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伯嗣

《嬰童百問》~ 序一

回本書目錄

序一

1. 序一

余讀醫書而得治天下之道:人之生也以元氣。元氣傷則病,絕則死。天下之治也以綱紀,綱紀者,國之元氣也,綱紀紊則變,疲則亡。綱紀莫大於進賢退不肖,賞善、罰惡,四者明則元氣壯,雖有歡兜、有苗,巧言、令色、孔壬,亦皮膚瘡疥之疾、旋自愈矣,不足憂且遷而畏也。小兒醫者,尤當保其元氣者也。

嗟乎!為天下而保綱紀如小兒之元氣,天下何足治乎。高平郭定靜之以進士作州,不究其用而沒,嘗得是書於邳,其子坤知蘭田,鏤以傳,余觀之有感焉,於是乎書。正德元年丙寅夏六月十八日,賜進士出身中憲大夫奉勅提學陝西按察司副使和順王云鳳書於正學書院之戒懼齋。

白話文:

我閱讀醫學書籍,從中領悟到治理天下的道理:人之所以活著,靠的是元氣。元氣受損就會生病,元氣耗盡就會死亡。治理天下也是一樣,要依靠法紀,法紀就像國家的元氣,法紀混亂就會產生變故,法紀衰敗國家就會滅亡。法紀中最重要的,莫過於選拔賢能、斥退不肖之人,獎勵善良、懲罰邪惡,這四方面如果能做到清清楚楚,那麼國家的元氣就會強盛,即使出現像歡兜、有苗這樣的人,或者像花言巧語、裝出和善面孔的奸佞之徒,都只不過是皮膚上的小毛病,很快就會自行痊癒,不必為他們憂慮,更不用害怕他們會作亂。至於替小孩看病的醫生,尤其要注重保護小孩的元氣。

唉!如果能像保護小孩的元氣一樣來維護天下的法紀,那治理天下有什麼難的呢?高平人郭定靜考上進士後擔任州官,但還沒來得及施展才能就去世了。我曾經在邳地得到這本書,他的兒子郭坤在蘭田刻印這本書來流傳。我看了這本書後有所感觸,於是寫下這篇序。正德元年丙寅年六月十八日,賜進士出身、中憲大夫、奉旨擔任陝西按察司副使的 和順王云鳳,在正學書院的戒懼齋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