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伯嗣

《嬰童百問》~ 卷之十 (17)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 (17)

1. 瘡疹,第一百問

乾葛二芎余並一,參朮苓梅甘藿參,此是小方白朮散,渴兼吐利變風癇。

薄荷四芍羌蠍麻,甘蠶一分亦同加,竹葉白附還須二,薄荷湯調驚熱差,或去蠍蛋天竹附,柴苓芎梗代尤佳。

紅綿散

麻蠶芎芷麻二,蘇木甘全蠍一荊,綿煎對症明加減,愈卻傷風咳嗽驚。

大連翹湯

連翹荊芥通車芍,歸活風柴蟬共甘,等分梔苓還減半,煎須柴草正相堪。

知母甘葛湯

知母三錢乾葛八,六高麻四五葳蕤,甘苓風活星皆二,梅杏升參芎不殊。

排風三味先為主,獨活麻苓三分同,杏術當歸甘桂芍,蘚皮二分共防風,姜錢作使煎來服,五臟風傷盡解攻。

木香流氣念三般,十六陳皮夏獨單,通四若加檳果藿,丁皮梅桂腹蓬三,樸蘇甘附青皮八,余藥皆同二分參,苓朮麥瓜菖與芷,棗姜作使藥方完。滑利米煎蔥解表,婦人艾醋血症安,一方去藿沉香代,枳換菖蒲必炒乾。增入大黃能治體,總應念四請詳看。

治眼方

梔子,黃柏,黃連,黃芩

上四味搗為細末,貼在碗底上,用艾火熏之,取起,稍加水,用紙蓋水上,取清水點眼內立效。

治心痛方

白烏雞糞(五錢、曬乾研細、羅成面),松粉(五錢、研細)

上用蔥根汁,將前二味合勻,為丸如桐子大,黃丹為衣,每服五丸,溫醋送下,忌腥冷硬物等件,三、四日立效。

備急經驗方,治破傷風,極有神效。

余昔聞本縣大尹張公曾言;吾有一妙方,專治破傷風,單隻一味,極有神效。用人家糞內蠐螬蟲一個,爛草房上亦有之,將他脊背用手捏住,俟他口中吐水,就擦抹在瘡口上,覺麻身上汗出,無有不活者。及今余家第四子,忽於額上跌破一處,七日成風,急尋此蟲治之,時間汗出就好,余有感於此,不敢隱昧,恐捐陰隲,就刊此傳之。將蟲用過還埋糞內。

治搭背瘡極有神效

用生蜂蜜和生面為餅,貼於瘡上,待餅乾、再換三、五次即愈,瘡有口者,將麵餅亦口上貼之。

治小兒痘疔,極有神效

珍珠(生為細末),豌豆(燒為灰、細末),頭髮(燒灰細末),濕胭脂(生用)

上量疔瘡多少,加減為用。將四味和為一處;先用簪尖撥疔口,次將此藥貼入疔內,即時大小瘡皆變為紅白色,而無有不活者。大凡人家小兒出痘瘡,若灰黑頂者,十八、九死,為鄉人者,不識內有痘疔,又不曉治法故也。

余昔日曾訪問諸多良醫,皆言痘瘡未出全者,有藥可表,及瘡出後有灰黑色塌頂者,皆無方可治之,今要認出黑色內有瘡大者為疔,或瘡內有疔線者為疔,又有瘡內臭氣者為疔,亦有數等,若依此方治之,立有神效,此方治好多人,儻有好事君子,傳寫四方,貼於街市而共治之,則福慶延長,子孫保安矣。

白話文:

瘡疹,一百問

小方白朮散: 乾葛、芎藭、白朮各一錢,參、朮、茯苓、甘草、藿香各適量。此方主治口渴、嘔吐、泄瀉,以及因風邪引起的抽搐。

薄荷湯: 薄荷四錢,芍藥、羌活、全蠍、麻黃各適量,甘草、蠶砂各一錢。另加竹葉、白附子各二錢。此方用於治療驚癇、發熱。也可去除全蠍、天南星、白附子,改用柴胡、茯苓、川芎、防風,效果更好。

紅綿散: 麻黃、蠶砂、川芎、防風、麻黃各二錢,蘇木、甘草、全蠍、荊芥各一錢。用綿煎熬,根據症狀加減藥量,可治癒傷風、咳嗽、驚癇。

大連翹湯: 連翹、荊芥、防風、車前子、芍藥、當歸、川芎、柴胡、蟬蛻、甘草等分,梔子、茯苓減半。煎藥時需注意柴胡與其他藥材的配伍。

知母甘葛湯: 知母三錢,乾葛八錢,生地黃六錢,麻黃四錢,五味子、葳蕤各五錢,甘草、茯苓、防風、川芎各二錢,梅子、杏仁、升麻各適量。

排風散: 以排風散三味為主藥,再加獨活、麻黃、茯苓各三分,杏仁、白朮、當歸、甘草、桂枝、芍藥,蘚皮二分,防風適量,生姜少許。此方治療五臟風邪引起的各種病症。

木香散: 木香治氣,以三味藥為主,另加陳皮十六分,夏季用獨活單用,通四逆加檳榔、藿香,丁香皮、梅子、桂枝、腹蓬各三錢,樸硝、蘇木、甘草、白附子、青皮各八錢,其餘藥材各二錢,茯苓、白朮、麥冬、瓜蒂、菖蒲、防風、大棗、生姜適量。煎藥時可加米湯或蔥白水,以利於滑利通便。婦女月經不調,可用艾葉和醋;此方可去藿香,用沉香代替,枳殼、菖蒲需炒乾。加入大黃可以治療便秘。

治眼方: 梔子、黃柏、黃連、黃芩等量研成細末,敷在碗底,用艾灸熏烤,取下後加少量水,用紙蓋住,取清水滴入眼中,即可見效。

治心痛方: 白烏雞糞五錢(曬乾研磨成粉),松粉五錢(研磨成粉)。用蔥根汁調勻,製成桐子大小的藥丸,用朱砂做外衣。每次服用五丸,溫醋送服,忌食腥冷硬物。三到四天即可見效。

備急經驗方(治破傷風): 用從人糞中找到的蠐螬蟲一隻(爛草房中也有),捏住蟲背,待其吐水後,將蟲體擦拭在患處。待病人出汗後,即可痊癒。此法曾治愈作者的兒子。用過的蟲子應重新埋回糞中。

治搭背瘡: 用生蜂蜜和生麵粉做成餅,貼在患處,餅乾後再換,換三到五次即可痊癒。若瘡有開口,也要在開口處貼上麵餅。

治小兒痘疔: 珍珠(研末)、豌豆(燒灰研末)、頭髮(燒灰研末)、濕胭脂(生用),根據痘瘡大小加減藥量。將四味藥混合,用簪子挑破痘瘡,然後將藥粉放入痘瘡內。此法能治療痘瘡化膿,尤其能治療黑色痘瘡。作者曾多次用此方治愈患者。建議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