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病源候論》~ 卷之一 (1)
卷之一 (1)
1. 卷之一
2. 風病諸候(上凡二十九論)
3. 一、中風候
中風者,風氣中於人也。風是四時之氣,分布八方,主長養萬物。從其鄉來者,人中少死病;不從其鄉來者,人中多死病。其為病者,藏於皮膚之間,內不得通,外不得泄。其入經脈,行於五臟者,各隨臟腑而生病焉。
心中風,但得偃臥,不得傾側,汗出,若唇赤汗流者可治,急灸心俞百壯;若唇或青或黑,或白或黃,此是心壞為水。面目亭亭,時悚動者,皆不可復治,五六日而死。
肝中風,但踞坐,不得低頭,若繞兩目連額上,色微有青,唇青面黃者可治,急灸肝俞百壯;若大青黑,面一黃一白者,是肝已傷,不可復治,數日而死。
脾中風,踞而腹滿,身通黃,吐咸汁出者可治,急灸脾俞百壯;若手足青者,不可復治。
腎中風,踞而腰痛,視脅左右,未有黃色如餅粢大者可治,急灸腎俞百壯;若齒黃赤,鬢髮直,面土色者,不可復治。
肺中風,偃臥而胸滿短氣,冒悶汗出,視目下鼻上下兩旁下行至口,色白者可治,急灸肺俞百壯;若色黃者,為肺已傷,化為血,不可復治。其人當妄,掇空指地,或自拈衣尋縫,如此數日而死。
診其脈,虛弱者,亦風也;緩大者,亦風也;浮虛者,亦風也;滑散者,亦風也。
白話文:
中風,指的是風邪侵襲人體。風是四季的氣候變化,分佈在各個方向,主要功能是滋養萬物。如果風邪來自其適應的方向,人比較不容易因此生重病;如果風邪不是來自其適應的方向,人就比較容易因此生重病。風邪發病時,會潛藏在皮膚之間,在體內無法順暢流通,在體外也無法發散出去。當風邪進入經脈,運行到五臟時,就會隨著侵入的臟腑而產生不同的疾病。
如果風邪侵入心臟,患者只能躺著,不能側身,會流汗,如果嘴唇發紅且不斷流汗還可以治療,趕快針灸心俞穴一百壯;如果嘴唇呈現青色、黑色,或白色、黃色,表示心臟已經損壞轉為水腫,面部浮腫,有時會抽搐,這些都已經無法救治,大約五六天就會死亡。
如果風邪侵入肝臟,患者只能坐著,不能低頭,如果眼睛周圍連到額頭,顏色微微帶青,嘴唇發青、臉色發黃還可以治療,趕快針灸肝俞穴一百壯;如果呈現深青黑色,臉色一黃一白,表示肝臟已經受損,無法救治,數日就會死亡。
如果風邪侵入脾臟,患者會坐著,並且感到腹脹,全身發黃,嘔吐出鹹味液體還可以治療,趕快針灸脾俞穴一百壯;如果手腳發青,就無法救治了。
如果風邪侵入腎臟,患者會坐著,並且感到腰痛,觀察腰部兩側,如果還沒有出現像餅狀或米糕大小的黃色區塊還可以治療,趕快針灸腎俞穴一百壯;如果牙齒呈現黃紅色、鬢髮直立、臉色像泥土一樣,就無法救治了。
如果風邪侵入肺臟,患者會躺著,並且感到胸悶氣短,頭暈、冒汗,觀察眼睛下方、鼻子上下兩側延伸到嘴巴的部位,如果呈現白色還可以治療,趕快針灸肺俞穴一百壯;如果呈現黃色,表示肺臟已經受損,化為血,就無法救治了。這種人會胡言亂語,手在空中抓摸,或用手指地面,或者自己拉扯衣服尋找縫隙,這樣的情況持續數天就會死亡。
診斷時,如果脈象虛弱,也是中風;脈象緩和而大,也是中風;脈象浮而虛弱,也是中風;脈象滑而散亂,也是中風。
4. 二、風癔候
風邪之氣,若先中於陰,病發於五臟者,其狀奄忽不知人,喉里噫噫然有聲,舌強不能言。發汗身軟者,可治;眼下及鼻人中左右上白者,可治;一黑一赤,吐沫者,不可治;汗不出,體直者,七日死。
白話文:
風邪的邪氣,如果先侵入身體的陰分,病發在五臟的,這種病發作時會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喉嚨裡會發出「噫噫」的聲音,舌頭僵硬說不出話。如果發汗後身體變軟,就可以醫治;如果眼睛下方、鼻孔旁和人中左右呈現白色,也可以醫治;如果眼睛出現一黑一紅,且會吐口沫,就無法醫治;如果不出汗、身體僵硬,七天就會死亡。
5. 三、風口噤候
諸陽經筋,皆在於頭。手三陽之筋,並結入頷頰;足陽明之筋,上夾於口。諸陽為風寒所客則筋急,故口噤不開也。
診其脈遲者生。
白話文:
所有陽經的筋,都匯聚在頭部。手部的三條陽經的筋,都連結到下巴和臉頰;足陽明經的筋,則往上夾住嘴巴。各種陽經如果受到風寒侵襲,筋就會繃緊,所以導致嘴巴緊閉無法張開。
如果診斷時發現脈象遲緩,表示病情還算有希望好轉。
6. 四、風舌強不得語候
脾脈絡胃,夾咽,連舌本,散舌下。心之別脈系舌本。今心、脾二臟受風邪,故舌強不得語也。
白話文:
脾經的脈絡連接著胃,向上夾住咽喉,連到舌根,然後分散到舌頭下方。心經的另一條脈絡也繫於舌根。現在如果心臟和脾臟這兩個臟腑受到風邪侵襲,就會導致舌頭僵硬,無法說話。
7. 五、風失音不語候
喉嚨者,氣之所以上下也。會厭者,音聲之戶;舌者,聲之機;唇者,聲之扇。風寒客於會厭之間,故卒然無音。皆由風邪所傷,故謂風失音不語。
《養生方》云:醉臥當風,使人發喑。
白話文:
喉嚨是氣息上下流通的通道。會厭是聲音發出的門戶;舌頭是發出聲音的關鍵;嘴唇則是聲音的擴散器。風寒侵入會厭的位置,所以會突然發不出聲音。這些都是由於風邪侵襲所造成的,因此稱為風邪引起的失音和不能說話。
《養生方》說:醉酒後睡在風口,會使人聲音沙啞。
8. 六、賊風候
賊風者,謂冬至之日,有疾風從南方來,名曰虛風。此風至能傷害於人,故言賊風也。其傷人也,但痛不可得按抑,不可得轉動,痛處體卒無熱。傷風冷則骨解深痛,按之乃應骨痛也。但覺身內索索冷,欲得熱物熨痛處,即小寬;時有汗。久不去,重遇冷氣相搏,乃結成瘰癧及偏枯;遇風熱氣相搏,乃變附骨疽也。
白話文:
所謂賊風,指的是在冬至這一天,如果有強烈的風從南方吹來,就叫做虛風。這種風會傷害人,所以才稱作賊風。它傷害人時,會讓人感到疼痛,而且這種痛無法按壓減緩,也不能轉動身體,疼痛的部位皮膚表面通常不會發熱。如果受到風寒侵襲,會感到骨頭深處疼痛,按壓時會感覺疼痛是從骨頭傳來的。身體會覺得發冷發抖,想要用熱的東西敷在疼痛的部位,這樣會稍微舒服一些,有時候會出汗。如果這種情況持續很久沒有好轉,又再次遇到寒冷的空氣侵襲,就會結成瘰癧(淋巴結核)或者導致半身不遂;如果遇到風熱的氣侵襲,就會轉變成附骨疽(骨髓炎)。
9. 七、風痙候
風痙者,口噤不開,背強而直,如發癇之狀。其重者,耳中策策痛;卒然身體痙直者,死也。由風邪傷於太陽經,復遇寒濕,則發痙也。
診其脈,策策如弦,直上下者,風痙脈也。
白話文:
風痙這種病,會出現嘴巴緊閉張不開,背部僵硬挺直,看起來像癲癇發作的樣子。病情嚴重的,耳朵裡面會感到像有東西在敲打般的疼痛;如果突然全身僵硬挺直,那就很危險了。這種病是因為風邪侵犯了太陽經,又遇到寒濕之氣,就會引發痙攣。
診斷時,如果摸到脈搏跳動急促,像琴弦一樣繃緊,而且脈象是直上直下的,那就是風痙的脈象。
10. 八、風角弓反張候
風邪傷人,令腰背反折,不能俯仰,似角弓者,由邪入諸陽經故也。
白話文:
風邪侵犯人體,會使腰背向後彎曲,無法向前彎腰或向後仰頭,看起來像拉開的弓一樣。這是因為邪氣侵入人體的各條陽經所導致的。
11. 九、風口喎候
風邪入於足陽明、手太陽之經,遇寒則筋急引頰,故使口喎僻,言語不正,而目不能平視。
診其脈,浮而遲者可治。
《養生方》云:夜臥,當耳勿得有孔,風入耳中,喜令口喎。
白話文:
風邪侵入足陽明經和手太陽經,如果又遇到寒冷,就會導致筋脈拘攣,牽引臉頰,所以會造成嘴歪斜,說話不清,眼睛也無法正常平視。
診斷時,如果脈象是浮而遲緩,表示還可以治療。
《養生方》說:晚上睡覺時,耳朵不能有孔洞,風如果吹進耳朵裡,容易造成嘴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