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權初編》~ 凡例
凡例
1. 凡例
是書無論醫案,凡一切醫事,有所發明,少補醫林者,悉記之。
是書一編分為上下,上論下案,論記五十有五,案記七十有八,編以次第,以便查閱也。
是書創自辛丑,追憶三十年前之事,其有脈症不能盡記者,遂闕如,不敢虛作巧合,遺誤後人也。
案中同事輩,有粗庸誤人者,其姓名不書,相濟成功者必書,為其隱過而揚善也。
是書無階級可尋,必已成之醫,方能測其端倪也。
是書所記之症,所論之事,必古書所未載,今人所罕見者。若案案載入,論襲前人,則是依樣葫蘆,不可勝載矣。
是書雖不泥古執方,然亦理所必至,其勢不得不然者,此即聖門之權中庸之道也,若云妄作驚人,則吾豈敢?
是書直講症情病理切要處,即堪輿家看龍氣水口之下手處也。一切迂遠穿鑿附會之談,悉置之。
道先經後權,經多權少,此書所治之症,乃百中之四五,不可以此法概治尋常之症也。
予偶有粗疏之處,亦記以自檢,不敢自掩其過也。
是書但在實序其事,不尚文飾,辭句粗鄙,幸毋噴飯。
是書所載之症,大半系外感時疫,雜症終易治,不若是症之投劑少差,立見殺人,故治雜症雖多,存案則少耳。
是書瀉多於補,非偏於用瀉,以時疫外感用補者,畢竟百中四五。
是書所載之條,乏貲不能盡刻,茲其大略云爾。
附重梓《傷寒論翼》與《古今名醫方論》二序於後者,因序有志未果,欲使天下之人,知有《名醫匯粹》八卷,同心搜輯,重梓以光於世也。
一附擬黜巫狀於卷末者,欲當世之顯仕君子,特振義舉,黜邪崇正,以免邪術殺人之慘也。
白話文:
這本書無論是醫學案例,只要在醫學領域有任何創新或對醫學界有稍微的貢獻,都會被記錄下來。
本書分為上下兩冊,上冊討論理論,下冊記錄案例,其中理論部分有五十五篇,案例部分有七十八篇,按順序編排,方便查詢。
本書開始創作於辛丑年,回憶三十年前的事,對於無法完全記錄的脈象和病症,便留下空白,不敢虛構巧合,以免誤導後人。
案例中的同事,如果有粗淺平庸導致誤診的,不會記錄他們的名字;而那些有幫助,共同達成成功的,必定會記錄,這是為了隱藏他們的過錯,並表彰他們的善行。
本書沒有固定的學習階梯,必須是有一定醫學基礎的人,才能理解其精髓。
本書記錄的病症和討論的事情,必定是古書未曾記載,現代人罕見的。如果每一個案例都照搬前人的論述,那只是模仿,不可能涵蓋所有。
本書雖然不拘泥於古訓,但也有其道理和必要性,這就是聖賢們所謂的「中庸之道」。若說是胡亂編造以驚人聽聞,我豈敢如此?
本書直接講述病症的情況和病理的核心,就如同風水師看地脈和水口的關鍵點一樣。所有迂迴、牽強附會的言論,全都摒棄不談。
先道後經,經多權少,本書治療的病症,只佔所有病症的百分之四五,不能用這種方法來全面治療常見病。
我偶爾的粗心大意,也會記錄下來自我檢查,不敢隱瞞自己的錯誤。
本書只是真實地敘述事情,不追求文采,詞句可能有些粗俗,請勿見笑。
本書記錄的病症,大多數是外感和時疫,雜症最終容易治療,不像這些病症,一旦藥物稍有差池,馬上就會致死,所以雖然治療過很多雜症,但留存的案例卻較少。
本書清熱解毒的療法多於滋補,並非偏愛清熱解毒,因為外感和時疫使用滋補療法,畢竟只佔百分之四五。
本書所記錄的條目,由於資金不足,無法全部刊印,這裡只是一個大概的概述。
在後面附上了《傷寒論翼》和《古今名醫方論》的序言,是因為當時有志未能完成,希望讓世人知道有《名醫匯粹》八卷,共同努力蒐集編輯,再次刊印以傳揚於世。
在書卷末尾附上一份擬議的廢除巫術的申訴狀,是希望當代的顯赫人士能特別振興正義行動,廢除邪術,崇尚正統,以免邪術殺人的悲劇發生。