第十,手厥陰心主經從胸中接前脈,由臑而至手中指,是從胸走手(正絡散入膻中)。
第十一,手少陽三焦經從手指背接前脈,由手腕外上至耳側,是從手走頭也(正絡歷三焦)。
第十二,足少陽膽經從頭上耳側接前脈,由身之旁下至足,是從頭走足也(正絡入膽)。
第十三,足厥陰肝經從足下接前脈,由膝而上至胸中,注於肺,是從足走胸也(正絡入肝)。
以上諸脈,各有兩條先行於左者畢,然後再注肺,由右腋間走右手太陰經、手陽明經,以次至足厥陰經,亦如其左,不復繁綴,然後再交於督脈。
督脈從右足厥陰經上頭而來,由頭頂中間入頸,循脊中直下至尾骨,分兩支入前陰,合交任脈(此脈只一條,無正絡)。
任脈,從前陰接前督脈由腹中間上胸,復注於肺,為周而復始(此脈亦一條,正絡無)。
以上左右十二經、兩蹺、督、任,凡二十八脈,共長十六丈二尺,一息六寸計,二百七十息即遍一度,凡人一日一夜有一萬三千五百息,則遍五十度也(凡營血隨宗氣行於脈中者,用此審次第。詳後營行)。
白話文:
論經絡次序
經脈起始於左乳旁下方,按壓處可感受到搏動的動脈,就是經脈的起點。《素問》稱之為胃之大絡虛里穴,《靈樞》稱之為脾之大絡大包穴。因為脈絡本源於營血,而營血則由水穀精華所化生,所以以脾胃互相稱呼。此穴只有一個,位於左乳旁下方,右乳旁下方則無,不論男女皆然。這個重要的穴位,《內經》記載得非常清楚,親自驗證也能明顯感受到,但許多醫家卻不知其為何物,令人惋惜。(虛里穴位於腋下三寸,大包穴位於腹部下方六寸)。
首先,手太陰肺經從左邊的虛里穴向上通往肺臟,從左腋下經過,到達左手大拇指(寸口脈在此),這是從胸部走向手部的經絡(正絡入肺)。
其次,手陽明大腸經從寸口脈斜分至手腕和手臂(反關脈在此),向上通往頭部,這是從手部走向頭部的經絡(正絡入大腸)。
再次,足陽明胃經從頭部接續前面的經脈,經過胸前向下到達足背,這是從頭部走向足部的經絡(正絡入胃)。
然後,足太陰脾經從足趾接續前面的經脈,經過膝蓋向上到達胸部,注入心臟,這是從足部走向胸部的經絡(正絡入脾)。
接著,手少陰心經從胸部接續前面的經脈,經過上臂內側到達左手小指,這是從胸部走向手部的經絡(正絡入心)。
再者,手太陽小腸經從左手小指外側接續前面的經脈向上到達頭部,這是從手部走向頭部的經絡(正絡入小腸)。
之後,足太陽膀胱經從頭部接續前面的經脈,經過背部向下到達足小指,這是從頭部走向足部的經絡(正絡入膀胱)。
然後,蹺脈(男性為陽蹺脈,女性為陰蹺脈)從脛骨上端接續前面的經脈,向上到達背部的俞穴,再從復溜穴向下運行於足部(無正絡)。
接著,足少陰腎經從足心接續前面的經脈,經過膝蓋內側向上到達胸部,這是從足部走向胸部的經絡(正絡入腎)。
再接著,手厥陰心包經從胸部接續前面的經脈,經過上臂內側到達中指,這是從胸部走向手部的經絡(正絡散入膻中)。
然後,手少陽三焦經從手指背部接續前面的經脈,經過手腕外側向上到達耳側,這是從手部走向頭部的經絡(正絡歷三焦)。
最後,足少陽膽經從頭部耳側接續前面的經脈,經過身體側面向下到達足部,這是從頭部走向足部的經絡(正絡入膽)。
足厥陰肝經從足部接續前面的經脈,經過膝蓋向上到達胸部,注入肺部,這是從足部走向胸部的經絡(正絡入肝)。
以上經脈,左邊的十二經脈都先各自運行完畢,然後再注入肺臟,再從右腋下經過,循行於右手太陰經、手陽明經,依次到足厥陰經,與左邊的經脈運行順序相同,不再贅述,然後再交匯於督脈。
督脈從右足厥陰經上行至頭部,從頭頂中間進入頸部,沿著脊柱正中向下到達尾骨,分為兩支進入前陰,與任脈交匯。(此脈只有一條,無正絡)。
任脈從前陰接續督脈,經過腹部中間向上到達胸部,再注入肺臟,形成周而復始的循環。(此脈也只有一條,無正絡)。
以上包括左右十二經脈、兩條蹺脈、督脈和任脈,共二十八條經脈,總長十六丈二尺,以每次呼吸六寸計算,二百七十次呼吸就能運行一周,普通人一日一夜約有一萬三千五百次呼吸,則經脈運行約五十周。(凡是營血隨著宗氣在經脈中運行的,都應按照此順序來審察。詳見後文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