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元方

《諸病源候論》~ 卷之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1)

1. 一、中風候

中風者,風氣中於人也。風是四時之氣,分布八方,主長養萬物。從其鄉來者,人中少死病;不從其鄉來者,人中多死病。其為病者,藏於皮膚之間,內不得通,外不得泄。其入經脈,行於五臟者,各隨臟腑而生病焉。

白話文:

中風,是風氣侵入人體而造成的。風是四季的氣候,分佈在八方,負責滋養萬物。從我們居住的地方吹來的風,人很少會因此生病或死亡;不從我們居住的地方吹來的風,人則容易生病或死亡。中風這種疾病,病邪停留於皮膚之間,無法從內部疏通,也無法從外部宣發。如果病邪進入經脈,運行到五臟,就會根據不同的臟腑而產生不同的疾病。

心中風,但得偃臥,不得傾側,汗出,若唇赤汗流者可治,急灸心俞百壯;若唇或青或黑,或白或黃,此是心壞為水。面目亭亭,時悚動者,皆不可復治,五六日而死。

白話文:

中風,只要平躺著,不能側身。如果出汗,而且嘴脣發紅、汗水流動,可以治療。趕緊在心俞穴灸百壯。如果嘴脣發青、發黑、發白或發黃,這是心臟受損所致的水腫。面色青白,時常驚恐不安的,都無法救治,在五到六天內就會死亡。

肝中風,但踞坐,不得低頭,若繞兩目連額上,色微有青,唇青面黃者可治,急灸肝俞百壯;若大青黑,面一黃一白者,是肝已傷,不可復治,數日而死。

白話文:

肝臟中風,患者只能坐著而無法低頭,如果眼睛周圍到額頭之間呈現微青色,嘴脣青紫,臉色發黃,則還有救治的機會。這時需立即在肝俞穴上施灸百壯。

如果眼睛周圍變成深青色或黑色,臉色一部分發黃、一部分發白,則表示肝臟已受嚴重損傷,無法再治療,患者會在幾天內死亡。

脾中風,踞而腹滿,身通黃,吐咸汁出者可治,急灸脾俞百壯;若手足青者,不可復治。

腎中風,踞而腰痛,視脅左右,未有黃色如餅粢大者可治,急灸腎俞百壯;若齒黃赤,鬢髮直,面土色者,不可復治。

白話文:

腎臟中風,病人會蹲在地上腰部疼痛,檢視左右胸脅部位,如果沒有發現直徑似餅乾或糯米飯糰大小的黃色腫塊,可以及時針灸「腎俞穴」100次。如果患者的牙齒黃赤,鬢髮豎直,面色發黃,就代表病情嚴重,無法治癒。

肺中風,偃臥而胸滿短氣,冒悶汗出,視目下鼻上下兩旁下行至口,色白者可治,急灸肺俞百壯;若色黃者,為肺已傷,化為血,不可復治。其人當妄,掇空指地,或自拈衣尋縫,如此數日而死。

白話文:

肺部中風,患者躺臥時會感到胸悶、呼吸急促,冒汗且覺得呼吸困難。他的目光從下往上看著鼻子,然後左右移動再往下看向嘴巴。如果患者臉色蒼白,可以透過在肺俞穴上快速施灸一百壯來治療。但如果患者臉色發黃,表示肺部已經受傷,形成血瘀,就無法治癒了。此時患者會胡言亂語,空抓亂指,甚至自己扯衣服找縫隙。這種情況通常會持續數天,之後患者就會死亡。

診其脈,虛弱者,亦風也;緩大者,亦風也;浮虛者,亦風也;滑散者,亦風也。

2. 二、風癔候

風邪之氣,若先中於陰,病發於五臟者,其狀奄忽不知人,喉里噫噫然有聲,舌強不能言。發汗身軟者,可治;眼下及鼻人中左右上白者,可治;一黑一赤,吐沫者,不可治;汗不出,體直者,七日死。

白話文:

風邪侵襲人體後,如果先侵犯於陰分(內臟),那麼病症就會發作在五臟中。患者表現為神志恍惚,不認識人,喉嚨中發出「噫噫」的聲音,舌頭僵硬不能說話。如果患者出汗後身體虛軟,是可以治療好的;如果患者眼睛下方、鼻孔以及人中部位兩側發白,也是可治的。如果患者出現一側發黑一側發紅,吐沫的情況,就無法治療;如果患者不出汗,身體僵直,則會在七天內死亡。

3. 三、風口噤候

諸陽經筋,皆在於頭。手三陽之筋,並結入頷頰;足陽明之筋,上夾於口。諸陽為風寒所客則筋急,故口噤不開也。

白話文:

所有的陽經經絡,都起源於頭部。手的三條陽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的筋絡,都連接到下巴和臉頰;足陽明胃經的筋絡,則上行分佈於口脣周圍。如果受到風寒之邪的侵襲,陽經的筋絡就會緊張攣縮,因此會導致嘴巴緊閉無法張開。

診其脈遲者生。

4. 四、風舌強不得語候

脾脈絡胃,夾咽,連舌本,散舌下。心之別脈系舌本。今心、脾二臟受風邪,故舌強不得語也。

5. 五、風失音不語候

喉嚨者,氣之所以上下也。會厭者,音聲之戶;舌者,聲之機;唇者,聲之扇。風寒客於會厭之間,故卒然無音。皆由風邪所傷,故謂風失音不語。

白話文:

喉嚨是氣體出入院體的地方。會厭是發聲的門戶;舌頭是發聲的機關;嘴脣是發聲的扇子。風邪侵犯會厭,就會突然失聲。這些都是風邪所致,因此稱作風失音不語。

《養生方》云:醉臥當風,使人發喑。

6. 六、賊風候

賊風者,謂冬至之日,有疾風從南方來,名曰虛風。此風至能傷害於人,故言賊風也。其傷人也,但痛不可得按抑,不可得轉動,痛處體卒無熱。傷風冷則骨解深痛,按之乃應骨痛也。但覺身內索索冷,欲得熱物熨痛處,即小寬;時有汗。久不去,重遇冷氣相搏,乃結成瘰癧及偏枯;遇風熱氣相搏,乃變附骨疽也。

白話文:

賊風,是指冬至那天,從南方吹來的疾風,又稱虛風。這種風對人體有很大的傷害力,因此稱之為賊風。它的傷害特點是:

  • 劇烈疼痛,難以按壓或轉動。
  • 疼痛部位的體表沒有發熱。
  • 傷風冷邪後,骨頭深處劇烈疼痛,按壓時疼痛加劇。
  • 身體內部感覺冰冷,想要用熱的東西熨燙疼痛部位,會稍微減輕疼痛;有時會出汗。
  • 賊風長時間不去除,再遇到冷氣,會形成瘰癧或偏癱;如果遇到風熱之氣,會轉變為附骨疽。

7. 七、風痙候

風痙者,口噤不開,背強而直,如發癇之狀。其重者,耳中策策痛;卒然身體痙直者,死也。由風邪傷於太陽經,復遇寒濕,則發痙也。

白話文:

風痙患者,嘴巴緊閉無法張開,背部僵硬挺直,像發羊癲癇的樣子。情況嚴重的,耳朵會劇烈疼痛;身體突然痙攣挺直的,會死亡。這是因為外來的風邪侵犯了太陽經,又遇上寒濕,就會發作風痙。

診其脈,策策如弦,直上下者,風痙脈也。

8. 八、風角弓反張候

風邪傷人,令腰背反折,不能俯仰,似角弓者,由邪入諸陽經故也。

9. 九、風口喎候

風邪入於足陽明、手太陽之經,遇寒則筋急引頰,故使口喎僻,言語不正,而目不能平視。

診其脈,浮而遲者可治。

《養生方》云:夜臥,當耳勿得有孔,風入耳中,喜令口喎。

10. 十、柔風候

血氣俱虛,風邪併入,在於陽則皮膚緩,在於陰則腹裡急。柔風之狀,四肢不能收,裡急不能仰。

11. 十一、風痱候

風痱之狀,身體無痛,四肢不收,神智不亂,一臂不隨者,風痱也。時能言者可治,不能言者不可治。

12. 十二、風腲退候

風腲退者,四肢不收,身體疼痛,肌肉虛滿,骨節懈怠,腰腳緩弱,不自覺知是也。由皮肉虛弱,不勝四時之虛風,故令風邪侵於分肉之間,流於血脈之內使之然也。經久不瘥,即變成水病。

白話文:

風腲退,是指四肢無法收縮,身體疼痛,肌肉鬆軟浮腫,骨節鬆弛,腰腳無力,自己都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這是由於皮肉虛弱,抵擋不住季節的風邪,導致風邪侵入肌肉和血脈之中引起的。如果長期不治,就會變成水病。

13. 十三、風偏枯候

風偏枯者,由血氣偏虛,則腠理開,受於風濕,風濕客於半身,在分腠之間,使血氣凝澀,不能潤養,久不瘥,真氣去,邪氣獨留,則成偏枯。其狀半身不隨,肌肉偏枯,小而痛,言不變,智不亂是也。邪初在分腠之間,宜溫臥取汗,益其不足,損其有餘,乃可復也。

白話文:

風偏枯是由於血氣偏虛,導致腠理腠理(皮膚毛孔)打開,受風濕侵襲。風濕停留在身體一側,在肌肉和皮膚之間,導致血氣凝固,無法滋養。久治不愈,正氣消失,邪氣獨存,就會形成偏枯。其症狀是身體一側不聽使喚,肌肉一側萎縮,疼痛,言語不利,智力不亂。邪氣最初在肌肉和皮膚之間,宜溫暖躺臥發汗,補充不足,減損有餘,才能恢復健康。

診其胃脈沉大,心脈小牢急,皆為偏枯。男子則發左,女子則發右。若不喑,舌轉者可治,三十日起。其年未滿二十者,三歲死。又左手尺中神門以後脈足太陽經虛者,則病惡風偏枯,此由愁思所致,憂慮所為。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白話文:

診察他的脈象,發現胃脈沉重而有力,心脈微弱、跳動急促,這都是偏枯的徵兆。如果是男性,這種偏枯會從左側發作;如果是女性,則從右側發作。如果沒有言語不清、舌頭卷縮的症狀,還有治療的希望,病情可以在三十天後好轉。如果患者的年齡未滿二十歲,則三年內可能死亡。另外,如果左手尺脈神門穴(手掌小指一側,腕橫紋上約1寸)之後的脈搏虛弱無力,表示足太陽經氣虛,就會導致怕風和偏枯,這是由憂慮和煩惱導致的。治療這種疾病的湯藥、熨帖、針灸等方法另有正方可循,茲附錄於後,以供參考。

《養生方·導引法》云:正倚壁,不息行氣,從頭至足止。愈疽、疝、大風、偏枯、諸風痹。

又云:仰兩足指,五息止。引腰背痹、偏枯,令人耳聞聲。常行,眼耳諸根,無有掛礙。

又云:以背正倚,展兩足及指,暝心,從頭上引氣,想以達足之十趾及足掌心,可三七引,候掌心似受氣止。蓋謂上引泥丸,下達湧泉是也。

白話文:

另有說法:以背部朝上平躺,伸展雙腳和手指,閉上眼睛,從頭頂吸氣,想像氣息流遍所有腳趾和腳掌心,可以吸氣呼氣三到七次,直到感覺腳掌心好像吸收到氣息為止。這句話的意思是將氣息從上方的泥丸宮引導到下方的湧泉穴。

又云:正住倚壁,不息行氣,從口趣令氣至頭始止,治疽、痹、大風偏枯。

又云:一足踏地,足不動,一足向側相,轉身欹勢,並手盡急回,左右迭互二七,去脊風冷、偏枯不通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